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终极战争-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到座位上,楚天疆发现哈列维正在看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

“这是你的全家福?”

哈列维惊了一下,才发现楚天疆在跟他说话。摇了摇头,他把照片递给了楚天疆。“这是我祖父的照片。”

仔细看了一眼,楚天疆发现照片上除了几名犹太人,还有几名东方人。

“八十年前,我祖父跟随家人离开德国,在漂泊一年多之后,才来到上海,当时他只有七岁。”

“这个小男孩?”照片上,只有一个小男孩。

哈列维点了点头,说道:“他在上海生活了三年。上海沦陷之前,他跟随家人去了香港与新加坡,最后辗转去了澳大利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回到以色列,成为一名国防军军人。”

“这张照片是在上海拍的?”

“离开上海之前拍的。上面那几名中国人,在我祖父最困难的时候提供了帮助,包括为他们买到前往香港的船票。”哈列维勉强笑了笑,说道,“我小的时候,祖父经常说,如果没有这些善良的中国人,他早就死了。从国防军退役之后,他回上海探访故人,但是当时帮助过他的人都已去世。”

楚天疆也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

“也许,你不会相信,但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多年里,一直在报答中国。”哈列维收回照片,说道,“我们很小的时候,他就教育我们,让我们记住,如果犹太人在这个世界上有朋友的话,那就是中国人。”

“听你的话,你祖父很有名?”

哈列维勉强笑了笑,说道:“他是ELLA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退役之后担任过该公司的营销主管。”

楚天疆暗自一惊,哈列维的祖父确实很有名。

第二十章 营救行动(中)

ELLA是IAI,即以色列飞机公司的下属子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在军火界却小有名气,其成名之作就是被称为“费尔康”的,世界上第一种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大型预警机。

二十年前,中国与以色列签署了购买四套“费尔康”预警及控制系统的合同,将系统整合到俄罗斯提供的大型运输机上,中国为此支付了两亿美元定金。在美国的压力下,以色列被迫取消合同,并且向中国支付了三点五亿美元的毁约补偿金。数年之后,以色列把为中国生产的三套“费尔康”以十一亿美元的高价卖给了印度。受此影响,中国的大型预警机项目被拖延了数年之久。

只是,事件并没就此了结。

在美国施加压力,以色列当局下达禁令之前,ELLA公司已经将第一套“费尔康”系统的大部分设备移交给了中国,此后又通过其他渠道为中国提供了相关软件,帮助中国完成了大型预警机的开发工作。正是如此,印度只获得了三套“费尔康”系统,而不是实际生产的四套。

得益于此,中国研制出了KJ—2000预警机,而且先于印度装备部队。

如果哈列维的祖父曾经是ELLA公司的营销主管,那么在向中国出售预警系统、以及后来提供预警系统软件与硬件的秘密活动中,肯定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研制国产预警机提供了巨大帮助。

“那天发生的事情,我也很内疚。”

“内疚?”

“被罚掉半数积分是我活该,可是连累了你……”哈列维叹了口气,说道,“但是你得相信,我也是受害者。”

楚天疆没有开口,张小刚开始也这么说。

虽然楚天疆还没有完全原谅哈列维,但是他已经冷静下来,而且想到了一些之前忽略掉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射伤沙利文,哈列维能得到什么好处?

如果没有犯这个低级错误,哪怕输掉了考核,哈列维的总积分将排在第四位,不会跌落到第八。对一名争强好胜的特种兵来说,第四与第八有天壤之别,而且哈列维的目标是成为第一。

问题是,他为什么要向沙利文开火?

如果哈列维不是故意的,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即沙利文使了诡计,故意让自己被哈列维射伤。

要达到这个目的,并不困难。

“当时是怎么回事?”

“我只看到有人出现,判断不是队友之后就开枪了。”

“你能确定看到的不是沙利文?”

哈列维点了点头,说道:“敌我识别器没有发出误伤警告,而且我看得很清楚,目标使用的是狙击步枪,不是突击步枪。”

“距离有多远?”

“六百米左右,也许稍微远一点。”

“这么说,我们都被骗了。”楚天疆朝坐在对面,挨着文森特的沙利文看了过去。

哈列维没有多说什么,显得很平静。

为了避免在考核中出现“误伤”,降低被罚分的概率,模拟系统专门为十名特种兵设置了敌我识别功能。虽然在介绍考核的时候,霍华德明确提到,模拟的敌我识别器只有百分之八十的可靠性,建议特种兵以其他方式确认识别结果,但是在激烈的战斗中,很少有机会去甄别识别结果。

如果沙利文关掉了敌我识别功能,哈列维就有可能把他当成敌人。

因为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考核,所以把沙利文的突击步枪换成狙击步枪,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如果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哈列维看了楚天疆一眼,说道:“我们都是狙击手,而且执行的不是猎杀任务,你会怎么做?”

楚天疆笑了笑,他当然知道该怎么做。

“考核只是热身运动,真正的挑战在后面。”哈列维叹了口气,说道,“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训。”

“是啊,吃一亏、长一智。”

这时候,运输机开始下降。即将到达巴西领海上空,为了避免被防空雷达发现,运输机得在超低空飞行。

张小刚来到了机舱里。“各位,十五分钟,开始准备吧!”

末日部队的十名成员开始穿戴末日战士系统,其他人员则背上了伞包。

末日战士系统的穿戴工作是自动完成的,只需要站上去,辅助穿戴系统就会把末日战士的各个子系统组装起来。如果没有辅助穿戴系统,也可以手动穿戴,只是比较麻烦,需要更多的时间。

随后,十名末日战士检查了各自的武器。

因为在末日部队中承担不同的任务角色,所以十名末日战士都选择了对应的武器。两名狙击手选择的是狙击步枪,两名机枪手选择的是火力支援型自动武器,另外六人选择的是突击步枪。

张小刚也换上了作战服,还携带了一把短枪管的G36K卡宾枪。

“五分钟准备!”张小刚举起右手,握紧拳头,示意准备离机。

这时候,十名末日战士也背上了伞包。

虽然末日战士系统有滑翔翼子系统,甚至能配合使用动力滑翔翼,但是在低空跳伞用不着这样的装备。

运输机尾部的蚌式舱门向两侧开启,跳板只放下一半。负责协助的空乘人员比划出准备妥当的手势后,几名警卫人员首先把潜航器推到舱门边。按照标准程序,首先得空投较重的设备,然后才是人员。

随着张小刚下令,警卫人员把六部潜航器逐一推出机舱。

每部潜航器能支持四名蛙人,以十节的速度在水深五十米以内航行二十海里,或者以二十节的速度航行五海里。

冰凉的夜风灌入机舱,吹得呼呼着响,只是十名末日战士都感觉不到。

张小刚伸出三根手指头,开始倒计时。

楚天疆率先跳了出去,然后是哈列维等另外九名末日战士,最后才轮到张小刚带来的十多名警卫人员。

因为是超低空跳伞,所以在离机之后,降落伞自动打开。

掉入海中,降落伞包自动解脱,以免缠住跳伞人员。

没花多少功夫,十名末日战士就找到了六具潜航器,然后分都去接应落在附近的警卫人员。

夜空中,运输机已经转向飞往阿森松岛。

行动需要的特种设备与物资,都在潜航器的货舱里,用不着单独空投。

“各小组注意,航向三三零,别跟丢了。”在通信系统里喊话的是张小刚,只是他没跟楚天疆在一起。

一个小时之后,二十多人全都踏上了格兰德岛的海滩。

把潜航器调头,设置好自动航行与自毁程序之后,张小刚带着部队离开沙滩,有四名警卫留在后面清理足迹。

前来接应的情报人员已经赶到,准备了一辆二十九座的旅游巴士与游客的衣物。

虽然格兰德岛不是度假胜地,但是每年会有大量附近城市的居民来到这里,享受阳光沙滩与海水浴场。

在岛上,最常见的外地人就是跟在导游身后的游客。

张小刚安排了一名年轻漂亮的女导游,还安排五名女性情报人员扮演游客,组成了这支有二十八名游客与一名导游的旅游团队。

因为天色将亮,所以旅游巴士直接去了落脚的旅馆。

按照安排,在住进旅馆之后,警卫人员将轮番装扮成游客,在扮演游客的女性情报人员的带领下出去逛街,以便让这支旅游团显得更正常一些。十名末日战士留在旅馆,等待天黑后开始行动。

楚天疆与哈列维住一个房间,两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保养武器上。

为末日部队准备的武器很先进,需要精心保养。两人只在自适应平台上通过虚拟程序使用过这种武器,算不上完全了解。

傍晚,张小刚赶了回来。

吃晚饭的时候,张小刚公布了行动方案。奥尔德里奇率领末日部队,营救被巴西情报机构关押起来的科研人员。张小刚则指挥警卫人员与协助行动的情报人员,盯住桑托斯的临时住所。

“救出科研人员之后,情报人员会把车辆开过来,营救部队直接前往撤离地点。”张小刚指了一下地图上的撤离点。“不管遇到什么情况,确保把科研人员送上快艇。撤离的时间窗口为十五分钟。我不希望任何人掉队,更不希望行动失败。关键是,末日部队必须毫无发损的撤走。”

十名末日战士没有开口,没人希望第一次实战行动以失败收场。

“各位,有问题吗?”

“如果与大部队走散,没有及时到达撤离地点,怎么办?”哈列维问了一句。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