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5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燕子瞪了他一眼。

    自从韩立洪这个侄女婿亲自出面,同杜晋州和杜晋府谈妥了买卖之后,两家的关系立刻就升高了九千度。

    这也难怪。

    初到北方,就想从私盐这块大蛋糕中分一口吃,其难度可想而知,这绝不是你有钱就能办到的。

    韩立洪和燕子的出现,对杜家人而言,那可真是有天上掉馅饼的美好感觉。

    虽然侄女婿不太给面子,价钱定的有点高,但是,实际上也不高,因为省下了大笔其它方面的开资。

    何况,时间就是钱,要他们自己弄,最快最快也得一年时间才能挤进去。

    还有,最重要的是侄女婿提供私盐的量大,这比什么都关键。量大,不仅因此赚的钱多,更重要的是可以占领市场。

    至于空口白牙,侄女婿是不是骗他们,这个他们毫不担心。

    一来,骗他们有什么好处?二来,原来侄女婿竟然还是军统天津站的少校情报科长。

    他们可是知道这个位置的重要性。

    如此一来,加强两家的关系,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所以,傅秋至和蒋新兰几乎天天登门,和韩母一起周游〃过韩母,傅秋至和蒋新兰又结交了一大批贵夫人。

    这样一来,傅秋至和蒋新兰的兴致就更高。

    婆婆出游,何况还有两位婶娘,燕子自然也就常常得随侍在侧,而这就苦了燕子了。

    韩立洪做什么,从不背着燕子,他更是要燕子参谋,听取燕子的意见。

    坐下后,韩立涛笑道:“立洪,这次的事情得要仰仗你了。”

    韩立洪道:“大哥,可能用不着监视张敬尧了。”

    韩立涛一愣,问道:“怎么了?”

    韩立洪道:“三天后,二十号,这位总司令大人可能要上天一游了。”顿了顿,跟着问道:“大哥知道袁文会吧?”

    韩立涛道:“知道,天津的青帮头子,大汉奸。”

    点了点头,韩立洪道:“二十号是袁文会老娘七十岁的生日,袁文会要大肆庆祝,我想把前去贺寿的老少爷们都送他们上天一游。”

    韩立涛一听,登时大吃一惊,与此同时,他的脑袋也跟着短路,对这件事的后果他没有一点概念。

    兄弟既然说了,就一定能做到,韩立涛压下心头的震惊,他闭上眼睛,开始思索这件事发生之后的后果。

    倘若如此,那天津的汉奸差不多就得给一勺烩了。此外,还得搭上很多大大小小的鬼子。

    这件事一旦发生,必将震惊中外!

    他是搞情报的,又是赵寅成绝对信任的人,所以,很多内幕情况都清楚。

    去年十二月,蒋委员长纠集了四十万之众进剿江西红军,其中主攻部队是蒋委员长的嫡系,十二个师,共十六万余人,由陈诚指挥。

    从今年一月开始进攻,到三月二十二日,五十二师被全歼,五十九师和十一师大部被歼,使得这次清剿彻底受。

    由此,江西红军不仅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更俘虏了上万**士兵,实力再度大幅增强,现在兵强马壮不说,据说已有十万之众。

    在江西剿共受,两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不仅不替南京政府分担丝毫,而且还挥眈眈,时刻准备着抄老蒋的后路。

    在这种形势下,只要有一线之路,南京是绝不会跟日本人全面开战的。

    长城抗战,二十九军是打出了威风,南京政府也大力宣传,但实际上,总的战局却是在节节败退。

    十天前,滦东大儡,蒋委员长也想方设法,准备调集尽可能多的部队,以组织何应钦当初部署的第三防区。

    先后接到征调令的共有四个师,即李生达第七十二师、梁冠英第三十二师、上官云相的第四十七师和冯钦哉第四十二师。

    这四个师,只有上官云相的第四十七是从浙江调过来的的中央军,其他的都是杂牌。

    李生达的第七十二是晋绥军的,那是托了阎锡山的面子从山西“商借”的;梁冠英的第三十二师原来是冯玉祥的部队,后来投过来的,标准的杂牌军;冯钦哉是杨虎城的部下,也戴着杂牌的帽子。

    看调来华北的这些部队,就知道蒋委员长根本没有同日本人打下去的心思,和谈是必然的。

    现在已经很清楚,华北虽有三十万军队,但却挡不住五万日军的攻势,如果继续打下去,平津陷落是必然的。

    想了半天,韩立涛也没想明白,兄弟这事儿要是干了,会对局势有怎么样的影响?是好,是坏?

    他睁开眼睛,问道:“立洪,现在南京正跟日本人接触,这事儿会有什么影响?”

    兴笑,韩立洪道:“大哥,没事儿。”

    什么叫没事儿?韩立涛看着兄弟。

    -----------------

    感谢书友霓虹灯打赏,鞠躬致谢。

正文 一七〇章 洋灰陈

    沉吟片刻,韩立洪沉声道:“大哥,咱们先说和谈不成,又抵挡不住日本人,以致平津陷落。”

    韩立涛默默听着。

    “丢失东省,虽然群情激奋,但影响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可如果平津陷落,那就是两回事了。”

    由于东北长期为张氏父子占据,即便张学良易帜,归顺中央,中央的势力也依旧不能进入到东北,这种状况的标志之一就是中央收不到一分钱来自东北的税赋。

    这样,就造成了东北和关内有很强的疏离感,所以尽管拱手丢了东北,国人群情激奋,但还能以暂时不承认来敷衍,以待国联或者其他机会再来收复。

    但华北不行,这方面,华北和东北的情况完全不同。

    华北五省,小麦产量为全国的三分之一,棉花产量为近全国的一半,纺织厂占全国的五分之一,面粉厂占全国的五分之二,产煤量接近全国的一半,产盐量为全国的五分之一,铁路总长度为全国的一半,公路长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全国第二的关税收入,此外,还有天津、青岛、秦皇岛、烟台、威海等优良海港。

    除了这些物质层面的,还有精神层面的,北平是足以覆盖北方,影响南方的文化中心。

    日本人只要进入平津,南京政府如果还不全面开战,依旧一意孤行,继续鼓吹什么三日亡国论,那蒋委员长继续掌权的机会微乎其微。

    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一旦日本人占据平津,全面开战就是必然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韩立涛微微点了点头。

    韩立洪继续又道:“我们在华北的军力虽然挡不住日军的攻势,也根本没有与日本开战的准备,但问题是,日本同样没有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如果一旦因为侵入平津而导致中日全面开战,那处境真正握的并不是我们,而是日本人。”

    韩立涛心头一震,他感觉抓着了点什么,却又说不清楚。

    “日本仓促开战,一旦打起来,后援不济,战事必然处于胶着状态,而一旦处于这种状态,对日本人就是极其握的。等到日本人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也做了各种相应的准备,到时虽然仍然挡不住日本人的攻势,但也必然陷入苦战。”

    “一旦到了这种情势,英法美苏俄都列强必然要落井下石,他们只要维持中日双方苦战的状态,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那日本就握了。”

    韩立涛点了点头,心里敞亮了不少,他道:“所以,日本人只是虚张声势。”

    现在德国还没有露出獠牙,英法苏俄没有受到德国的有效牵制,这也是日本不敢明目张胆侵占华北的主因,

    “也不尽然。”韩立洪道:“占了热河,日本高层一定是赶紧回家数钱的心态,但中下层的则不然,他们恨不得闹得越大越好,所以变数还是存在的。”

    这个变数不大,而且听兄弟这么一说,有变数,真打起来似乎更好,省得这么羊死不拉活的,天天生闷气。

    心结一去,心胸为之顿开,韩立涛道:“这事儿还安在弟妹的头上?”

    点了点头,韩立洪笑道:“这么荣耀的事儿梁爷怎么能不顶上?”

    韩立涛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这下,蒋委员长又做难了。

    通过这事儿,鸡鸣山的威望必然再攀高峰,而这又必然让蒋委员长进剿鸡鸣山的心更迫切,但如此一来,国民政府必然要面对更大的舆论压力。

    忽然,他心中一动,蒋委员长会不会因为兄弟而对日本人做更大的让步?

    “立洪,我把你的话报上去怎么样?”

    摇了摇头,韩立洪苦笑道:“大哥,我们不在局中,自然心似闲庭。南京和日本人虽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但这就如赌局,蒋某人一方面心头挂碍既重,又胆气早丧,输定了。”

    韩立涛默然。

    ――――――

    唐旭忙,很忙。

    忙完了英租界的常家,又到了法租界的陈家。

    陈家和常家都是民族实业家,但陈家比常家的名气大多了。

    洋灰陈,这三个字在中国不说家喻户晓,至少很多很多人都知道。

    洋灰陈就是陈家,陈家做的实业就是生产洋灰。

    从旁迪克轿车上下来,打量着眼前这座三层洋楼,唐旭有点不解。

    来之前,当家的特意嘱咐他,对陈家父子,第一是敬重,第二还是敬重,第三还是敬重,绝对不能像对常家一样,语出威胁,一定要商量,就是陈家拒绝,也不能威胁。

    所以,到了陈家,唐旭就没有在常家门口的派头了,他下车,自己去按门铃。

    跟去常家一样,来陈家也是事先约好的。

    大门开了,唐旭没有再上车,他径自走了进去。

    迎面,走过来两个人,一位是六十多岁的老者,一位是三十四五岁的男子。

    这一定是陈家父子。

    唐旭赶紧快步走了过去,到了近前,对老者恭敬地鞠了一躬,然后直起身来,问道:“您老就是陈老先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