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城管大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城管大队-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村民们做的事情,庄民也都是看在眼里,古代的农民最为朴实,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对于这位对他们有着大恩的庄主,也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崇拜。

“这就是大唐第一庄的风采吗?”李二嗅着空气中的炊烟味道,脸上露出迷醉的神情,对于这种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他看的十分贪婪,他恨不得明天醒来之后,整个大唐的百姓全都变成这样。

“陛下,这徐家庄庄中的居民每月都能到庄主府领取十贯钱的例银,臣作为观察使多年,还没见过像徐鬼谷如此败家的庄主,所以这徐家庄的庄民丰衣足食不足为奇。”房玄龄躬身示意道。

李二的眼睛中闪烁着光芒,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挥了挥手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朕今天既然来了,就定要领略领略这徐家庄的变化,走吧。”说罢,李二当先起步,迈着大步朝山下走去。

越往山下走,树木和草灌就越是稀疏,已经有不少百骑司的因为没有遮蔽物而站在了不远处,李二倒是没怎么在意,挥了挥手,那些人就退回了草丛中,只留下几名看起来异常精壮的跟在李二身后。

关中人吃饭喜欢蹲在墙根底下,两只手才能堪堪捧过来来的黑陶大碗装满了粟米,碗里面还放着干菜,还有几块飘着油花的肉片,看起来倒是十分丰盛。

李二眯着双眼,从远处看到风景果然又和近处看到的不一样,这些红砖瓦的建筑物上面还雕刻着精致的图案,五只连成线的蝙蝠,雕刻的栩栩如生,象征着五福盈门。

庄子里的道路虽然仍是压实的黄土路,不过上面洒了一层碎石子,徐阳说等今年长安的道路全部铺完水泥之后,庄里大规模修建水泥的计划也会开始动工。

这就是盛世啊!李二露出了一口白牙,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治下的百姓过上这样的日子,真是死而无憾矣。

正当李二还想再感慨些什么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有训斥的声音,就看到一名老者一手端着碗,一手操着鞋底,在揍一个六七岁的胖大小子

第二十七章白驹过隙

“老人家,为何要揍这孩子?”几人走近,就发现原来那老人和孩子在吃饭,墙根底下还放着两副碗筷。

那老头名叫李全发,今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了,有些上了年纪,眼睛就有些昏花,不过耳朵倒是不聋,听见有几个外人走过来,使劲睁了睁眼睛,居然发现前面一个中年人身后站着的那人是庄主。

“哎呀,居然是庄主大人,快坐快坐,庄主大人可吃饭了没?小老儿家正在吃午饭,闺女去地里给屯子送饭去了,庄主大人要是不嫌弃来一起吃上一顿吧!”那老爷爷甚是热情的挽留道。

老者不认识李二,更不认识房玄龄,所以这一群人中他自然是只照顾徐阳一人。

“额”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徐阳道:”李爷爷,这位是。。是长安来的官员,他刚刚问您为什么要揍您家小宝呢?”徐阳急忙问道,不回答李二的问题,搞不好他要是一时大怒,这一家人可就要倒霉了。

“哦哦。”老人家似乎终于听清楚了问题,脸色变的有些气愤说道:”这小兔崽子嚷嚷着要吃肉,他爹在地里干活还没回来,这小兔崽子啥忙帮不上还嚷嚷着要吃肉,老头子这才要教训教训他。”

李二倒是好奇不已,刚刚在路上明明看到有人家的碗中有几片肉,为什么这家人就不吃肉?

“老人家,您为何不让您孙子吃肉?难道是因为吃不起吗?”李二新奇地问道。

老者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李二,看他衣服也不是多么华贵。以为又是工部或者户部的小吏。仗着自己七十多岁的高龄。是不必卖这些小官员脸面,面色有些鄙夷的说道:”吃肉?不年不节的吃什么肉?这才吃过几年饱饭?老夫活了七十有五,能吃上饱饭的年头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还要算上这两年,吃肉?这都是败家子才干得出来的事。”

李二被惊的目瞪口呆,倒是话都说不出来了。

老者不再理会发呆的李二,反而是转过头对徐阳道:”庄主啊,这家伙是几品官?不是小老儿说。朝廷老是派些这样的小官来走访,整日来劝老头子多吃肉,这些个人现在享福享的都造孽啊,还吃肉,要老头子说,这事陛下都得出来管一管,要不然像这些官员这么败下去,这好不容易来的盛世又要没了。”

老者的话太过大逆不道,李二旁边的侍卫都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个混账老头给干掉,而徐阳的脸色已经被吓得铁青。深怕一旁的李二会龙颜大怒,下令杀掉这么一家四口。

不过徐阳显然是低谷了李二的胸怀和魄力。只见他愣了一下,随即爽朗一笑,上前走了两步,握着那老汉的手道:”老人家说的极是,勤俭节约一直是我大唐立国之根本,今日听到老人家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心中有愧,在下受教了。”李二说罢,还朝那老汉行了一个大礼,这才转身离开。

跟着离去的李二,徐阳的心中倒是十分忐忑,最难猜透帝王心,谁知道李二现在是怎么想的,不过从他刚刚那真诚的言语来看,李二似乎真的是在感谢那位老者。

没了目标,一行人在庄子里乱转,李二背着手走在石头路上,看到什么都感觉新鲜,见到有大门敞开的院子,就径直的走进去看看,熟稔的仿佛那就是他家一般,不过也是,整个大唐都是他家的,进谁家的门都跟进自家一样,毫无违和感。

李二喜欢看农户家中粮垛,喜欢农户们盖起来的二层小楼,也喜欢看挂着的腊肉和猪圈里的肥猪。

每到一家新的农户,李二都会和庄民热情的打着招呼,在文武百官面前,他是至高无上的帝王,可是在这些子民面前,他又变成了一个亲切的倾诉者,没有一丝皇帝陛下的架子。

农户家里面的牲畜被他拍了个遍,因为有徐阳跟着,所以庄户们也都对他笑脸相迎,让他体验了一把农民们的热情与好客。

直到走完了最后一家,出了院门是远处的原野,还有一条直通庄外的水泥路,李二似乎有些意犹未尽,脸上仍然是一副淡淡的笑容,阳光正好,原野那边是南山高耸的山麓,山峦的那边是南山书院,更远处就是水泥厂、烧砖场之类的,从远处飘起的浓烟来看,能看出那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

“朕今日真的很高兴。”李二有感而发道:”朕多么希望这样的盛世之景永远都看不完,百姓们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男耕女织,这种景象只有在朕的梦中才会出现,徐阳,你做的不错。”李二说完,似乎也有些疲劳,摆了摆手对身后的人道,”朕有些累了,今日就不去书院了,备好马车,朕要起驾回宫。”

李二说完,他身后跟着的几名精壮的大汉就如同听到了什么至高的命令,两人一起去山下叫马车,很快,三十多人准备的步辇就抬上了山,李二朝徐阳摆了摆手,什么都没说就离开了徐家庄

翌日,李二就在朝会上宣布要将兴建的洛阳行宫缩小一倍,一切以勤俭为主,而原本计划而多出的钱财全都分给洛阳当地的贫穷百姓,供他们度日。

在《大唐新闻报上》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徐阳也是露出了慧心的微笑,有时候臣子们的规劝并不能对帝王产生什么影响,真正能触动人心的,还是那些最朴实的人民

时间过的飞快,四月的尾巴转瞬即逝,一个匆匆的五月也是没能停下时间的脚步,大唐又迎来了有些燥热的六月。

万物由翠绿变成了青绿,生机勃勃中带着一丝的热烈。

徐家庄最近也开始变的有些紧张,那就是金圣曼肚子中的孩子也快要降临了,七个月大的肚子,就像是吞了一个皮球。

有时候徐阳轻轻抚摸金圣曼的肚子,都能看到被撑的很明显的肚子上的血丝,徐阳那个时候就特别担心金圣曼的肚子被撑爆了。

不过还好不用担心,庄里已经有一个过来人,长子长孙之母,刘梦璃大少奶奶的地位不可撼动,所以对于金圣曼肚子中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刘梦璃也都是祈祷能母子平安。

有了经验就是极好办事,徐阳这一次学精了,转了建造了一所向阳的小屋子,用玻璃当窗户,每日都能被日晒,而且徐阳还让下人们经常在这间小屋中烧醋杀菌。

怀了孕了女人就是笨拙,干什么都慢慢腾腾的,不过徐阳可是丝毫不嫌弃金圣曼,不但平日里伺候她的起居饮食,就连半夜出恭方便都是徐阳亲自来服侍,这也让刘梦璃看着心生妒意,当初她生孩子的时候,徐阳可没那么尽心。

“那时候不是没经验嘛。”徐阳每次都用这句话来搪塞,不过看到刘梦璃还是不高兴,他就会凑上来说一些情话。

唐朝的女人有些不可理喻,只要稍微说一点点煽情的情话,她们就会浑身发软,脸颊发热,面色潮红的就像是喝了白酒,现在在书院有人表演《梁祝》的话剧,每一次当梁山伯向祝英台表白的时候,书院都能传来一阵男学子们的鬼哭狼号的激动声音,唐人对于情话的免疫力可见一斑,所以徐阳每一次遇到不可解决的事,都会用情话来解决

第二十八章长安有震

“贞观三年六月一十二日,京师地震,自西北起,飞沙扬尘,黑气障空,不见天日,朱雀街上人如坐波浪中,莫不倾跌。水泥石路破有裂痕,商贾百姓,四散奔逃。

未几,四野声如霹雳,鸟兽惊窜。是夜,连震三次,平地坼开数丈。延兴门下裂一沟,水如泉涌。官民震伤,幸徐公有谏,圣天子陛下宣百姓与屋外避难,此为大幸,竟无一人伤亡。一十三日午刻,又大震。六月中时,复震如前。自后时时簸荡,震二次。十九至二十一日,大雨三日,临曲江池边青龙、敦化两坊积水成河,民房尽行冲倒,有新建体育场地势临高,幸免一难。

此番震后,内外官民,日则暴处,夜则露处,不敢入室,昼夜不分,莫可辨识。长安此番为幸,而洛阳则灾重,洛阳城房坍者尤甚,空中有火光,四面焚烧,哭声震天。圣天子陛下命李总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