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员工 作者:陆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狼性员工 作者:陆明-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你认为自己做得挺好,可以站稳脚跟了,别人也这么告诉你,那你应该听听这番话:“其实你的薪水不算多,你要是不想争取更多,恐怕就连这点薪水也不能保住。现在的事情像逆水行舟一样,不做得更好,就会做得更差。你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你吗?哪些能够做得更好? 
浅尝辄止、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不会做出什么大成绩。一个有崇高目标、期望成就大业的人,总是不停地超越自我,拓宽思路,扩充知识,敞开生活之门,希望比周围的人走得更远。他有足够坚强的意志,激励自己做出更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作为一个职员,如果你想迅速获得提升,就找一些同事们啃不动的工作,去完成它。做好了,就容易超越那些资历比你高的职员。如果一个人做起事来总是精益求精,总是让别人惊喜,上司自然会注意到他,必要时自然会把他提拔到重要的位置。没有一个雇主不喜欢有上进心的下属,他们也在随时观察员工们的表现。 
绝不可养成非监督逼迫不能好好工作的恶习。无论上司在不在,都要忠于职守、全力以赴,工作不是装样子给上司看,而是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你只要留心观察周围的情况,就会发现,有很多事不需上司吩咐,就可以去做。面对这些事,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反正上司不在,省省力气吧。”你必须把经验、学识、智慧和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争取达到惊人的效果。绝不能这样想:“照着上司的吩咐,按部就班就可以了。”“没有补贴,我才不加班呢。”过于计较自己付出的劳动是否超过了报酬,这样的人不会有升迁的机会。一个优秀的员工是决不会计较这些,因为他们是雄心勃勃的,他们是有远大理想的,是勇争第一的。 
不要甘于平庸,要勇争第一 
商业社会中,到处都充满了竞争,充满了挑战。一个企业,若想在波涛汹涌的商潮中获得成功,就必须有奋斗的精神。而企业的前进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只有在员工的推动下,企业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不能甘于平庸,要勇争第一。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甘平庸,是好员工不可缺少的品质。 
所谓不甘平庸,也就是要勇争第一,这是一个优秀员工不可缺少的品质。也只有这样的员工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大部分企业都要求员工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这一品质更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适应社会,创造更为辉煌的成就。 
韦尔奇曾告诫员工:“如果通用电气不能让你改变窝囊的感觉,那你就该离开这里。”通用电气要求每个员工都不能甘于平庸。为了鼓励员工提升自己,通用电气把员工分成三类:前面业绩最好的占20%,中间业绩良好的占70%,最后面业绩较差的占10%。在通用,最好的20%的员工必须在精神和物质上受到爱惜、培养和奖赏,因为他们是创造奇迹的人。最好的20%和中间的70%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总是在这两类之间不断地流动,但是,“依照我们的经验,最后的那10%往往不会有什么变化。一个把未来寄托在人才上的公司必须清除那最后的10%,而且每年都要清除这些人——以不断提高业绩水平,提高员工的素质。通用的领导者必须懂得,他们一定要鼓舞、激励并奖赏最好的20%,还要给业绩良好的70%打气加油,让他们不断进步。不仅如此,通用的领导者还必须下定决心,永远以人道的方式,换掉那最后10%,并且每年都要这样做。只有如此,真正的精英才会产生,企业才会兴盛。” 
不甘于平庸是企业对员工的一项重要的标准。不甘于平庸的人最受企业的青睐,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会沮丧,永远充满朝气,工作起来劲头十足。日本的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发表讲话时说:“看到员工努力向上的情景,他感到非常欣慰。在这令人忧患的时代,本公司能很快从战争所带来的混乱中站起来,迈向复兴,就是因为我们比任何创业者都更能争取上进。我认为人人必须不甘于平庸,努力向上,才能创造出佳绩。” 
甘于平庸是最大的失败 
在不甘于平庸、努力进取的过程中,总是会伴随着冒险的。有些员工因为害怕受到挫折,就甘于平庸,不求进取,却不知道甘于平庸实际上就是挫折,而且还是最可怕的挫折。“幸运总爱光临勇敢拼搏的人”,不甘于平庸所表现出来的正是一种勇气和魄力。 
实际上,不甘于平庸,积极挑战高目标,并不总会带来失败和挫折,相反,不甘于平庸常常是与收获结伴而行的。有想法才有行动,有行动才能够成功,要想有卓越的成就就不要甘于平庸,既有成功的欲望,又有敢于成功的行动,这才是企业最为看重的好的员工。不甘于平庸与风险不仅联系在一起,它的另一端还连着机遇,只有不甘于平庸,敢于冒风险,才能把握机遇,获得成功。 
不甘于平庸的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财富。要想不甘于平庸就必须有坚定的毅力,有成功的信念,以及“拼着失败也要试试看”的勇气和胆略。当然,不甘于平庸并不是一味蛮干,它不仅需要有冒风险的勇气和胆略,还需要理智地思考和智慧地选择,需要他人的协助。不能够单凭感觉和运气,而应尽可能在充分掌握资料的情况下,在智慧的支持下去冒险,并与胆识相结合,这才是真正的不甘于平庸。 
在这个到处都是充满竞争气氛的职场中,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是一个雄心勃勃,不甘于平庸而勇争第一的员工。   
 
欲擒故纵,声东击西(1) 
   
虽然说狼不是动物中最强的动物,但是它却能打败比它强的对手,这就是因为它懂得计策。当它遇到的对手非常强大时,它就会用欲擒故纵,声东击西的计策来打败敌人。 
欲擒故纵 
所谓的欲擒故纵就是,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它就会反扑,让它逃跑则可以减消敌人的气势。追击时,跟踪敌人不要过于逼迫它,以消耗它的体力,瓦解它的斗志。待敌人士气沮丧、溃不成军,再捕捉它,就可以避免流血。当敌人心理上完全信服失败了,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 
在职场谋略中,欲擒故纵之计的引申义,特别在寻找工作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参加招聘,在和用人单位交谈中,显出不经意的样子,等对方抛出优厚的待遇和优惠的承诺时,然后再亮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决定是否应聘。 
某市大型钢铁企业有个李纯朝,大学毕业后先到一家科研单位工作,他在那里跟政府机关差不多,除了喝水看报,就是打打电脑,可以说什么正事也没有,天天四平八稳,工资倒是不低,他悠闲了半年,觉得如此混下去就荒废了自己学计算机的专长,不如到人才市场上转转看看有没有自己真正的用武之地。事情真凑巧了,一家大型钢铁企业在报纸上公开招聘系统程序制作员,这正和他的专业对口。他便和人事主管谈了自己的学业和来应聘的目的,主要看这里能否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这里招聘的系统程序制作员有全厂中枢系统的,有分厂中枢系统的,全厂中枢系统的制作员待遇是那个科研单位的2倍还多,做得好还有奖励。人事主管看李纯朝真有两下子,便吸引他过来,这正合他意,于是他便跳到许多人羡慕的大型钢铁企业。 
不过,求职者注意,欲擒故纵谋略在职场上不是想用就用的,前提就是你本人有非凡的技能,或比别人有略胜一筹的专长,说话别“纵”过了头,否则,就达不到“擒”的目的。 
对于一些善于钓鱼的人来说,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着收线扬竿,把鱼抓住。因为这样做,不仅可能抓不到鱼,还可能把钓竿折断。 
聪明的钓者会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又慢慢收钩。 
如此一收一弛,待到大鱼精疲力尽,无力挣扎,才将它拉近岸边,抓上岸。钓鱼人使用的这个办法,正是“欲擒故纵”。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妇孺皆知的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为了平定南方,消除北伐中原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十分耐心地将该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擒获7次,又释放了7次,终于使孟获心服口服,发誓永保南方安定,不再造反。七擒七纵的故事,也正是欲擒故纵之计的典型范例。 
欲擒故纵之计是我国古代最早应用的谋略之一。道家老子曾主张“将欲夺之,必先与之”,说的便是想要夺取它,则须放纵它的计策。 
欲擒故纵之计的意义是:如果对敌人逼迫过紧,会受到对方的反扑;而有意让它逃走,可以削弱它的声势。紧紧地跟踪它,而不必逼迫它,借以消耗它的体力,瓦解它的意志,待其溃散后即予擒拿,这就可以避免流血冲突。伺机缓和局势,促使对方信服投降,便会有光明的前程。 
此计在商业经营活动中的引申是:过于紧逼,只会使竞争对手狗急跳墙或使顾客产生反感。如果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让竞争对手放松戒备,或让顾客放弃其本能的对立情绪,就能既不为竞争而伤元气,又达到竞争的目的,或使顾客悦服地购买你的商品。 
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实践中有三种用法,分别称之为:猫捉老鼠计,攻心计和暂且放任计。虽大同,却有小异。 
在台北,有一家位于博爱路台北邮局隔壁的美味香食品行。这是一家经营了50年之久的老店,谁也不会想到其维持声誉的方法,竟然是——每天只制造有限的产品,如果有顾客上门来,买不到东西时,就告诉他,请他明日及早光临。 
那么,为何不多制造点货品,来方便顾客的需求呢? 
原来,“宁缺毋滥”是美味香食品行的经营原则。 
虽然这不是一间门面堂皇的店铺,可是,为了维护它的声誉,倒也需要花费相当的心血。小自选购采买,大至接待顾客,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