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会议室里,同盟军旅以及旅以上主要军事长官悉数在座,坐的是满满登登。

    主席台上,冯玉祥脸色凝重,他盯着台下众人,缓缓说道:“今天把大家伙都召集来,什么事儿大家想必都清楚,那我也就不废话了。诸位,你们之中心里有话想说的,或者是想骂我冯某人的,今天都敞开说,敞开骂。”

    冯玉祥说完,腾地站起一人,大声道:“总司令,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第五路军支持总司令让南京政府收编的决定”

    说话的人叫檀自新。

    第五路军是由从东北退回来的抗日义勇军组成的,檀自新本是骑兵第十一师长,军长邓文在ji院叫人暗杀了,檀自新就成了第五路军军长。

    冯玉祥微微点了点头。

    檀自新说完,接下来又有十几人表态,都是支持国民政府收编同盟军的。

    最后,冯玉祥的目光落在了方振武和吉鸿昌脸上。

    方振武和吉鸿昌都是抗日的死硬分子,是见面就刺刀见红、有你没我的那种▲且,他们都对蒋介石极端不爽。吉鸿昌跟**走的劲,而方振武是头号捣乱分子,转跟老蒋过不去。所以,冯玉祥决定同盟军接受南京政府收编,最难面对的就是方振武和吉鸿昌。

    方振武和吉鸿昌都不看冯玉祥,片刻之后,冯玉祥道:“叔平±五,你们还有什么说的?”

    “有”冯玉祥话音未落,吉鸿昌腾地一声站了起来,大声道:“总司令,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事情我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但是,既然同盟军是抗日的,那么,愿意抗日的,不想被蒋某人收编的,怎么办?”

    愣了一下,冯玉祥道:“不是都说清楚了吗?愿不愿意被收编,纯属自愿。”

    吉鸿昌道:“总司令,我指的是士兵,不是那些肥头大耳的孬种。”

    冯玉祥的脸黑了黑,因为他就肥头大耳。压了压怒气,冯玉祥道:“世五,那你什么意思?”

    吉鸿昌大声道:“愿不愿意,得由士兵自己说,不能让那些孬种代替士兵说。”

    这一句,吉鸿昌犯了众怒。

    同意接受改编的,各有各的理由,但很多人打鬼子不仅绝不是孬种,而且一点也不比他吉鸿昌次。

    群情汹涌,一来二去都挂了倒劲,就僵上了,非得按照吉鸿昌说的干,不干不行。

    七天后,结果出来了,吉鸿昌输了,而且还输得很惨,他的第二军,除了第五师长**员宣侠父没走,其他的,骑兵第三师长周一宣、第四师长许荣华和第六师长李廷振都离他而去。

    当然,吉鸿昌是输了,但也并不是一面倒的输,其他军的也有不少军官投到了吉鸿昌麾下,只是,投奔到吉鸿昌麾下的,大都是营连排的基层军官。

    最后,吉鸿昌的第二军和方振武抗日救**原本近两万人的队伍,经过士兵自己选择之后,变成了四千三百人。

    其实,有这个结果也不奇怪,因为吉鸿昌老是叫嚣:跟着他,除了打鬼子,别的什么也别想,总之一句话,就是准备去死,去跟小鬼子玩命。

    吉鸿昌输了,但实际上,他赢翻了。这四千三百人,是十万同盟军中真正的精锐。

    跟小鬼子干,同盟军中,冲锋号一响,不怕死不惜命的战士有都是。但是,能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却一定不会很多。

    何况,这还有一个大好处,就是把那些不坚定的家伙都给剔除掉了。

    西风烈,长空铅云,草伏如怒涛,绵延千里。

    红旗猎猎,“抗日游击军”五个大字似要破旗而出。

    马如怒龙,兵如杀神。

    看着眼前的这支队伍,冯玉祥和宋哲元眼中都露出了难掩的艳羡之色。

    这才是军队,这才是骑兵。

    看着这支骑兵,黑神军是何等风采,他们可以略知一二。

    这四千三百人并不都是同盟军中最强壮素质最好的士兵,相反,他们很多人看上去普普通通,毫不起眼,但毫无疑问,他们是战斗力最强悍的一群兵。

    这没有别的原因,原因只有两个字:精神。

    这些个士兵,个个都是狼,不管强与弱大与小,狼就是狼。

    这支军队气势如此肃杀,精神是根本原因,但除此而外,还有一个,那就是马,战马。

    这半个师的骑兵,士兵不都是最强壮的,但马,绝对是。

    这里是草原,马不缺,但优等战马,哪都缺,草原也不多,而抗日游击军的战马则全都是好马,全都是最好的战马。

    能做到这一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钱大爷。

    唐旭是带着巨资来的。

    来送行的,并不只是冯玉祥和宋哲元,很多人都来了。

    和冯玉祥、宋哲元一样,人人都看得眼蓝,也直到这一刻,他们才醒悟到,吉鸿昌吉大头并不是跟他们志气。

    不过,也没人有什么怨言。这么做,大家各取所需,都得利。

    辞别众人,吉鸿昌和方振武率领抗日游击军策马远去。

    察哈尔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他们这是要西进绥远,去宁夏。

    去宁夏,就要过绥远,而过绥远,就要过傅作义和原同盟军的第六军张凌云所部的拦截阻击。

    吉鸿昌和方振武率领抗日游击军刚一动身,南京和北平军分会的电令就先后到了傅作义和张凌云那里,严令他们务必把抗日游击军歼灭。

    实际上,傅作义和张凌云都不怎么鸟南京,但他们鸟钱,鸟军饷,鸟武器弹药,所以,都不得不严阵以待。

    蹄声如雷,却不闻丝毫人声。

    这些人,这些兵,近乎都是死士。

    ――――――

    二台子是抗日游击军的必经之地。

    傅作义和张凌云都亲临前线指挥,因为他们都知道,尽管抗日游击军的人数大减,但战斗力却飙升,他们不放心。

    二十八日,照说抗日游击军早就该到了,但没有,连个人影子也没见。

    第二天,还没有,而且派出去的侦察兵都是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一个都没回来。

    ――――――

    二十九日,晚,何应钦接到了傅作义和张凌云打来的电报,说是没有见到抗日游击军。

    何应钦也没太在意,傅作义和张凌云在二台子部下重兵,吉鸿昌和方振武这俩家伙说不定见势不妙,流窜到了别的地方,或者躲在什么地方,伺机闯过去也说不定。

    ------

    求推荐票。

正文 二〇一章 震了晕了

    二〇一章震了晕了

    接到何应钦的回电,傅作义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琢磨这件事儿。

    抗日游击军能去哪儿?

    察哈尔被他∮炳勋、商震、宋哲元和日本人围得如铁桶一般,如果抗日游击军真的要过绥远去宁夏,那是不行的,但他也不会跟抗日游击军死磕,犯不上,挡住不让过去就行了。

    以抗日游击军目前的状态,不想被全歼,跟日本人拼命不行,庞炳勋和商震的防线是平津,也不可能过去,他这儿也不行,事的就只有宋哲元的二十九军了。

    抗日游击军和二十九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就即便二十九军放抗日游击军过去,他们又能去哪儿?

    过了二十九军的防线,就只能进山西,可进山西,同样没有出路,阎锡山是绝对接受抗日游击军的。

    傅作义默默思索,忽然,他猛地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地图前,他的目光落在了报。

    一切都豁然而解。

    同盟军解散、被收编,那是必然的,是早晚的事儿,但进度之快却远远超乎了他的预料,他以为同盟军不到弹尽粮绝的时候,冯玉祥是不会走这一步的,因为像吉鸿昌和方振武等很多人不会答应。

    这是第一个奇怪的地方,第二个奇怪的地方就是冯玉祥组建的那个奇奇怪怪的特务营,不解之吹在太多。

    还有,由于南京的封锁,全国捐助的物资和钱根本进不来,同盟军穷的叮当响,他们哪来的那么多钱?

    组建特务营和换马,至少也得五十万,别说是吉鸿昌和方振武,就是冯玉祥也拿不出这笔钱来。

    最后,就是吉鸿昌和方振武不惜打散自己的部队而征集的那四千死士。

    这不像吉鸿昌、方振武,甚至是**做事的风格,他们都做不出来这样的事儿,但如果是黑神军,那就严丝合缝了。

    抗日游击军失踪,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这个黑神军到底什么来头?傅作义慢慢转回身,坐到椅子上,重又闭上了眼睛。

    ――――――

    二十八日,唐旭带着一千五百七十八人的“特务营”在大洋湾与抗日游击军汇合。

    三十日,他们穿过了二十九军的防线。

    三十一日,部队进入山西。

    此时,冯玉祥正在阎锡山的府上做客,他们是老朋友,一见面可能特高兴,阎锡山就喝高了,不知道有部队进入山西。

    ――――――

    灵丘位于山西的东北部,处在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处,东与河北的涞源、蔚县接壤,南与阜平交界,可以说一催马就进了河北。

    到了这儿,也就基本意味着安全了。

    灵丘与报的直线距离不到一百五十公里,涞源属于报,是黑神军的势力范围,部队养精蓄锐之后,一个冲刺就能到报。

    现在,南京政府这会儿就开始调兵遣将,也已经无济于事。何况,何应钦根本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到了灵丘。

    灵丘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胡家河村就在灵丘东南的一个山谷里。

    黑神军名义上的大当家,梁桂英梁爷和李志道两天前就已到了胡家河,迎候抗日游击军的到来。

    这些九死一生的游击军战士,一到胡家河就都有点傻眼。

    胡家河村自然有河,而且还不是小河,是足足有十米宽的大河。

    游击军的战士都涌进了大河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