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4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痛快!

    这是血淋淋的警告,今后,他会轻松多了。

    于学忠恨日本人,但更恨这些汉奸,如果不通过这些汉奸,日本人在天津搞不出什么事来。

    现在好了,大大小小的汉奸几乎被屠戮一空,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血淋淋的警告,今后再想有人当汉奸,那就难了,因为首先反对的将是这些潜在汉奸的老婆孩子。

    杀的好!

正文 一七七章 第一大患

    晨曦的微风中,报童激动锐利的声音在天津卫的大街小巷回响。

    很奇特。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照说天津卫应该军警林立,到处都严加盘查才是,但大街小巷,除了激动,没有一丝一毫这种紧张的气氛。

    军队看不见,警察都溜边。

    奇特的现象不只出现在华界,租界也一样。

    这要是在以往,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租界还不得翻天,但同华界一样,英租界、法租界和意租界虽然气氛极其紧张,但就是没有盘查的。

    都被吓着了。

    义和团吓人不?但义和团跟鸡鸣山的这群爹比,那就是一群只知道砍砍杀杀的傻佬冒。

    这帮爹可不一样,手不仅比义和团还黑,手段那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就没法比。

    同时屠戮十七家,表面上说起来似乎也算不了什么,每家潜伏几个人,一起动手,杀完走人,似乎很轻易,但是,面对那一具具血淋淋的尸体,没人会有这种感觉,每个人有的只是恐惧。

    这帮爹即便就在面前也是不敢抓的,如果盘查,因为别的事儿抓了人,或者出点别的什么意外,而这帮爹这么好面,要是因此有点想法,那就倒血霉了。

    所以,巡捕们都很自觉。

    巡捕们懂事,洋大爷更不傻。

    ――――――

    等到中午,日本人依然没有上门,于学忠兴。

    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人是这个理,国家也一样。

    日本人那儿,现在一定是跟没头苍蝇一样,乱成一锅粥了。

    ――――――

    关东军前线司令部。

    土肥原贤二是昨晚上到的。

    土肥原是日本不可多得的人才,是个救火队员的角色,哪里有问题他就冲到哪里去解决问题。

    黑龙江的抗日义勇军抵抗的很厉害,他就去了黑龙江,担任黑龙江特务机关长,专责对付黑龙江的抗日义勇军,成果依旧是大大的。

    现在,华北出问题了,他又出现在了华北,接替那个倒霉孩子板垣,出任天津特务机关长。

    这一刻,司令部里,司令官武藤信义、参谋长小矶国昭和土肥原贤二三人都面色凝重。

    土肥原贤二道:“司令官阁下,相比于暗杀事件,袁公馆爆炸一事就算不得什么了。如果不消灭鸡鸣山**,今后在华北,甚至是整个支那就不会有人为帝国做事了。”

    武藤信义和小矶国昭点了点头,他们现在已经不气愤了,也没有了杀入平津的冲动,他们现在心里有的只是沉重。

    这件事的后果太严重了。

    武藤信义问道:“土肥原君,你觉得帝国应该怎么做?”

    土肥原道:“司令官阁下,这次和支那政府谈判,我认为剿灭鸡鸣山**有为第一要件。即便在其他方面略作退让,也要坚持剿灭鸡鸣山**。”

    微微皱了皱眉,武藤信义道:“土肥原君,有这个必要吗?”

    小矶国昭也道:“是啊,土肥原君,就是我们不提,那位蒋先生他也不会放过**吧?”

    “不然。”微微摇了摇头,土肥原道:“司令官阁下、参谋长阁下,此**非彼**,蒋进剿江西**不会有什么舆论压力,但进剿鸡鸣山**,一定会面临极大的舆论压力,甚至是军队的不满▲且,即便蒋决心清剿,但能否做到还是未知之数。在华北,蒋的中央军嫡系军队不多,其他军阀各怀心思,极易为鸡鸣山**所乘。”

    顿了顿,土肥原继续道:“司令官阁下、参谋长阁下,华北对帝国太重要了,取得华北,支那基本就在帝国的掌握之中。但是,只要国际形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要苏俄在远东挥帝国,我们就不能以武帘接夺取华北,与支那全面开战,而只能像在满洲那样,采取蚕食策略,推动华北自治。”

    不用说了,推动华北自治,没有中国人帮忙怎么行?武藤信义看了看小矶国昭,然后点了点头,道:“好,就这么办。”

    ――――――

    北平,居仁堂。

    黄郛、何应钦、黄绍竑、李泽一人人都脸色灰败,神情都有些呆滞,尤其是那位作战处处长徐祖贻,更是一脸的死气。

    太狠了!

    那些人绝不是**,**绝对干不出来这种事儿。

    他们都没有亲眼看见,但光听听就足够了。

    黄郛刚到北平的时候,去天津找日本人,刚一下火车,就被人扔来一颗手榴弹,他没事儿,但十几个护兵都被炸死了。

    这是那伙爹干的吗?看来不像。那伙爹不警告,直接杀,而且必定是一击必杀。要是那伙爹干的,他绝对活不了。

    就在气氛压抑得要死的时候,中山洋一又登门了。

    中山洋一送来了皇军的最后通牒。

    别的还好,看到最后一款,众人都咧嘴了。送走了中山洋一,几个人立即开始开会研究。

    必须剿灭鸡鸣山**,如果中国政府做不到,那就由日本驻华北驻屯军来做。

    这个条款一签,先别说那帮爹怎么报复,就是国人的唾沫星子也能把他们都淹死。

    何况,日本人来了,还会走吗?如果几万日本兵驻扎平津……

    啥也别说了,上报委员长吧。

    ――――――

    江西,九江行辕。

    委员长又摔东西了,侍从室的侍从们的神情都严肃到了极点。

    委员长一般不怎么摔东西,最多也就是骂个娘希匹什么的,但也真是邪性,一和鸡鸣山的那些**沾边,委员长就要摔东西。

    蒋委员长想不生气,但不行,太憋屈了。

    没有人理解他,就知道骂他。

    明朝是怎么亡的?是亡在满清手里吗?不是,明朝是亡在流寇手里的,而现在,满清就是日本人,**就是流寇。

    攘外必先安内是随随便便说的吗?不把**剿灭,不把这些地方军阀整倒,拿什么抗日?

    无知的人太多!太多!愚蠢!愚蠢啊!

    --------

    感谢书友小楼听夜雨、★Sunflower★打赏,鞠躬致谢。

正文 一七八章 杯具

    四月二十三号,大爆炸的三天后,陈范有买了一张去往南京的火车票,登上了南去的列车。

    在石家庄,陈范有悄然下车,消失在了茫的人海之中。第二天,二十四号,陈范有秘密到了冉庄。

    陈范有是夜里到的冉庄,张越明亲自接待。

    陈范有糊涂了,他虽然不太清楚这一带的地理,但也知道这儿既不是雄县,更不是鸡鸣山。

    对张越明,陈范有印象深刻,很好,但也没太重视∠竟,张越明才二十三四岁,太年轻了。

    吃饭的时候,也是就张越明一个人陪着,一点也不隆重。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韩立洪特意交代,不管在哪儿,陈范有都要尽可能地少见人。

    这是为了安全起见,什么事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三杯酒下肚,陈范有问道:“张先生,这是哪儿?”

    张越明道:“陈先生,这儿是冉庄。”

    冉庄?没听过。陈范有问道:“张先生,我有点不明白。”

    张越明兴,道:“陈先生,呆会儿吃完饭,您要是不累,我陪您转转,您就明白了。”

    陈范有更是好奇。

    吃完饭,张越明领着陈范有下了地道。

    陈范有一进来,就惊呆了。

    如今冉庄的地道又和以前有了极大的不同,这是随着韩立洪的想法变化而变化的。

    正如没去天津之前,他没有意识到鸡鸣山的重要性一样。他现在对地道的构想,和一开始的想法有了天壤之别。

    地道里,张越明请陈范有上了一辆军用吉普车。

    一路上,陈范有都晕晕乎乎的。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这才平静下来。

    这是一个庞大的地道网,四通八达。

    平静下来后,陈范有一边看着,一边想着唐旭说过的话。直到这一刻,他才理解了唐旭说的,至少要切断平汉铁路是什么意思。

    确实,靠着这个庞大的地道网,把平汉铁路切断几个月绝对不成问题。

    陈范有在冉庄呆了三天,然后去了鸡鸣山。

    ――――――

    韩立洪杯具了,老泰山和丈母娘都不待见他。

    老泰山学富五车,但这五车装的都是古文,而这就注定了某人的杯具,学问太菜!

    丈母娘呢,不说别个,就是纳了妖精这一条,她老人家看某人就那哪儿都不太顺眼。

    不过,这么一弄,燕子和妖精倒都是挺开心的。

    韩立洪的杯具还不仅仅是这个。

    如果这么杯具一下,导致老泰山和丈母娘看见他就烦而不想见他,那就不是杯具,而是洗具了。

    总之,老泰山和丈母娘来了之后,韩立洪一直表示鸭梨很大。实际上,不只是他,就是韩母,甚至是幺妹,都表示鸭梨很大。

    这二位,太特性,简直就是两个怪小孩。

    今天,韩立洪又来晚了。

    小孩都喜欢热闹,尤其是老小孩,更尤其是老怪小孩,杜晋州和傅秋菊两口子就非巢欢家人团团圆圆聚在一起,他们到了天津之后,三不五时就会下令,让女婿下了班早点过来。

    就为了让燕子高兴,韩立洪也不愿拂了老泰山和丈母娘的意,但最近实在太忙,这一大盆一大盆的红烧肉,稍慢一点就会被别人吃的无影无踪。

    他到的时候,晚饭早吃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