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本就是一篇闲文,但谁也没想到,惹祸了。

    文章刊登的第二天,上海的日文报纸马上做出反应,称《新生》侮辱了天皇,在上海的日本浪人和日侨马上上街游行,表示不满。紧接着,日本驻上海领事向国民政府和上海市政府提出抗议,要求他们向日本谢罪,严惩有关责任人,停止一切形式的反日宣传。在日本国内,更是一片甚嚣尘上的“惩戒支那”的声音。

    闻报,蒋委员长大惊,着令发布《敦睦友邦令》,其中规定:“对于友邦,务敦睦谊,不得有排斥及挑拨恶感之言论行为,尤不得以此为目的,组织任何团体,以妨国交”,“凡以文字图画或演说为反日宣传者,处以妨害邦交罪”。

    慑于“友邦惊诧”,蒋委员长又训令上海市政府出面道歉,撤换警察局长,查封《新生》周刊社,逮捕周刊创办人杜重远。

    六月九日,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开庭,审理《新生》侮辱天皇案,并当庭宣判,以“散布文字共同诽谤”的罪名判处杜重远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并不得上诉,立即送监执行。

    杜重远被判入狱的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各界人士义愤填膺,成立了“《新生》事件后援会”。一时间,出现“《新生》周刊话皇帝,满街争说杜重远”的情形,全国民众抗日救亡的怒潮进一步掀起。

    对此,韩立洪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在这件事上,日本人愚蠢透顶,而伟大的蒋委员长呢,他还有一丁丁点的政治智慧吗?

    蒋介石这么做,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面对日本人,蒋委员长的化骨**练到了至高的境界。

    ――――

    三十八师部,张自忠正在闭目养神,这时,副官进来,到了张自忠身边,低声禀报道:“师长,韩处长求见。”

    在二十九军,不,在整个张家口,韩处长那都是大名鼎鼎,谁都知道。

    韩立洪有名,不仅仅是过往的战绩,更主要的是来张家口就任之后得到的。

    韩立洪出名,一是因为他有两位如花美眷,谁看了都眼馋,二是这小子狠,谁要是得罪了他,让他抓着了理,那就往死里整。

    二十九军的刺头那有都是,但短短几个月之后,就没人敢惹这位韩处长了。

    韩立洪猛,就是在藏龙卧虎的二十九军,那也是头条好汉,来挑战的,无一例外都被揍趴下了。

    二十九军是最敬重好汉的地儿,像韩立洪这样的,自然会得到人们的敬服。

    还有,这小子不仅勇猛无敌,而且还狡诈如狐,缺德带冒烟,凡是惹着他的,就是宋哲元出面都没大用,因为这小子不仅承理,而且还是真有理。

    对韩立洪,西北军的人感觉比较复杂。

    韩立洪不属于西北军系统,又是军统南京的人,他们自然处处提防,但是,此人又极为另类,让你不得不说一个“服”字。

    还有,这小子有钱,而且极之豪爽,那真个叫挥金似土。

    对韩立洪,张自忠是极为欣赏的,听副官说韩立洪求见,他睁开眼睛,道:“说我有请。”

    韩立洪进来,张自忠起身相迎,道:“韩处长,今天是哪阵香风把你吹我这儿来了?”

    张自忠是标准的军人,大将军八面威风说的就是张自忠这种人,韩立洪笑道:“将军,我是来请你的。”

    楞了一下,张自忠道:“请我?”

    到目前为止,韩立洪交往的都是底层团营一级的军官。就是这团营一级的军官,也都是打出来的交情,属于不打不相识的那种。

    韩立洪这么低调,一是为了避嫌,二是时机不到,他还要多看,多观察。

    韩立洪道:“我请了一个鲁菜做得极好的厨子,所以想请将军过去品评品评。”

    张自忠是山东临清人,常年征战在外,自然会怀念家乡的饭菜,他没有犹豫,道:“那好,我就叨扰了。”

    和张自忠把时间定下,韩立洪告辞离去。

    韩立洪走了,张自忠沉思起来。

正文 二三九章 计划的第一步

    二三九章计划的第一步

    韩立洪突然要请他吃饭,目的是什么?张自忠没有往挑拨离间、阴谋诡计那方面想。韩立洪虽然狡诈如狐,但做事从来都是堂堂正正,从不搞歪的邪的,这也是韩立洪让人敬服的地方。

    有些人你不容易看透,但在某些方面,却又让你毫不怀疑,对张自忠而言,韩立洪就是这种人。

    到张家口之后,韩立洪一改往日的低调作风,他在西街盘了一所大宅子,保镖佣人也从报带过来一大群。

    张自忠快到时,韩立洪带着燕子和妖精亲自出迎。

    张自忠准时赴约。

    进到客厅之后,寒暄已毕,韩立洪陪着张自忠喝茶。

    喝了口茶,韩立洪笑道:“将军,您是不是奇怪我为什么突然要请您过来?”

    没想到韩立洪如此直接,张自忠也笑道:“是啊,我是奇怪。”

    韩立洪道:“不瞒您说,我在天津做点小买卖,将来需要您照应一二。”

    张自忠愣了,他不解地看着韩立洪,问道:“韩处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韩立洪道:“将军,如果不出意外,我想将来平津会是二十九军的天下。”

    张自忠糊涂了,他愣愣地看着韩立洪,好一会儿才问道:“韩处长,你这是所言何来?”

    韩立洪道:“我自己判断的。”

    这是不是南京在耍什么诡计?眉头微微皱起,沉思片刻,张自忠道:“愿闻韩处长高见。”

    韩立洪正要接着说,这时,燕子进来了,招呼他们入席。站起身来,韩立洪道:“将军,请,我们边吃边谈。”

    在餐厅落座,喝过三杯酒之后,韩立洪道:“将军,您认为日本人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

    沉吟片刻,张自忠道:“现在政府倡导中日亲善,两国关系日渐和缓,日本人该会消停一阵子吧。”

    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张自忠是优秀的将军,但并不具备政治家的眼光,七七事变之后,正是由于他和宋哲元同时错判,这才导致二十九军只抵抗了区区四天,便一溃千里。

    长城抗战,二十九军以区区两万将士,靠着几条破枪和大刀片生生打出了中**人的威风,但四年后,仅张自忠的一个师就有一万五千于众,光机枪就有七百挺,但十万雄师却只抵抗了四天,就一溃千里。

    这样的对比,怎不令人浩叹

    张自忠比宋哲元运气好,张自忠以后来的铁血战绩为自己盖棺论定,但宋哲元却葬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郁郁而终。

    如果张自忠也如佟麟阁、赵登禹二位将军一样,在北平陨落,那他极可能不会有佟麟阁、赵登禹二位将军的哀荣,而被划入汉奸的行列。

    军人介入政治,很难有好结果的,日本最终踏上覆灭的道路,丧失了一个岛国千载难逢的机遇,实质上,也正是由于军人主导了政治。

    韩立洪道:“将军,您和日本人有过很多接触,您觉得日本人骄不骄狂?”

    这还用问吗?张自忠道:“日本人自然骄狂。”

    韩立洪又问道:“普遍吗?”

    张自忠道:“极少有日本人不骄狂的。”

    韩立洪道:“看国如看人,这句话用到别的国家不那么合适,但用来观察日本则再合适也不过。判断日本的行为,可以具体到判断一个个人的行为。太过骄狂的人,不管他多么聪明,多么会算计,真正主导他行为的都不是理性,而是**。何况,日本是喂不熟的狼,行事不讲丝毫道义。”

    张自忠沉思不语。

    韩立洪不说话了,他默默喝酒,等着张自忠。

    好半晌,张自忠抬起头,看着韩立洪,问道:“韩处长,你认为日本人接下来会怎么做?”

    放下筷子,韩立洪给张自忠的酒杯满上,然后道:“将军,我觉得日本人早晚会发动对我们的全面战争。”

    轻轻摇了摇头,张自忠道:“韩处长,这不大可能吧?”

    兴笑,没有争辩,韩立洪道:“将军,我们假设,假设日本人征服整个中国是他们的既定国策,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来推测一下日本人的动向。”

    说实话,张自忠打仗在行,却不善于这个,但对这个话题他极感兴趣,道:“韩处长,你继续说。”

    韩立洪也不客气,继续道:“对日本人而言,最理想的局面是推动华北自治,然后,进而在华北复制一个满洲国。”

    华北五省,小麦产量为全国的三分之一,棉花产量为近全国的一半,纺织厂占全国的五分之一,面粉厂占全国的五分之二,产煤量接近全国的一半,产盐量为全国的五分之一,铁路总长度为全国的一半,公路长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此外,还有天津、青岛、秦皇岛、烟台、威海等优良海港。

    若真是让日本人做到这一步,那么,华夏危矣

    张自忠神色凛然。

    “将军,黑神军横空出世,日本人现在大概不会再做这样的美梦了,但黑神军的手段太过酷烈,这反而会更坚定日本人全面征服我们的决心。”说到这儿,顿了顿,韩立洪又继续道:“日本人原本是贪得无厌,受挫于黑神军之后,他们会恐惧,恐惧我们一旦强大,那他们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接着,韩立洪又开始给张自忠介绍日本的内政,讲解统制派和皇道派之争,并着重指出,统制派和皇道派实际上是一个德行,只不过对达到目的的手段见解不同。

    最后,韩立洪道:“将军,如果我判断的没错,我想日本的高层决心已下。”

    张自忠惊讶地看着韩立洪,他一时还消化不了这些‰晌,张自忠道:“韩处长,今天就到这儿吧,你的话我得回去想想。”

    夜色里,望着张自忠远去,韩立洪默默伫立。

    不论是宋哲元,还是张自忠,他们是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