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小皇帝-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病了!”

    石破天惊,晴天霹雳,就算再多几个这样的词也压不住沈一贯此刻心头的惊骇,随着哐啷一声,手里的茶杯终于寿终正寝砸到了地上,声音不大足以惊心动魄,与之同碎远不不只是一只杯子,沈一贯霍然站起身来:“……啊?!”

    李太后神色变幻,最终还是苦笑:“沈阁老初闻便是如此,推已度人当可知哀家当日心惊尤甚于你几倍!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皇上确实病了,而且很重!”

    沈一贯的脸由苍白已经渐渐的变得乌黑,做为当今大明内阁首辅,做为一个政治经验极其丰富的三朝老臣,多年宦海浮沉历练得来的经验告诉他这个事情不简单!

    初五见皇上还是龙精虎猛,这才刚过完正月十五,短短十天内,皇上就病了?而且还病重?

    沈一贯忽然起身一礼,并不拐弯抹脚,单刀直入:“老臣想见一下圣颜,不知太后可否恩准?”

    李太后静静看着沈一贯,仿佛已将他的心底想法看清,却不分不辩:“竹息,带沈阁老去一趟。”

    竹息应了一声,对着沈阁老一礼道:“阁老请跟奴婢来。”擦了把额上渗出的冷汗,沈一贯带着一腔心事转身跟着竹息去了。

    太后静静的阖上了眼,手中伽楠念珠由快到慢,到最后每一粒转动的好似艰难无比。

    没用太久的时间,沈一贯和竹息回来了。

    “阁老看过了,看清了?”李太后微闭的眼睛睁了开来,原来慈祥和蔼在这一刻尽数收敛,“阁老可是在怀疑哀家害了皇上么?”

    沈一贯那受得了这样直刀插心般凌厉质询,头上的汗瞬间就滚了一脸,跪在地上头伏于地,沉身肌肉僵硬不敢动弹。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请阁老记住一点,哀家是皇上的亲生母亲,哀家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虎毒不食子的道理还是懂得的!”

    沈一贯汗流浃背,连忙伏首于地,“老臣一时情急,请太后恕臣多疑冒犯死罪。”

    李太后叹了口气:“皇帝的事发突然,哀家也是措手不及,所幸皇帝洪福齐天,眼下情形虽然转危为安,但是想要苏醒却非一日两日可行,哀家想这天下大事一日万计,若无君上执掌必生大乱,阁老秉公持正是咱们大明朝国之栋梁,哀家今日以实情告你,你要帮哀家拿个主意才是。”

    到了此刻沈一贯好象明白了李太后的意思,细细思了片刻心中灵机一动:“太后虑事周详,老臣自愧不如。”习惯性的送上一记马屁后,这才接着说正事:“皇上病中不宜理政,可是天下大事不能废,老臣有法一条请太后明断。”

    李太后颔首道:“阁老所说定是金玉良言,哀家洗耳恭听。”

    “太后可效法当年成祖一朝时太子监国理政之例,当日成祖在位,时任太子的仁宗皇帝曾六次奉旨监国,并无丝毫差错,百官敬服,天下归心;眼下皇上身体不适,老臣私以为此法可行。”

    李太后沉默半晌,“阁老说的是,哀家也是这样想,眼下确实只有这个办法最为合适。”

    沈一贯崩着的一口气忽然就松了下来,虽然他不知道皇帝这离奇古怪的病是如何来的,但是他知道,这宫中就如同一片深海,看着波平浪静,实际潜流四伏,该自已管的要管,不该自已的管那是一点也沾不得,稍一不慎,便是覆头灭顶之灾。

    让他欣慰的是太后同意了他的看法,若是如此那么皇长子朱常洛便是理所应当的上位而为太子,想到这里,沈一贯的脸上已经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丝笑容。可以预见一旦朱常洛被立为太子,自已立可成为朝廷大臣拥戴的对象,名声自然也是如日中天!

    申时行、王锡爵、王家屏、赵志皋四位首辅都没完成的事,自已居然能够办成了,这个大便宜落在自已的头上,想想就已经足够让他兴奋。

    沈一贯眼底喜色一丝没拉的全落在李太后的眼里,这让她有那么一瞬间的犹豫,到了嘴边的话忽然有那么一丝停滞。但片刻后,李太后决定向这样正在做美梦的阁老摊牌。

    “沈阁老一心为国老成持重,所言正合哀家心意。”沈一贯连忙起身逊谢,谁知李太后忽然话音一转:“要让太子监国,首当立储,立谁为太子,阁老心中可有人选?”

    沈一贯愕然大怔,这种问题还有必要问么?脑中热血一冲,下意识中一句话脱口而出:“长嫡承统,万世正法!”

    李太后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不错!阁老所说乃是正理,咱们大明祖训: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这是祖规也是法度,半丝也是乱不得的。”

    沈一贯听得一头雾水,但脸上那一丝笑容已经不知不觉的消失。本能让他得觉得太后说的这一番的话中有话,耐人寻味。

    “皇上膝下有三子,按嫡长论来说,当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紧紧盯着太后的嘴,沈一贯脑子中轰轰作响,按照惯例来说,一般第一个说出来的名字都没有什么好结果……果然太后接着道:“但是……”

    一声但是让沈一贯心里轰隆一声,好象什么塌掉了一块,一种不祥的感觉油然而生……就听太后接着道:“日前周端妃暴毙,可怜皇五子年幼失怙,哀家素日冷眼看他倒也聪敏机智,皇帝身体康健前对他也是甚为喜欢,常在诸大臣前言其可成大器,哀家有意将他养在皇后膝下……”

    沈一贯忽然很想给这位太后跪了,这一桩一件的事情真的是巧合么?

    这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了皇嫡子出来么?

    立嫡不立长,这是要皇五子为太子的意思么?

    到现在沈一贯已经没有了任何疑问,太后的心思已经完全明明白白的揭开,不必自已再去费心揣磨研究了。

    沈一贯闭着嘴,一双眼沾了油一样骨碌乱转,以前以为太子之争,就是皇长子和皇三子之争,可是谁会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难道笑到最后竟然是这个皇五子?

    “哀家请阁老来,是请内阁议下这件事情,拟个奏疏上来。”

    “眼下皇上病重,这是国本大事,关乎社稷江山,还是以朝廷群臣的意见为准妥当。”

    沈一贯忽然觉得眼前一阵发黑,图穷匕现了图穷匕现啊,搞了半天还是要让自已背黑锅,而且是天大的黑锅!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已敢上折子保举皇五子为太子,可以想象朝中这些年来早已形成的壁垒森严的保长派和保三派的两派官员将是何等的强烈反应,一人一口口水也会将自已吞没,而无论是那个皇子上了台登了位,自已必定是个里外不讨好,到最后必落得一个声名狼籍,遗臭万年的结局!

    李太后审视着沈一贯,手中枷楠念珠不停的转动如轮,“阁老公事繁忙,哀家不便多扰,事关国本,请早些拟个折子来看罢。”

    看着下了逐客令的李太后,沈一贯嘴张了几张,到了也没发出什么声音来,垂头丧气的行了一礼后去了。

    李太后嘴角含笑,颔首还礼。

    在他走出宫门,急速转动的枷楠念珠忽然停了下来。

    竹息端上一碗茶,和声道:“太后,喝口茶,静静心。”

    太后叹了口气:“静心?哀家也想静心,可是这树欲静而风不止,哀家静不下来呀。”

    竹息敛手侧立一旁,一言不发。

    良久之后,太后忽然开口道:“去坤宁宫,召皇后来见哀家。”

第172章 廷议

    短短几日没见,幽闭在坤宁宫的皇后神思郁结,心结难解,越发的憔悴很多,不复先前睿智淡定模样。

    太后有些不忍心,叹了口气:“事已至此,你何苦和自个身子过不去。”

    “母后放心,臣妾想得开。”灯光下的王皇后脸色有些异样发白,目光散乱略带凄凉,说完强打精神陪笑道:“不知母后召臣妾来,有什么事吩咐?”

    李太后看了她一眼,忽然开口道:“皇帝一时半会怕是好不了,哀家准备将皇五子朱常浩养在你的坤宁宫,今天召你来就是知会你一声,这几天哀家就会发懿旨,皇五子入了坤宁宫之后你记得好生教养,不可懈怠。”

    听到太后说完这一番话,王皇后就象后脑勺挨了重重一棍,登时有些发蒙,惊讶的瞪大了眼:“母后,您的意思是……”

    李太后脸色平静,对上皇后探询的目光,镇定的点了点头:“你想的没有错,实话和你讲罢,哀家已见过沈一贯,只等皇五子正式入驻坤宁宫,届时会由内阁出面上疏立皇五子为太子,对于你,哀家这一份心也算给你操到头了。”

    说这一番话的时候,李太后很是有一番感概同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得意,如果储秀宫那位知道她一手策划的机谋完全成了为他人做嫁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呢?她已经有点迫不及待的想看一看。

    可是李太后没有发现,听完她这一番金玉良言后的王皇后,完全一副大惊大愕的呆怔表情。

    王皇后深深吸了一口气,从椅子上站起,恭恭敬敬的跪下,将头低低的伏在地上,用最虔诚最冷静,却打着颤的声音道:“母后眷顾之恩天高地厚,臣妾一辈子也不敢忘怀。”

    李太后微笑摆手道:“傻孩子,可是欢喜的傻了?咱们娘俩谁跟谁,放眼在这宫里母后不为你谋划为谁谋划?有母后在一日,就会替你做主一日,现下总是可以放下了心罢?”

    王皇后喉头上下滚动,猛的闭上了眼,两行眼泪滚了下来,“但臣妾这些年心中只有洛儿一个孩子,请母后成全。”

    这一句话拒绝的一波三折,好象将这一生中所有的勇气全部用了出来,以至于王皇后艰难的吐出最后一个字时,全身的力气在这一瞬间好象忽然被抽空,整个人软软的没有半点力气,连跪都不能够支持,瘫在倒地上一动不动。

    殿中陷入一片难言的死寂当中,竹息惊恐的瞪大了眼看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