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7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不大可能,宋美龄点了点头,然后,又道:“达令,你让文白去跟黑神军接触了?”

    点点头,蒋介石道:“不让他去不好,要是万一有什么收获,更好。”

    ――――

    张新是张治中的老乡,是那种富贵闲人,学识很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最大的爱好是收集古董字画。

    两年前去北京溜达了一趟,随即,就带着老婆孩子,举家迁到了北京。

    张家是当地大族,是大地主、大商人,张新一家虽迁去了北京,但张家在当地依旧财雄势大。

    这次,张新是回老家,路过南京,顺道来看看张治中。

    张治中在见蒋介石之前没多想,但现在,他知道张新不是单纯来看他这个老朋友的。

    见到张治中来了,张新兴。

    指点着张新,张治中道:“你啊,你啊……”

    ――――

    九月十日,张治中到了北京。

    张治中不是秘密来的,光明正大的事儿,用不着避。

    “文白兄,你好啊”火车站,总理亲自迎接。

    总理和张治中不算是老朋友,但他们是老同事,在黄埔军校那会儿,总理是政治部主任,张治中是学生总队长和军官团团长。

    “周先生,你好,你好”

    两人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如老友重逢。

    在北京城,张治中的老朋友着实不少,跟着总理来迎接的,不下二三十位。

    九月金秋,正是京城一年最美的时刻。

    反正也不急,有的是时间,没有立刻谈正事儿,张治中先是会老朋友,跟着就是参观。

    五年前,张治中来过北京一次,五年的时间,北京的变化是天翻地覆。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以前,总听人夸北京,羡慕北京,张治中也是极其骄傲的人,也曾有过雄心壮志,想和北京比一比,但现在,逛了两天之后,这份心思彻底没了。

    今天的北京城,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绝对是空前绝后。

    ――――

    书房里,一袭清风,两盏清茶,总理和张治中相对而坐。

    张治中看着总理,瞠目结舌,傻到那儿了。

    良久,张治中难以置信地问道:“周先生,这是真的?”

    总理笑着点了点头。

    张治中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对着总理,恭恭敬敬鞠了一躬,道:“国家有周先生韩先生这样的贤达,何愁不兴今后但有所命,文白万死不辞。”

    张治中,彻底是服了。

    -------

    兄弟们,票越少越需要支持。

正文 三四六章 噼噼啪啪打美国的脸

    三四六章噼噼啪啪打美国的脸

    考麦斯坐在沙发上,看着茶几上放着的一本大书发愣。

    大书真的很大,足有三寸厚,四十厘米长,黑色缎面,鎏金大字,制作的极其考究。

    书是唐旭送的,但不是私人的什么礼物,而是通过外交程序送过来的。

    每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送了。

    这本书是一部记录百年来中国流失文物的名录。

    书里的具体内容分为两类,一类的文物是有具体下落的,比如在西方国家的哪个博物馆或是被私人收藏了;一类是没有具体下落的。

    昨天,唐旭召开了中外记者会,要求所有国家无条件归还中国流失的文物,不仅要求归还那些有具体下落的,就是没有具体下落的,一经发现,也要归还。

    黑神军这是什么意思?

    黑神军不可能不知道,如此高调对收回流失文物没有丝毫帮助。

    像是与英国法国私下里谈条件,收回流失文物是可能的,但像这么搞,那是根本没有可能的。

    别说中国的国力还很弱,就是比现在强十倍百倍,也是没有消的,因为黑神军这么一弄,就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了。

    这几百年来,西方从世界各国掠夺的文物数量那是天文数字,要是让中国得手了,那不全都得归还呢。

    这是绝不可能的。

    既然知道不可能,黑神军又为什么要这么搞?

    考麦斯虽然想不通个中的原因,但他很清楚一点,黑神军既然出剑,那就必然见血。

    想到京城现在的热闹,考麦斯苦笑。

    韩立洪告诉他对付中国的法子,他传给了华盛顿,华盛顿实施,然后,韩立洪出招破解。

    考麦斯常常觉得荒谬,但,这却是活生生的事实。

    ――――

    十月,香山枫叶如血,漫山红遍。

    京城不是随便来的,想要进京城,游客一类的,最低的标准是在黑神银行存有一百万龙凤币。

    所以,尽管京城美的让人心颤,让人魂俏绕,但很少会有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的景象出现。

    但是,最近这些天,游客突然多了起来。

    这些突然多出了的游客大都是来自各自治省的商人和官员。

    来一趟北京不容易,而北京又是如此的有名,所以,他们又大都把老婆孩子带了过来。

    这个时候,这些商人和官员云集京城,是为了争夺利益而来。

    出乎任何人的想象之外,黑神军主动放弃了庞大的利益。

    所有在各自治省的黑神军的公司行号,黑神军放出了很大比例的股份,比如黑神银行,黑神军不仅只保留了百分之三十的股权,而且也放弃了管理权。

    黑神军放弃股份,不是简单的出卖,而是与当地的商家进行股权置换,交叉持股。

    黑神军这等于是大把大把地撒钱,所以,黑神军的这个决定一经宣布,那些凡是有资格插一脚的各方人士全都闻风而动,拼了命也要交叉进来。

    黑神军大把大把撒钱,但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所有相关的协议都在北京进行磋商,以及最后敲定、签约。

    这不算什么要求,谁都没有话讲。

    黑神军做事一向干脆,从不藏着掖着,说怎么地那就是怎么地,这次也不例外,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谈判,从一开始便异常的激烈,但黑神军不是主角。

    激烈也就意味着艰难,古往今来,可能还从未有过如此规模如此复杂的商务谈判。

    ――――

    南京的冬天也是很冷的,尤其是小风嗖嗖的天儿。

    蒋介石刚刚听完汇报,他闭着眼睛,靠坐在沙发上,神色很是乒。

    现在,蒋委员长的脑仁不怎么疼了,但浑身上下又充满了无力感,这比脑仁疼还让人难受,难受的多。

    对张治中从北京带回来的方案,蒋介石一开始是震惊,难以置信,跟着就是登。

    但是,蒋介石清楚,在这件事上,容不得他拒绝,黑神军抛出的骨头太香了。

    实际上,别说是那些商人,就是他自己,想要拒绝那也是很难的。

    跟黑神军耍横,来真的,那绝对是找揍,整假的,也极容易把自己给烧了,现在黑神军如此让步,就等于是彻底放弃利用经济手段对付他的可能了。

    黑神军这是用实际行动进一步表明了一贯的态度:黑神军是言而有信的,只要按着规矩来,其他的心思都是用不着的。

    一个多月过去了,登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此前,黑神军是一头人见人怕的大黑龙,而在股权置换之后,黑神军则变成了无处不在的小草。

    经此一变,黑神军在江南各省的量是减弱了,还是增加了,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是,有一点则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如果有谁再想对黑神军采取激烈些的手段,在内部就绝对通不过。

    ――――-

    万里之外,华盛顿的大人物们比蒋委员长好些,他们也感到了一丝丝的无力感,但远没有蒋委员长那么浓烈。

    一直以来,大人物们最渴望实现的短期目标是割裂中国内部各自治省的经济联系,从而进一步割裂其他方面的联系,最终实现中国的事实分裂。

    对这一点,大人物们是抱有热切期望的,因为中国各省之间的差异极大。实际上,广东人和东北人之间的差异不比奥地利人和波兰人之间的差异小。所以,分裂完全是有可能的。

    但是,黑神军这么一弄之后,分裂中国的工作就陡然复杂了琴倍。

    今后,在经济方面,他们能对黑神军和**造成伤害的手段不多了,除了不让黑神军和**生产的货物进入美国,其他的法子即便有,效果也必定有限。

    一碰到黑神军,杜鲁门跟蒋介石一样,都脑仁疼。

    商议了一会儿,杜鲁门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问道:“东南亚的情况怎么样了?”

    东南亚,又是让大人物们脑仁疼的一个话题,而这个问题头疼就头疼在欧洲和美国的利益在东南亚并不一致。

    美国是站在遏制一个将来可能挑战他们霸权的高度来处理中国问题,而欧洲国家眼里盯着的只是自身的那点蝇头小利。

    东南亚是欧洲人的地盘,一向对他们严防死守。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给了中国人在东南亚布局的绝好机会。

    ――――

    人民大会堂刚刚竣工,投入使用还不到半年。

    今天,十二月三十一日,人民大会堂的巨大宴会厅里冠盖云集,客人有千人之多。

    今天的来宾大都是进京来谈判的,谈判结束,今晚是庆祝酒会。

    身处其中,人人感受最深的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气象,大国的气象。

    这种大国的气象不仅仅是源自富丽堂皇的建筑,更是源自每一个人,从普通的工作人员,到一位位来宾,都是。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利益的对燎最本质的对立,原本,这里的很多人对黑神军是极为敌视的,但在黑神军做出巨大让步之后,就一切都变了。

    这一刻,站在国家的心脏里,感受着滔滔的大国气象,很多人都感觉自己升华了,从蝇营狗苟中升华出来,胸膛里激荡着一股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