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城管大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城管大队-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上学?”徐阳耸了耸肩,“我看你只是想踢球吧。”

“嘻嘻。”程处默挠了挠脑袋,“还是大哥懂我,当初在幽州那个足球场踢球,到现在我还忘不了,真想找个机会能和大哥、宝林他们再去一趟幽州,在那里再踢一次球。”

“嘿嘿,这个愿望并不过分嘛。”徐阳晃了晃手中一个精致的奏折,“我已经将铁道的设想写好,从长安到幽州和到洛阳的两条干线,就等着陛下召见,我直接就能把折子递上去。”

“大哥大胜归来,居然没有见过陛下?!”旁边的尉迟宝林有些发呆。

“嗨,别提了,朝堂是全是弹劾我的,这不是正装病来着嘛。”

程处默尉迟宝林等人正想问为什么,就见到刘七带着一个公公从远处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

口中大口的喘着粗气,刘七慌忙道:“侯。。。。侯爷,陛下宣旨见您。。。。”

。。。。。。

ps:感谢书友如来般的老流氓的一张月票,书友松树尖子的两张月票,书友耸高的家大大打赏的588起点币,还有书友血x骷的一张月票,拜谢!

第四十一章天下尽归唐

急忙朝书院外面赶,迎面就看到一中年男子牵着一匹书院的专用马,马上坐着一位妇人,马背上同时大包小包放了很多居家用品。

徐阳皱了皱眉头,书院的专用马一般都是给那些有学术地位的人提供的便乘工具,这个人自己从未见过,怎么也有权利动用书院的专用马?

“刘七,刘七。”

“侯爷,您叫小的什么事?”

“嗯,就是前面牵马的那个是咱们书院的人吗?”徐阳撇了撇头问道。

刘七望了一眼,顿时嬉笑道:“回侯爷的话,这人确实是咱们南山书院的,似乎是新聘来的报社主编,听说很受陆德明老先生的喜欢,名叫马周。”

“马周?”徐阳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唐朝初年历史上可是有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丞相。

马周,唐初宰相。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贫,勤读博学,精《诗》、《书》,善《春秋》。后到长安,为中郎将常何家客,因代常何上疏二十余事,深得太宗赏识,授监察御史,后累官至中书令。曾直谏太宗以隋为鉴,少兴谣赋,提倡节俭,为一代贤相。

史书中的他,出生于一个世代贫寒的农民家庭,胸藏济世之才,却一直很不得志,来到了长安准备大展才略,可囊中差涩,住在客店里,经常被店主冷落讥笑,后来,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让他得到了李二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也有了用武之地。为唐朝初年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徐阳有些不敢相信。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徐阳对这个中年人隐约期待起来。

“前面的,你名叫马周?”徐阳走上前去,朝他抱拳行礼问道。

拉着马的马周一愣,仔细看了一下徐阳,发现并不认识这个人,也只好抱拳回礼道:“不知与公何处相识?”

“哈哈,你不认识我,可我认识你。我且问你。你是不是叫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贫?”徐阳盯着马周的眼睛问道。

马周顿时大惊,自己少时父母双亡的事情自己平日里很少对外说,就是不想让别人用同情的眼观看自己,没想到眼前的这个人居然一口道出。

“公真乃神人也,在下确实姓马名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时父母便撒手人寰,留下我一人。”马周惊讶的说道。“不知道公是何人?”

徐阳摸了摸下巴,故作高人的说道:“鬼谷徐阳是也。”

马周听闻。嘴巴张的老大,随即才像是想起了什么,急忙躬身行了一个大礼道:“久仰鬼谷子大名,今日才得一见,果然是雄姿英发,少年逍遥!”

“哈哈,不必多礼。”徐阳再一次碰到古代的大神感觉心情大好,眼前的这位可是个草根宰相,民生疾苦理解的简直入木三分,再加上本身的才情颇高,能被书院所用,简直是书院的大运气,果然只要是金子就会发光,陆德明老先生的眼光真是不差。

“听闻你现在在报社任主编一职?”徐阳好奇问道。

“是的。”马周有些惶恐,“刚刚进入报社,还有许多不甚了解的地方,在下最近也一直在读公所著的《百科大全》和《报纸的历史作用》两本著作。”

“哈哈。”徐阳打着哈哈,“那些都是我的师尊写下的东西,不是我所作。”

马周仍是感叹道:“有如此师尊,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徐阳看了看马周牵着马上的女子,岔开了话题,“这位女子是?。。。”

“哦哦。”马周听见徐阳询问,顿时脸色有些泛红道:“这位是我在长安遇到的一名心仪女子,正准备举行婚事。”

“哦~”徐阳露出了坏笑的表情,自古难过美人关,大宰相也是爱美人,“你情我愿,成人之美,我近日一直都会在长安,你们要是举办婚礼了,可别忘了通知我,我可是一定要凑一凑热闹。”徐阳说罢,从腰间解下了一枚玉佩,递给马周,“这就算是我的见面礼了,我还有急事,先走一步。”

马周急忙又行了一大礼,“公请便。”

。。。。。望着徐阳远去的背影,坐在马上的艾娘有些好奇的问道:“相公,这个人究竟是谁啊?”

马周的神色中三分坚定七分崇拜道:“这人是大唐最神的人。”

。。。。

两仪殿后的偏殿,房间不大,就李二、徐阳还有一个鹰眼太监三人。

每一次看到李二似笑非笑的一张脸时,徐阳都会打起身上十万分的注意,这家伙可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难伺候着呢。

“朕听说徐爱卿受伤了?”李二的眼神中透着一股戏谑和关怀,总之就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交杂在了一起的矛盾体。

“嗯。”徐阳行了一礼,“谢陛下关心,只是受了些惊吓,承蒙皇恩浩荡,现在已经好多了。”

李二笑道:“可是朕听闻爱卿回了徐家庄之后便去了书院,还给书院的学子们做了一堂演讲课?”

‘我擦,你丫的情报机关都是fbi毕业’徐阳在心里暗暗骂道,“臣之所以不敢上朝,还不是因为陛下已经做好了打算吗。”徐阳抬起头,和李二正眼相对了一番。

李二丝毫不怕,两人就这么双眼对视。

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闪电带火花~

李二从徐阳清澈的眼神中没有读出丝毫的私心与阴谋,徐阳也从李二的眼神中没有读出丝毫陷害与敌视。

“整个天下,也只有你敢与朕对视了。”李二感慨道。语气中有一丝欣喜又又一丝不满。

“陛下错了,欧洲的默罕默德、北方的劼利可汗、大食国的君王、甚至是高丽的渊盖苏文,他们可都是敢与陛下您对视的。”徐阳认真的纠正道。

李二听闻也是一愣,反应过来才笑道:“就你个小子机灵,朕此次叫你前来,正是来商量商量突厥事宜的。”言罢,李二的表情便从微笑变成了严肃,“照你鬼谷论断,今年冬季,只要我大唐能出兵偷袭,西突厥定会覆灭,如此以来,只剩下北方东突厥一族,已经不足为虑。”

徐阳的面孔也是变的严肃,“陛下,您想过征服突厥之后该怎样处理那里的土地与人们吗?”

李二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杀光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国家屠杀式的政策都会遭到剧烈的反弹,不但不会便于统治,反而会激起人民的血性,所以走有一条路才是上上之策。”徐阳侃侃而谈,“那便是同化,让他们崇尚汉人文化,穿汉服,吃汉食,行汉人礼,取汉人名,这样等到百年之后,自然没有突厥与大唐之分,大家全都是汉人。”

徐阳说完,李二的眼睛里已经透出了阵阵光芒,“好一个同化之策!”

徐阳似乎还没说完,咂了咂嘴道:“大唐想要征服世界,可定不能仅仅靠我们的军队,我们可以杀光他们,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打败他们,只有武力与文化一同渗透才是我们侵略的最好武器,有时候,文化要比武力更可怕。”徐阳眯着眼睛,闪烁着阵阵狡黠,“我们要让那些欧洲人崇拜我们的产品,以购买我们的产品为荣,什么瓷器,什么铁器之类的,让他们的社会高端人士崇尚大唐,那样,等我们出兵攻下城池之后,他们的人民就会不自觉的接纳我们,那时候,再强迫他们说汉语,穿汉服,吃汉食,行汉人礼,天下即可尽数归唐!”

李二的神情变幻莫测,许久,他才缓缓道:“你在信中说,突利可汗崇尚大唐文化,也就是说,以后想让他来统领突厥,实行同化政策?!”

徐阳开心一笑道:“陛下圣明!”

。。。。。。。。。

ps:前段时间写的比较沉闷,因为心情不太好的原因,现在终于恢复正常了,希望各位书友原谅!

第四十二章何乐而不为

突利可汗没有想到,甚至他到现在都有些难以置信,大唐的君主会放自己回去。

宽广的长安街比幽州的街道更为繁华,让他有些目眩神池,两年前自己还和舅舅兵临城下,掠夺了眼前的这个帝国珍贵的财富,那时候的他以为这座城池会元气大伤。

可眼前的繁荣景像丝毫不像是一座破财的城市,大街上忙忙碌碌的商人,挑担行走的农民,都让这座城市看起来是如此的充满生机。

“别发呆了,护卫的士兵和马车都准备好了,还有一支工匠队、农桑队和礼仪队,回到东突厥,别忘了推广大唐的生活生产方式。”徐阳走上来,朝突利可汗的手中塞了一把银饼子,“我交代你的那些事都别忘了,既然仰慕大唐,就要做出小弟该有的样子,本侯爷也不想日后亲自带兵去征讨你。”

突利可汗这才反应过来,有些惶恐的说道:“一定一定,本汗一定会按照徐公的交代行事。”在海船上看到徐阳给他演示的鬼谷之术让他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徐阳也是满意的看了一眼突利的反应,给他看了个炮弹爆炸的视频,可给他吓得不轻。

“这些工匠队会去和你一同去东突厥做一个详细的地质勘察,到时候你们突厥就可以用煤炭来换取大唐的商品,不需要再进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