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7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即便韩立洪最终支持**方面的主张,他们也不会有意见的,毕竟这一切都是黑神军打下来的。

    但是,三人没想到,韩立洪却摇了摇头。

    李宗仁惊讶地问道:“韩先生,还有别的原因?”

    韩立洪道:“德公,我不担心苏联的握,但是,我消苏联的实力不要受损的太厉害。”

    这下,三人都真的是吃惊非小了,黄绍竑问道:“韩先生,这是为什么?”

    沉吟了一下,韩立洪道:“正如健生将军所认为的,德军错失了战胜苏联最好,甚至是唯一的机会≈在,战事一旦僵持下来,德国不能速战速决,那就只有受一途。”

    “我们这方面,只要迫使日本进攻美国,那结局也就定了,日本必败,美国必胜,而我们只要瞧准时机收回东北就可以了。”

    “战后,欧洲衰落,美国必将取代欧洲成为新的世界强权,而我们不管在战争中捞到多少好处,国力要想赶上美国,没有几十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是不可能的。”顿了顿,韩立洪继续道:“我们要想站起来,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这些列强都是不乐见的,他们必定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压制我们,破坏我们。”

    点了点头,李宗仁道:“韩先生,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让两虎相争,这样,他们就没工夫对付我们了。”

    韩立洪点了点头,道:“不错,德公,我正是这个意思∴比于我们,苏联才是美国的死对头,反过来也一样。”

    白崇禧道:“韩先生,如果苏联将来不认账怎么办?”

    韩立洪道:“健生将军,第一,我们最好在苏联击败德国之前,击败关东军,收复东北,占领所属地区;第二,即便我们没做到,由于苏联的利益中心在欧洲,如果在这个时候,苏联在远东跟我们开战,这个决心他们不好下▲且,就是下了,他们也不敢真的打下去。”

    黄绍竑道:“韩先生说得对,我们有条约在手,只要我们不是太弱,只要敢打,那苏联就不敢太过分。”

    这顿饭,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三人吃的舒心舒肺,心悦诚服。

    ――――

    十二月十一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消息传来,皮特斯六十多了,却兴奋的直撩蹶子,但是,等知道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被全部摧毁,他又火烧屁股了。

    在原本的料想中,日本不会这么发狂,日本会尽量避免跟美国直接开战,所以,即便日本侵占荷属东印度群岛,也不会侵占他们占据的缅甸、马来西亚,印度更不会有握。

    等到实在不行了,日本跟美国开战,美国也有相当的量配合他们保护缅甸、马来西亚,但现在可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而这也就意味着美国暂时是指望不上了。

    缅甸和马来西亚还好点,印度那是可聚宝盆啊,是输出物资最多的殖民地,绝对不容有失

    在与伦敦紧急商讨之后,皮特斯急匆匆向美国大使馆赶去。

    见到考麦斯,没有疑问,皮特斯白来一趟,考麦斯把什么事儿都推给了美国政府。

    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中国人了,但黑神军,皮特斯敬谢不敏,根本不敢招惹,那绝对是粘上就得脱层皮的主儿。

    他们能指望的,最好的人选自然就是蒋介石了。

    蒋介石的实力本就强大,美国又给蒋介石武装了五十个美械师,有足够的实力,而且,蒋介石那人又比较好相处,对他们洋人一向比较友好。

    说服蒋介石出兵,自然由美国人出面最好,但美国人老奸巨猾,溜边了。

    皮特斯明白,即便蒋介石好说话,让蒋介石出兵,那也得付出相当的代价≈在急的不是美国人,而是他们英国人,所以,美国人干脆就擎现成的。

    可恶的美国人

    皮特斯心里咒骂着,直飞南京。

    ――――

    自从中央政府在北京建立,蒋委员长就不去总统府了,他常驻中山陵园官邸。

    蒋委员长心里有一个隐隐的,但却极为固执的信念:有朝一日,他要以“总统”的身份进入总统府,这之前,总统府要一直空着。

    对于皮特斯的到访,蒋委员长毫无兴趣,但见见,这个面子还是要给英国人的。

    蒋介石不善言谈,跟外国人更是没什么话,现在,尤其是。

    在客厅的沙发上落座之后,皮特斯运用外交技巧,一路绕弯子,但蒋介石根本不理他这个胡子,最后,皮特斯不得不直接进入了主题,他道:“蒋先生,我代表英国政府,正式请求您组织远征军,进入东南亚同日本人作战。”

    看了皮特斯一眼,蒋介石面无表情地问道:“皮特斯先生,这个事情你应该跟中央政府去谈。”

    说到“中央政府”四个字,蒋委员长的牙根就不由得冒酸水,跟听人说酸杏怎么酸怎么酸一样,都成条件反射了。

    皮特斯道:“蒋先生,我们英国政府从来就不认为那个中央政府是值得合作的伙伴,我们认为蒋先生才是我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嘴角撇了撇,蒋介石道:“皮特斯先生,不通过中央政府,你认为这可能吗”

    以为蒋介石要谈条件,皮特斯道:“蒋先生,如果您同意组建远征军,英国政府一定会给您足够的补偿的。”

    嘴角又不由自主地撇了撇,蒋介石以他特有的语调,带着一丝嘲讽,道:“皮特斯先生,你们英国政府能给我什么酬劳?”

    皮特斯愣了,是啊,他们能给蒋介石什么?

    蒋委员长是越来越看不起洋人了,这些洋鬼子,一个个比中国人还软的欺硬的怕,没有一点尿性。

    这个皮特斯,嘴上一套一套的,看上去挺精烷的,但实际上也是蠢货一个。

    组建远征军,跟日本人打,先别说别的,军队怎么过去?云南的龙云和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现在跟黑神军穿一条裤子,没经过黑神军的同意,从天上飞过去吗?

    不通过中央政府,要想组建远征军,前提条件是有制海权。

    现在,英国人有吗?有个屁

    何况,要是他们跟日本人干,那日本人又岂会善罢甘休,他们必定要进行报复,而报复的手段之一就是轰炸上海、南京这一带。

    光是这一条,英国人拿什么补偿?

    皮特斯嘎巴嘎巴嘴,他现在也反应过味来了。是啊,太心急了,好多事儿没想到。

    这会儿,皮特斯明白考麦斯为什么滑不溜手了。让考麦斯顾忌的不是蒋介石,而是黑神军。

    一想到黑神军,皮特斯脑仁疼。

    ――――

    不论敌友,总理几乎能赢得所有人的尊敬;总理的气度,就如春雨,润物无声。

    听完皮特斯的要求,想了想,总理道:“皮特斯先生,你也清楚我们目前的状况,虽然我们也消早日打败日本法西斯,但我们现在无力组建远征军。”

    皮特斯道:“周先生,南京的蒋先生有强大的军队,如果你们中央政府同意,我们可以说服蒋先生。”

    点了点头,总理道:“那这样吧,皮特斯先生,你先说服蒋先生,然后我们再谈。”

    皮特斯无奈,只得离开了中南海。

    此后,皮特斯就盟,天南罕,在中国四处就跑开了。

    ――――

    一九四一年的春节,离腊月还有十好几天呢,华夏大地,许许多多的地方就开始热闹起来了。

    年味四溢。

    今年这么热闹,没别的原因,一句话,中国人就没过过这么好的日子。

    日本人跟美国人干起来了,苏联跟德国打的艰苦卓绝……外面的世界打的如火如荼,血流成河,但在原本多灾多难的华夏大地,却是一派从来没有过的太平景象。

    中央政府成立之后,通过有形无形的手段,对各省的影响和控制始终都在一点一点地增加着,尤其是同苏联签订条约之后,在总理和韩立洪的努力下,把东北、外蒙和苏联归还的土地运作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平台。

    通过这个利益平台,极大地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各个省地方自治政府的控制力。

    目前,中央政府对地方自治政府的控制不是从各省收权,而是约束各省的掌权者不能胡作非为。

    有巨大的利益可期,而他们要付出的又不是向中央政府交权,何况中央政府的要求在地方上也有很大的声音支持,所以,这样一来,中央政府推行的很多政策都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在所有这些政策中,对老百姓的利益影响最大的就是常平仓制度的建立。

    所谓常平仓制度,也就是后世耳熟能详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

    西方早先没这个,而中国的常平仓制度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中国人就开始了粮食储备。

    到了西汉武帝时代,常平仓制度正式确立。

    建立常平仓制度,一句话,根本就在于广大农民和全社会的利益,避免“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

    除了正常的农业丰歉外,常平仓制度还能保证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国家开仓放粮,无偿救济灾民,保证社会稳定。

    完全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稳定,与常平仓制度的确立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中央政府一成立,首先推动的要务之一就是确立常平仓制度。

    由于体制的关系,常平仓制度不能由国家来搞,只能由各省地方自治政府来做这件事儿。

    想要利益,又不把事情做好,在韩立洪这儿,没这一说,所以,每一项政策的确立都伴随着严格的监管和毒到骨子里的惩罚措施。

    比如常平仓制度,一旦发生严重问题,不仅省政府主席下台,而且其子子孙孙永远不许进入政府体系。

    这种惩罚措施好像天方夜谭,但以利益平台的巨大利益为引子,参杂各省内部的权力争夺,就使得这种天方夜谭似的的惩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