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有女之蓝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有女之蓝衣-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凭谁也想不到慕容诚服用了,蓝衣制作的紫灵丸。那功力就跟开了外挂一样,早已不知道上升了多少个台阶。这慕容诚的功力最少增加了三十年。

    又怎么可能解不开刘若琳身上的穴道。之所以说让大内侍卫给刘若琳解穴,不过是让侍卫调戏一下刘若琳罢了。也是趁机让人吃吃刘若琳的豆腐。谁让她是太后那个老乞婆的女儿来着。反正跟刘太后沾边儿的人,就没一个好东西。

    刘若琳此时,头发也被张美人扯乱了,小脸儿也被抓花了。脸上更是被打的肿成了猪头。刘若琳心里那个恨呀,恨不得冲开穴道,一包毒药下去,毒死这个疯狂的女人。

    张美人打人也打累了,身子瘫倒在地上。抱着自己的女儿慕容秋的尸体,不由的放声大哭。这时,李昭仪也拉着自己的女儿慕容春走了过来。开口劝道:“妹妹,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顺变吧!”

    张美人已经被女儿慕容秋的死,打击的失去了理智。想也不想就开口说道:“节哀顺变,说的好听,死的不是你的女儿。这下你满意了,你高兴了。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的女儿慕容春终于成为宫里唯一的公主了。这下子可是如你们母女的愿了。我的秋儿死的好惨呀!母妃对不起你,就不该让你和她们这些坏人,一起出来玩呀!呜呜…”

    李昭仪一听也急了,开口说道:“你别不实好歹!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看在你死了女儿的份上,我不跟你一般计较。走了,女儿,跟母妃回宫。真是懒得看这些不知所谓的人!”

    “且慢,昭仪娘娘,你且别慌着走!现在秋儿妹妹惨死,我们总该查明死亡的真相吧!而春儿妹妹也是这里的目击者。得留下来等大理寺的大人前来,也好做个见证。

    我已经派人去请了,这说话就要到了,我们总得给秋儿妹妹讨一个公道。给若琳郡主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太子慕容诚一脸严肃的说道。

    小召站在自己主子的身后,心中不由的暗暗吐槽。主子你说的可真是理直气壮。刚刚是谁拉着奴才躲在假山后面看热闹来着。恨不得她们这些人,人脑子打出狗脑子。爷,您现在这话说的那真是义正言辞。

    慕容诚这话说的,各方都满意。就连刘若琳也是暗暗点头。就是,自己又不是故意杀死小公主慕容秋的。是那慕容春把七岁的慕容秋拉过来,当了她的替罪羊。

    是该让大理寺的大人来好好调查一下。可是现在自己的丫头春儿,也不知道跑哪去了?这死丫头怎么不去给太后娘娘送个信儿呀!让太后娘娘赶紧派人来救自己。

    其实,春儿那个小丫头早就跑到太后的慈宁宫报信去了。可是现在太后却刚刚吃了药,睡得很沉。就算李嬷嬷也不敢轻意的叫醒太后娘娘。这刘太后起床气可是大的很。

    还记得一年夏天,给刘太后打扇子的小宫女。坐在凳子上实在是太困了。一边打扇子一边打瞌睡。大中午的天气又热。由于犯困的小宫女不小心,便把扇子掉在主太后的身上。

    睡得正熟的刘太后一下子就被惊醒了。只见她一脚就踹在了小宫女的心口窝儿,直踹小宫女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这还不算,刘太后直接命人杖毙了那个小宫女。从此以后,在太后娘娘睡着的时候,再也没有人敢把她轻易的叫醒了。所以说这太后娘娘的起床气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大。

    就连李嬷嬷也不敢轻意的去触霉头。这下子把个春儿急得在太后的院子里直转磨磨。大冷的天愣是走出了一身的汗。

    这个叫春儿的小丫头,那对刘若琳也是忠心耿耿。话说春儿曾经也是小康之家的女儿。虽说不是什么大家小姐,也算是一个小家碧玉。她母亲生她的时候难产,生下她便去了。

    春儿原名叫张含玉。她的父亲是一个货郎,每天走街串巷的卖杂货,家境还算小有富余。家里请了一个奶娘从小照顾着张含玉。就在张含玉七岁那年,她的父亲出去卖货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直到三天后,有人用板车拉回了张含玉父亲的尸体。说是下雨天路滑,张含玉的父亲不小心从桥上掉到河里淹死了。七岁的张含玉直哭的死去活来。

    张含玉她们家是一外来户。当初张含玉的爹带着自己的妻子,两人来的京都城打拼。就跟咱们现代的北漂差不多。只有两口子在外面,混得好了,也许在京都城安家落户,也许等老了以后衣锦还乡。

    这张含玉年岁又小,她也不知道自己的老家在哪?老家里还有没有别的亲人了。

    古代,可不像现代交通这么方便。过年时,大家都买张火车票,就像候鸟迁徙一样,集体呼噜呼噜全部返乡了。年后又像蚂蚁搬家似的,大包小包拎着又出外打工了。

    古时候人们出行,靠的都是十一路,用两条腿走的。条件好的买头驴,或者雇个牛车、马车代步。只有富贵人家才买的起马车,农村的偶尔能买得起牛车就不错了。

    而且,那头牛又是犁地,又是拉货的。要不,人们常说最辛苦的就是牛呢!人家马可只干拉车的活儿,顶多让人骑一下。能骑的也是战马,宝马。要不然,人们怎么管现代的好车,起名叫‘宝马’呢!

    古代的举人、秀才,进京赶考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做个生意一走就是大半年,主要是交通不方便。这要是过年回一趟老家一走好几个月,来回大半年,啥事也别干了。

    通信也没有咱们现代的方便。那寄信也是高消费。那位说了捎东西不是有镖局吗?那都是富贵人家,才玩的起的玩意儿。现代咱们不是也有和镖局一样性质的押运公司嘛!这邮局不好好干,现在都快被快递公司挤兑的吃不上饭了。姐又扯远了,书归正传。

    张含玉的家里住的是一套两进的院子。这主家一出事,只好由张含玉的奶娘,出面帮着办理了丧事。

    本以为这奶娘是一个好心人。谁知道张含玉的奶娘早就贪心生祸害。其实,早就惦记这张家的家产很久了。就连张含玉的爹也是奶娘的娘家兄弟给推到河里淹死的。本来,奶娘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夭折了。大夫说她伤了身子,再也不能生育了。

    婆家人觉得奶娘不能给人家传承香火,便一纸休书把她给赶回了娘家。后来经人介绍才来的张家给刚出生的张含玉做了奶娘。可是,这奶娘一看张家的小日子过的不错。

    就动了想改嫁给张含玉爹的心思。可是张含玉的爹怎么也忘不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只想好好把女儿养大,根本不没有续弦的打算。张含玉的奶娘不死心。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等了下来。

    她总想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张含玉的爹就是块石头。她也要把这个男人给捂热了。这奶娘早就把张含玉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所以,对张含玉的照顾还算上心。

    可是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也是一个很漫长的等待。直到张含玉七岁那一年,奶娘的娘亲兄弟欠了一屁股赌债。眼看着就还不上了。人家赌坊的人,声称再不还,就要剁掉奶娘兄弟的一只胳膊。

    奶娘一看自己的兄弟欠的也太多了,就是把家里的房子和地卖了,也还不起赌债。最后,奶娘就把主意打到了张家的头上。这一等就是六七年,奶娘真是等够了,一个人能有几个六七年,她也觉得自己的青春再耗下去也不是事。

    于是和她的娘家兄弟一商量,就干了这么一票。然后便想着完事儿后,远走高飞。七岁的张含玉一点也没想到,这个照顾了自己七年的奶娘,尽然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就这样,张含玉糊里糊涂的就被奶娘给卖掉了。转了好几道手。张含玉才被卖到了刘尚书的府里做丫头。

    在张含玉站稳脚跟,慢慢取得了刘尚书一家人的信任后。有一天,觉得时机成熟时,忽然“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把自己的遭遇好一番哭诉。刘尚书夫妻一听就火了。直骂怎么有这样的刁奴,实在是太可恶了。都欺负到主子的头上了。刘尚书只是给京兆尹递一个话。

    那京兆尹便屁颠儿,屁颠儿的把张含玉的冤情,用最短的时间,给查了个一清二楚。这也就是张含玉运气好找对了人。上面领导一句话,下面属下跑断腿。这要不是刘尚书出面,你要是让张含玉去公堂上击鼓鸣冤。这案子且查呢!

    万一再遇上个贪官,再来一个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张含玉这案子还不定查到猴年马月呢!

    京兆尹这么下来,一查也是巧了。奶娘姐弟认为卖了张含玉便万事大吉了。这两个大胆的贼人,还开了一个杂货铺子做起了小买卖。

    就这样,奶娘兄妹以谋财害命之罪,给判了死刑。最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推到菜市口砍掉了脑袋。

    被改名为春儿的张含玉,家里的财产早就被奶娘那对兄妹挥霍的差不多了。于是,她也没有回家。就这样留在了张府,安安心心的做起了刘若琳的大丫鬟。可以说刘尚书家对张含玉有恩。帮她的父亲澄清了冤情,所以,至死春儿都不会背叛刘若琳。

    这刘若琳一出事,春儿急得满头大汗,都快跳脚儿了。就在春儿急得抓肝挠心的时候,刘太后这一觉终于睡醒了。

    “谁在外面?怎么我睡的正香,听到脚步声,走来走去的!”刘太后睡眼惺忪的开口说道。

    春儿一听太后醒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这会儿急的都快哭了。几步便冲了进去,开口说道:“太后娘娘,求您快救救小姐吧!出事了!小姐把小公主给打死了!现在御花园里都闹成一锅粥了!求太后娘娘,快去救救小姐!”

    刘太后一听,机灵灵打了一个寒颤。难道慕容景和慕容诚那个小杂种又出手了?不因该呀,他们父子因该不知道若琳是自己的女儿才对。这事整的极其严密,就连吏部尚书刘连成都不知道,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