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阳光大秦-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孟西白三家几百年交好,休戚与共,你。。。。。。你要我背叛三家联盟?细君,孟双成可是你的亲哥哥,一向都是最疼爱你的,你。。。。。。”

“我现在是白家的人,自然事事都要为白家考虑,难道还要替娘家着想不成?”白孟氏微叹道:“夫君就不要再犹豫了,眼下就有一个天大的机会。。。。。。”

“细君,你究竟见了什么人?你虽然聪明机变,却难决断如此大事,定是有人影响了你,是太夫人麽?”

前次入栎阳时,白孟氏曾随他入宫见过太夫人骊姜,白戊庚自然会有所怀疑。

“自然不是太夫人,是卫鞅给了妾身一封信书,夫君请看。。。。。。”

“卫鞅传书于你?”白戊庚很是有些不满,本想不看,不过方才妻子所说的话,也是他这段日子考虑最多的问题,白家如果继续跟随孟西两家胡闹下去,只怕下场悲惨。因此只是略微犹豫,便打开书信来看,待看清了书信中的内容,不觉又喜又忧,一时委决不下。

“好厉害的卫鞅,我只当他是个莽撞无礼之辈,想不到他竟有如此手段,这封信能越过我交在你的手中,可见白家尽在他耳目之中啊。。。。。。”白戊庚冷哼一声,心中掠过一丝寒意,自己都不知道妻子对孟西两家不满,却被卫鞅知道了,这说明白家早在人家监视之中。

其实这真是错怪了卫鞅,他不过是嬴渠梁新立的左庶长,在老秦根基不深,怎可能有这样的逆天手段?说起最关心雍郿白家的人,当然是凤鸣书院的那位白左更,其实白栋也没做多少事情,不过就是去景监那里走了几趟,随便‘捐献’一些活动资金给景监的司情处,有老秦第一的情报机构帮手,白栋又有的是钱,想要摸清雍郿白家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莫说白孟氏对孟西两家早有反感这件事,就是白家某只公狗在开春那天上了只母狗,那只母狗怀没怀上小狗,白栋都是清楚无比。

难道卫鞅是个有脑子的人,还知道从敌人堡垒内部下手,白栋也不在意随便透露一些信息给卫鞅,如果他还不知该如何去做,那也不配做老秦的变法大臣了。

“卫鞅的本领越大、君上的地位越是稳固,夫君不是越好下决断麽?”

白孟氏微笑道:“也难为卫鞅有心,他从白栋那里要了十个名额,说是可以给咱家一两个,书院这次招生可不是公开的,据说只有三十个名额,就是用来满足老秦满朝勋贵世家的。夫君,白栋所谋甚大啊,日后凤鸣书院走出的学子,早晚有一日会控制老秦朝野甚至是影响天下。。。。。。让荡儿早早结识了这些‘好同学’,对白家的好处简直无法计算。”

白戊庚双眼一亮,看了看妻子,只是还有些犹豫不定:“你让我再想想。。。。。。”

“没有太多时间了,卫鞅在信中说了,这十个名额除了给我家外,孟家和西家一些嫡系子弟也会得到,你也知道孟西两家为了争夺家主之位是如何惨烈,这些嫡系子弟没有继承家族的权利,却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实力。。。。。。”

“好恶毒的手段啊,卫鞅这是要彻底掀翻孟西白三家,只怕背后也少不了白栋那小子的主意!”

“以后可不能说人家是小子了,要叫白子、白左更。。。。。。我们不用去管是白子要对孟西两家动手,还是卫鞅要动手,反正都是君上的意思,老秦的正统毕竟还是君上啊。卫鞅说得已经很明白,孟西两家的子弟只要进入书院,就表示了他们的态度,可他们毕竟不是家主,夫君若是以家主身份共襄盛举,等到平定了孟西两家后,我白家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孟西两家的反对力量可远远比不得我们。”

“可是要放弃井田,就要放弃那些奴隶,我白家勇士会同意麽?”

“由不得他们不同意,卫鞅说了,如果夫君有意,他会亲自向君上请求,给予我族中战士爵位封赏,井田虽弃,可在平定孟西两家后,孟西两家的大部封地都会转为我白家所有,虽然变成了租田,面积却是如今的两倍甚至三倍!只不过是放弃身为奴隶贵族的身份而已,夫君何必如此犹豫?夫君,如今老秦的权柄在君上手中,在未来的凤鸣书院,以夫君才智,莫非还看不清楚麽?”

“我家子弟何时才能进入书院?”

“卫鞅承诺了,平定孟西两族后,君上会亲自封赏白家,到时我家子弟和孟西两族的反对者,将会得到他的名额推荐,进入书院就读,成为白子的学生!”

“细君,你当真是我的贤妻!也罢,白家为求一线生机,也只好对不住孟西两族了!你替我回书卫鞅,我要亲见君上,还请白子在旁!”

ps:ps:今天上了大封,最珍贵最大的推荐了,就是拼也该拼出四更。只是光暗今天真的拼不动了,昨天有点兴奋,结果到早上四点多才睡着(有读者总以为光暗是说假话找理由,我真没有!睡眠不好是老毛病了。。。。。。)白天补了会觉,想着怎么也拼出三章来,可实在顶不住了,与其硬写写崩,还是平常心对待吧,我去洗个澡,早点睡,明天争取四更!

说句掏心的话,大家可能会说作者总有好多理由拖更,无法理解,其实写手这个群体真的很不健康,个个都有一身的毛病,有时候真不是说假话。。。。。。

第两百七十八章【秦地惊雷始】第一更

ps:一直到两点多都没睡着,干脆起来码字,码到四点多,居然弄出来一章,这下可以轻松些去睡觉了。。。。。。

这算是今天的第一更。脑袋昏昏沉沉,先发上来了,如果有错别字,大家多体谅,等我睡醒了会修改的。。。。。。

谷雨时节将至,关中平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生机盎然的时刻,温养了半年的田地仿佛就在一夜间脱胎换骨了,春日生发之气透土而出,脚踩上去都是软乎乎的,一不小心就能没到脚面子上,臭哄哄的田地现在是土香扑鼻,抓一口塞进嘴里,好像能抵粮食。

这都要归功于白左更推行的‘公输犁’,就算家里没有牛,有两三个劳力就能一天翻出十亩地去,耕的又深又细,简直就是农家金不换的好宝贝。

这东西挂了个公输家的名头,老秦人却都知道与那位神奇的白左更有关系,好人啊,外国说咱老秦人不会读书,人家白左更就办书院;老秦的耕牛少,人家就弄出这种好东西来,心里想着咱庄稼人呢,像这样的好贵族就该天下扬名。

如今有钱人家都会或买或打造上一具,没钱的人家也不要紧,官家会在雨前下发到农户手中,一保人家就能摊到两具,几天就能轮换过来。有了这东西,只要老天不瞎了眼,保佑咱来年风调雨顺,来年缴纳了国粮就是自在王,仓里还能积下直到年头的粮食!

有了这样的口碑,公输犁的推广速度远超想象。尤其是谷雨前的这一轮备耕。现在就连半耕半农的东义渠人都用上了。老秦更是全国普及,新兴地主阶级的租田里自不必言,残留的井田上也不会缺少这种先进农具,这会儿老山鸡就在望着一具崭新的公输犁,明明心里渴望,却就是提不起力气。

“爷,主家发下新犁了,咱也开始翻耕罢?今年有了这东西。咱家过年时也能吃上栗米粥和雕胡饭了!”

咱在老山鸡身旁的半大小子望着公输犁两眼放光,感觉手心都在发痒,可爷没发话,谁也不敢动手,地里可是有地里的规矩来着。

“不耕!”

“爷。。。。。。”这是雍郿一带的叫法,管爹不叫爹,叫爷。

“叫什么叫?贱命!爷说不耕就不耕。两个小子瞎咧咧,就是有再好的农具又有什么用?风调雨顺又如何?咱家命苦,做了无姓无氏的奴隶,主家剥一层。族中再剥一层,到了咱家手里还能剩下多少?就是累死。还是个吃不饱饭的命!”

“爷,往年也是。。。。。。”

“往年是往年,爷听你土狗叔说了,老君去岁就没了,现在是新君在位。君上想着咱这些可怜人,寻了个大本领的士子,要他变什么法,这第一条就是废除井田,将这田地改租给咱们这些农家,还是行初租的地好啊,听说那些租地种的人家,到了过年都能吃饱肚子。”

“过年都能吃饱肚子,爷,真有这样的日子麽?”

过年本该吃好喝好,后世人吃饺子都觉不够,还得大鱼大肉,可对于这些奴隶来说,辛苦一年下来得到的粮食,能支持到中秋就不错了,一入冬就闹饥荒,所以入秋就得去剥树皮存草根,吃到过年肚子里都是消化不良的气体,放起屁来好比放鞭炮。两个小子生下来就没出过方圆五里地,做奴隶做了十几年,听说过年能吃到饱饭,都当是做梦一样,其实就算是老山鸡也是近来才听人说的,卫鞅颁令天下,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将废除井田的消息传递到雍郿等地,这里是老贵族奴隶主的大本营,奴隶最多。

老山**哒巴哒嘴,眼中也是无限神往:“怎么没有,种租田,就能吃饱肚子了。。。。。。”

周制井田还是立足于奴隶制度,在天下选择最靠近水源、最肥美的土地,以井字划分为九块,中间一块是为王田,王封于列国诸侯,列国诸侯封于卿大夫,卿大夫赏与士,一级级封赏下来,中间这块所收的粮食都是要一级级上缴给周王室的,其余八块,则由‘领主’督促奴隶耕种,所得粮食除保证奴隶生存外,尽归领主所有。

到了战国初期,周王室早已名存实亡,自然也就没人会上缴王粮,井田干脆就成了诸侯卿大夫的私产,中间这块田地所收取的粮食,归为列国国君所有,名为‘君田’,像孟西白三家则属于卿大夫,他们就以剥削奴隶的方式,来占有剩余八块土地的产出。

这怎么行?秦献公赢连可是个明白人,发现井田制若不废除,就会形成国君无粮卿大夫却粮食吃不完的结果,他这个国君迟早得变成周王室,因此才强行收回部分井田,推行初租禾,只是当时秦国初定,根基尚且不稳,又要筹划对河西用兵,还是要安抚一些强势的老贵族集团,所以并不曾收得干净,留了个烂摊子给儿子嬴渠梁。

如今这些老贵族更是变本加厉,不但每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