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抗日战争史-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时,国民党政府还对特种兵进行了整建。
1937年上半年,共编装甲兵1个团、炮兵4个旅又20个独立团、铁道兵1个团、装甲汽车兵1个团、通讯兵2个团、工兵2个团。
迄全国抗战爆发,国民党政府陆军已整理与未整理部队共计步兵182个师又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又6个独立旅,加上特种部队,共约170余万人,预定使用于第一线作战者,计步兵80个师又9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炮兵2个旅又16个团。
2。扩建空军
随着国民党政府对全国抗战筹划的开始,空军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1934年以前,国民党政府原有空军8个中队。1935年增编了6个中队,1936年又增编了17个中队(其中包括归顺国民党政府中央的广东空军共10个中队)。至1936年底,国民党政府空军增至31个中队,编成9个大队(即3个轰炸机大队,3个驱逐机大队,2个侦察机大队,1个攻击机大队,共辖26个中队)和5个直属中队,此外尚有4个运输机队。总计全国空军共有各类飞机600余架。全国有飞机场262个,飞机修理厂6个(分设于南京、南昌、洛阳、广州、杭州和重庆)。至1937年春,中央航空学校和航空机械学校已培养飞行员、机械师各700余名。
1936年与意大利合办南昌飞机制造厂。
1937年2月,又与德国合资兴建萍乡中国航空器材有限公司。
1937年5月,将全国划分为6个空军区,先后在南昌、南京成立第3、第1空军区司令部。
3。海军建设
在全国抗战爆发前国民党政府的军队建设中,以海军建材最少,“为经费所限制,未能作大量之建设。”'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3),台北1981年版,第380页。'
1934年海军部曾有1个为期5年造舰50艘的计划,呈送军事委员会,但未能付诸实施。至1937年上半年,中国海军虽有3个舰队,大、小舰艇100余艘,但总计不过6万吨。且各舰艇都是旧式的,威力很小,仅能在沿岸或江河一带协助陆上战斗或担任警备。
(四)修筑国防工事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和爱国人士的推动下,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对国防建设进行一些筹划。
1935年,虎门要塞改归军政部直辖,经过整理,71门火炮分别修配齐全。
1936年3月,对镇海要塞进行了调整。为增强各要塞火力,国民党政府向德国订购了一批要塞重炮,先后装置在江阴、镇江、南京、武汉各要塞。
到1937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南京、镇江、江阴、宁波、虎门、马尾、厦门、南通、连云港等9个要塞区整建完毕,拥有炮台41座,各种要塞炮273门。'《全国要塞现状一览表》(193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国民党政府按照国防区域、作战计划以及战场划分构筑国防工事是从1935年开始的。当年底开始投入较多的力量从事国防工事的构筑。国防工事按其坚固程度分为三种:永久性工事系用钢筋水泥构筑而成;半永久性工事系用铁轨、枕木构筑而成;临时性工事则由简易材料临时构筑。
1936年春季前后,国防工事构筑大部展开。主要是在按敌情设想的下列地区构筑阵地:
(1)山东区:潍河、鲁南、鲁西。
(2)冀察区:北平、天津、张家口、沧县、保定、德县、石家庄。
(3)河南区:豫北、归德、兰封、开封、郑州、巩县、洛阳。
(4)徐海区:海州、运河、徐州、蚌埠、淮阴。
(5)山西区:晋东、晋北。
(6)绥远区:绥东、绥北。
(7)浙江区:沪杭线、宁波、温州、台州、京杭。
(8)江苏区:京沪线、南通、南京。
(9)福建区:龙岩、延平、福州、厦门。
(10)广东区:潮州、汕头、雷州、琼州、广州、惠州。
上述战场的工事构筑,又分为若干道防线,如京沪间分为漱沪阵地、吴福阵地和锡澄阵地三道防线。至1937年上半年,江苏、浙江、山东、河甫、山西、绥远、冀察各区第一期国防工事基本完成。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漱沪、吴福、锡澄、乍平嘉、乍澉甬、宁镇、鲁南、豫北、豫东、沧保德石、娘子关雁门关内长城等阵地工事。
另外,武汉地区的国防工事,也于1935年夏开工,从北面的武胜关,南部的城陵矶,东至田家镇,构筑东向的武汉外围国防工事,断断续续构筑了两年之久,至1937年上半年,仍未竣工。
国民党政府修筑的国防工事和整建的要塞,大部分在不同程度上为尔后的抗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实行征兵制度,推行国民军训
1935年11月,国民党“五大”通过了《请改良兵役制度,实行征兵案》和《应速行全国征兵制》案。
1936年3月1日,国民党政府明令实行“兵役法”。当年底,首批征集新兵5万名入营训练。
与征兵制相关的是建立师管区。
1936年3月1日,国民党政府军政部划分全国为60个师管区、10个预备师管区,每一师管区配置一个调整师为主,一个整理师为从。
1936年,先在苏、浙、皖、赣、豫、鄂6省设立了12个师管区(各辖4个团管区)。1937年春,又在湘、鄂、赣、豫、苏、闽6省设立8个师管区,在川、黔、陕、甘、桂、滇、鲁、冀、晋、绥、宁等省设立19个师管区筹备处。师管区的基本任务是:现役兵之征集补充,各兵役召集教育,动员计划实施等。
在实行兵役法的同时,国民党政府对壮丁和学生推行了国民军训。
壮丁训练:
1936年,国民党政府发布《壮丁训练实施纲要》,并予实施。
同时订立《县军训教育官遴选办法》,由中央统一训练各县军训教官,分配备省任用。计第一期至第四期共训练县军训教官968人。至1936年底,壮丁训练完毕者达50余万,正在训练者约100万余人。但是,国民党政府的所谓壮丁,绝大多数是强抽和抓捕来的,难以收到应有的训练效果。
学生军训:
1935年国民党政府对大、中学生全面推行集中军训制度,每期3个月,授以预备役军士和候补军官教育。首先实行学生军训的有苏、浙、皖、闽、赣、鄂、鲁、晋、冀、滇等省和京、沪、青3市,尔后逐渐推行到全国。到1936年底,全国高中及同等学校受训合格为预备役军士者有17490人,专科以上学校受训合格为候补军官者有888人。到1937年上半年,全国已受军训的高中学生约224000人,专科以上学生64340人。
在西安事变前,国民党整建陆空军等军事准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剿共”服务的。
1937年度,国民党政府拨出普通军费和国防建设专款共6。34亿元。其中空军建设费7000万元,陆军建设费约1。2亿元,海军建设费228万余元。
这是自“九·一八”以来第一笔不用于内战而用于抗战的巨款。然而此时距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因此所能进行和完成的军事准备是极其有限的。
二、加强重工业和交通建设
(一)国防经济建设的筹划
1935年12月4日,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内称:“值此国际风云,益趋险恶,设战事一旦爆发,海洋交通隔绝,外货来源阻断,举凡吾人平日衣食住行之所需,将立呈极度之恐慌。届时即无强敌之侵入,我亦将因社会经济之混乱而自行溃亡也。……应速具勇往果断之决心,采取最进步最有效之方式,迅速作适当之准备,调整原有生产组织,统制社会经济行动,使国民经济,得为有组织有计划之活动。”
该案确立了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原则朋条。'蒋纬国:《抗日御侮》第1卷,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台北1979年版,第101~104页。' 并在第3条中规定:“国民经济之建设,应以整个民族为目标,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尤应审度各地交通地理之形势,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
1935年7月,蒋介石提出:“对倭应以长江以甫与平汉路以西地区为主要线,以洛阳、襄樊、荆宜、常德为最后之线,而以川黔陕三省为中心,甘滇为后方。'张其昀:《中国国民党党史概要》第2册,台北1979年版,第747页。'
据此,1935年资源委员会在拟定三年重工业建设计划时,提出了在湘、鄂、赣三省建立后方战略基地的设想,“拟以湖南中部如湘潭、醴陵、衡阳之间,为国防工业之中心区域,并力谋鄂南、赣西以及湖南各处重要资源之开发,以造成一个主要经济中心。”'经济部:《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1938),重庆市档案馆藏档案。'
国民党政府确立配合国防的经济建设方针,对抗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经济资源调查和工业建设计划
为调查研究全国各种资源状况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并提出相应计划,1932年11月1日,国民党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隶属于国民党政府参谋本部。该委员会经过几年的工作,调查了全国矿产、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财政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对化学工业及轻工业有关部分作了分业调查,拟定了统制计划。
1935年4月,国防设计委员会与兵工署资源司合并改称为资源委员会,隶属军事委员会。主要任务是从事资源的调查研究、开发和动员。但实际上注重进行重工业建设。
当年,资源委员会拟定了三年重工业建设计划。内容如下:
(1)统制钨锑,同时建设钨铁厂,年产钨铁2000吨。
(2)建设湘潭和马鞍山炼铁厂,年产30万吨。
(3)开发宁乡和茶陵铁矿,年产30万吨。
(4)开发大冶、阳新和彭县铜矿,同时建设炼铜厂,年产3600吨。
(5)开发水口山和贵县铅锌矿,年产5000吨。
(6)开发高坑、天河、谭家山和禹县煤矿,年产150万吨。
(7)建设煤炼油厂,同时开发延长、巴县和达县石油矿,年产2500万加仑。
(8)建设氮气厂,年产硫酸铔5万吨,同时制造硫酸和硝酸。
(9)建设飞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