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4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额头鬓角的汗又下来了,程生确实明白唐旭说的不好的话是什么意思。很简单,同意,死不死是以后的事儿,但不同意,那就是眼前的事儿了。

    以这帮人的势力和狠劲,其他的消,程生是一点也不抱。

    唐旭继续道:“常老板,我们不是过河拆桥的人,如果你帮了我们,只要我们存在一天,就会保你一家平安一天。甚至,常老板,你今天帮了我们可能会让你常家的子孙福运绵长。”

    ―――――

    唐旭走了,程生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整一天一夜。等他出来时,一家老小都在,都在客厅里。

    看着一家老小,程生决定了。

    中国的精盐生产是程生一手开创出来的,至今,久大精盐公司仍然是全国最大的,占觉着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能创下这份基业,程生自然不是一般人,尤其是眼光,更非常人可比。

    首先,作为中国人,他敬重这些人。这些人虽然行事像土匪,但干的事儿却是任何一个土匪都比不了的。不要说土匪,就是放眼全中国,又有谁能比得了?

    瞧瞧人家,不是干东洋鬼子,就是干西洋鬼子,那叫一个痛快!

    这事儿,险是险了点,但他可以把家人孩子送到外国去,而这就把风险降到了最低。

    到时就剩他一个人,怎么都好办。

    何况,这个险也值得冒。

    程生仔细分析了他所知道的这些人的所言所行,最后他认定,这些人绝不是简单的草莽之徒,而是有大本领大见识的人。

    这些人说不定最后真能成事。

    冒这个险,就即便不说以后的事儿,起码目前,他可以不怕任何人了。

    还有,跟这些人合作,确实也是为抗日尽了他自己的一份力。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也是他应该应份的。

    干,怕他个鸟!

    ――――――

    脸色凝重,韩立洪把一个文件袋放到了王天木面前,然后默默地坐在了沙发上。

    文件袋上标着“绝密”字样。

    王天木拿过文件袋,立刻打开,看完之后,他的神色有震撼,也有激动。

    这是一份关于日本人的绝密资料,是韩立洪搜集到的。

    二月十七号,日军进攻热河正酣之时,韩立洪得报,日本大特务、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长板垣征四郎到了天津。

    韩立洪得报,立刻报告王天木;王天木报告赵寅成,赵寅成上报戴笠;戴笠直达蒋委员长,蒋委员长亲自指示,全力追踪,务必弄清日本人的意图。

    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韩立洪身上,而韩立洪,自然把任务完成的极为圆满,板垣征四郎有任何举动,都会在当天上报到戴笠那儿。

    板垣老鬼子到了天津之后,秘密拜访了很多人,其中有段祺瑞、吴佩孚和孙传芳。

    这个老鬼子拜访这些过气军阀的目的是分裂中国,推动华北自治。还好,段祺瑞等人不是给板垣老鬼子吃闭门羹,就是敷衍搪塞。

    韩立洪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板垣老鬼子刚到天津,就立即向日本军部提交了一份分裂华北的计划。

    在这项计划中,板垣根据对中国情报的刺探,把华北的中**政要员分为四派:蒋派、反蒋派、现状维持派∽鼠两端派。他认为可以通过策反工作,利用后三派及北洋军阀的残余势力,从而将南京政府在华北的量排挤出去,再以这些人为骨干,建立起由日方操纵的傀儡政权。

    韩立洪自然不会这么报告,但他将这个当作自己的分析呈报了上去,从而不仅引起了戴笠,也引起了蒋委员长的高度重视。

    现在,他给王天木的这份报告,说的是板垣老鬼子终于找到了他的代理人,这个代理人是张敬尧。

    张敬仪安徽霍丘人,字勋臣,北洋皖系军阀,为皖系军阀首领之一。

    一**六年,张敬尧投身行伍,历任陆军第六十一旅二十二团团长、北洋军官第三混成旅旅长、江西南昌镇守使、陆军第七师长、护**第二路军司令、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剿匪督办、察哈尔都统、湖南省督军,先后在吴佩孚、张宗昌、张作霖手下任司令、军长等职,是个老军阀。

    这个老东西可能是闲的腻味,板垣老鬼子一找上他,双方一拍即合,板垣老鬼子给了张敬尧七百万元,让他潜入北平,策动旧部,制造事端,准备暴动,以促使华北自治的局面形成。

    为此,板垣老鬼子还给了张敬尧一个大烧饼,拟任老东西为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这事儿委员长、戴老板都高度关注,王天木不敢耽搁,立刻上报。

正文 一六九章 震惊

    三天后,四月十七,韩立涛到了天津。

    他这次来,不是探家,而是为了公事,为了监视大汉奸张敬尧。

    此次任务,委员长高度重视,特派军统特务处副处长郑介民亲自到北平下达命令。

    刺杀令直接来自蒋委员长,只要张敬尧到了北平,必须于七日内刺杀。

    韩立涛到天津来,就是为郑介民监视张敬尧的行踪的。

    韩立涛与王天木谈过之后,兄弟俩没有回家,而是到了燕子那儿。

    燕子在家。

    打过招呼之后,韩立洪看着燕子,打趣道:“夫人,今天怎么这么闲着?”

    燕子瞪了他一眼。

    自从韩立洪这个侄女婿亲自出面,同杜晋州和杜晋府谈妥了买卖之后,两家的关系立刻就升高了九千度。

    这也难怪。

    初到北方,就想从私盐这块大蛋糕中分一口吃,其难度可想而知,这绝不是你有钱就能办到的。

    韩立洪和燕子的出现,对杜家人而言,那可真是有天上掉馅饼的美好感觉。

    虽然侄女婿不太给面子,价钱定的有点高,但是,实际上也不高,因为省下了大笔其它方面的开资。

    何况,时间就是钱,要他们自己弄,最快最快也得一年时间才能挤进去。

    还有,最重要的是侄女婿提供私盐的量大,这比什么都关键。量大,不仅因此赚的钱多,更重要的是可以占领市场。

    至于空口白牙,侄女婿是不是骗他们,这个他们毫不担心。

    一来,骗他们有什么好处?二来,原来侄女婿竟然还是军统天津站的少校情报科长。

    他们可是知道这个位置的重要性。

    如此一来,加强两家的关系,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所以,傅秋至和蒋新兰几乎天天登门,和韩母一起周游〃过韩母,傅秋至和蒋新兰又结交了一大批贵夫人。

    这样一来,傅秋至和蒋新兰的兴致就更高。

    婆婆出游,何况还有两位婶娘,燕子自然也就常常得随侍在侧,而这就苦了燕子了。

    韩立洪做什么,从不背着燕子,他更是要燕子参谋,听取燕子的意见。

    坐下后,韩立涛笑道:“立洪,这次的事情得要仰仗你了。”

    韩立洪道:“大哥,可能用不着监视张敬尧了。”

    韩立涛一愣,问道:“怎么了?”

    韩立洪道:“三天后,二十号,这位总司令大人可能要上天一游了。”顿了顿,跟着问道:“大哥知道袁文会吧?”

    韩立涛道:“知道,天津的青帮头子,大汉奸。”

    点了点头,韩立洪道:“二十号是袁文会老娘七十岁的生日,袁文会要大肆庆祝,我想把前去贺寿的老少爷们都送他们上天一游。”

    韩立涛一听,登时大吃一惊,与此同时,他的脑袋也跟着短路,对这件事的后果他没有一点概念。

    兄弟既然说了,就一定能做到,韩立涛压下心头的震惊,他闭上眼睛,开始思索这件事发生之后的后果。

    倘若如此,那天津的汉奸差不多就得给一勺烩了。此外,还得搭上很多大大小小的鬼子。

    这件事一旦发生,必将震惊中外!

    他是搞情报的,又是赵寅成绝对信任的人,所以,很多内幕情况都清楚。

    去年十二月,蒋委员长纠集了四十万之众进剿江西红军,其中主攻部队是蒋委员长的嫡系,十二个师,共十六万余人,由陈诚指挥。

    从今年一月开始进攻,到三月二十二日,五十二师被全歼,五十九师和十一师大部被歼,使得这次清剿彻底受。

    由此,江西红军不仅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更俘虏了上万**士兵,实力再度大幅增强,现在兵强马壮不说,据说已有十万之众。

    在江西剿共受,两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不仅不替南京政府分担丝毫,而且还挥眈眈,时刻准备着抄老蒋的后路。

    在这种形势下,只要有一线之路,南京是绝不会跟日本人全面开战的。

    长城抗战,二十九军是打出了威风,南京政府也大力宣传,但实际上,总的战局却是在节节败退。

    十天前,滦东大儡,蒋委员长也想方设法,准备调集尽可能多的部队,以组织何应钦当初部署的第三防区。

    先后接到征调令的共有四个师,即李生达第七十二师、梁冠英第三十二师、上官云相的第四十七师和冯钦哉第四十二师。

    这四个师,只有上官云相的第四十七是从浙江调过来的的中央军,其他的都是杂牌。

    李生达的第七十二是晋绥军的,那是托了阎锡山的面子从山西“商借”的;梁冠英的第三十二师原来是冯玉祥的部队,后来投过来的,标准的杂牌军;冯钦哉是杨虎城的部下,也戴着杂牌的帽子。

    看调来华北的这些部队,就知道蒋委员长根本没有同日本人打下去的心思,和谈是必然的。

    现在已经很清楚,华北虽有三十万军队,但却挡不住五万日军的攻势,如果继续打下去,平津陷落是必然的。

    想了半天,韩立涛也没想明白,兄弟这事儿要是干了,会对局势有怎么样的影响?是好,是坏?

    他睁开眼睛,问道:“立洪,现在南京正跟日本人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