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谋略与技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社交谋略与技巧-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K:我打赢了,赢了5 分。
P:我想你也会赢的,我和张兵在你比赛前就打过赌,我赌你一定赢。
K:你看这奖牌多漂亮。
P:漂亮的奖牌总是会和你有缘的,下次再多拿几个回来。
其他的语言性技巧还很多,可以参看前面的“积极倾听”部分中的技巧部分。
(2)同感理解的非言语性技巧。这一部分与“积极倾听”部分中的“非言语性技巧”差不多,这里就不再重复,请读者参看前面的内容。
以上分别介绍了确认他人的两个方面:积极倾听、同感理解。这两大内容虽然分开但其在交际中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也许积极倾听的过程也就同时是同感理解的过程,反过来也一样。所以交际的时候,文际行为者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交际中赢得更多的朋友,把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织碍越来越大,越伸越远。
八、融为一体“融为一体”,意味着“自我”与“他人”的界限的模糊与消失,二者合而为一。两个人的关系进入到这个阶段,已经超越了一般朋友的范畴,是力亲密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亲密关系不仅存在于同性,也存在于异性,既存在于年轻人中,也存在于老年人中。在这种关系中,两个人互相理解,有一种不言而喻的协作性,双方都体验到一种结合,都觉得自己与对方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不是互不相干的个体,双方的每一言行都关系到对方。在其中的人,体验到的愉悦是局外人无法感受和想象的。
融为一体的冲动来自于人性深处的本能,这本能便是爱。每一个人都希望去爱别人和被别人爱,当二者恰好契合时,合成一体的冲动便产生。诗人们写道:“爱,正是爱,使世界环绕它运行”,流行歌曲唱道:
被你爱是多么甜密,我需要一个人的胳臂保护,这就是你;我需要一个人以甜美的爱,理解我的欢与悲,这就是你;你对我这么好,胜过我对自己。。
我去每个地方,都不觉得陌生,因为那儿没有别人,而只有你,我真想用死来感谢你,宝贝──被你爱是多么甜蜜。
把二者合而为一的技巧有两种:一是改变称谓的言语技巧,把“我”变成“我们”,把“我的”,变成“我们的”;亲密者还叮根据具体关系约定俗成地使用一些只适用于双方之间的具有独特含义的词和短语,典型的如情侣间的呢称,逗趣性的贬词。二是非言语技巧,比如不断缩小彼此间的距离,使用类似的说后方式,穿着类似的衣饰等。
但是,以依附为特征的融为一体又很容易迷失掉自我,这大约是有得有失的普遍原理所起的作用吧!这在恋爱婚姻中体现得较多一点,前苏联女诗人卡扎柯娃有一首《无题》诗写的正是恋爱中女人的失落和自我迷失,因爱而自我迷失。诗这样写道:
爱我吧,羞涩地,爱吧,胆怯地,仿佛我们的婚姻是由上帝和人撮合。
爱我吧,坚定地,像绿林强盗那样捉住我,俘虏我,将我绑架。
爱我吧,毫无畏惧地,粗暴地,凶狠地,冷淡地抓住我吧,像摇一支桨那样摇我。
毫不在乎地摘下我,像摘一柬丁香,发狂地跟随我,仿佛我是一声警报。
爱我吧,父亲般地,教养我,塑造我──像在一篇出色的特写中,规矩地爱我。
温柔地笑吧!
坚定地辩白吧!
对我生气,骄傲,疯狂。。
只要你爱我。
只要爱我!
诗中看似到处都有爱的疯狂,但这恰恰是一个反讽,爱的漩涡中女性迷失了主体性和与男人的平等性。有诗评家称其为一曲女权主义的圣歌,道理怕也就在这里吧!
正因为有迷失自我的可能性,所以,“融为一体”之后便是“超越一体”
了。
九、超越一体“融为一体”很美,但它毕竟有致命的缺陷,所以,“超越一体”便也就是必然的逻辑结果了。
自由、平等、独立,从来就是人类的最高价值,超越一体,也正是要在一体的基础上维持人的这种最高价值。我肯定他人,并不是要求我去完全接受对方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同样的,当我们超越与他人建立起来的结合体,我们觉得自己还是可以有自己的独自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平等,是保持亲密关系的关键,配偶的双方都有平等的发言权,任何一方都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同样,一个人也不应因与另一个人结合一体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或者分裂了自我。一旦我们能够与另一个人结合,并且能超出这个结合,那么,我们将觉得“我”和“我们”是可以和谐共存的,古人所说,“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朋友,当你与别人融为一体时,可千万别忘记了一点,成为你自己!

第七章 提高你的沟通能力——心灵
一、朋友是谈出来的卡罗·金有一首歌《你有个朋友》,歌词如下:
当你倒了霉,碰上了麻烦,你需要爱的关照,而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会如意地降临。
请闭上眼睛想我吧,我马上就会来到,我将照亮一切,甚至在最浓重的暗夜。
你只须叫出我的名字,无论在何方,你知道——我会飞奔着来看望你,无论冬天、春天、夏天、秋天,你只须唤我一声,我马上就来到——你有一个朋友。
拥有一个知心朋友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他(她)可以给你安慰,解除、分担你的优伤,与你共享欢乐!
是不是依靠金钱、权势、地位或阿诀奉承就能获得友情?不是的。只能以心换取心,以友情换取友情,以真诚换取真诚。
友情的传递,真诚的表达,都离不开交谈。朋友是谈出来的。
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变成朋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①陌生人;②熟人;③朋友。
在陌生人阶段:大家刚刚认识,只需就对方的基本情况(如名字、职业等)或社会热门话题等进行交谈。不能询问对方的隐私。即使你很想与对方结交,也不要表现得太亲热;否则对方会认为你侵犯了他的空间。
在熟人阶段:坐得略近一些,谈话比较深入,对个人私事略有涉及。老师、同学、同事等大都处于熟人阶段。
在朋友阶段:与对方的身体接触较多,谈话时握握手、拍拍对方的肩膀等,彼此能够吐露隐私。
一般来说,朋友大都是由熟人发展而来的。随着熟人之间交往频率的不断增加,交谈内容的不断深入,感情的不断加深,两个人最终成了要好的朋友。
例如在托尔斯泰所著的《安娜·卡列尼娜》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情节。
斯基华与家庭女教师之间的风流韵事被妻子陶而知道后,陶丽伤心之至,要与他分手,任斯基华怎样悔过,都不能使她改变。无奈,斯基华请来了远在彼得堡的妹妹安娜。陶丽认为,无论是谁,都不能说服她原谅丈夫。
请看安娜与陶丽的谈话:
“陶丽,我的好朋友,他已经告诉我了,可是我想从你嘴里听听,你把前后经过都讲给我听吧。”
陶丽用询问的目光对她望了望。
安娜脸上现出真挚的关切和友爱。
陶丽把前因后果讲了一遍,越讲越委屈,最后哭起来。安娜很同情嫂子,并分析了哥哥的所做所为,认为哥哥只不过是一次感情冲动。安娜说:“陶丽,听我说。当年斯基华爱上你的时候,我是看见的。我记得他当时跑到我那儿,流着眼泪谈到你,你在他心目中多么崇高啊!他同你生活得越长久。
就把你看得越崇高。”安娜劝陶丽与斯基华和好,并说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话,自己会原谅他,完全地原谅他。
“哦,这个当然。”陶丽很快地插嘴说,“要原谅就得完完全全地原谅。
哦,我带你到你房间里去,”她说着站起来,一路上楼住安娜。“我亲爱的朋友,你来了我真高兴!我现在舒服些了,舒服多了。”
经过两人推心置腹地交谈,陶丽的心情平静了下来,由认为“任何劝说都无济干事”到“感觉舒服多了”,陶丽开始称呼安娜为“亲爱的朋友”。
安娜帮助陶丽解除了心中的疙瘩,友谊在交谈中得到了发展。
二、程序朋友之间沟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发出与接收过程。具体可表示力以下三个阶段:
(1)发送信息的人将思想组织为语言。包括几个方面:想与某人接触的动机形成、交往媒介(书信、电话等)的确定、交往时间的选择等。
选择媒介应视对方的情况来定。对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用书信的方式可能会不理想;而自己不善辞令,对方又颇有文化修养,用书信的方式可能效果较好;若对方反应迟钝,则表情语、身体语就如对牛弹琴;而对一个敏感的人,一个微妙的眼神比任何语言部有成效。
选择适当的沟通时间也是很重要的。
托尔斯泰笔下的列艾在向他心爱的女人吉梯求婚时就很注意时间的选择。列文到达吉梯家里时,晚会还没开始,客人们还没来,男女主人都还在自己的房间里,客厅里空荡荡的。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谁会妨碍他向她开口。
这正是列文选择的最佳时机。
不注意选择时间将会影响两人之间的沟通。对方的休息时间、工作时间都要尽量避开。
(2)信息通过媒介表达出来,接收信息的人理解信息的内容。
列文求婚这一信息是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
“我告诉过您,我不知道是不是要住好久。。这要看您了。。”
吉娣的头垂得越来越低,囱己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眼看就要出口的话。
“这要看您了!”他又说了一遍。“我想说。。我想说。。我来是为了。。
为了要您做我的妻子!”他嗫嚅地说,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她艰难地呼吸着,没有看他。她兴奋极了,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在这里,列文对吉娣做了爱情的表白,吉娣也完全明白了列文的意思,信息的发出与接收都很顺利。
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媒介的影响,信息的传输往往出现障碍,导致沟通受阻或失真的现象。因此,在选择沟通媒介时,一定要根据信息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做出周密的考虑。
信息的接收也因人而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