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自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不知道的自己-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对于成长而言,重温初恋是一种退化。如果用对家庭的责任感来对抗这种退化,则是对成长的逃避,并且会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初恋被攻击,受伤的是整个人格;完全地回到家庭中,则可能使本来很轻松的家庭关系平添几分沉重与不快。对抗退化的最佳方式,只能是成长本身。
成长就意味着选择。对向兵来说,首先是要结束同时与两个女人发生情感纠缠的状况。至于最终是超越初恋并且继续保持与章婷的关系,还是轻轻松松地回到家里,那是向兵自己的事情。就象没有人能代替他成长一样,也没有人能代替他作出选择。
 
一生的烦恼和一滴油
刘老汉是一个典型的庄稼人。他一生中有一个不大但也绝对不小的烦恼,就是他家的木门在开和关的时候都会发出响声。那响声又尖锐又干燥,常令他心烦意乱,全身上下都不舒服。
响声是什么时候有的,已经无从考证,但肯定是在刘老汉娶媳妇之前。他记得很清楚,他的父母早亡,诺大的房子他一个人住,娶媳妇儿以前只要忍受自己一个人开关门的尖叫声就可以了,媳妇儿进门以后就开始忍受别人制造的声音。尤为恼火的是,别人开关门的时间和快慢无法预料,冷不防来一阵或长或短、或轻或重的怪音,刘老汉半天都恢复不了常态。
媳妇儿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门的响声也一年比一年增多。孙辈们出世以后,响声增加了几个几何数级,刘老汉的烦恼也增加了同样多。
他的脾气也慢慢变得暴躁,常常为一些小事大发雷霆,儿孙们都害怕接近他。对他来说,一方面,那种声音是恼人的,另一方面,没有烦恼的生活又是不可想象的。
后来刘老汉病了,成天躺在床上。一次正在念初中的孙子进门,在门的响声结束以后,他叹着气说:我一听见门响就难受。于是孙子就从厨房拿了一瓶油,往门轴上下摩擦处各倒了一滴。几次开合之后,响声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个月以后,刘老汉去逝了。他在去逝前才明白,是什么带给了他一生的烦恼,以及消除这个烦恼本来是何等的容易。
这个听起来荒唐的故事却是实实在在发生过,而且在以另外的形式时时处处发生着。比如曾在街上见到一位衣着如时的漂亮女郎,鼻子上长着一颗突出来的比黄豆略大的黑痣。那当然不是一颗美人痣了。相信她曾千百次地照镜子,也曾千百次地为之烦恼过,但就是没有为消除这个烦恼做点什么。既使在一般的医院里,去掉这样一颗痣对医生来说也只是举手之劳,几分钟就彻底解决问题,而且可能疤痕都不会留下。

()免费电子书下载
还有我们心灵深处的“噪声”和个性上的“黑痣”呢?想必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些吧。如果我们不设法针对它们做些什么,烦恼就会终身与我们为伴。 
 办公室门口,神色慌张、满头大汗,一边连说对不起,一边坐下。我看出她有很深的自责。我们谈完了那些事后,她告诉了我她迟到时的心情。
她说:我是提前就出了门,叫了一辆出租车,想时间绝对是足够了。没想到路上堵车。开始我还不着急,后来眼看要迟到了,急得不得了,不停地催司机,要他抄近路、超车,还差点跟他吵起来。本来我知道,迟到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当时的感觉是,迟到一分钟都有天要塌下来的感觉,或者是感觉到面临灭顶之灾。我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说:让我来告诉你是怎么回事。那是因为,你没有把过去和现在分开。
她问:怎么讲?
我说:也许在你过去的经历中,因为一些小过错受到过惩罚。这些经历你没有忘记,逐渐地积累起来,所以此时此刻的一件小错,也会把对那些事的记忆带动,使你感觉到象是犯了大错,要受到很严厉的惩罚一样。
她若有所思,似乎在回忆遥远的往事,一边点头一边说:对,你说得对。 
这就是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一头牛的故事:如果不停地、一根一根地往一头牛身上放稻草,那最后总有一根会把牛压死。这并不是因为最后一根稻草特别重,而是因为以前已经积累了很多的重量。
积累,也许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之一。 
情感也是可以逐渐堆积的。有好多事情,比如高考失败、失恋、下岗、人际冲突等等,如果孤立地看它们,每一件都不至于会导致一个人精神的崩溃,更不会致使一个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如果这些事件与一个人过去所体验过的痛苦叠加起来,后果就可能很严重了。
佛认为,一个觉悟的人的特点是:活在当下。过去是虚妄的,过去的痛苦会加深我们此时此刻的痛苦,过去的幸福会遮挡我们感受现实的目光,这都不好;将来更加虚妄,一个为将来活着的人可能会成为一个从来就没有活过的人。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一个活在“当下”的人会客观地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一切事件,不会把这些事件的后果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任意地叠加、夸大或者缩小。 
朋友,把眼睛睁大一点,清楚地看着现在,把过去和现在分开;把以前的“稻草”都扔掉,只考虑和承受眼前的那一根“稻草”:不就是迟到了一刻钟吗?不就是一场考试没考好吗?不就是失去了恋人或者失去了几个朋友吗?不就是暂时没有工作吗?告诉自己,我愿意承担所有这些事件带给我的相应的痛苦和惩罚。但是,对那些与这些事情无关的、过分的、多余的、不恰当的、不相称的、不公平的痛苦和惩罚,大声地说:
这与我无关!我不要! 
2002/6/16 
把自己和别人分开
人生如棋。棋盘上的胜与负、荣与辱、喜与悲,的确是人生或亮或暗的色彩的折射。
假如我们把目光放到棋盘之外,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些人在看棋,情况会怎样。观棋不语的真君子,当然也是有的,但喜欢支招的人也不会没有。有一些人,自己不愿下棋,就只想看棋,还喜欢出主意、做评论。
对于下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处境。如果支招的人支的是一个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臭招,你当然可以不照他的去做,但是,你会想这样可能会得罪他;如果支的是一个好招,也会有问题,因为照他的做了,那是你下棋还是他下棋?最后是你赢还是他赢?总之,在有多嘴的人在旁边的时候,你的棋会下得一塌糊涂,结果不管是输是赢,你都会觉得难受。
我们再进一步设想,如果有一个人总是在很多人支招的环境中下棋,突然有一天,那些人都不见了,他需要独自一个人面对对手,会怎么样?可能的结果之一是,他走每一步棋之前都犹豫不决,走完每一步棋之后都想,如果别人看到我这样走,是不是会说我走错了呢?
我们说,这样的情形是,他把别人装进了自己的心里,使别人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使别人成了自己的行为的评判者,很多的时候,甚至是最高的评判者。
这种情形,就更象是人生了。
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人群中。完全不顾及别人的看法,那也会有问题。但是,对更多的人来说,问题恰恰在于过分地顾及他人的看法。一切他自己的事,小到表情、衣着、购物,大到职业、择友、信念等等,他都会不自觉地想,别人会不会批评我或者笑话我?这样的想法如影随形,象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把人束缚得难以动弹。
一个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过过多的指责的人,或者说被别人过多地“支招”的人,容易变成一个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的人。不过,成长的过程,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没有人能使时光倒流,没有人能改变过去。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现在和将来。
改变的办法是,把心里的别人认出来,然后把自己和别人分开。棋是自己在下,人生的路是自己在走,别人的话可以听听,但一切与自己有关的事,自己都应该是最高评判者。
在你分开了自己和别人,在你真正成了自己的最高评判者之后,不管有没有看棋的人在那里喋喋不休,对你都没有什么影响了。只有这样,你也才能真正能够承受如棋人生的失败、羞辱和悲伤,也才能真正以一个完整的人的身份,享受胜利、荣誉和喜悦。
只有自己担当了一切的棋局,才有意思;只有自己担当了一切的人生,才有是真正有价值的。
2003…2…18 
别 被 自 己 伤 害
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听到伤害和被伤害的事。
那么一个人是怎么受到伤害的呢?

()
伤害有两种,肉体的,心灵的。
肉体的伤害归法院管,我们不去谈它。
心灵的伤害,我认为是这样发生的: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差,我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他的伤害。
比如我希望一个人喜欢我,但实际上他却对我不好,那我就会感到受到了伤害。
相应地,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好,那我就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伤害,一种内心的宁静被打破的伤害。
更糟糕的是,这为下一次受到真正的伤害留下了隐患,因为这提升了我们对别人的希望。别人的态度是由别人控制的,我怎么能保证别人总对我好呢?
再比如,一个我不在乎的人,我对于他对我的态度没有任何希望,所以他无论怎么对我,都不会跟我的希望发生冲突,所以我绝不会受到他的伤害。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说,我们如果感觉到受了伤害,那并不是别人伤害了我们,而是自己的愿望伤害了自己?
如果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也在某些方面伤害过别人,因为我们对别人的态度不可能总是象他们所希望的那样。
古人说:宠辱不惊。
那是把对别人的希望降低到最低点了。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呢?
别被自己的希望伤害。请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那你就永远不会受到来自人际间的伤害了。 
2002…4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