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5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么做是为了以防万一,总之小心无大错。

    起来后,韩立洪陪着大哥看遍了冉庄的一切。冉庄对韩立涛是敞开的,没有任何秘密。

    韩立涛看到了物资的储备,看到了战区医院的雏形,看到了虽然简单却人才济济的兵工厂,看到了战士的训练,看到了银行……

    从这一桩桩,一件件,韩立涛突然惊讶地意识到,实际上,他看到了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雏形。

    看到的这一切,最令韩立涛震惊的还不是这个,最令他震惊的是冉庄对孩子的训练和培养。

    首先,冉庄对孩子的培养基调是培训战士。

    看到最小只有七八岁的孩子,神情严肃地趴在地上,抱着比他们人还高的大枪,进行正规的实弹射击训练,没有人会不震惊的。

    这些孩子一旦长大成*人,那由他们组成的军队,战斗力会恐怖到何种程度,任何人只要想想都会知道。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古往今来,军队缺的从来都不是普通士兵,而是将。

    这个将并不仅仅是指那些百战百胜、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它更是指那些优秀的基层军官。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强大与否,实际上,就是由这些基层军官决定的』有优秀的基层军官,再牛叉的将军也是玩不转的。

    而这些孩子,既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同样也要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所以,这些孩子长大了,从他们之中,产生的优秀指挥官的数量一定是惊人的。

    还有,这可能是更重要的,那就是他们的忠诚。

    此外,韩立涛还惊愕地发现,冉庄,或者是他的兄弟,对孩子们的期望并不仅仅是培养战士和指挥官,也期望他们能成为各行各业的人才。

    商业、银行、医疗、建筑、工农业生产等等,都有十几岁的孩子在当学徒。

    这个学徒和外界的学徒,概念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学徒不是为了谋生,而是因为感兴趣,从而被选出来从小进行这方面的熏陶。

    兄弟没说假话,他的弟弟真的是在构建一个国家!

    听着兄弟的介绍,韩立涛有时不由不苦笑,这个兄弟做什么事都不依常规,简直就是土匪,比土匪还土匪。

    为了种烟和烤烟,他们从山东,把英美烟草有限公司的种烟基地和烤烟厂里最好的技术工人都给绑架过来了。

    当然,比土匪好的是,他们不仅绑架本人,还把人家的家人也都接了过来。

    对这些技术工人是这样,对孩子们的老师也是这样,总之,凡是他们需要的人,大都是采用绑架的手段弄过来的。

    这法子,干脆利落,省时省力,确实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要不,冉庄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势力膨胀的如此迅速。

    最后,韩立涛进了重地中的重地:金库。

    看着堆积如山的黄金和银元,韩立涛明白了,这个弟弟为什么这么不折手段地弄钱。

    有钱了,绑架也是好绑架,是正义的绑架,是受被绑架者以及他们的家人欢迎的绑架。

    钱,是最简单最迅速最有效的粘合剂。

    看了一天,黄昏十分,兄弟俩和梁桂英飞马赶往雄县。

    路上,韩立涛看到大约百十来号的一队人在强行军。

    尽管没穿着军服,但显然,这些人是战士。

    越过去之后,韩立涛问道:“他们这是干什么?”

    “训练。”韩立洪道,顿了顿,又跟着道:“我要求每一个成年的战士都必须有一昼夜强行军一百二十公里的能力。”

    韩立涛愣了。

    没有什么比强行军更能考验士兵意志力的了,如果兄弟麾下的士兵个个如此,那真是太惊人了。

    到了地儿,下了马,韩立洪领着韩立涛去看新鲜。

    一个大院子里,聚集了很多老百姓,在台阶上,一个年轻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演讲。

    演讲者极有漏*点,他演讲的主题只有一个:地,是农民辛辛苦苦种的,可一年到头,辛苦耕作的农民却常常要忍饥挨饿,甚至得卖儿卖女。

    这,不公平!

    不公平就要反抗,而**就是领导天下劳苦大众反抗这种不公平的人的组织。

    韩立涛的眉头皱了起来。

    一旁,韩立洪低声道:“大哥,你仔细观察。”

    韩立涛一听,慢慢静下心来,注意观察台上的演讲者,也注意观察台下听讲的农民。

    听了大约有二十分钟,韩立洪轻轻碰了碰韩立涛,两人从会场出来。

    出来后,韩立涛问道:“立洪,你带我看这些干什么?”

    韩立洪笑道:“大哥,你先看,然后我们再说。”

    接着,又到了另一个院子。

    屋子里有二十几个人,这里没开会,而是在上课,上识字课,有人正在教农民识字。

    当晚,他们依旧没有深谈。

    第二天,韩立洪继续带着韩立涛跑村子,看一个个村子的**是如何发动农民、教育农民和组织农民。

    韩立涛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一次,韩立涛皱眉头不是因为自己的情绪,而是他十分不解,他不明白弟弟为什么要在自己的地盘上如此纵容**?

    这说不过去,道理不通,就是与**合作也不该是这么个合作法。

    ----------

    求票。

正文 一五八章 说服

    一灯如豆。

    炕桌上,摆着一碟花生豆,一碟豆腐干,还有一壶村民自家酿的老酒。

    兄弟俩相对而坐。

    韩立涛面色阴沉。

    看着大哥,韩立洪心中不由喟然叹息了一声。

    他的大哥是党国精英的典型代表。

    他们满腔热血,为国家为民族不惜赴汤蹈火,杀身成仁,但还是这些人,却瞧不起底层的民众,从骨子有一股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确实,像大哥这些民国精英的气度风采,也就是后世的那些果粉们所推崇的民国范儿,真可谓一时之绝唱。

    在他那个时代,这种人几乎已经看不见了,但是,这些人太少了,而衣不蔽体的穷人又太多了。

    这,就是最大的矛盾所在。

    后世,民国范儿消失了,但国家,却站立了起来,一步一步,重回世界之巅。

    韩立涛默默喝酒,不说话。

    韩立洪道:“大哥,是不是不理解我为什么允许**这么活动?”

    抬起头,看着韩立洪,韩立涛点了点头。

    韩立洪道:“因为,只靠国民党是救不了中国的。”

    眼眉微微挑起,跟着又落下,韩立涛平静地问道:“为什么?”

    韩立洪道:“蒋介石不是合格的统帅,国民党不是合格的政党,国民政府不是合格的政府。”

    韩立涛沉静如故。

    韩立洪继续道:“如果我是蒋介石,我会占据各个战略要地,把**困于一隅,而把主要精力用在发展经济,尤其是在发展军事重工业上。”

    韩立涛默然。

    这些年,国民政府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资源都用在剿共上了。这么做,只有耗费资源,却没有丝毫产出,把宝贵的国防资源白白地浪费掉了。如果按兄弟说的,今天小鬼子又怎会如此嚣张?

    想到那篇让蒋委员长暴跳如雷的报道,他问道:“指责委员长是国贼的,也是你的手笔吧?”

    点了点头,韩立洪问道:“大哥认为我指责的对不对?”

    韩立涛又默然。

    从表面上看,确实言之成理,这也是蒋委员长暴跳如雷的原因所在,但事情自然不会如此简单。

    韩立洪又道:“倭寇全面入侵之势已是离弦之箭,现在民族矛盾高于党派矛盾,民族利益高于党派利益,我那么说的目的就是消能让你们这样的人至少暂时放下党派之争。大哥,我现在就可以断言,你们,如果继续无视民族利益,把党派利益至于民族利益之上,那你们的党派利益必将遭到无可弥补的损失,而你们的所有图谋也必定会落空。”

    韩立涛沉思不语,他在前线同日寇浴血奋战过,比高高在上的国府高层更清楚形势,知道弟弟说的完全正确,但是……

    静待片刻,韩立洪继续道:“大哥,我说只靠国民党救不了中国,这些还都只是眼前的表面的原因。”

    韩立涛惊讶地抬起了头,脱口问道:“还有什么?”

    韩立洪道:“大哥,国民党统治国家这些年,我觉得真正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事情你们只做了一件。”

    “我们只做了一件好事?”这话太扎耳朵了,韩立涛气急反笑,问道:“不知我们做了件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好事儿?”

    对大哥的愤怒视而不见,韩立洪道:“在全国的城市里建立起了完整的现代管理体系,这是国民政府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这个弟弟已经不是以前认知中的弟弟,而他,也不是以前的韩立涛了。韩立涛冷静下来,看着弟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韩立洪道:“大哥,中国要想强大起来,必须全面引入现代管理模式,使得整个社会从上到下政令畅达,如臂使指。这一点,国民政府在城市做到了,但在农村,今天依然和满清时代没有丝毫根本性的变化▲且,我也不认为国民党将来能做到这一点。”

    韩立涛明白了。

    在广大农村,两千年来,一直到今天,农村都是由士绅治理的,中央政府是通过士绅来管理广大农村的。

    依靠士绅管治农村,其中的弊端谁都清楚,但古往今来,没有人能解决的了。

    韩立涛问道:“你认为**能解决?”

    点了点头,韩立洪道:“只有**能解决。”顿了顿,又解释道:“农村的治理模式是土地的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大哥,你认为国民政府有丝毫可能把土地从地主手中收回,均分给农民吗?”

    用脚后跟想也知道不可能,韩立涛默然无语。

    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