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神隐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神隐记-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皆觉得应等蔡邕到了再定为好,可将蔡琰之事一并办了。至于对柳飞所说蔡琰年纪尚幼之说,众皆不以为然。柳飞无奈,只得暂时答应,暗思等蔡琰来了再单独与她说之,料想蔡琰必能明白自己的爱护之意。

他们这边正自商量喜事,却不知因着柳飞的参与和谋划,长安城内董卓却是提前迎来了他地末日。这一变化,不禁使得柳飞痛失一个亲人,也差点令他再度重历当日草原上的悲剧。。

第九十七章:反目

正文 第九十七章:反目

却说长安城内,王允自得柳飞定计,第二日便即着手按计而行。将家藏明珠数颗,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顶,使人密送吕布。

吕布大喜,亲到王允宅致谢。王允预备嘉肴美馔,待吕布到了,王允出门迎着,接入后堂,延之上坐,甚是恭敬。

吕布道“吕布乃相府一将,司徒是朝廷大臣,何故如此?”王允道“方今天下别无英雄,惟有将军耳。允非敬将军之职,敬将军之才也。”

吕布自被柳飞师徒败后,心中郁郁,董卓更是对其多有轻视,不复往日亲热。念及往日辉煌,吕布亦常自哀叹。此时笃然听的王允之言,不由大喜。

王允殷勤敬酒,口中称赞吕布之词不绝。吕布大笑畅饮。直觉世上之人唯王司徒方是好人,独具慧眼,心中大起知己之感。

待得酒至三巡,菜过五味,王允见吕布已是微醺,便乘机以言语挑之,道“想将军武勇无双,若非将军,便是太师今日亦不得如此局面啊。想来日后将军前途必是无量,三公之位可期,允在此先行相庆了”言罢,举斛而饮。

吕布本甚高兴,乍闻此言,却是不禁面色一沉,良久不语。王允见状,心中暗自点头,知晓柳飞所言不虚。遂假意问道“将军如何不乐?可是允说错什么?”

吕布叹口气,道“司徒有所不知,自布败于太史慈之手,太师对布已是多有不喜,前面虽有微功。却是。。。唉”

王允假意怒道“怎可如此?太师怎可以一时论成败?将军之勇。众将皆有目共睹,皆言非将军之力,我等早为齑粉矣,安能有今日之乐。我等必找机会为将军进言。”

吕布心中感动,举斛邀饮。只是心中不快之意却是愈发重了,不消多时,已是大醉。王允暗喜,着人将吕布送回安置。

过了数日。王允在朝堂,见了董卓,趁吕布不在侧,伏地拜请道“允欲屈太师车骑,到草舍赴宴。未审钧意若何?”董卓笑道“司徒见招。哪敢不从。即当趋赴。”王允拜谢归家,整备酒宴,一时水陆毕陈,于前厅正中设座,锦绣铺地,内外各设帏幔。

及至晌午,董卓来到。王允特意穿上朝服出迎。董卓下车。左右持戟甲士百余。簇拥入堂,分列两傍。

王允于堂下再拜。董卓命左右扶起,赐坐于侧。问道“司徒何故如此?且家中小宴,怎也具朝服?”王允跪拜,道“太师盛德巍巍,伊、周不能及也。故允应以臣子之礼相接”董卓大喜。

及至天晚酒酣,王允复请董卓入后堂。董卓知道王允有话要说,便叱退甲士。王允见左右无人,便捧觞称贺道“允自幼颇习天文,夜观乾象,汉家气数已尽。太师功德振于天下,若舜之受尧,禹之继舜,正合天心人意。”董卓心喜,却道“安敢望此!”

王允见董卓暗喜,便又道“自古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又有什么过分的!本就是水到渠成之事耳”董卓哈哈大笑道“若果天命归我,司徒当为元勋。”王允连忙拜谢,口称谢恩。董卓自是大喜。

王允见时候差不多了,便装作无意中道“允得太师赏识,自当尽力辅之,只是有一人,太师却莫要忘却,定要封个大大的官位”

董卓一愣,道“却是何人?”王允道“自是您的义子温侯吕布吕奉先啦。前日听闻吕将军多有怨怼,若太师登上大宝,当许其高官,不然,允等怕是不敢居于庙堂之上啊”

董卓大怒,道“那个孽障,我本以为他武勇无双,这才百般爱护,哪知他竟是连连败于人手,真无用废物也,今日竟敢无礼耶”

王允假作惊慌,道“太师息怒,若此言传于温侯耳中,怕是会起变故。那温侯掌控兵权,万一有变,社稷便有颠覆之危啊。允只是敬服太师,有无官职巨无关碍,太师大业为重啊”

董卓听地王允所说,心中猛醒。暗思吕布兵权太重,便有削权之意。王允见董卓面色变幻,知他已是心有所动,便不再多说,只是举斛邀饮。一顿酒席,至晚方休。

董卓回到家中,愈想王允之言愈是有理。熏熏然之下,便遣人去唤吕布来说话,欲试探吕布之意。这边自有小妾给他宽衣服侍。正忙活间,吕布已至,却是酒气熏天。原来吕布心中这几日甚是烦闷,想及王允所言,句句诛心,暗恨董卓待自己凉薄,无奈中,便整日饮酒,于家中侍女调笑度日。

今日正自乐呵之时,却被告知太师相传。吕布虽恨,却不愿多言,起身来见。他此时已是微醺,平日本就不重礼节,此时得董卓召唤,未及多想,抬步便直接进了内室,待得到了里面,见一薄衣女子正服侍董卓,方自醒悟,亟待退出却是不及。

董卓闻听脚步声响,愕然回头,却见吕布正瞪目看着自己爱妾,不由大怒,喝道“汝敢戏吾爱姬耶!”径自去摘壁上刀戟,吕布大惊,回身便走。董卓肥胖,追之不及,怒极之下,飞戟掷之。吕布忙闪身避过,疾步退出。心中大恨。

第二日,家人将昨日之事告知,董卓暗惊,忙再遣人去召吕布。吕布闻听董卓又招自己,有心不去又无理由,只得前来。董卓待吕布至,便道“奉先毋恼昨日之事,却是为父酒醉了”吕布唯唯应了,并无异色,心中已是大恨。董卓又笑道“今晚我亲去你府上,给你陪酒压惊,如何?”吕布应了,自去准备。

到得晚间,董卓果然到了,席间却也是颇为欢愉,董卓多有安慰之意,吕布心中稍解愤懑。酒至半酣,董卓无意间觑见一个侍女,颜色美丽,不由心动,暗暗留心。当夜畅饮,各自归家。

董卓本好渔色,念及那个颜色美丽地侍女,不由心热。第二日,寻了借口将吕布支开,去守中阁,自去吕布家中取了那女子,携回府中。及得吕布回来得知,已是几日之后啦。吕布不由怒发欲狂。这一对假父假子,终是反目。

突然的差距让大篷车几乎没码字的动力了,居然差了十九票了,不过,还有一整天的时间,咱们追上去!

第九十八章:诛杀

正文 第九十八章:诛杀

却说吕布闻知,董卓竟将自己府中侍女夺去淫辱,怒不可遏。欲寻董卓理论,终惧其势大,未敢轻动。

那王允自上次被柳飞损了一通,自是将情报看重,此事早有细作报知王允知道,王允大喜,暗道时机至矣。遣人报知黄琬、郑公业等人知晓,做好准备。

此事却被吕布知晓,径自来寻王允。王允大惊,只道此次事泄,前功尽弃,家门不保矣,却不料吕布竟是咬牙切齿,向王允揭发董卓的各种罪状。王允惊喜之下,便加料道“太师淫将军之婢,诚为天下耻笑。非笑太师,实笑将军耳!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

吕布怒气冲天,拍案大叫。道“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王允急掩其口道“将军勿言,恐累及老夫。”吕布愤然道“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王允睨了他一眼,轻声道“以将军之才,诚非董太师所可限制。”

吕布道“吾欲杀此老贼,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议论。”王允微微一笑道“将军自姓吕,太师自姓董。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耶?”吕布猛醒,奋然道“非司徒言,布几自误!”

王允见其意已决,便说之曰:“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

吕布起身下拜道“布意已决,司徒勿疑。”王允继续逼迫道“但恐事或不成,反招大祸啊。”

吕布眼睛血红,拔出配刀。刺臂出血为誓。王允见状。扑通跪倒,大哭道“汉祀不断,皆出将军之赐也。切勿泄漏!临期有计,自当相报。”

吕布慨诺而去。允即请仆射士孙瑞、黄琬、郑公业商议。士孙瑞道“方今陛下有疾新愈,可遣一能言之人,往坞请卓议事;一面以天子密诏付吕布,使伏甲兵于朝门之内,引卓入诛之:此上策也。”

黄琬道“何人敢去?”王允想起柳飞之言。道“吕布同郡骑都尉李肃,以董卓不迁其官,甚是怀怨。若令此人去,卓必不疑。”请吕布共议。吕布恨恨的道“昔日劝吾杀丁建阳,亦此人也。今若不去。吾先斩之。”

便使人密请肃至。吕布道“昔日公说布使杀丁建阳而投董卓;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公可传天子诏往坞,宣卓入朝,伏兵诛之,力扶汉室,共作忠臣。尊意若何?”

李肃本贪财怕死之人,见吕布血贯通仁。更兼心中亦恨董卓少恩。便道“我亦欲除此贼久矣,恨无同心者耳。今将军若此。是天赐也,肃岂敢有二心!”遂折箭为誓。

吕布大喜,报于王允。王允对李肃道“公若能干此事,乃大汉扶危之臣也,何患日后不得显官。”李肃大喜,众人遂将细节一一商定。

第二日,李肃引十数骑,前到坞。谎称天子有诏传董卓入朝。董卓问李肃道“天子有何诏?”李肃道“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文武于未央殿,议将禅位于太师,故有此诏。”董卓大喜,略一沉思,道“王允之意若何?”李肃道“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主公到来。”

董卓哈哈大笑道“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时哉不可失!”即刻便命心腹将李、郭汜、张济、樊稠四人领飞熊军三千守坞,自己即日排驾回京。又对李肃道“吾为帝,汝当为执金吾。”李肃赶紧拜谢称臣。

出坞上车,前遮后拥,望长安来。行不到三十里,所乘之车,忽折一轮,董卓下车乘马。又行不到十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