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小皇帝- 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在意这一点,人与人之间都是彼此利用和彼此需要,不管冲虚真人本意如何,他只在意眼前这一切是否对自已有利。

    只要是有利的,那何必去管他有什么目的呢?至于以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想到这里凝在嘴角的那丝冷笑倏然放大,那林孛罗开口道:“前方得来消息,明军已经开始渡江入朝,咱们准备这么久,也该动一动啦。”

    不料冲虚真人摇了摇头:“时机不至,火候不到,妄动有利无害。”

    那林孛罗在这一刻脑海中已经转了几个弯,想了无数个进攻方案,却被冲虚真人这一句全然断送,怔忡中忽然看到冲虚真人那张似笑非笑的脸后,脑海中忽然灵光一现,如同当头浇了桶雪水,醍醐灌顶般醒悟过来。

    会心一笑后,慨然道:“好,那就再等几天,等他们陷得再深一些,到时才是咱们上场的时候!”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七月变成九月。暑热在一场大雨后静悄悄消失了,几场秋风,入眼一片枫红如火,夜晚遍地皆是秋霜泛白。

    在大明京师所有百姓看来,眼下的朝廷是最近几十年以来,眼前这个时期空前的井然有序。在诸多朝臣看来,让人心安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太子殿下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并没有对朝中上下进行一番大清洗,一切如旧,就连原来各党派中的骨干之臣都没有受到太多波及。

    但朝廷中最近也多出了张新鲜面孔,引起了很多人的瞩目。第一个就是由工部侍郎再度升迁为工部尚书的赵士桢,还有一个如同在一夜之间升上来的兵部右侍郎孙承宗。和熬了几十年赵士桢比起来,孙承宗的出现可以用横空出世四个字形容,但做为京师三大营的都指挥使,兼任一个兵部右侍郎,也是还说得过去的,当然对这任命唯一不满并满腹怨气的就是兵部尚书石星石大人。

    唯独一个让所有朝臣都不满和有看法的升迁,来自于太子新近提拔进入户部的一个新人,他的名字叫莫江城。虽然只是个六品主事,但一人手掌照磨所、广积库、承运库、军储仓四处职司,朝廷中人都不知道四司都是户部精要之职?可想而知此人必是太子殿下看重之人。

    如果再细心一点的人,通过这些任命就会赫然发现,太子已经不显山不露水的在朝中安排下了好多人。比如内阁中的叶向高,刑部中的萧如熏,兵部中的孙承宗,工部中的赵士桢,现在就连户部中都有了一个莫江城,除了吏部尚空之外,内阁六部可谓一网打尽均有伏子。

    可是让人有些奇怪的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中以吏为尊,太子在五部中都有了人选,为何单单吏部没有任何动静?这难免又能引起很多人的无由猜测。这些闲言碎语传到朱常洛耳中,除了付之一笑外,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一个国家的兴盛离不开人材,远的不说,就拿万历一朝来讲,若是没有张居正,万历一朝在诸多内忧外患中恐怕早就风流云散了。在他看来,举贤任能不避亲,何况他选的这些人确确实实都是今后支撑大明朝的柱石之臣。当然众人一直奇怪的吏部人选,他心里也早就有了目标。

    秋日的皇宫虽然没有春花百荷,但低头见红叶烂漫,秋菊金黄,抬头见碧日睛空,万里无云,放眼尽是金碧辉煌让从濠境归来的沈惟敬一路上看得目不暇接。比起几个月前走的时候虽然黑了些,但精神却健旺了好多,一张不怎么好看的脸上更是神彩焕发。让领路前行的王安都忍不住偷看了他好几眼……他就是纳闷,这人长得这么丑,可是这自信是打那来的呢?

    很快王安的好心情就不见了,因为沈惟敬冲他笑道:“王公公,草民这有一件东西,是你的好友托我带给你的。”

    好友,托你带?愕然张大嘴的王安有些莫名其妙。先别说什么好友,就连沈惟敬这个人他也只是在随同太子进莫府时看过一眼,忽然好象明白了什么,王安的脸瞬间变得比天上的太阳还要灿烂。看着沈惟敬从袖中取出一样布包,王安笑得越发开心……拿孝敬什么的最爽了,于是忙不迭的伸手接过,入手不沉看着也小巧,熟练的捏了向把后不由得有些奇怪:“是什么?”

    沈惟敬笑得谦恭,摆了下手:“回公公,里边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草民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过他说您只要看过这个东西,自然就会知道他是谁。”他这里越卖关子,王安就是好奇,若不是端着自已太子驾一唯一小太监的身份,他早就急吼吼的打开看了。

    不知不觉已经进了慈庆宫。从踏进宫门那一刻起,沈惟敬一脸恭谨的低头跟着王安七拐八绕,一直到了一个门前,就听王安小声道:“到啦,您请进吧,太子殿下在里头等着哪。”

    书房内朱常洛端在书案前,宽大的案上边摞着一堆内阁刚送进来的奏疏,大多都和朝鲜战况有关的奏疏居多。自从七月李如松率兵入朝之后,到如今已经两个月。通过宋应昌的上疏,关于战事的或胜或败各种消息都有,朱常洛也没太放在心上。毕竟这场在原先历史上从万历二十年一直打到万历二十七年的战事,是决不可能在两个月就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沈惟敬进来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抽了抽鼻子,书房内传来淡淡的药气让他不由得有些惊讶。

    “你来啦,一切可都顺利?”

    见太子发问,沈惟敬伏在地上肃声道:“托殿上洪福,按照您的吩咐一切都已办妥,草民幸不辱命。”

    朱常洛眼睛一亮,声音中有不加掩饰的惊喜:“当真?这么快?”

第273章 凶信

    在这个相当不好的郁闷天气里听到这个好消息,压在心里那点无由郁闷不翼而飞,冲着沈惟敬灿然一笑,“先坐罢,仔细说个清楚。”

    他这一笑就开春乍破的春水,原本脸上僵硬的表瞬间变得生动起来。沈惟敬有些受宠若惊,收摄心神坐了下来之后,没有急着说话,整理了一下思路方才开口:“承蒙太子看得起,自从和莫大爷还有魏公公到了濠境之后,罗迪亚已将下银两和船只尽皆交付干净,眼下魏公公已在濠境会同福建巡抚开始着手召集人夫,准备造船事宜。”

    “造船之事旷日持久,慢工出细活,急是急不得的。万事开头难,既然开始了那就很好。”不知为什么,低着头的沈惟敬有种莫名感觉,这位殿下嘴上虽然说着不急,有心人还是可以听得出对方口气中流露出的那一丝淡淡的遗憾,正在心里琢磨的时候,就听太子嘉奖道:“这次的差事,你们做的不错。”

    回过神的沈惟敬谦逊道:“不敢当殿下夸奖,全是魏公公机智权谋,草民只是从旁辅助。”听到他自称草民,朱常洛微笑着看了他一眼,眼神中深深浅浅的大有深意。

    这时进来送茶的王安,在听到魏朝两个字的时候,脸已经变得有些说不出来的古怪。其实他刚刚在殿外已经迫不及待打开了沈惟敬送来的那个布包,然后他就明白送他东西的这个人是谁了……说起那东西也算稀罕,是一面小小的镜子,照人如水般清析无比。

    做为大明万历朝司礼监秉笔大太监黄锦公公的唯一在传小弟子,论眼光见识来讲王安已是少有人及,当然识得这是来自海外佛朗机人的手笔,在大明有个很上道的的名字叫西洋镜。在时下明人眼中,这西洋镜一直是极为稀罕的东西,传说中得一面可值千金,还是有钱没处买的那种。西洋镜在大明皇宫同样的不遑多见,以王安多年当差的经验,仅知的也就在储秀宫郑贵妃那里有这么一面。

    虽然自已手上这面就比小孩的手掌心大不了多少,但是胜在小巧玲珑可爱,拿到手就让人舍不得放下,王安从心里往外喜欢的。,可是随后在看到镜子背面的时候,好心情瞬间直落千丈……镜子背后刻着一个人象,只是寥寥几笔却勾勒得生动传神,上边一个活生生魏朝正得意洋洋的冲着他笑!

    笑,笑你妹啊!瞬间心情极度不好的王安有种想砸了他的冲动。

    “这次去濠境,我要你办的那件事,可曾办好?”低头啜了口茶,朱常洛再次开了口。王安站在一旁伺候,一心在盘算着找个机会出宫一趟,去琉璃厂找个高手匠人把这个讨厌的头象磨了去才好。

    “回殿下,基本都已经办妥,不过……”说到这里,沈惟敬却住了口,似乎有些犹豫。朱常洛会意,对王安道:“你先下去罢,没我的话,不准人随便进来打扰。”转头对他笑道:“可以了,有话尽管说。”

    沈惟敬不敢怠慢:“草民这次回来,就是因为这个事情回来的。濠境交接清楚之后罗迪亚乘船返国前,我私下里找他将殿下的意思,给他复述了一遍。”

    朱常洛不动的声色的听着,拿着茶杯的手纹丝不动,只是微抬起的眼底带着几分兴奋的探究:“哦,他怎么说?”

    沈惟敬摇摇头道:“他倒也没有说什么,看着有些兴致缺缺,只说是等他回国后再给消息。”

    朱常洛唔了一声,如蝶翅般眼睫扑闪几下,抬眸笑道:“兹事体大,他虽然是西班牙皇族中人,却不是亲王,只是一个伯爵。这事他是做不了主,必须要等他回去问过腓力二世大帝才会有定断,也是情理之中。”他虽然不在现场,却能猜个**不离十,娓娓道来宛如亲见。

    沈惟敬惊讶之余肃然起敬,不知不觉间又多添了几分恭敬:“殿下说的是,一切确实都如您所料。”

    朱常洛似笑非笑的眼光在他身上转了一圈,“你这次回来,是他已经有了回信么?”

    沈惟敬呵呵一笑,伸手从身旁拿过一个长长的盒子,打开盖子取出一物双手呈了上去:“殿下请看。”

    这是一面长长的椭圆形镜子,通体用黄金装饰,镶有各色宝石,做缠枝花纹,镜面清光煜煜,如寒月临凡,将朱常洛一张脸照得纤毫可见。沈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