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10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英国人围歼,任务是一样重要的,而且,更符合自己部队的实际情况,寺内寿一并没有觉得大本营轻看了自己。

    两天之后,寺内寿一将部队沿着密支那至胡康河谷一线展开,英国人西撤印度的唯一通道被日军彻底堵死了,无论是瓮中之鳖也好、插翅难逃也罢,南方,日军东南亚派遣军攻势如虹,北方,寺内寿一所部卡死退路,英国人已经走投无路,面临绝境。

    亚历山大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密支那失守之前,他已经给在中越、中老边境的英军主力部队,下达往曼德勒集结的命令,既然撤退,那就一个士兵也不留在缅甸,亚历山大唯一的愿望,就是把自己这点儿本钱,尽可能完好无损的带到印度普拉姆地区。

    可密支那失守,曼德勒成了日军南北夹击之中的一团饺子馅儿,这十几万英军部队往曼德勒集中,也改变不了被动的局面,说得不好听一点儿,跟自投罗网差不多,无非是为曼德勒这团饺子馅,多加一些肉罢了……

    可不往曼德勒集中,能往哪去?最起码现在,亚历山大没有想出比曼德勒更理想的地点,坐困愁城,日本人北挡南攻,一步步往曼德勒方向压过来,亚历山大实在没有了主意,他将英军在中南半岛所面临的危险局面,详细的汇报到了本土,在电报的最后,他说了这么几句话,“如果没有外部力量,打破日本人的南北夹击,曼德勒将会是东南亚大英帝**队的最后葬身之地。”

    惯于耍手腕和阴谋诡计的亚历山大将军,这回没有危言耸听,故意吓唬国内那些高官,他是实在没辙了,亚历山大也不止一次考虑过参谋长弗朗西斯的建议,主动上门去找中国人唐秋离,可他顾虑重重,从内心来说,他及其不愿意看到中国人的势力,进入缅甸和东南亚一带。

    中国有句俗话“请神容易送神难,”与唐秋离见过一次面,亚历山大不知道为什么,对唐秋离的戒心空前的大,再有,不久前,自己还调集重兵,与日本人合作,要与中国人决一死战,这一掉头,就去求援,晓是亚历山大脸皮够厚、拿撒谎当饭吃,也过不了这道心理障碍。

    接到亚历山大来自东南亚的情况报告,英国国内立即慌了手脚,本来,在敦刻尔克,英军已经丢掉了全部的主力部队,本土应付德国人的大规模空袭,尚且吃力,更让英国人恐惧的,是希特勒将大批部队,集结于英吉利海峡法国一侧,摆出随时都要渡海攻击的架势。

    英国人守住本土,兵力都捉襟见肘,那有力气去支援远在万里之外的亚历山大,此时的英国政坛,刚刚经历了变故,被希特勒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首相张伯伦,被愤怒的上议院议员们轰下台,前英国海军部部长,主战派核心骨干丘吉尔上台。

    丘吉尔的手腕儿和对局势的洞察力,张伯伦拍马都追不上,他一下子就抓住了东南亚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亚历山大救不了自己,国内没有能力去救,唯一的可能和希望,只有中国人出手,中国人与日本人打了几年的仗,仇恨早就难以化解。

    也许,那个国民政府的蒋委员长,正迫不及待的等着英国人主动开口,中**队在中南半岛中国一侧,集结了几十万兵力,就很说明这一点,亚历山大这个蠢货,近在咫尺的援军,不懂得利用,反而向国内告急,真不知道他在东方这几十年,是怎么混的?

    他的如意算盘打得满精,就是利用中**队,入缅作战,拖住日军,从而掩护英军撤往印度,这一点,是英国所有军政高官的一致共识,英国人没必要在缅甸与日军打死打活,更没有义务为中国人清除敌人,让大英帝国的士兵,为中国人作战。

    丘吉尔的办事效率极高,接到亚历山大电报的第二天,就电令英国驻华大使哈勃。海德森斯,立即与国民政府接触,就与英国和美国,结成战略同盟一事,进行前期磋商,与此同时,英国政府组成了一个规格颇高的代表团赴华,竭力促成此事。

    丘吉尔老奸巨猾,他很清楚,以目前英国人被德国人压着打、自顾不暇的局面,在中国领导人心目中,恐怕分量不够,或者说,英国会做出极大的让步或者损失在东南亚的根本利益,才能促成与中国结盟,所以,丘吉尔就拉上老兄弟美国人,一为壮声色,二来增加砝码。

    美国人也不傻,本来,日军在中南半岛,对英国人发动的狂风暴雨般的攻势,没有涉及到美国在吕宋岛、棉兰老岛、苏禄群岛等南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可日本人对英国人动手,引起了美国人极大的戒惧,他们非常害怕日本人如法炮制,对自己也来这么凶狠的一击。

    美国人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实力与英国人不相上下,自认为也不够日本人啃的,本来打算与英国人结盟,可还没等提上议事议程,英国人就被日本人打得七零八落、自身难保,正心急如焚的当口,英国人送来了这个天大的馅饼,当然会笑纳了。

    不过美国人也有所保留,在自身利益没有受到侵犯的前提下,不会出兵中南半岛,参与对日作战行动,美国人比英国人更阴险和狡猾,他们与日本人有着巨大的海上贸易,日本人所消耗的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从没有间断过双边贸易,美国人舍不得巨额利益。

    再者,中国人在中南半岛把日本人打退,或者是让日本人损失惨重,无力对美国人的势力范围下手,也相当于替美国人解除了顾虑,丘吉尔当然知道美国人肚子里,打的是什么主意。

    好在,英国人也不打算在缅甸与日本人死战,只要用中**队,替英军拖住日本人,使英国人从中南半岛以及缅甸脱身,目的就达到了,也就不计较美国人半遮半掩、欲盖弥彰的条件。

    所谓的结盟,无非是各自政治和经济亦或是军事利益的交集,英美两国有求于中**队,而在重庆,似乎被国人遗忘的,国民政府最高领袖蒋中正,也因为唐秋离的势力和声望,如日中天,一发不可阻挡,而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总想寻求一个妥善的办法,改变目前的处境。

    英国人和美国人主动上门,抛来媚眼儿,蒋委员长大吃一惊之余,欣喜若狂。

    (未完待续)

    !# 



第一千零九十章 想算计谁

    第一千零九十章想算计谁?

    英国人和美国人有自己的需求,把中**队当枪使,和日本人对耗,最好把日本人打得爬不起来,自己也大伤元气,蒋委员长想寻求外力支持,打压唐秋离,重塑民国第一人形象,牢牢掌控中**事、政治大局,坐稳委员长的宝座……

    规模庞大、规格颇高的英美代表团前后差一天,抵达重庆,蒋委员长吩咐外交部和军事委员会,以中国最崇高的礼仪,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同盟者,最尊贵的朋友,盛大的宴会,极尽豪华的欢迎场面,除了蒋委员长自重身份,国府的所有大员,悉数出席欢迎宴会,盛况为当时陪都一大胜景。

    中国政府的热情和场面,以及受宠若惊、陪着笑脸和小心的伺候,倒是出乎英美代表团成员意料之外,原本是来求中国人的,现在看来,中国的蒋委员长,也是有求于自己啊,而且还是迫不及待,当天晚上,吃饱了丰盛的中国菜肴,喝足了茅台美酒,听尽了中国官员的奉承和好话之后,英美两国代表团团长躲在房间里密谋起来。

    两个满脑袋都是谎言和阴谋诡计的人,得出一致的结论,国民政府的蒋委员长,对我们想需求更大,原来准备的所有让步条件,拿出的利益,在明天的磋商之中,一句不要提,我们只敦促中国人尽快出兵缅甸,解决英军眼下的危机,是最迫切的问题。

    至于其他的,对中国人任何要求,都要明确的拒绝,尤其是不让中国人得寸进尺,当然,为了照顾中国人看重的所谓面子问题,一定要在场面上,给中国人最大的满足,两人商议已定,带着醉意、阴谋已定的得意,酣酣然入睡。

    同样,在重庆黄山蒋委员长官邸,参加欢迎英美代表团的诸位大佬,把宴会的细节,详细的对蒋委员长汇报一遍,蒋委员长非常满意,他特别叮嘱明天参加磋商的几个要员,“只要不损害我们最大的利益,英国人和美国人提出的条件,都可以答应,只要英美军队在中南半岛动手,对日作战,依赖唐秋离的地方就少,当然,目前还是以华北**师的部队为主,关于这一点,一定要对英国人和美国人讲清楚……”

    蒋委员长也留个心眼儿,他可舍不得让中央军去境外,参加对日作战,就剩这么点儿家底了,没被寺内寿一打到重庆,薛岳在娄山关,没把中央军折腾光,已经是万幸,既然唐秋离在南部边境陈兵几十万,他的目标显然是中南半岛境内的日本人,那就让他打去好了。

    英美中三方各有所求,一致的利益,抛开枝梢末节的分歧,倒不是谦恭礼让,都是谦谦君子,照顾对方的利益和感受,而是各自的利益驱使,以及形势所迫,顾不得纠缠细节,本来就是各取所需的会谈,蹉商进行得异常顺利,顺利得让参加会谈的人,都感觉心里不大对劲儿?

    其实,会谈的主题很简单,英美出面,邀请中**队进入缅甸,参加对日作战,英国和美国,在日军进攻中国的时候,也会出兵帮助中国,共同对付日本人,并且,英国人和美国人还一口答应,为中**队无偿提供十个师的全套美式装备,为中国提供三亿美元的无息贷款,用于中国空军购买,美国最新式的“p—47”战斗机。

    美国代表团团长说的好,武装中**队,就是为了阻止日本人在东南亚的疯狂侵略,当然,武器装备给了,兵员还得中国出,换句话说,美国人出枪出炮,中国出人,共同对付日本人,至于英国人,这时候就显得比较尴尬,他们没有美国的财大气粗,自家的头上,还每天挨着德国人的炸弹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