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7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蒋委员长心情正爽,夫人的人面桃花,自是爽上加爽。

    到了蒋介石近前,宋美龄道:“达令,刚才马歇尔将军通知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国要在克里木半岛举行一个秘密会议,商谈战后事宜,罗斯福特意邀请我们去参加。”

    跟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一起开会,还……还秘密会议

    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那可是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大巨头,他和这三位一起开会,那他蒋某人不就也是一巨头了吗?

    话一入耳,蒋委员长美的魂都抖了,可转念一想,不对,他现在对这帮洋鬼子算是看透了,没他**一个是好东西。

    罗斯福邀请他去,不定憋着什么坏呢?

    洋鬼子憋坏不怕,像《布雷顿森林协定》那种坏,憋多少他都不怕,只要对他有利无害就行。

    但这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才行。

    想了会儿,蒋介石道:“夫人,美国人什么意思?”

    坐在蒋介石身旁,宋美龄道:“达令,你管他什么意思,罗斯福不外是想借我们对付黑神军和**,这不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儿吗?”

    蒋介石道:“夫人,我们是需要美国人,但我们也不能事事都听美国人的摆布,也得看事情对我们是有利,还是有害?要是有害,又有到什么程度?”

    宋美龄道:“达令,我们能给美国人的都已经给了,美国人就是想损害我们,又能损害我们什么?”

    摇了摇头,蒋介石道:“夫人,你想的少了,美国人损害我们不等损害整个江浙财阀。”

    宋美龄一听,也冷静了下来,她道:“达令,你是怎么看的?”

    蒋介石道:“夫人,首先,我是以什么身份参加这个会议?”

    是啊,现在他们最多就是一大军阀,宋美龄想了一会儿,道:“达令,纵然对我们有害,但美国人目前根本离不开我们。”

    蒋介石道:“夫人,美国人并不真正明白中国的事儿,他们以为是小事儿,但很可能是大事儿。”

    又想了会儿,宋美龄道:“反正是个秘密会议,而且你以远征军总司令的名义去也没有什么不妥的。”

    蒋介石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

    “立洪,这是我们得到的消息。”总理把一份绝密文件给了韩立洪。

    看过之后,韩立洪把文件放下,问道:“先生,毛先生怎么看?”

    总理道:“主席认为这是一场分赃会议。”

    点了点头,韩立洪道:“罗斯秆蒋介石弄去,美国人是怎么打算的?”

    总理道:“主席判断,罗斯福可能是把蒋介石当作一个媒介,用以加强同苏联人的合作,共同对付我们;还有,他们觉得机会到了,就把这个消息放出去,消我们做出激烈的反应。”

    点了点头,韩立洪笑道:“先生,那在他们分赃的时候我们送礼花。”

    总理兴,道:“主席也是这个意思。”

    看总理有些欲言又止,韩立洪道:“先生,您是不是有什么话?”

    总理点了点头,道:“是有。”

    韩立洪道:“那您说。”

    总理道:“立洪,你们提议建立的钢铁联合公司,党内有不同意见。”

    总理说的钢铁联合公司是韩立洪提议的建立一个庞大的钢铁联合体,把他掌握的钢铁企业和在东北没收的日本人的汉奸的钢铁企业全部整合在一起。

    在这个钢铁企业里,韩立洪要求控股。

    实际上,韩立洪控制的钢铁企业与在东北没收的相比,只占总资本的四分之一。

    仅就这件事本身而言,韩立洪的要求显然不合理,不过,在黑神军和**之间,帐不是这么个算法,但人就是这么回事儿,千人千面,千面千心。

    韩立洪道:“先生,我虽然要求控股,但收益只要三分之一。”

    看着韩立洪,总理道:“你还是不放心。”

    韩立洪严肃起来,道:“先生,你们**人多是一些充满漏*点的仁人志士,我很敬重。漏*点是有巨大量的,做正确的事儿效果巨大,但是,做错误的事儿,危害同样巨大。”

    总理的目光深邃无尽,道:“所以,你也团结各省的名义把他们都拉进了东北。”

    总理看透了他,看透了他在乎的不是各省的团结,也不是美苏的联合,担心他们做错事儿才是他心里最重的忧虑。

    总理的感觉很奇特。

    韩立洪道:“先生,经济上的融合是国家实质统一最有力的手段,对某些不当的做法也将是一种制约。”

    总理兴,道:“立洪,还有一个问题。”

    韩立洪道:“什么问题,您说。”

    总理道:“新农村建设已经深入人心,但在东北,虽然有一些工业,但远远不够。建立国家的工业基础需要进行原始积累,但我们的原始积累……”说到这儿,总理叹了一口气,道:“只能从农业里出。”

    新农村建设的根基是富农,但要富农,就得牺牲国家整体工业的建设速度,而牺牲国家的整体工业建设速度,那追赶西方列强的消就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如果不能尽快缩短与列强的差距,就仍旧难免处窜制于列强。

    显然,韩立洪的四处勒索和京城这个富人窝,最多只能维持黑神军的辖区,而且也不是长久之计。

    沉吟片刻,韩立洪道:“先生,原始积累的问题我能解决。”

    总理愣了,他不相信韩立洪不清楚“原始积累”的含义。

    片刻之后,总理问道:“立洪,你怎么解决?”

    韩立洪道:“先生,这个您就别问了。”

    总理对韩立洪已经极其了解,他知道韩立洪又是想走歪门邪道,所以不想让他知道。

    但走什么歪门邪道能弄到如此庞大的原始积累?总理极其好奇,问道:“立洪,你说吧,没问题。”

    韩立洪道:“先生,我不能说。”

    显然,这个歪门不是一般的歪,邪道更不是一般的邪。

    ――――

    沈阳,一派银装素裹,过年的喜气洋溢在每一道山川、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村镇、每一条街道和每一个人的脸上。

    一列列火车运载着一袋袋大米白面穿行在苍茫的大地上,大米白面散入白三黑水的千家万户。

    今年过年,家家户户都能吃上大米白面了。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不许东北人吃大米白面,吃大米白面就是经济犯,要抓去上老虎凳灌辣椒水的。

    在长春,有个人被汽车撞死了,二狗子来了一看,死者吐出了大米饭,结果,死者的家属还落了一场官司。

    现在,小鬼子滚蛋了,**来了。

    一个人的欢乐不容易感动人,但琴万人的欢乐一定会感动每一个人。

    总理到了沈阳,大会议室里笑声不断。

    总理此次回来,主要就是为了农村的问题。

    政策能不变最好不变,尤其是像农村政策这种关乎国本的根本性政策。

    其实,关于农村的政策,中央书记处已经达成了共识:靠农村进行国家的工业原始积累。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除了这条路,没有任何办法能够解决。

    之所以还要总理回来一趟才最终决定,纯粹是出于对黑神军对韩立洪的尊敬。

    朱老总问道:“恩来,农村的事儿,立洪是怎么说的?”

    沉吟了一下,总理道:“立洪消我们也进行新农村建设,工业原始积累的问题他来解决。”

    包括太祖,众人都愣了。

    任弼时问道:“他怎么解决?”

    总理道:“他没说。”顿了顿,解释道:“不是正路子,但他很有信心。”

    如果韩立洪真能够解决,那就太让人震惊了,但是,韩立洪让世人震惊的事情还少吗?所以,尽管想破脑袋也没有一点思路,但没人会轻率地质疑韩立洪。

    没人说话。

    看了看众人,太祖问笑道:“看来事情有变,大家什么看法,都说说。”

    朱老总道:“我看应该相信立洪。”

    任弼时道:“黑神军值得我们相信,但是,这件事太重大,一旦决定了,想要回头就难了。”

    这时,太祖对**道:“少奇,你看呢?”

    **刚要说话,这时,工作人员进来,说是邓公到了。

    除了总理,就是邓公跟黑神军的交道打的最深了,所以,这次就把邓公从青海叫了回来。

    邓公坐下后,总理把事情简单地说了说。

    邓公听完,眉头皱了皱,道:“主席,我可能知道他们要怎么进行工业的原始积累。”

    “哦”太祖道:“小*平,你说说。”

    邓公道:“鸦片。”

    总理道:“怎么回事儿?”

    邓公道:“这几年,甘肃一直在种鸦片,面积非常大。”

    众人都愣了。

    甘肃土地肥沃,但由于交通不畅,出产的粮食等物资运不出去,所以,老百姓很穷,后来就开始种鸦片。

    邓公解释道:“韩先生要这件事避,所以,我也就一直没提。”

    朱老总道:“立洪绝不会在国内贩卖鸦片,他一定是想卖到美国去。”

    点了点头,邓公道:“确实,这些年收成的鸦片已经是天量,但据我所知,鸦片都囤积起来,一点也没有卖出去。”

    有点发蒙,任弼时问道:“光靠鸦片就能解决我们的原始积累?”

    在座的,这个问题没人清楚。

    他们不清楚,但有人清楚,**人才济济,精通这方面的人才自然也有。

    要了解这个问题,李克农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三天后,李克农的秘密报告提交到了中央书记处。

    在报告中,李克农并没有给出毒品的交易额究竟有多大,但有一点让五大书记震惊:从农民手里收购上来的鸦片,经过提炼后,运到美国,差价至少是四千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