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说,这丽娘还真是干活的人,做的早点一点不比王氏差。还有杜雪,跑堂干的也不错。生意比较好,干活的人又少,她每次都是端两盘馒头出来。
“小心点,”见一转眼周雪又端上了一大托盘热汤,傅瑶干脆替她托起了一边。自从推出了福利,在外面站着的人可以免费喝一碗汤后,早点店的生意就好了很多,销的最多的自然就是这热汤了。常常要用一个大托盘装五六碗端出去。
“这样太危险了,”傅瑶将汤送到外面后,对杜雪道:“生意再好也不能这样不管不顾啊!”
杜雪低头听训。他们一家人自从跟爹一起发配后就从没吃过一顿饱饭、喝过一碗热汤。就算到达琼州后,住的地方也是阴暗潮湿的,更别提吃饱肚子了。要不然上次大哥也不会因为她跟妹妹而去偷粮食了,爹也不会被打了。好在上天还是可怜他们一家人的,傅瑶救了他们。
现在又能在这里干活吃饱肚子,她怎么能不卖力干活。
“下次我会小心的,”杜雪冲着傅瑶笑笑,转身又去干活了。
自家也是从艰苦的环境中过来的,傅瑶自然理解她们有了活就想卖力干的想法。也就没再多说了,只是心里想着等下跟她娘商量一下再请几个人帮忙。
就算这里不缺,到时候甘州的酒楼开起来后也是需要人手的。跟甘州相比,傅瑶一家自然是相信琼州这边的人的。到时候,流放的军户因为不能去甘州就到这个早点店干活,没有自由限制的当地农户就可以去甘州的酒楼了。
还有窑厂,如果能开成的话,也可以请这边的军户。
虽然军户都是犯人的身份,但傅瑶觉得,有时候他们比好多人都强了不少。
其实在古代,被判刑的人不一定都是犯过罪的,这种朝代时兴连坐,就是一人有罪,祸及全家,厉害的罪还要祸及全族。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坏人。
何况,就算是真正犯过罪的坏人,在陈指挥使的严令下,也不敢再胡作非为。
忙忙碌碌了一早上,中午的时候,集市散了,客人也没了。王氏这才带着厨房里的人做她们吃的午饭。外面的人则是将桌椅板凳都擦洗一遍,该收拾的都收拾好,等着过半个月后再过来开业。
因为地方太远,这边半夜就得起来干活,所以,丽娘和杜雪是昨天晚上就赶来的。
吃完午饭后,王氏又将剩下的一些米面汤水之类的食材都给了丽娘,让她带回去给家里的大人小孩吃。
丽娘母女俩连连道谢。
“她们也是可怜人啊!”丽娘她们走后,王氏叹气道:“也是被人所逼啊……”
傅瑶这才知道,原来杜林一家世代酿酒。原本生活在一个小山村里过着平静祥和的日子,有一天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打猎路过他们村,见到丽娘和杜雪母女两都生的漂亮,就生了邪心。之后伙同别人给他们家下了个套,将全部家产都弄没了,还欠了大笔的债。然后那位公子就拿着欠据过来要将丽娘和杜雪带走。杜林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妻女被人带走,一时起了争执,最后动了手,失手打伤了那个公子。接着他就被抓起来,本来只需要坐几个月牢的,谁知那公子家派人买通了县老爷,他就被发配到这里成了军户。
丽娘担心杜林一走,自己和女儿肯定难逃那人的毒手,连夜收拾了东西跟随着丈夫一起到了琼州。
因为只是发配了杜林一人,所以琼州分给他的东西住处都是一人份的,要养活一家人根本不可能。上次就是因为小女儿饿的实在受不了,儿子才去偷东西的。
傅瑶听的很是唏嘘,这家人也算是历经磨难了。
“我是去军户村想找人过来帮忙的时候听说的,想着反正咱们这里缺人,就让她们母女俩过来了。”王氏道:“怎么也能帮助她们点。”
傅瑶点头。
将门板放下来后,傅瑶就拉着周兰往附近的军户村里去,问问看有没有会烧窑这项技术的。
刚到军户田地边的时候居然遇到了刚才走了的丽娘,只有她一个人,杜雪估计将她们给的东西拿回家了,丽娘正一个人蹲在田边摘野菜。
“丽娘,”傅瑶叫了声。
丽娘直起身子,见是傅瑶她们,有些不好意思的擦了擦手,然后走过来。犹豫的问:“你们这是……?”
她是知道傅瑶家是不住在这边军户村里的。
“哦,我想去你们军户村问问看谁会烧窑。”知道她好面子,傅瑶也就没往她手上看。
“那我带你过去吧!”丽娘又擦了擦手,转身将刚才摘的野菜拾起来。
刚开春,地里的土都没化开,也不可能长出什么好的东西来,看着那小小的野菜,傅瑶想,她们家可能真的太困难了。
“我们家正好缺一两个帮忙收白菜的人,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过来帮忙?”
她们家过冬的时候种了十几亩地的大白菜,就是为了做辣白菜,但是现在白菜有了,就是人工没了。还有一点就是白菜太多了,没有地方清洗。家门前的水塘还太小,得将白菜全部运到街上的铺子上洗才行。街道后面正好有一条很长的小河,足够她们洗菜了。
另外比较麻烦的是,将白菜洗干净后还得全部运回来,因为街上没有那么大的地方腌制辣白菜。光那些半米来高的坛子就有四五十个,那边根本放不下,也就是荒地上地方大了,搁别的地方,还真放不下他们家的家产。不说这几十个大坛子了,就是那百来头牛羊,就够地方养了。
还有就是将白菜收完后,地里还得再种上粮食,这也需要人帮忙。家里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种田的人真的不够了。包括先前租的五亩军户的田地,都得要人种。
“我愿意去,杜雪也可以过去,她很能干活的,”丽娘连忙道。
傅瑶点点头,又跟她细细说了一下去自家要干些什么活,几人一路往军户村里去。
路过村口的一个茅草屋时,傅瑶忽然从里面听到了杜雪的声音,问了丽娘才知道,这个茅草屋就是他们的家。杜林本来是一个人发配过来的,所以琼州分给他的房屋就很小,而且很破旧,比当初傅瑶她们刚来琼州时,她爹搭的那个茅草棚好不了多少。
傅瑶心下微酸,忍不住走了进去。
里面,丽娘的儿子和小女儿正抢着杜雪带回来的食物,连傅瑶她们走进去都没看到,还是缝衣服的杜雪看到了,连忙站起来。
“傅小姐,你们来了,我们这里太小了。”
傅瑶笑笑,那边丽娘早已拉过了正在吃饭的儿子和小女儿过来,给傅瑶和周兰道了声谢。
“我来这边是找人的,就是进来看看,你们歇着吧!”
屋里太穷困了,而这家人看着也是很要强的,这种人是最见不得别人施舍的,可是现在不得不接受别人的施舍,这对他们来说是最痛苦的。这样,给她们一份工作远比施舍她们来得好。
傅瑶走了出去,对着跟出来的丽娘道:“明天你就带着杜雪过去帮忙吧!我们家比较远,不过很好找,沿着荒地走就是了,里面唯一的一户人家就是我们家。”
丽娘母女感激不尽,傅瑶刚准备离开,正好去军营训练的杜林回来了。他是犯人,来这里后上半晌要去军营训练,防着战事起的时候,能够熟练的上阵杀敌。下午的时候就可以回家侍弄分给的田地了。只是现在刚开春,土地都没化开,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在家干急眼。
“傅小姐,你们这是……?”杜林一见傅瑶很高兴,王氏让丽娘母女俩去早点店帮忙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对傅家更加感激。
丽娘连忙上前将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马上就有事情做了,杜林脸上的感激之色更浓,搓着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相公,傅小姐想来问问咱们村里有谁会烧窑的?”丽娘又把傅瑶的来意说了一遍。
“窑厂?哪一类窑厂?烧瓷器的吗?”杜林疑惑的问。
傅瑶回道:“不是,那个…比如说瓦窑之类的!”
“瓦窑?烧窑的瓦匠啊!”
“嗯,如果能找到精通烧窑的人,我就准备开个窑厂!杜叔,您仔细想想,如果真有这样的人,这人诚实可靠,只要他能按我的要求做,我可以给他一月至少一两银子的工钱!”
杜林垂眉思索,杜家人也都静下来帮忙想办法,片刻后,杜林一拍巴掌道:“对了,我差点忘了,傅瑶小姐,我在发配到这里的路上认识一个人,他也是被发配的,听说他好像就是窑厂的!听那位大哥说,他从年少时就一直在瓦窑厂干活儿!不过……”
“哦?不过什么?”傅瑶问。
“不过我来到琼州后就没见过他了。”
“你们是在来琼州之前分开的,还是来了琼州后分开的?”
“来了后分开的,好像是甲士看着他身有残疾挺可怜的,就给他分配到了一个大户人家家里。说是帮那户大户人家看房子……”
“哪户?”傅瑶问。
杜林摇了摇头,“当时人太多了,这边的士兵又很严厉,我们也不敢问。”
“哦,”傅瑶垂眸,心下思索,只要在琼州就好了。来这里的犯人都会造册,而册子就在她爹手上,只要她爹回来绝对能找到那人。
傅瑶想了想,这个烧窑的人要是一个有自由之身的就好了,研制泥砖的过程和技术必须得保密,但是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改天还是要跟她爹商量一下去隔壁的临县看看,有没有这样的人才。最好是自由之身的,然后跟她签订卖身契,这样就不怕人会泄密了。
“那个人,他的为人怎么样?”这是最重要的。
杜林低头思虑半晌,点头道:“应该没问题,那位大哥虽然不爱说话,却很热心。半路上我的小女儿饿极了,他还给了我们半个馒头。”
能在身处恶劣的环境下还施舍别人,说明这人还不算太坏。就是不知道他是犯了什么事?
凡是被流配到琼州的人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就是像杜林这样被权贵陷害的,要不就是傅瑶家这样,满族被抄家的。
不知道那人是属于哪一种的?
“杜叔,跟我说说那人的情况怎样?他有什么残疾?他有没有说他是犯了什么罪?”
“这个,那位大哥约三四十岁,中等身材,有点儿瘦,全身漆黑。他左腿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