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阳光大秦-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感谢‘猴子請の救兵’‘邪之魔月’‘阁僚’‘经典的小说’‘冰峰石头’‘sammo2005’等书友的慷慨打赏,谢谢了:)

求收藏推荐,谢谢。

第六十五章【卫鞅的观点】

卫鞅的心情很好,一路纵马而来,撞进他眼中的尽是生机盎然的景色。

这就是山东六国眼中的苦寒老秦麽?传说他们都是戎狄的后代,父母兄弟住在一个大屋里,不尊礼仪、不服教化,周天子承认他们的时候,都要捏着鼻子背过身子去;他们都不会种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一把火烧掉地被植物,等到土地温凉了,就用竹筒在地上插个洞,洒几粒种子进去;他们的国君是个流浪儿,要不是魏武侯被赵齐相逼,才肯扶助他夺取政权,赢连还在魏国的街头上唱歌呢。。。。。。

可卫鞅见到的却是遍布生机的土地、田野中熟练耕作的农民、还有比大魏更淳朴的民风民俗,还记得半路上他忽然来了兴致,要在农家留宿一晚亲身体验秦地民风,结果险些就被人家的大姑娘给睡了,那个晚上他真是万分狼狈,硬是‘逃’出来的,站在院子里哈哈大笑,笑自己真是个傻瓜,也笑自己来对了。

老秦人不是戎狄野人。他们其实与卫人魏人没有多大的分别,都是慷慨悲壮的汉子,都有热情洋溢的女儿,他们甚至比身处‘文明社会’的卫人和魏人更为真诚,喜欢你的时候,就把女儿甚至妻子送到你的床头,恼怒你的时候,就拔出剑指向你。秦国不禁私斗,而且认为这是勇士的行为,卫鞅对此虽然持保留意见,却也有几分佩服老秦人的慷慨血性,很想以诗歌之,可惜却不擅此道。

恩相在这样的国家为俘,相信不会太难过吧?身为卫国庶出公孙,来到魏国求伸展的卫鞅对这个卫国最强大、最友好的朋友其实没有多大的归属感,这次自荐入秦,完全是为了报还公叔痤对他的知遇之恩。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还,君为智伯,我便为豫让,就算魏国满朝皆疑君之败,不是还有宽仁的魏王和我亲近您麽?

“魏婴,虽然有时昏聩,却还算是个仁厚的君主,他会成为我卫鞅日后扶助的人麽?”

还记得入秦时,魏王婴拉着他的手,叮嘱他定要见到恩相,询问河西半分之事。那一刻卫鞅仿佛看到了日后尽情伸展、在魏国搅起一天风雨的自己,吴起之后,当有强者出!这个强者就是我卫鞅吧?

栎阳到了,这就是弱秦的都城麽?果然比不得魏都繁华,都说秦人俭朴,可再俭朴的国家也不会在建设都城时省钱,老秦果然穷啊,明明有着广袤的土地,慷慨的男儿,挟山川之险、拥泾渭之利,却还是一穷如斯,这里非大丈夫伸展之地。卫鞅微微摇头,似乎在为秦国感到惋惜。

秦国迎接卫鞅的礼仪很隆重,隆重到让卫鞅都怀疑是不是接错了人?竟然是以上大夫甘龙为首,一干重臣齐聚城门,以上卿之礼对待他。老甘龙今天丝毫没有老态,为了迎接卫鞅,他特别洗了头,还让最美丽的婢女足足花了半个时辰来为他梳起一个最新潮的发髻式样,据说这个发式还是景监创出的。还换了身绣满纹饰的青色深衣,头顶的冠冕都是在清水中洗了又洗,就连隐藏在缝隙中的灰尘都用簪针挑去了。

上大夫今天焕然一新,白栋见了一定会挑起大拇指赞一声,最美不过夕阳红啊,老爷子您是要寻找第二春?

老甘龙亲切拉着卫鞅的手,就像一位宽厚的慈父:“鞅啊,初次入秦,观感如何?呵呵,秦国上下,都在等待你的到来呢。君上已经准备了最醇厚的秦酒,最肥美的羊肉,还有最动人的秦地舞蹈,今天要一醉方休啊?”

“鞅爱酒,也爱肉,秦国苦菜烈酒,世之绝品也!不过在欢饮宴聚之前,鞅可以先见一见恩相麽?”

“鞅啊,魏相这几日身体不适,还是不用打扰他吧?君上正在等待,酒肉都要凉了,今日不见故人,只会新友如何?放心吧,等你明日酒醒,就可以见到魏相了。”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可是一日不见恩相,鞅就无法完成使命啊?明日一定得见恩相?”

“定然得见!”

老甘龙宽厚如慈父,卫鞅则恭敬如子侄,两人相互执手,放声大笑,直到步上了轺车,才恋恋不舍的分开。

秦人的歌舞很美,酒烈肉香,而且赢连居然真的出现了,这让卫鞅都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他不过就是魏相门下的一介食客而已,忽然受到如此重视,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酒酣耳热之际,赢连开始表达自己对河西之战的看法,这是一场苦劳国力的战争啊,老秦固然损失极大,魏国又何尝不是饱受战火之苦?孟夫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下注),君为轻,君劳战则民生苦,为君者岂可不顾?为臣者岂可不顾?

卫鞅点头。秦公没说错,诸子百家固然大有不同,可无论道法儒墨,首要都是为这乱世开出自己的药方,虽然对黎民的态度不同,却一样希望富国强民,民乐则君无忧,法家只不过是先富国而后强民,天下人都以为法家是穷民力而资国富,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误解,至少他理想中的法家天下不该是这样的。

“卫子,秦魏两国能否成功和谈,首在老公叔。秦国不能再退让了,半分河西,送还卫相,赠壮面之法,魏国还不能满意麽?我想魏王是应该会满意的,只是他太信赖老公叔了,所以才会迟迟不决,卫子此次西来,应该要体察魏王真意啊?你是老公叔最信任的年轻人,如果要说服他,也只有靠你了。。。。。。”老甘龙可以亲切的叫卫鞅名字,那是因为在城门迎客,动以私人感情;如今是在国宴上,老赢连可不能直呼卫鞅的名字,他是老公叔的门客,又没有官爵在身,想来想去,也只能叫卫子了,这等于是抬举卫鞅,放在后世就叫拍马屁。

“秦公错了。。。。。。”

卫鞅微微一笑,他的酒量其实很好,没喝多。君子重承诺,酒宴上的承诺当然也算,以为找几个老臣亲切地叫自己几声‘鞅’,多灌几碗酒,我卫鞅就会做你老秦的说客麽?大错特错,卫鞅今天是代表魏国而来,跑去说服魏相为你秦国谋利,当我是扶摇不定的小人麽?

“秦公啊,说服恩相之事,卫鞅不能为,也不愿为。这无关魏使的身份,更无关秦魏两国之情,只是鞅以为,河西本就是魏国的土地,为何要半分与秦国?秦公希望鞅能说服恩相,可谁又能说服鞅呢?”

此刻卫鞅捍卫的已经不是魏国、也不是恩相公叔痤,而是自己的观点。

“卫鞅大言!河西自来就是秦国之地,何时又成了魏国国土?”

说话人是赢虔,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爱~国主义者,为了老秦国,他可以压制嫉妒之心,扶助弟弟嬴渠梁,这样的爱~国人士又怎能听下卫鞅这种分~裂秦国的话?

ps: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考据不比宋明清,就连很多重要人物的生卒年都有争论。

现在有一种观点是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如果按照这个算,本书中他才10岁,当然不能说出‘民为贵’的话来。

可史记中记载孟子是子思的弟子,东汉班固也认为:孟子为“子思弟子”;西汉刘向也称孟子“师事子思”,子思是哪一年死的?公元前402年。那么在本书中孟子该是多大呢?他应该有四十多五十岁了。光暗最喜欢的《大秦帝国》电视剧,其实也是这个历史时期,作者将孟子设定为比卫鞅还大的长者,其实就是缘于以上的论据。

光暗说这些不是要引起争论,只是想与大家取得一个共识,任何一本小说,为了情节需要、故事的精彩,都可能会有与真实历史相出入的地方,就不举类似《杨家将》《呼家将》这样的纯演义文了,三国水浒又如何呢?这本书真的不是历史论文,何况就算是历史学家,也会整天搞个翻案、提出个新观点推翻已往的认识,对吧?

所以希望各位历史大方能够理解。

第六十六章【拒腐战士卫鞅】

栎华宫中庭燎烈烈,奶香扑鼻,自从听到景监在白家泡了羊奶浴的消息,骊姜就喜上了这种调调儿。老秦穷,怕被国人背后指责,她就去雍都寻找那些老兄弟老姐妹,这帮旧式奴隶主日子过得太奢侈了,比她这个堂堂国后更为豪阔,别说是羊奶了,连更珍贵的牛奶也有;这个时代还没有奶牛品种,耕牛数量又少,牛奶得之不易,连她见了都稀罕。

光是自己泡还不够,还要拉上丈夫一起泡,老赢连痛苦极了,药汤子里面加羊奶,还要撒花瓣,泡完后一身药味不说,还特别滑,让他总感觉没洗干净,试着抗议了几次,发现完全无效,也只能逆来顺受。

“卫鞅就是个怪人,酒肉不忌、奢华不拒,可吃喝完了还是坚持他的想法,赢虔被寡人训斥了一番,他就走过来敬酒答谢,然后回到座上继续与甘龙、公孙贾他们辩论,我老秦满朝文武,竟无人能够说服他!寡人现在明白了,怪不得老公叔会看重他,原来是性情相近、臭味相投!”

“君上越来越没有国君风度了,性情相近也就是了,臭味相投。。。。。。这样的无礼之言,又是在军营的时候从那小子处学来的吧?您就不能学些好的?”

一想起景监被白栋拉去泡羊奶浴,然后被坑去了十几名手下的事情,骊姜就想笑;也不知怎么了,自从这小子来到栎阳,总是会弄出些荒诞不经的事情来,若说他不尊礼仪吧,老秦人什么时候真正遵从过那些东西了?而且他做的事情样样新鲜,让人听了就想笑,还有无限的期待,比如那种可以扯进房间的‘自。。。。。。来水’,就让她十分神往。这小子太可恶了,有这样的好东西,不说先来奉献君上国后,却自家享受起来了,真该打屁股!

“怎么又说到白栋了?如今寡人发愁的是卫鞅,甘龙以老公叔沉病相拖,可也拖不过几日,若是还不能说服卫鞅,和谈之事就艰难了。”

骊姜整日盯着白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自己婆姨的手段别人不知,老赢连可是有切身体会的,迅速岔开话题,这是对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