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心理操纵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分钟心理操纵术-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理解了,这是因为说者将解释融人了听者的经验之中。”
菲利浦斯还举过一个相似的事例:“当我的朋友踏人家门之时,天气十分晴朗。一小时后,我走进门说快要下雨了,开始,他不相信我的话,我告诉他,西方乌云滚滚,闪电划空,冷风四起,他便信了我的话。我是如何说服他的呢?我只是向他说子乌云、闪电和狂风三种事实而已,而这种事实是与他之前经历过的风雨即将来临时所有现象都相同。因此,他便信了我的话。”菲利浦斯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要他人相信你,关键是要列出与听者的经验相似的事实。
第4章 让他人畅所欲言的心理策略
做全世界最好的倾听者
踌躇满志的德怀特?弗罗是一名刚㈩道的外交家。他曾经任摩根的法律秘书,现在,柯立芝总统任命他为墨西哥大使。
布鲁斯?巴顿说:“这个差使相当困难,墨西哥是山姆大叔手上最敏感的手指头,去那里做大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对弗罗来说,第一次拜见墨西哥总统卡尔斯,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
他能否给墨西哥总统留下个好印象?他能为自己和自己的祖国增光吗?
在这个关键时刻,弗罗运用了一个策略,使绷紧弦的墨西哥人和焦躁难安的美国人都因他的话而放下了心中沉重的石头。巴顿记载道:  “第二天,卡尔斯总统对一个朋友说,这才是真正进退有据的大使。”
究竟这位刚出道的大使对总统说厂哪些话?是怎样的策略使卡尔斯总统对他赞赏有加呢?
巴顿告诉我们:  “弗罗根本没提那些应由大使负责谈判的严重问题,他只是称赞了厨师的厨艺,多吃了几块饼,抽了一根雪茄,并请卡尔斯总统谈了一些墨西哥的状况。内阁对国家有何希望,总统想做哪些事,对于未来,他有什么看法,等等。”
卡尔斯总统之所以能如此称赞弗罗,就是因为弗罗利用了一个策略:让他人掌握话语权。他诱使卡尔斯开口讲话,并非常注意倾听,无形中,弗罗就显示出对他人兴趣的尊敬,这样便引起了总统的荣誉感并使其感觉自己受到了尊敬。
作为一名成功人士,他应该知道如何倾听。如果我们能看看那些与成功人士有着密切关系的人是如何记载这一问题的,我们就会有所领悟。
   克洛威尔是这样回忆的:“什瓦普先生可以一言不发、恰到好处地使一个朋友获得荣誉感。
“对他而言,倾听简直就是他的一种魔术般的天赋。哪怕是他的雇员或账房先生去和他谈话,都会感觉先生在十分注意地听他们讲话,他凝视着你,直至你说完自己的话。”
赫斯特也说:“一个日理万机、交际广泛的人绝对也是世界上最棒的倾听者。当他想让你开心时,他可以让你感觉自己像公主或王子一样受宠。”
有的人评价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海?约翰说,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演说家,也是一个最棒的倾听者。在倾听他人说话时,他的姿态是一种最明显的恭维他人的姿态。只要和他说半个小时话,无论是什么人,都会感觉这位先生为自己所倾倒,同时,也会感动于自己优秀的表现”。在诺桑顿,那个“沉默”的卡尔也是以倾听者出名的:他总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认真地倾听他人的谈话。
豪斯的一个老朋友在记载他大学生活的文字中也曾说过:“他是个优秀的倾听者。”豪斯的这种倾听策略对他后来做到美国副总统的位置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运用这个策略使威尔逊在与他首次见面时,对他有了极好的印象。
这些大人物都掌握了倾听的艺术,他们明白,比起不感兴趣地说话来,倾听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他们不仅饶有兴致地听他人讲话,还会把倾听时那种美好的感觉表现出来。然而,却有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即便是在他们急于讨好的人面前时也不例外。
新闻记者马可森以采访领袖人物而闻名,他说:“很多采访大人物的年轻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能给对方留个好印象。在那些大人物看来,这些年轻人通常是有偏见或者很粗心的人。实际上,是他们让他人对自己产生了这种印象。他们没能认真倾听被采访者的谈话,只是想自己接下来该说什么,而不是认真倾听对方谈话。一些六人物对我说,他们喜欢那些善于倾听而非健谈的人。由此可知,倾听是非常难拥有的才能。”
因此,倾听便是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好的恭维。倾听不仅是一种取悦于人的十分简单的方法,也是诱导他人说话的良策。
找到他人感兴趣的话题
威廉?爱尔莫利特?培因是著名的投资银行——培因?韦伯公司的总经理,有好几年,人们都称他是波士顿城中的首富。但是,当他最初与一名银行的会计合伙创业时,他们只有3删元现款,还有就是对于成功的渴望。他当过银行的送信员,也干过会计,因此对银行的业务很熟悉。他说:“由我这种年薪不过千元的银行小职员来创办这种为比我富有不知多少倍的大款做经济顾问的业务,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可威廉?培因先生在开始与客户接触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他说:“一次,我偶然注意到了一件事情,这让我十分惊讶,它打消了我最后的顾虑。我发现,当地的一些老人很愿意和我说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
所以,培因觉得他可以像弗罗对待卡尔斯那样,给他的客户留下一个好印象。于是,他就以这个利器去开拓他的事业,就是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假如能拽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对方就会散发出更多的谈话热情。多数能干的人都承认这个利器是十分重要的。尼古拉?朗沃斯是投资银行的代言人,我们可以看看他是如何在办公室中接见客人的。达夫?其尔曾这
样记载:“他和每个客人都低声地交谈……但大多时候,是他在倾听客人说话……经常有很多人对他说各种事情,这都是客人不由自主地说出来的,因为在与每个人交谈时,他们之间似乎总有美妙的共同话题。”
曾任费城市长的彼得?迈考尔十分有趣,该州州长彭尼珀克曾这样说过:“如果前来拜访的客人并不健谈,甚至是木讷的,他也能在交谈中广泛地涉及众多的话题,直到能找到这位客人感兴趣的话题为止。之后,他就开始倾听客人的话了。”
在大战时期,正因为李莲?艾可乐能灵活运用诱导他人说话这一策略,他才能使新的阿拉伯部落加入他的军队中。这位“推翻土耳其帝国”的年轻英国军官曾说,在他与阿拉伯交谈时,他总是“诱导他们点燃自身深藏的思想的火线”。因此,阿拉伯部队终于自动地怀着狂热的信仰来支持这位年轻的军官。
其实,只要你把自己置于谈话中背景的位置,让他人有机会说话,就能显示出你对他人谈话的浓厚兴趣,这样就能诱使他不断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种方法是多么简单啊!
但是,却有少数人经常对此视而不见,不能在这方面有所反省。于是,在谈话中,当他们只顾神采飞扬地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忽然发现对方似乎很是厌烦,就多少有点尴尬了。
因此,在谈话中,只有将话题引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上去,让对方主导这场谈话,我们才能自如地保持大脑的清醒,以避免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遭遇的麻烦,达到主宾皆欢的效果。这是与素不相识的人交谈的唯一方法。当我们找到了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而让他不由自主地侃侃而谈时,这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事啊!
很多人都因为忽略了这一点而惹出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其实,我们很容易就知道他们到底错在哪里:他们只喜欢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如果他是个推销员,他肯定会失去许多客户,因为在那铺天盖地的谈话中,别人根本插不上嘴。如果他是我们的熟人或朋友,那么,他常常会让我们感到厌烦。毋庸置疑,这种恶习会阻碍他的发展。他抱着那个幼稚的希望——希望借此来吸引他人的目光,使人们对他青睐有加,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
还有一种喜欢评论我们的工作或性格的人,也会让我们厌恶。他们和上面说的那种人不同,认为他们应该逢迎我们。为此,他们绝口不提他们自身的事情和嗜好,而是想通过评论我们的工作或性格来让我们对他们抱有好感,这个方法也是很笨的。
聪明人是不会犯这些幼稚的错误的。他们给他人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此满足他人的自尊心。
在第一章中,我们说过,记者保尔?里奇因为给了胡佛一个纠正其错误的机会,而达到了让胡佛展示自己的目的。当所有方法告罄时,说错了胡佛最在行的事情却成功挽救了这次访问。里奇以这种明显方式暗示胡佛比他博学得多,从而满足了胡佛的“自尊心”,并挑起了他谈话的兴致。
以后,如果你也遇见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你可以向里奇学习一下,你可以试着曲解对方所精通的事情。对他人的专长表示由衷的敬意,也许是诱导他人说话的最好方法了。
就他人最在行的事情提问
马可森曾经访问过纽约的大资本家亨利?罗杰斯。马可森这样记载这次访问:“因为我实在是有太多问题想问他,因此,
采访之前我就对此向他表示了歉意。”
他立即说:  “如果你一个问题都没有的话,不是说明你是个没趣的人吗?”
马可森接着说:“有很多人,无论到任何地方都一无所获,这是因为他们总是害怕问他人。他们认为多问会让大人物恼怒,或引起他们的反感,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一次,因为一名报社记者采访银街一位著名的银行家,向他请教金融学中一个最复杂的有关国际汇兑的问题。大约15分钟之后,记者脱帽准备告辞。临行时,他对银行家说:  “十分感谢,我已经十分了解这个问题了。”
那位银行家在他快走到门口时把他叫住了,告诉他:  “年轻人,你很了不起啊!我在银行做了40年,直到现在,我也不是特别了解国际汇兑的事呢。”
就像这名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