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浚有一种很特别的说法,遵守某人的命令其实是一种习惯,只要遵命的次数多了,就会一直遵命下去。
通过连续几个月的大洒金钱,在张浚的令箭逐渐被西北军各部所接受的时候,张浚突然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调动。
张浚仿效古时“登台拜将”之举,下令集结全体西军北于渭州,当众拜曲端为威武大将军。
这一幕相当的感人,台下西北军万众欢呼,称颂张宣抚是懂军人尊重军人爱护军人的好领导!看。他带给我们吃的用的,还把军人的地位提升这么高。再不像从前的文官,对武将们颐指气使呼来喝去。
实际上,张浚通过这次的全军调动,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西北军队的调度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张浚的这种做法,与天朝核心领导们对全国各军区进行人事和兵力的调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时候,张浚使出了第二招:偷梁换柱张浚这一招用得相当粗暴,他把熙河军的主将张深环庆军的主将王似等人直接罢免,把一大批少壮派,如名将刘仲武的儿子刘锡刘锜,吴氏兄弟等提拔起来,安插到显赫位置。
张浚的这种做法,相当于**裸的夺权,在军队里,哪怕是直系上司,这么搞也有巨大的风险,容易造成军队的动荡。
奇怪的是,对于张浚的这次调整,西北军居然非常安静,不但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对声音,反而有些理所当然的味道。
究其原因,一来可能是整支西北军受张浚的恩惠太多,吃了人家的嘴软,不好发声;二来张浚在西北军所提拔的将领,全都是西北军中之人,丝毫没有夹带私货,即便要反对,也无从提起。
最后,张浚在西北军使出了他的最后一招:乘虚而入。
在完成人事调动之后的一个月,张浚派人去见曲端,说现在建制统一,财用充足,与陕西境内的金军数量相比,西北军大占上风,应该举行一次大型会战,一举消灭境内的金军主力。
对于张浚提出来的要求,曲端没有答应。
对于曲端而言,会战就是集团军之间的大型决战,无论输赢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实力受损,是曲端最受不了的事情。
于是曲端对张浚的使者说:尽管有了钱,兵还是从前的那些兵。与金军正面决战,没有必胜的把握。现在应该分兵据守,派兵骚扰金军的粮道和屯田,几年之后,才有获胜的希望。
对于曲端的答复,张浚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依旧被气得咬牙切齿。
国家危亡,克不容缓,等几年之后才进行决战,那时还有没有宋朝都两说了,更何况还只是有所谓的战胜“希望”!
但是张浚没有发作,他还在等。
因为张浚知道曲端在西北主事多年,如今还翻不了他的盘子,必须要等曲端有重大的失误,等他和西北军离心离德时方能一举拿下。
天公保佑,西北连续发生了两件重大事故。
第一件,陕州的陷落。
当时西北重镇京兆府凤翔延安等地落入金军手中,西军主力由曲端节制,远离战场,没有出兵还击,但局势仍在渐渐地向对宋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当地的民兵部分西北溃军自发地组织起来,收复了许多城镇,其中最为有名就是陕州的李彦仙部队。
李彦仙功劳显赫战绩彪炳。他不但以一己之力收复了控扼陕西河南两地交界处的重镇陕州。而且以陕州为依托。主动出击,多次重创金兵。
消息传出后,震动金宋两国的高层,连高宗皇帝都亲口说出:“近闻彦仙与金人战,再三获捷,朕喜不能寐。”
金国方面无比震怒,下令给镇守陕西路的金兵元帅完颜娄室,要他亲自率领主力攻打陕州。一定要拔掉李彦仙这根钉子。
陕州顿时陷入苦战之中。
李彦仙部再骁勇顽强,也要看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
没办法了,李彦仙向张浚紧急求援,张浚以飞鸽传书,命曲端率军援助陕州。可是,“威武大将军”又一次按兵不动,把张浚的命令自动忽略掉了。
到建炎四年的正月,陕州弹尽粮绝,全城只能吃马吃的豆子,而李彦仙本人只喝豆子熬出的汤。到这步。李彦仙的部队仍旧死战不降。
正月十四日,陕州陷落。李彦仙率部巷战。“中箭如猬”,左臂重伤,最后投河而死,壮烈殉国。他部下的五十一员战将一同战死,无一人投降。
消息传来,张浚暗自冷笑。
看曲端你如此行径,我就不相信你的手下不心寒。
紧接着西北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
完颜娄室攻破陕州之后,迅速西进增援完颜撒离喝,因为他被吴氏兄弟里的哥哥吴玠摁在彭原店一带暴打,马上就要挺不住了。
对于号称金国首席常胜将军的到来,吴玠并没有慌乱,甚至远在后方的张浚也很镇定,因为曲端就坐镇在吴玠的后面。这一次不再是友军,而是本部下属,无论如何威武大将军都不会坐视不理吧!
可是,张浚和吴玠都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曲端非但没有援助吴玠,还主动后撤,把吴玠孤立在前方,把一条宽阔无比的直通道让给了完颜娄室。
完颜娄室毫不迟疑,迅速进军迂回到吴玠的身后,与完颜撒离喝前后夹击,把吴玠包了饺子。
吴玠的战力是惊人的,把南宋所有武将大排名的话,他起码可以排进前三位,只列在岳飞之下,与韩世忠估计在伯仲之间。
吴玠突围而出,回到后方与曲端大吵一架。曲端真的很牛,做出这种卑劣的行为后,居然非常理直气壮地降了吴玠的官,理由是吴玠目无长官。
还能说什么呢,威武大将军真的是太威武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浚认为,除掉曲端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在吴玠被降职的几天后,张浚突然以皇帝的名义向全体西北军发布召集令,要西北军的各支部队全部在陕西关中平原的富平集中。
富平是什么地方?
《富平县志》中记载:“……富平,石温周匝,荆浮翼卫。南限沮漆,北依频山,群峰险峻,环绕如城郭……水陆之险皆备,有主客劳逸之殊,据险以固,择利而进,设有犯者,可使片甲不还。”
很明显,张浚是看中了“主客劳逸之殊”这一点,他要抢先占领这一块战略要地,以逸待劳,以主欺客,压服完颜娄室。
张浚的军令一出,西军中永兴帅吴玠环庆帅赵哲熙河帅刘锡秦凤帅孙渥等等都迅速赶往集结地点。与此同时,宋军的后勤部队从四川至陕西,绵延数千里之长,粮草钱帛堆积如山,由数量庞大的的民夫运送到富平。
一切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唯独看不到威武大将军和泾原军的身影。如此的军令,如此的会战,他居然还敢不从军令!
对于曲端的缺席,张浚终于笑了出声。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风解我大大淡然飘过1大大小丑跳跳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德国好威武啊,赞一个!

第二百八十章国运的对碰(三)

张浚直接找上泾原军去,质问问曲端为何不遵守军令。
曲端的回答是:“你必败”。
这是一个军人应该说的话吗,感觉必败就可以不听命令不上战场了吗?这是怎样的一种逻辑!
张浚气乐了,简直是怒极而笑,反问道:“要是不败呢?”
曲端很冷静地回答:“你若不败,我把颈上的头颅割给你。”
张浚又问:“敢立军令状吗?”
曲端二话不说,提笔就写,没有半点含糊。
张浚仔细地收起了军令状,告诉曲端:“很好,如果我败了,我也割头给你。”
曲端不知道的是,他写给张浚的并不止是军令状,同样也是一纸他擅自违反军令的详细供词。
直到这一刻,曲端仍然认为自己是安全的,张浚不敢把他怎么样。可是他错了,大错特错了。
一直子西北扮演好好先生和善财童子的秦川宣抚使张浚大人,终于回复了他的本来面目。
张浚直接解除了曲端的全部职务,把他一贬到底,到阶州“闲居”去了。
曲端大怒,一拍书案正要说话,猛然发现阶下的将领象看傻瓜一样看着他,脸上堆满了嘲笑和讥讽。
曲端这时才醒悟过来,自己军中大部分的将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摇身一变,站在了张浚的一边………孙渥是张浚一手提拔的,赵哲是第一时向张浚靠拢的,刘锡更不用说。连同弟弟刘锜一起。是张浚钦定的富平决战的主帅放眼望去。西军除他之外都在张浚手中,为什么就不敢动他呢?甚至贬他杀他立威,更有助于提高士气。
就这样,张浚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把西北的军政大权全部掌握在手中。张浚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西北之王了。
到目前为之,张浚在秦川大地所做的一切布置和安排都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得上的毫无瑕疵。
从军粮的筹备收买人心一步步架空曲端到最后的雷霆一击,整个过程可以称得上是精心安排算无遗策。
接下来。就看张浚在富平之战中的表现了。
假如在之后与金兵的富平决战当中,西北军能够战而胜之,那么,张浚必然会名垂千古,成为汉人历史上的又一名英雄。
对于应该如何打这场仗,张浚充分发挥了民主集中制的精神,召开战前扩大会议,让各位将领发表意见。
吴玠首先发言,建议全军向西后撤几十里重新设寨,因为那里有山。西军常年在丘陵地带做战。山地是他们的主战场,只要依山列寨。那么进可攻退可守,至少有相持自保的能力,并且山地可以限制对方的重甲骑兵。
从事后看,吴玠的意见才是宋军取胜之道;但在当时,其他意见都是一面倒地支持张浚原来的计划………在富平决战。
他们的说法是:我们的兵力比金兵多出几倍,富平又是沼泽地,芦苇丛生,不利于金国的骑兵,所以无需迁移。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锡令诸将议战,玠曰:“兵以利动,地势不利,将何以战?宜徙据高阜,使敌马冲突,吾足以御之。”秦凤路提点刑狱公事郭浩亦曰:“敌未可争锋,当分地守之,以待其弊。”诸将皆曰:“我师数倍于敌,又前阻苇泽,敌有骑不得施,何用他徙!
为什么西北军的将领们会认为己方的兵力要比金兵多几倍?
因为完颜娄室所带领的金兵入陕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