《红色权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权力- 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整个城市给陆铮的感觉,就是脏乱差,大街上,衣不蔽体的孩童玩闹着,几乎没有交通规则的概念,甚至随时就可能从你的车前冲出来,还有好像烂的随时会散掉的摩托车,也会突然从你身边窜过,而且,往往上面挤满了人,就好像,曾经看过的搞笑图片。
    整个仰光,大部分区域,很像闹哄哄的菜市场,完全没有国家首都的庄严和繁华,便是华人街和印度街也都是如此,各种小摊和大排档堆满街道,就好像,到了内地乡镇的集贸市场。
    只有在少数几个繁华街段,才令人升起这是一座城市的感觉。
    使馆区是整个仰光最具现代特色的区域之一,多国使馆均驻扎在此,其中中国馆是一片由花园和小楼房组成的建筑群,主办公楼则是购买的本地旅馆加以重新修缮,整个建筑群飞檐吊脚,小桥流水,颇有东方古国建筑神韵。
    陆铮同使馆工作人员见了面,参观了各处室,当晚,共和国驻缅甸大使杨成业及夫人,在大使官邸设宴为陆铮接风。
    在金碧辉煌的大使官邸宴客厅,陆铮受到了最热情的接待,席上觥筹交错,气氛极为热烈。
    大使官邸在使馆区,距离中国馆很近,大使拥有单独的官邸为国际惯例,官邸即是大使的住所,但也是大使的工作场所,大使的办公地点通常是在使馆的办公楼内,但是大使官邸也是大使开展对外活动的重要地点。大使对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即一部分的宴请和招待会,常常是在官邸举行的。在官邸举行宴请,或者接待一些朋友来作客,气氛要更为亲切,因此是各国外交界更喜欢采用的工作方式。
    陆铮这位公使衔参赞,则需住在使馆内,但是条件也很不错,二层木楼,沿着横跨一汪碧水的木桥走过来,卧室落地窗拉开深黄色窗帘,外面便是花园池塘,环境特别优雅,异域色彩浓郁。领着陆铮参观卧室的是使馆办公室主任(行政处参赞)霍亚坤,笑着说:“陆公使,如果您不满意,还可以调换。”
    陆铮微微颔首,说:“挺好,辛苦霍主任了。”
    “那行,您旅途劳顿,如果有什么需要就给我打电话。”回到客厅,霍亚坤旋即告辞。
    跟在陆铮身边的,有经商处参赞汪嘉宾,内勤杜小虎以及领事部参赞林汉深等干部。
    林汉深想了想,便也说了请领导好好休息等客套话后避了出去,客厅内,就留下了陆铮、汪嘉宾和杜小虎。
    陆铮笑道:“怎么样?你们来了几天了,新环境感觉怎么样?要说挺不好意思的,好好的把你们都弄国外来。”
    汪嘉宾忙道:“书记您别这么说。”汪嘉宾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进部委,现今更成了外交官,而且经商处工作比较读力,甚至已经准备搬出使馆办公楼另觅单独的办公地点了。而他,原本只是北方一个贫困县的机关干部而已。
    再想想老领导在滇南掀起的风波,汪嘉宾也是感慨万千,进退之间,恍如隔世。
    杜小虎说道:“比在国内好,在国内,现在待着窝心。”
    陆铮笑了笑,说:“那咱们也总得做点事,不是出来躲清闲了,回头等我工作上手,一样有的忙。对了,虎子,回头我跟霍亚坤说一声,你暂时给我当……,秘书吧。”本想叫杜小虎当司机,但想了想,司机的话,肯定要用本地雇员。
    使馆工作人员分两种,一种是外交官,一种是普通工作人员,外交官从大使、公使到参赞、一等秘书、二等秘书、三等秘书、随员等等;普通工作人员便是行政雇员和本地雇员,如负责行政管理的办公室负责人、财务会计、翻译、私人秘书、文件管理员、资料员、打字员、速记员、助理员、采购员、通信员、司机、技工、清洁工、服务员、厨师、花匠等,以及负责机要通信、与国内联络的报务员、译电员等。这些工作人员不属于外交官系列,一般不负有代表国家对外交涉的使命,但他们为大使馆的正常运作和全馆人员的工作生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些行政事务及技术职员一般不持有外交护照,所以有时候驻在国不给予他们一般外交官享有的特权和外交豁免权。行政人员中,有一部分人员必须由国内派遣,如办公室文员、会计、文件管理员、译电员等,因为他们的工作涉及使馆工作中的机密部分,而其他岗位,需要熟悉当地语言和环境的岗位,如司机、采购等等职务,则多雇佣所在国雇员。
    共和国驻缅甸使馆属于中型使馆,外交官不算很多,原本参赞都没有几人,处室多由一等秘书负责,从去年开始,共和国开始重视同东南亚邻国的关系,尤其是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缅甸,这才开始补充使馆的外交力量,但同共和国驻发达国家的使馆仍然不可同曰而语。
    如陆铮这个公使衔参赞,便主管政治处,承担了政务参赞的职责,又分管领事部和外贸经济,同杨成业大使组成的二人组,领导着整个使馆的运作,如果杨成业大使离开缅甸,休假也好,回国述职也好,陆铮便会自动成为临时代办,全权负责共和国同缅甸的外交事务。
    品着茶,陆铮对汪嘉宾和杜小虎说:“总之,咱们要做出点成绩来,还有,一定要和使馆的老同志打好关系,不要叫人家看我们是三人帮。”汪嘉宾和杜小虎都笑,点头。使馆办公楼是一栋特别华美的四层楼,楼顶为东方古韵的飞檐造型,显得凝重古朴。
    陆铮的办公室在三楼,而他所主管的政治处可以说是整个使馆的核心部门,政治处主要工作职能有四项:第一是收集情报和及时向国内做出准确可靠的报告;第二是和驻在国有关方面的人士建立友好的关系;第三是对外宣传,向驻在国政斧和人民宣传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国情,努力增进驻在国对本国的了解;第四是办理各种案件,处理各项事务。
    而对于各个国家的驻外使馆来说,了解驻在国的政治局势的发展,估计和预测政局可能的变动,无疑是调查研究工作中的头等重要的任务。现在缅甸正值大选在即,使馆政治处也忙得一塌糊涂,通过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以期能得出最准确的结果,为国内决策层提供预报。使馆文化处,由一位一等秘书任主任,负责文化交流事宜,但在政治处,却有两名一等秘书任副职,由此也可见政治处之重要,而在国内机构设置中,驻外使馆政治处通常习惯上被称为研究室。政治处这两位一等秘书衔的副主任一位姓陈,叫陈通达,是位五十出头的老外交,头发花白,昨天同陆铮第一次见面时,有些摆老资格,说来也是,他并不知道陆铮的过往,只觉得突然来了一个空降兵,而且从来没有外交战线的工作经历,便被任命为公使衔参赞,又是个毛头小子,怎么想,也不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将陆铮当真正的领导看。另一位副主任姓朱,叫朱琼,人如其名,温文大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妇,据传闻,是部委某位副部长的少妻。这消息,自然是林汉深话里透露给陆铮的。陆铮同陈通达、朱琼两位副主任碰头前,先给白素娥打了个传呼,准备等她再飞缅甸时,抽出时间带她在仰光玩一玩。本来昨天是有机会的,白素娥所在的乘务组会在缅甸留一晚,今天早上飞回国内,但刚刚接触外交工作,陆铮自无暇顾及她。
    没等白素娥回电话呢,陈通达和朱琼便来了陆铮的办公室。陈通达和朱琼,一个已经是知天命之年,一个却可能尚不到三十岁,却都是副处级一等秘书,两人心态自然不同,陆铮听林汉深提起过,朱琼是后调来的,陈通达整天在朱琼面前摆谱教训人,开始朱琼尚能相让,但渐渐的,便反感起来,吵过几次后,两人现在已经颇有水火不容之势,矛盾几乎不可调和,这已经是使馆政治处,人人尽知的秘密。来到陆铮办公室,朱琼表现得颇有礼貌,见陆铮茶杯空了,主动提起暖壶给陆铮倒了杯水,陈通达却进来就点了颗烟,也不管陆铮这个新任公使吸烟不吸烟,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陆铮心里也清楚,如果林汉深所言不虚,朱琼真是部委高官的续弦,那么自己的背景她应该心里有数,毕竟部委比地方,消息要灵通许多。至于陈通达,其实知道不知道自己来历都好,想来老头也不会太在乎,马上退休年龄了,这种老资格干部,如果是倔强姓子的话,往往便变成茅坑里的石头,做领导的,最头疼的便是碰到这样的下属。



第三十三章 鹰派外交官
    陆铮翻看着桌上材料,这都是政治处的外交官们整理出来的对缅甸大选的展望,其中,多数意见认为军方势力支持的民族团结党会获得大选的胜利,理由是缅甸近三十年来一直由军方统治,军方同意进行大选必然便有了万全的准备,绝对不会允许其他政党染指最高权力。。
    陆铮看着材料笑了笑,说:“分析的不错,军方肯定不会放权,但是选举结果未必如军方所愿,我倒认为,不能低估民众变革的决心,在一种固定的统治模式下时间长了,民众会感到厌烦,实则,未必换一个模式生活会更好,但是,绝大多数人会希望这种模式能有所转变,甚至无关人心向背。
    〃。
    陈通达咬着烟卷吸了口烟,笑着说:“你的意思是军方会失势?”眼里,有一丝讥讽,显然觉得陆铮这个门外汉,刚刚来缅甸第二天,就大言不惭的质疑众多对缅甸极为熟悉的外交官对缅甸政局的预测,简直可以媲美纸上谈兵的那位赵将军。
    陆铮摇摇头:“军方不会失势,但军方支持的民族团结党肯定会在大选中落败,而且,最大的可能是惨败。”
    陈通达就呵呵笑起来,说:“你的话我有点听不明白了。””。
    陆铮说:“民族团结党会失败,但军方不会放权,所以我估计今年,会是缅甸政局最混乱的一年,如果我们能把握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