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医-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润的少年立刻红了脸,吞吞吐吐的说道:“这,不着急吧。”

锦卿笑了,“怎么?有中意的姑娘了,哪家的?请到家里来让我相看相看?”

好半天,锦知才低声羞赧的说道:“也没到那个程度……我有一个同窗,他有一个妹妹,今年十五岁,我们一起出去踏青过几次……”

锦卿笑的眉眼弯弯,锦知长大了,如今已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了。

见锦卿不反对,锦知鼓足勇气说道:“她家境不是很好,父亲几年前去世了,只剩母亲经营了两间铺子,维持家业。”

“这样啊……”锦卿沉吟起来,“先把人接来看看吧,家境不好无所谓,我们这样的人家,到也不在乎媳妇家的家境如何。”

锦知看着锦卿隆起的肚子,担忧的说道:“姐,你还怀着孩子呢,不如等生了孩子再来说这事吧。”

锦卿伸手点了下锦知的额头,“傻瓜,我要是生了这胎又怀了下一胎,你就不成亲了?”

锦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等锦卿扶着腰走出房门的时候,又忐忑不安的说道:“姐,我们就这么冒冒失失的让人家来,会不会吓到人家?我……我还没跟她说过几句话呢!”

没等锦卿开口,孟钧就抱着粽娘笑呵呵的从门外走了过来,十分诚恳的对小舅子说道:“锦知,你要是有我当年十分之一的厚脸皮,现在说不定都抱上孩子了!”

“呸!”锦卿红了脸打了孟钧一巴掌,“当着孩子的面胡说什么!”

锦知目测,那一巴掌的力道仅仅比抚摸重一点点。

……

锦卿是个行动派,加上怀孕后无所事事,连杏林医学院孟钧都不让她去了,在家里十分无聊,对于做事十分积极。

和锦知商量后第二天,锦卿就给锦知的同窗家里——郭家下了帖子,邀请郭氏母女前来做客,想着郭家家境一般,锦卿特意穿了件家常穿的普通裙子,连头上的饰品都尽量简单化。她想着既然是锦知看中的,必然差不到哪里去,第一次见面,别让对方觉得国公府富贵压人就好。

郭氏母女接到一品国公夫人的帖子后,惊讶了许久,大概是做梦也没想到皇后的亲戚,高高在上的安国公府会向他们发出邀请。

锦卿对于锦知口中的郭家妹妹郭萍兰印象不错,小模样算不上顶漂亮,笑起来一对细长的眼睛就弯成了月牙,十分的讨喜,身上的衣服是崭新的,估计是为了来他们家新做出来的,整齐干净,坐在那里乖乖巧巧,很恬静的小姑娘。

郭夫人年纪不过三十四五,两鬓已经斑白了,显然是操劳过度的原因,进了国公府见了锦卿十分的拘谨,心里又是喜悦又是忐忑,压根不敢相信国公府的舅公子,皇上的表弟会看上自家女儿。

“夫人不必客气。”锦卿笑道,“不知道郭小姐多大了?”

郭夫人连忙欠身回答道:“萍兰十五岁了,壬戌年六月初六的生日,夫人您叫她萍兰就行,在您面前当不得什么小姐的。”

锦卿微笑着点头,“萍兰平日里喜欢做什么?”

郭萍兰微微红了脸,说道:“做做女工,帮我娘整理账册,我哥哥从学院回来的时候,会教我读书写字。”

“不错。”锦卿赞许道,“女孩子还是识字的好,多看看书,见识也宽广一些。”

 第286章 番外 锦知(二)

郭夫人脸上笑容更盛了,听这话,国公夫人像是极满意萍兰的。从一进门,她就不敢抬头,原想着国公府门第高,定然瞧不上他们这小户人家出身的,没想到这位夫人和善好说话,有这么个长姊,萍兰嫁过来,日子应该会过的很好。

锦卿请了长乐坊的说唱班子过来,在府里搭了台子,请了郭氏母女看戏,伶人说唱的段子十分有趣,惹的萍兰小姑娘捂嘴笑了几次,一片天真烂漫之象。

郭氏母女临走的时候,锦卿掏出了袖子里的一只玉钗给了萍兰,简单的红玉钗子,仅钗头刻了一朵花,“这是我和锦知的母亲留给我们的。”锦卿笑道。

郭夫人立刻明白了锦卿的意思,眼圈激动的有些发红,拉过萍兰说道:“还不快谢谢夫人!”

萍兰脸红的滴血,恭敬的给锦卿行了个大礼,才和母亲离去。

晚上锦知回来后,缠着锦卿问怎么样,锦卿笑道:“定亲的信物都给了,你说怎么样了?我后天着人去探探郭夫人的口风,看看他们是个什么意思。”

转念一想,锦卿又沉吟道:“这样是不是太仓促了,不如我再叫萍兰来玩两次,看清楚个性了再去下聘礼。”

然而没等到后天,第二天下午,锦知面色不愉的走到了锦卿跟前,低声说道:“姐,不用再请郭萍兰了。”

锦卿诧异的问道:“怎么回事?”

锦知觉得面上十分的难堪,明明是自己识人不清,害得一家人都为他瞎操心。“郭……姑娘弄断了咱娘留下来的玉钗。”

锦卿心里咯噔了一下,安慰他道:“断了就断了吧,那玉有些年头了,说不定内部早有裂纹了。”

“不只是这样。”锦知叹口气,全盘跟锦卿说了,原来郭萍兰得了锦卿给的定亲信物,便存了炫耀的意味,戴着玉钗去和几个小姐妹聚会,说起来这是安国公夫人给她的,几个小姑娘又是羡慕又是好奇,撺掇她取下来让她们看看,开开眼,结果人手一杂,这钗没接稳当,掉到地上,断成了几节。

锦知的同窗和锦知说起来的时候一脸的羞愧,几乎没脸见锦知了。

“这可不行。”良久,锦卿低声说道。弄断了钗子是小事,得了钗子巴巴的炫耀才是要不得的,怎么也不能让锦知娶一个虚荣的姑娘。

“剩下的碎玉呢?”锦卿问道,“去让宋嫂子找找玉石匠人,看能修补黏贴起来吗?留个念想也是好的。”

锦知欲哭无泪,“她怕郭夫人知道骂她,把碎玉扔小姐妹家里了!”

这下子连锦卿都怒了。

“我不娶亲了。”锦知少年倔劲上来了,气哼哼的说道。“我要去西北投军,跟姐夫一样做将军。”

“都这么大的人了说什么傻话!”锦卿哭笑不得。

锦知到底没去投军,说到底也是少年失意时的气话,再说了就算去投军了现在也没仗可打……

顾瑞雪知道后把这两个办事不靠谱的表妹表弟轮番骂了一通,“那什么郭萍兰,要是锦知真有兴趣,纳进来做个妾都是抬举她的,你倒好,也太给她脸面了,现在好了吧,人家直接给你蹬鼻子上脸了。”

锦卿倒是不生气,她也不知道小姑娘是这样的人啊。从小锦知就过苦日子,她心疼弟弟,就想着锦知喜欢什么样的,她就给锦知娶什么样的,哪想会这样。

“算了。”锦卿自知办砸了事,厚着脸皮笑嘻嘻的扒着顾瑞雪的胳膊,“她没那个福分,我们也不强求,肯定是我娘不喜欢她,那钗子才自己碎掉的。锦知多好的孩子啊,哪里会愁找不到媳妇?”

“你还真是……”身着龙袍的顾瑞雪摇头哭笑不得,这丫头不就是怕自己找郭萍兰的麻烦么,堂堂一国皇帝,她有小心眼到去欺负孤儿寡母吗?

“科考名次都出来这么久了,朕一直没想到要给锦知安排个什么职位,如今经历了这档子事,倒让朕茅塞顿开了。”顾瑞雪说道。

“啊?”锦卿回过神来,摸了摸隆起的肚子说道,“千万别是什么高位,他还小,要多历练。”

“没错。”顾瑞雪敲着案几,“小孩子就是要多历练才能看懂人心,只闷头读书把人都读成傻子了。”

顾瑞雪大笔一挥,袁锦知成了新鲜上任的七品外交使,负责出使西域各国,是这一批科考前十名的学子中,官职最低的一个。

委任令一出现,立刻堵住了悠悠之口,大家都以为皇上的表弟如今科考榜上有名,皇上一定会借此机会给表弟委任高职,没想到却只封了一个七品,还发配地方了。

朝中不少人趁机巴结,上书皇上此举贤明云云。

几家欢喜几家愁,刘嬷嬷就很惆怅,这意味着锦知要常年离家了。锦卿却很高兴,这是个极不错的机会,男子汉就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有见识。锦知才十六岁,他的人生还很长,不一定非得像那些京城贵族子弟一样年纪轻轻的绑在老婆孩子身上。

保和殿大学士家的小儿子娶媳妇,锦卿过去的时候,人人都在热热闹闹的议论今年的榜上有名的新科才子们,瞧见锦卿过来了,叶玮安的母亲张氏笑道:“安国公夫人的弟弟考的不错,可是给我们京城的学子长脸,只可惜……官职虽然不高,可日后慢慢来就是了,不用着急。”

说的甚是善解人意。

锦卿面色不改,点头道:“夫人说的是,那些宰相、太师什么的,可不都是从七品小官做起来的?不管如何,得先有那个实力考上才行,不是吗?”

这是暗讽叶家连考科举都没人考上了,张氏气哼哼的,对着锦卿那张笑脸又发不出脾气来,如今孟钧愈发的受器重,顾后登基就封了有功之臣,孟钧也被封为了安国公,着实让她心里头不痛快。

张氏鼻子哼了几声,笑容端庄淡定,呸,他们国公府才不需要考科举,靠荫补入仕就能做官,可话说回来,不是自己正经考上来的,底气不足……

想来想去,张氏都觉得惆怅,再看锦卿,被众人如众星拱月般围在一起,谄媚的巴结的人无数,这丫头命怎么这么好,嫁了孟钧是个能干的,养了个弟弟又是个人才,张氏越想越生气,撇过头去板着脸无视袁锦卿。

跟着张氏走的一群贵妇自然看得出张氏和安国公夫人不对盘,立刻有样学样,端足了架势。

锦卿回头一看,乐了,张氏这一桌人,哪像是来参加喜宴的,分明是来参加领导追悼会的!配个哀乐就能入戏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