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有女之蓝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有女之蓝衣-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要把慕容景推下皇位,扶三皇子慕容清登基。南召国就会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谁也别想夺走自己手中的权利。刘太后的这个想法,是抓到德妃母子后临时起意的,就连安逸侯刘方都没有通知。

    慕容景一晚上都没有等到小德子。他知道肯定是自己人内部出了叛徒。这时,小召急匆匆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皇上,我弟弟小允子刚刚送来消息,德妃和三皇子都被刘太后的人抓了起来。

    那吕继祖叛变了。他最了解宫里的暗卫布置情况,所以,我们的人都被对方控制了。太后那边看的很严,小允子好不容易才送出来的消息。而且,而且德公公也被吕继祖抓了起来。”

    慕容景手握茶杯,生生把手里的茶杯给捏成碎片。手上血流不止,这就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相交十多年的兄弟,为了自己的女人和儿子便毫不犹豫的出卖了自己。

    “皇上,您的手…”小召急忙去找金疮药以及纱布。给孝帝慕容景清洗包扎伤口。

    孝帝慕容景看到小召手脚麻利的给自己包扎伤口,却没有感觉到一丝疼痛。这一定是女儿衣衣配的金疮药吧!药效很好,酒上药粉之后,血立马就止住了。以前用太医院的金疮药,洒上去总那么一丝丝的疼痛。衣衣的药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想想自己的女儿衣衣还有诚儿,孝帝慕容景脸上的怒气这才消散了好多。还有两天孩子们就回来了,可是自己却是这么的无能。以至于太相信吕继祖,把皇宫里的暗卫布置都告诉了对方。

    蓝大哥要是在就好了,可是,唉!自己向来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可是今天生生的被吕继祖打了脸。孝帝慕容景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当初吕继祖带着德妃离开皇宫。自己就应该早早的把宫中的暗卫重新编制一下。

    可是,宫中的暗卫哪里会想到吕继祖会叛变。以至于才上了他的当。何况这么多年,暗卫里有不少人都跟吕继祖关系很好。被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慕容景闭上眼睛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说道:“小召,你能不能和小允子两人想办法把刘太后身边的李嬷嬷抓来。也许抓住她,我们还有一丝胜算。接下来就是等诚儿和衣衣他们回来再说了。”

    “皇上,您放心!奴才一定想办法抓住李嬷嬷。”小召收拾了一下给孝帝疗伤的用品,这才退了出去。

    一连三日,皇上以称病为由罢朝三日。文武百官都嗅出了不寻常的味道。可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也就在第四日皇帝陛下这才再次恢复了早朝。天刚蒙蒙亮的时侯,文武百官一个个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相继往金殿走去。在武朝门前,文官下轿,马将下马。文臣一队,武将一队整齐的往金殿走去。

    “皇上驾到!太后娘娘驾到!”太后身边的太监小安子高声喊道。众大臣不由的一愣,这太后娘娘不是病了吗?怎么病一好就着急忙慌的上朝了。难道今天又要上演一出夺权大戏吗?

    这太后娘娘也不嫌累得慌,和孝帝时不时的就来这么一出宫斗大戏。你们演的不累,我们看的都累了。一个妇道人家总是对权力这么的热衷,真是不知为哪般。权力真的有那么的重要吗?

    在后宫颐养天年,享清福该有多好。非要想把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里,总想着把孝帝推下那把龙椅。唉,众大臣也是对太后越来越讨厌了。但这里面除了那些拥护刘氏兄妹的太后党。

    众大臣呼啦啦全部跪倒在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只见坐在龙椅上的孝帝慕容景,一脸的严肃开口说道:“众爱卿平身。”

    这时太监小安子一甩手中的佛尘,开口说道:“有本早早奏,无本退朝!”

    众大臣不由的就是一愣,心想:平时跟着皇上的太监总管不是总管太监德公公吗?今天怎么换成太后的总管太监小安子了?

    就连安逸侯也是一脸的纳闷,不过还是出列开口说道:“老臣有本启启奏。昨日收到边关急报,蒙古和西梁国联合了众多小国的人马。足足有八十万大军压镜,目前雁门关、泗水关失守。雁门关的守将张文远夫妻以身殉国。

    泗水关的守将乔雨凡与那耶律齐对阵,被耶律齐斩于马下。目前八十万大军包围了瞳关。瞳关守将刘严霖昨日从边关发来急报。请陛下定夺!这是耶律齐打来的战表!”小安子公公走下台阶,接过安逸侯刘方手里的战表,直接就递给了刘太后。

    孝帝慕容景看着安逸侯刘方,没等他说话。刘太后三下五除二便看完了战表,然后才递给孝帝慕容景。

    “小安子,你把耶律齐的战表给大家念念!”太监小安子于是扯开公鸭嗓子,便阴阳顿挫的念了起来“孝帝慕容景忤逆不孝,忘恩负义……不配拥有孝帝之称号……”刘太后听小安子念完不由就乐了。

    刘太后开口说道:“真是没想到呀?就连一个外人,都知道皇帝对哀家忤逆不孝了。这真是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皇帝一心只专宠皇后娘娘。更是颠倒黑白害死了贵妃娘娘。现在哀家抓回了与人私奔的德妃,以及三皇子。来人,把她们给哀家带上来!”

    众大臣听着刘太后的话,不由的都皱起了眉头。这话怎么听着这么的别扭呢!什么叫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噢,人家都杀过来了,你还在这里说风凉话。就因为人家战表上的瞪眼说瞎话的狗屁理由!

    “皇上看这样吧!你既然不适合当这个皇帝。这次我也不找外人,就让三皇子慕容清早日登基为帝吧!反正他也是你的儿子,大家也都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刘太后使劲的加重了‘你的儿子’这几个字。

    说话间德妃和三皇子慕容清便被侍卫带了上来。德妃看着龙椅上的人,心里不由的一阵难过。可是又看看年幼的儿子,不由的抬起了自己的头颅。

    厉声说道:“太后,你要记住你的承诺,好好对待我的清儿。不然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说完便撞向了金殿上的柱子。

    “燕儿,母妃!”孝帝慕容景和三皇子慕容清都惊呼出声。德妃直撞得脑浆迸裂,鲜血打了一地。

    慕容清当场放声大哭。哭着开口说道:“母妃,爹爹,我不要当皇上。我讨厌皇宫,我不要当皇上。呜呜,母妃你不要死,你不要死好不好!”

    孝帝慕容景伤心的眼圈儿通红,自己都和刘太后都谈好了。一定会想办法带着她们母子离开皇宫的。可是没想到燕儿这么的刚烈,就这样白白的失去了生命。只是他想的太天真了,根本就不了解刘太后的为人。

    德妃刘燕可比他清醒的多了。只有自己不在了儿子慕容清,也许还有活命的机会。

    “皇上,现在就下旨吧,把皇位让给三皇子慕容清。这样,我们也好和耶律齐和西梁国早日议和。毕竟打仗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受苦的也是老百姓。”刘太后对德妃刘燕的死,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孝帝慕容景看了一眼哭得伤心的三皇子慕容清。眼里闪过一丝慈爱的光芒。这才开口说道:“好,朕这就写退位诏书。传位于三皇子慕容清。”心说:清儿,你要做个好皇帝,不枉为父背叛兄弟一回,也不枉你母妃为你含冤而死。

    孝帝慕容景接过太监小安子手中的笔。提笔就要写下退位诏书。这时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大声喊道:“且慢,老臣想听听太后娘娘的意见,如果三皇子登基为帝。那么边关的战事该怎么解决。

    可曾想好由何人挂帅,领兵出征讨伐外敌?太后娘娘不会告诉老臣,咱们直接给敌国直接写降书,递顺表吧?还有太后娘娘口口声声说,德妃刘燕跟奸夫私奔。那么可曾抓到奸夫?

    既然德妃跟奸夫私通,那么三皇子慕容清,谁能确保是慕容皇室的血脉?”老丞相张成轩开口说道。

    刘太后听了老丞相张成轩的话,直恨得牙痒痒。心说这个老不死的,怎么总是没事找事!

    刘太后压下心中的怒气,脸上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笑着开口说说道:“好啊,那就是皇帝和三皇子当场滴血认亲,不就好了。”说完就见太监小安子便端来一个托盘,托盘里放了一碗清水,和一把小巧的匕首。

    “各位大人如果不放心,可以仔细的检查一下碗里的水。看看我有没有让人动手脚。”刘太后开口淡淡的说道。

    孝帝慕容景伸手拿起匕首,一下便划破了自己的手指。一点鲜血便飞快的滴到了白玉碗里。太监小安子过去一把拉过三皇子慕容清,用匕首飞快的划破对方的手指。

    只见两滴鲜血瞬间便融为了一体。小安子趾高气扬的把碗端到了老丞相的面前。阴阳怪气的说道:“老丞相看到了吗?这滴血验亲可是做不得假的。何况各位大人刚刚也检查了,碗里的水没有问题。这下总该心服口服了吧!”

    “太后娘娘好像并没有回答我的其它问题!如果三皇子登基为帝。可曾想好由何人挂帅,领兵出征讨伐外敌?太后娘娘不会告诉老臣,咱们直接给敌国写降书,递顺表吧?”老丞相张成轩一脸认真的再次问道。

    “当然,既然选了新皇,就得有新皇来决定。至于何人代兵打仗就不是你们这些文臣,该操心的事情了。只要百姓免受战火之苦。就算是投降归顺蒙国人也未尝不可!”刘太后看着众大臣开口说道。

    “我们不当亡国奴。我们有这么多的武将,为什么不和敌人打一场。再说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这时一员血气方刚的武将站出来喊道。

    “对,我们文官也不答应,凭什么连打也不打,就要投降外敌!”以老丞相为首的一帮文臣,也站了出来喊道。

    刘太后笑着开口说道:“说的好听,你们拿什么跟人家那八十万大军对战。目前国库空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