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斃了那隻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別斃了那隻狗-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巧讯号出现时它再度出现行为而获得增强,训练对象就会「有了概念」,自此以后它便「知道」讯号代表的意思,并且会自信满满地出现正确反应。

我知道我丢出了一些诸如「意识」和「知道」的字眼,用以描述训练对象脑袋里的状况,然而多数心理学家并不乐见这些字眼用在动物身上。训练动物时,如果见到正确反应逐步增加,但未发生任何重大事件,有时的确很难判断这只动物何时(或甚至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过,当出现习成前低潮时,我认为它是意识转变的讯号,无论是哪个物种都一样。我曾看过夏威夷大学研究学者麦克。沃柯(Michael Walker)研究鲔鱼感官区辨的实验数据,它明白显示习成前低潮(因而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意识转变);鲔鱼虽然是智商较高的鱼类之一,不过毕竟牠不过是条鱼。

习成前低潮期间对训练对象可能极为挫折,我们都知道勉强挣扎做着一知半解的事情(常见例子是数学概念),却心知肚明自己根本不太懂时,那有多令人不安。训练对象因此常感到甚为挫折而出现愤怒及攻击行为,小孩嚎啕大哭并用铅笔猛戳数学课本,海豚跳出水面再用力以身体侧击水面,不断溅出水波,马匹把尾巴左右摆动并作势想踢,狗儿则发出低吼。沃柯发现训练刺激控制时,如果他让鲔鱼出错,每次只要超过四十五秒没获得增强,牠们就会生气地跳出鱼缸。 我称此为「习成前低潮发怒行为」(prelearning tempertantrum),就我看来训练对象之所以发怒似乎是因为它一直以为对的事突然变成不对了,而且此时并未出现清楚明白的理由。

人类习成前发怒行为似乎常发生于长期信念受到挑战、而且心里明白新信息陈述部分事实的时候,当人们理解到自己过去所学并非全然为真时似乎会猛烈反击,出现反应过度的情形,逾越当下合宜出现的异议、讨论或质询行为。我在科学学术会议上谈论增强主题时,有时候会引起诸多出乎意料的敌意,包括认知心理学家、神经学专家和一位英国主教,我常怀疑这些愤怒的字眼其实就是习成前症状。

我看见习成前发怒行为出现时总是感到难过,即便对象是鲔鱼也一样,因为运用得当的训练技巧应该能够带领训练对象适应学习上的转换,不致引起极度挫折。不过,找把习成前发怒行为视为一种强力指标,它代表真正的学习行为终于即将发生,如果你能袖手旁观,让它如暴风雨般来了又去,天空的另一端或许便会出现彩虹。



刺激控制的用途 (p。146)

(The。Uses。of。Stimulus。Control。–。p。94)。

没有人需要整天利用讯号控制他人或被人控制,生物并不是机器,我们也没有必要指使全世界,如果孩子们东摸西玩而你也不赶时间的话,那就慢慢来吧。已经辛勤工作的员工并不需要命令或指导,以没有必要存在的规定包围自己或他人毫无意义可言,这么做只会滋生反抗心理。事实上执行习得讯号的反应必须花费气力,如果不断要求对方持续执行,这样不但不应该,对方也做不到。

刺激控制显然能够教出愿意合作的孩子、听话服从的宠物及可信赖的工作人员等,极度特定的刺激控制对许多团体活动(如行进乐队、舞团表演及团体运动)也不可或缺,对于复杂习得讯号出现反应时可产生一些成就感,甚至连动物似乎也乐在其中。我认为这是因为如同在连锁行为中一样,这些讯号都变成了增强物,所以当人或动物精通所有行为和讯号之后,反应的执行带来很大的增强效果,简而言之,它成为很有趣的一件事,因此参与讯号控制下的团体活动(如跳方块舞、打足球、团体唱歌或演奏乐器等)成为很有乐趣的一件事。

当我们看到行为受到绝佳刺激控制时,例如对于美国海军蓝天使中队喷射机特技飞行表演或教室里秩序良好的儿童,我们的称赞常着重于服从纪律的行为:「他们真的纪律严谨。」或「那位老师很懂得如何维持纪律。」然而,「纪律」二字隐含着处罚之意,如前述所见,建立刺激控制时处罚相当没有必要。

一般流传的观念是,「纪律执行者」指的是一心只求完美、未达完美即施以处罚的教练、家长或训练师,而非指那些朝着完美目标逐渐出现进步即施以奖励的人,因此一心想建立「纪律」的人常易试图以「照我的话做否则……」的方式获得刺激控制,由于训练对象必须犯下错误或不服从后才能知道那个「否则……」是什么,而且这个行为早已覆水难收,这个广为使用的方法并没有什么成效。

真正高超的刺激控制是利用塑形法及增强而建立,它出现的成效可能被我们视为纪律的表现,不过真正应该严守纪律的人却是训练者。

没错,那么从何开始着手呢?如果你的周围全是一些一再忽视讯号、不予理会的人该怎么办?以下是我遇上一个棘手例子时,有效致使改变所使用的方法:

(我看见一位来家中作客的年轻人把湿泳衣和湿毛巾放在客厅沙发上)

我:  「请把湿东西从沙发上拿走,放到干衣机里。」

年轻人: 「好啦,马上会去做。」

(我走到年轻人身旁站着,不出一语)

年轻人: 「妳怎么了?」

我: 「请把湿东西从沙发上拿走,放到干衣机里。」(注意:我没有加上「现在」、「马上」或「我不是开玩笑的」等字句,我要训练这个人一听到请求就去做,而不是等到这个讯号被进一步时讯息或威胁加强之后才这么做。)

年轻人: 「哎哨,妳这么急的话,为什么不自己去做?」

(我和善地微笑不语,等着加强那个我希望看见的行为,顶嘴不是我想看到的行为,所以我不予理会。)

年轻人: 「好啦,好啦!」 (他站起来,走向沙发,把东西拿起来,丢到洗衣间里。)

我: 「放到干衣机里。」

(年轻人一边咕哝、一边把东西放入干衣机。)

我:「谢谢你!」(诚恳地、不带讽刺地对着他笑)

下次当我想请这位年轻人做事时或许只需要看着他,他便会去做了。不用多久他将成为家中另一位迅速响应我的请求的人,而我也会公平地做我该做的事  响应他合理的请求,也会留意不对他过份要求。

若能了解不须大吼大叫或逼迫也能获得刺激控制的方法,大家(无论是训练者或训练对象)都乐得轻松。我女儿盖儿高三时担任班上戏剧表演的导演,每年都会指派一名学生担任这项工作,她有约男女各二十名的庞大卡司,过程进行很顺利,演出也极为成功。演出最后一天他们的戏剧指导老师告诉我,她很惊讶排练过程中盖儿从没骂过人,通常学生导演都会骂人,但盖儿从不曾这么做。我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那当然,她是动物训练师。」找从老师的表情领悟到自己说错话了  她的学生并不是「动物」!不过,我的意思当然只是表示,盖儿应该知道建立起刺激控制并不需要多余的夸张作法。

明白如何作刺激控制的人,会自制避免给予任何无用的指示、无理的要求、无法理解的指令或无法达成的命令,如果他们无法贯彻指令的执行,他们便不会给予指令,他们总是清楚明白地告知期望,也不会因为反应很差而大发雷霆,他们不会以唠叨、骂人、嘀咕、强迫、乞求或威胁的方式达到目的,因为他们没有必要这么做,而当你要求他们时,一旦他们答应了,他们一定会去做。当你让全家人、同住一屋的人或整个公司的人受到真正的刺激控制时 所有人都遵守约定,只说必要的话而且言出必行,它的高工作效率、下令的低必要性及迅速建立互信的情形将极令人赞叹。好的刺激控制不过就是一种真正的沟通,它是一种诚实又公平的沟通,也是正增强训练当中最复杂、最困难也最高超的一环。



第四章。 反训练 (p。151)

(Untraining:。Using。Reinforcemnent。to。Get。Rid。of。Behaviour。You。Don’t。Want。–。p。98)。

利用增强去除不想要的行为。



现在你已经知道如何建立新的行为,那么如何去除现在存在的不良行为呢?。

。。。。人类和动物总是会做一些我们不希望他们做的事,孩子在车子里鬼叫又吵架,狗儿整晚吠个不停,猫咪抓坏家具,室友到处乱丢脏衣服,亲戚老是打电话找喳指使,这些都是我们不喜欢的行为。。

。。。。去除行为的方法有八招,只有八招而已!无论是室友生活习惯不佳的长期行为问题或是小孩在车内吵闹的暂时性行为问题,任何用来对付问题的方法都脱不了其中一招的变化运用(这里不针对诸如精神病患或危险狗儿无可预测的复杂多重行为问题,我指的是单一不良行为)。以下列出这八招:。

第一招:毙了他(牠)。(这招绝对有效,你将永远看不到到这个人或这只动物。)。

第二招:处罚。(大家最爱用这一招,虽然它几乎很少有实际成效。)。

第三招:负增弦。(当喜见行为出现时,即移除令动物不快的事物。)。

第四招:消弱,让行为自行消失。。

第五招:训练一个不兼容的行为。(这招对运动员和宠物饲主特别好用。)。

第六招:训练这个行为只依讯号出现。(然后永远不给这个讯号,这是海豚训练师用来去除不良行为最高段招数。)。

第七招:。塑形出行为的消失,增弦任何不是该行为的行为(这个友善招数可以让讨厌的亲戚转变为相处愉快的亲戚。)。

第八招:。改变动机。(这招最为根本,也最为友善。)。



。。。。你可以看到以上有四个「坏心眼」招数(即负向作法)和四个「好心眼」招数(即利用正增强的方法),每招都有它的作用,以下我将一一介绍每一招的优缺点,并提到该招数奏效的情境故事,我也会列出一些常见的行为问题(例如爱吠叫的狗、老爱生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