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人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市井人家-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道:“四哥,四哥。”
    李四郎听了赶忙出来,一面笑道:“娘怎么这样急躁,唬着了姑娘不是玩的,这是我们看街老爷家下使女,名唤翠儿的便是。”一面又对小翠儿笑道:“姐姐莫要认生,这是三哥的老娘,听见哥病在炕上,进城来瞧瞧的。”
    小翠儿听说是张三的娘,倒不肯十分拿大,脸上堆笑下来道:“不知道是您老到了,方才忒失礼。”说着,端端正正道了万福下去,早给张大娘一把挽住了笑道:“这才是大家子出来的女孩儿,恁般知道礼数,好孩子,多谢你看顾我们家三子,论理头一回来,总该给你留下样东西,偏生我这回上城是瞧瞧两个孩子,只带了些许山货,只怕你们大户人家出来的,也瞧不上眼,回头等三子病好了,我叫他好生买些胭脂水粉谢你。”
    说的小翠儿又惊又喜,又羞又臊的,连声儿说了几句“不用”,也不要鸡粥碟子,转身跑了。那王氏兀自梗着脖子瞧,见跑出影壁了,方才缩了脖子叹道:“倒好个闺女儿,只可惜怎么偏生做了使女……”
    张三在房内听了这话心中一惊,一个小翠儿已经是不知如何应付,若是自己的娘也动了这个心思,倒也是难办。
    前头李四郎已经搀着王氏复又进来坐下,那王氏问张三郎道:“三子,你心里觉得怎么样,若是还不受用时,咱们查一查祟书本子,看看撞客了哪一位尊神,明儿夜里去老娘娘庙门前烧些纸钱化了,送一送吧。”
    那张三郎当日撞见庙中拜月的女子,惊艳了一回,心中只当她是玉女娘娘临凡,又惊出一身冷汗,风一吹窝在心里,这才得了一场症候。如今大好了,心中细想一回,许是谁家的女子脸软,白天不肯抛头露面出来烧香,晚间自己出来拜月也是有的,许是姑娘头发细软光华,雪夜里照着好似白发三千似的,倒是自己痴心了。三郎原要轻描淡写说看错,好让母亲放心,如今见她对待小翠儿这般光景,只怕又要旧事重提自己婚事,倒不如借题发挥一番,假作撞客着了,好让母亲无暇分心纠缠此事。
    张三心中盘算,嘴上只说:“想是遇上玉女娘娘了也未可知,那一日走在老娘娘庙门前,就听见里头有女子娇弱之声,细细听取,好似梵音玄歌一般,儿子以为内中有人,撞了进去,不想竟瞧见玉女娘娘真身从碧霞元君宝相身旁下降,见了儿子满面嗔意,只怕是怪我冲撞了她,后头的事情,全然记不清爽了。”
    那王氏是屯里来的,素来肯信这些事,张三说一句,她就闭着眼睛念一声佛号,满嘴里罪过善哉,张三见母亲没有正眼瞧他时,不动声色对着李四郎使个眼色,那李四也是乖觉后生,见三哥此意,心中便猜着了几分,一面帮腔道:“若是冲撞了玉女娘娘可不是玩的!”

  ☆、第7章 仙姑一进秀才第

那王氏素来肯信这些鬼神之说,听见李四郎从旁煽风点火,也点点头说道:“人都说这玉女娘娘都是未嫁而逝白日飞升的,只怕心里有些怨气,三更半夜出来显圣迷惑年轻后生也未可知。”说着,仔细瞧了瞧张三郎的容貌,越发笃定了说道:“我儿好个模样儿,莫不是给这玉女娘娘瞧上了,要招了你做驸马去?”
    说得张三郎脸上一红道:“娘说到哪儿去了,还是查查祟书本子烧一挂纸钱罢了。”王氏摇头道:“这事可大可小,我儿还没成亲,可要谨慎些才是,常言道礼多人不怪,依我看,越发请个人来跳个大神驱驱邪祟也是好的。”
    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李四郎,可巧自家那位老干娘就是这一行的尖儿,浑家又常常念叨着要接来来家逛逛,给家里的哥儿沾沾仙气儿,何不趁此机会请了来,倒也是两处便宜。
    想到这里打定主意笑道:“老盟娘这么说,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就是我儿时认下的干娘,如今依旧回乡下居住,离娘的村子许是不远,她老人家年少时就曾经下神,终身不嫁,在这一带人称三仙姑的便是,不知道盟娘听过她的名号不曾?”
    王氏哎哟了一声说道:“敢情这位三仙姑竟是你这小厮儿的干娘,有这样好的亲戚怎么往常没听见你提起来,听说她如今名声在外,可不是什么人都请得动的,若是能请了这位仙姑过来瞧瞧,就再也没有不妥当的了,既然恁的,还要劳动你一番,若是请了来时,娘少不得好生做两双鞋给你穿。”
    李四郎听了,笑嘻嘻地说道:“那敢情好了,可巧这几日我也要往乡下去请了老娘来家瞧瞧,不如让我送了盟娘回乡去,再顺道接了她老人家来此处跳神。”
    王氏素来是个爱凑热闹的,听了这话不依道:“老身倒爱看个跳神的,再说放了三子一个人在此处也不放心,索性请了来我也见见,听仙姑怎么断的,住两日再去也不迟。”
    李四听了,抬眼偷瞄一眼张三,见他对自己做个杀鸡抹脖儿的姿势,强忍住笑意,摇头说道:“老盟娘要住在三哥这里,只怕是不便宜,再说前院儿就是看街老爷,知道您在此处,若不前去拜会打点,人家倒要挑理的,若是去了时,城里不比乡下,少不得要办几样礼物,挑费是大的,如今听见你们家那老兄弟念书正要钱,也是坏钞,倒不如叫我今儿就送了您老回去,不然放着大妹妹一个人看家也是害怕。”
    一句话倒是提醒了王氏,一拍大腿道:“可不是么,五姐如今大了,虽说村里都是老街旧邻的,只怕她自个儿睡觉害怕,我还是回去一趟的好。”说着,站起来拿了小包袱就要走,张三郎和李四郎两个连忙起身相送,走到街门处,张大娘回头说道:“三子病才好些,家去躺着吧,叫四小子跟了我去罢了。”
    张三点头说道:“既然恁的,娘路上小心些,有劳兄弟为我跑一趟。”李四郎笑道:“值什么,要哥哥说一声。”说着,扶了他老盟娘,娘儿两个一路往街上去。
    街面儿上雇了一辆车,李四扶了王氏上车,两个坐车往乡下赶,王氏倒是个闲不住的碎嘴,路上直盘问李四郎道:“你们弟兄两个自幼同窗交好,如今又在一处供职,到底三子心里有个准谱儿没有,可是相中了哪家的姑娘了?”
    李四郎知道这一路上必回遭此盘问,心中先埋怨了义兄一回,偏生把这样劳苦差事交与自家,又想到三哥平日里多有照顾提携,也只得忍了,一面打哈哈儿笑道:“盟娘切莫乱说,三哥再不是那样的人,他虽然念书不多,贵在安分守己,连我们看街老爷都说三哥是个未学君子,这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何他自己就敢擅专呢。”
    王氏听了这话叹道:“唉,我倒是有心管一管,只是寡妇失业的,哪来的这一份能耐呢,他如今上城住着,又是穿官衣儿的,我也不敢管他,只盼着他自己张罗罢了。”
    说到此处,抬眼瞧了李四郎一眼,笑道:“四小子,你是娘看着长起来的,有事可不能瞒我,到底那翠姑娘跟我三子有些手尾没有?”
    李四郎心中暗暗叫苦,只得装傻充愣笑道:“哟,瞧您老说的,翠姑娘是看街老爷家中的使女,并不常到后院儿来的,不过是这几日哥身上不好,我托了人家多来看顾,搭伙做饭,烧些滚汤滚菜给三哥吃,平日里两个可是安分守礼,并无半点儿逾矩之处的。”
    王氏听了这话心里有些空欢喜,自己念叨起来:“我瞧着那翠姑娘倒是挺赶着我们家三子的,这小子是个呆头鹅,人家闺女至多不过是跟你多说一句话儿罢了,还能隔三差五搭讪着往你房里去不成,也是个没算计的……只是这闺女好是好,一则模样儿次一等,二来到底是使唤人出身,我们虽是小门小户的,倒也未必只好讨这样的媳妇儿……”
    李四郎听了半日,心中不大耐烦,也只得陪笑着说些闲话儿,高显不是个大镇甸,离乡下倒是不远,娘儿两个坐车,小半日就到了,李四郎送了张大娘回家,嘱咐他们母女两个看紧了门户,又劈了柴火,挑了一缸水,张五姐出来见过,下厨烙了二斤一张的大饼,下了烂肉面,端出来与他吃了。
    李四郎吃饱喝足,方才告辞出来,搭了下地老乡的牛车往隔壁村中去寻他干娘三仙姑,见锁了门,一问邻居才知道往别处跳神去了,走了小半日,只怕人家留了午饭,晌午便回来。
    李四郎只得在三仙姑家中门首处石墩子上坐了干等着,那邻人倒是过意不去,因往屋里让,叫他进场院里吃茶等着,李四郎儿时曾经跟了母亲前来串过几次门子,恍惚也认得几个老街旧邻,知道这一户人家儿只有两个男丁,倒是没有女孩儿,进去坐坐不妨,就告了扰随着那老爹进了场院之中。
    因陪笑着说些闲话儿,一面打听仙姑情况,那老爹笑道:“早起听见是乔家集来人请,说是乔秀才家中大姑娘撞客着了,若是旁人,只怕仙姑未必肯去的,无奈这乔秀才家却是这一代的大户,黉门秀士,是个老爷,如何拿大不去?所以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去了,临走时还抱怨他家主母是个会挑理的,这一去只怕银子钱不多得,倒要费些心思去应酬那些太太奶奶。”
    放下李四郎如何与这老爹闲话不提,却说那三仙姑早起给人寻了往乔家集上跳神,原本不大想去,只因那乔家太太是个爱挑理的,如今爷们儿死了,还要摆个秀才夫人的架子,手上又紧,不大赏人的,只是她家里老爷那前妻倒是留下两个女孩儿,又都大了,来日这一份媒谢钱却是舍不得,有心拉她一个主顾,也只得耐着性子打扮了过去。
    到了乔家集上,直奔着乔秀才家里而去,到了门首处打了几下门,不见里头有人应门的,抬头瞧见门上一块匾,写着“秀才第”三个大字,一旁的题款又有许多大印,看着倒也唬人。
    忽然想起来他家的规矩,只得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回事。”果然听见里头妇道的声音道:“二姐儿,怎么还不去开门。”一个姑娘的声音应道:“方才我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