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的童话 作者:杨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季节的童话 作者:杨昊-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愉快。 

由此看来,想让不浪费时间的想法变为现实,就不能做布利丹毛驴:切断退路,让自己别无选择,抓住现在仅有的一点一滴,不能犹豫!经过几天的探索,我终于发现了如何改掉浪费时间的不良习惯,那就是:不要再做布利丹毛驴了! 

4、9大风 
蜈蚣的困惑 
奥地利作家梅依林克写过一则极富哲理的寓言:有一个不怀好意的蛤蟆问一条蜈蚣:“当你伸出你的第一条腿的时候,你还有哪几条腿同时往前伸出?当你弯下第十四和第十九条腿的时候,你那二十七条腿的脚掌在做什么?”蜈蚣就专心思索这些问题,老是想来想去,最后竟然怎么也不会走路了。 

这则寓言对我的震动很大!我在现实中老是一再地思索一些无用的细节:这件事怎么做会更好,那件事还应注意些什么。在做某件事情以前,就老是设想考虑着事情的每一个步骤。等事情做完了,又后悔哪个地方没有做好……无用的细节老是在脑子里转来转去,有时候脑子里还有人在对话、在分辨,搞得人很累。结果真的是捆绑住了自己的手脚,该做的没有及时去做,应该做好的也没有做好不说,还把自己往往搞得精疲力竭。在这样的情况下,连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就更谈不上什么创造性之类了。 

具体到学习上,被捆绑住手脚的事情也是比比皆是啊:一味地考虑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细节,就容易忘记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一种见解、思想,也就不会写文章、不会看书了。看来,蜈蚣的困惑也是我现在的困惑。不被细节捆绑住手脚,对做人做事,是十分有用的啊。 

4、14晴 
年龄的畅想 
这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年龄 
这是一个恶臭腐败的年龄 
这是一个到处爆炸的年龄 
这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年龄 
这是一个各种潜力正待开发的年龄 
这更是一个十分敏感又危险的年龄 
每条神经都在加重善恶一方的力量 
高中日记(8) 
每次的经历都在对意志进行着磨砺 
这是拉满弓弦的那一瞬间 
这是起跳投篮的那一秒 
这是待拍打的河岸 
这是倘未成形的大理石 
你潜力无限 
你险境穷生 
你要提醒自己 
择其善者而为之 
择其恶者而改之 
4、15睛 
永不低头 
中午上学时遇见小时的好朋友晶晶。他家搬到了新的住处后,我们再没见面。今天遇见真是高兴极了。 
我拉着他一同去学校。路上,我们真挚的心不约而同地回忆起了童年的美好快乐。我仿佛是一只不合群的鸟又飞回了自己的窝。我又找回了心中遗忘的那片家园。小时候朋友之间的纯真、无畏与现在个个丑恶、虚伪的灵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又发现了自己的良心之所在。 

我真不应该有那些自暴自弃、听之任之的消极作法。我又想到了独树一帜,以抗击世俗对我的腐蚀。我将不顾别人如何想,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我是一个坚强的人,一个不服输的人,在世俗的恶势力下,永不低头! 

4、16多云转阴 
为什么 
人的心理真是复杂,爸爸不在时,我一天安排得紧张有序,爸爸一回来,我就不自在,读书也心不在焉。这是爸爸鼓励我干的吗?老觉得有人盯着自己。爸爸的建议也不爱听,主要是心理上不爱听,而不是理智上不爱听。心里老觉得厌烦,理智上却知道这是爸爸看透我的心理,而给我的警告。 

至今,心里还不舒服,这是为什么呢? 
4、19多云转晴 
我要奔跑 
我现在最切实的问题就是懒。不是身子懒、手懒,而是脑子懒,不愿意转一转。于是,由于脑子不勤,导致生活的不合理和学习的不主动。这些不合理又不主动使生活、学习失去了乐趣,让人感到一天比一天乏味,瞌睡,灰暗。于是脑袋便放在桌子上,希望这一天赶快过去。 

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了更多的毛病:近视、驼背、萎靡不振,等等。 
如果积极地对待这一切呢?随时调整、变换自己的环境,使自己去发掘、去寻找有意义、有趣味的事情,这样才能头脑清醒,快快乐乐地享受每分每秒。 
有一位中学生写的文章中有下面这段话:我奔跑,我追赶,只因为不愿意在等待中消磨和修剪自己。我喜欢这样的追赶,去追赶遥遥领先的理想。在追赶中,是个自由自在的人生的主人。 

当时我读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很喜欢这段话,便记了下来。现在我才明白他说的就是积极与勤奋。可见,积极与勤奋不仅对我们非常有用,而且正是我们这个年龄段最迫切、最需要的品德。 

4、20多云有风沙 
规矩与方圆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十分有道理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不文明、繁荣不繁荣,都要看这里的法律健全不健全。一个人能不能成才,懂不懂规矩、有没有标准,至关重要。法律就是对恶要大力惩治,对善要大力扶持,这自然就文明起来了。又如写字,如果没有字形和笔画的规矩限制,只要方便就行,那字会乱成什么样子呢?因此,一个人必须要懂规矩,要有做事的标准,才能去除恶习。因为恶习正是迎合了人们的一些恶劣的天性,而规矩正是对恶劣的天性的一种抑制。如果我们不懂规矩,没有标准,放纵自己,那只有走向毁灭。 

4、21睛 
超越爸爸 
“自由、自在!”这是爸爸始终要给予我的。 
“如果家里成了你自由发挥的禁锢,那么,你就先把它攻破!” 
“我们不会看你们的秘密的。” 
“这是你们的隐私。” 
——爸爸经常对我这么说。 
从大的方面看,爸爸是要给我创造更好的环境,也就是给我自由自在的空间。而从小的方面看,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学习这个词。快速的、高效的、分秒必争的学习——这是一种进攻式的学习方式。爸爸原来总是把心目中的一个个偶像定成目标,然后再超越他们,打倒他们,打倒一个再打倒一个——这是一种让人兴奋的奋进,这是急流中的挣扎,一刻不放松,时时用标准衡量。那么,我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起来呢?我为什么不把爸爸当作第一个偶像先超越再打倒呢? 

高中日记(9) 
撕掉父母的网套,寻找自由! 
向着偶像进攻吧,轻松自在! 
4、22睛 
月夜 
月亮女神俯瞰着山冈 
晶莹的雨丝从天而降 
清澈的月光中 
一群孩子在捉迷藏 
美丽的夜空下 
他们仿佛在飞翔 
月光洒下缕缕银光 
仿佛是天使拿着竖琴弹唱 
应和着这群孩子 
他们无比欢畅 
4、24睛 
读书背诵有路可循 
一、我所喜爱的读书方法 
欣赏一篇好文章,尤其是课外文章,先对它产生兴趣,然后开始阅读。阅读时,脑子总是要真空的,什么也不要想,用眼睛看。读这个“工具”由脑子来掌管,不必看着文章死死地去想,来达到展开丰富想象的目的。只要用脑子去读,跟着条件反射的原理,画面自然都显现在头脑里:灿烂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马路上。头脑里自然出现了马路被太阳照得金光灿烂,浑身自然会感到温暖舒服,似乎没有风,四周一切闪着金光。 

相同的方法,听音乐、听别人读文章也是一样。 
二、父亲教的背课文方法 
背课文我总是摸不着头脑。上初中时,父亲给我透露了一个小秘密:背课文集中精力,读上几遍,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了,再集中精力开始背诵。开始背的时候最要紧的是脑子不能开小差。只要不开小差,保证会背。我试了几次,果然还挺灵。只要不开小差,几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要是一边开小差一边在背,几十分钟、甚至于几个小时也不一定能背诵下来的。这种开小差的背诵,背不了一会儿,就会心烦意乱,事与愿违。 

读书,背课文,我总爱用以上的方法去读、去背。也许不一定全对,但我们现在正在长大,知识增长很快,旧知识有错误,我们会不断完善。对新知识,我们要尽量都掌握,渐渐的,我想我们会学出乐趣,在知识的领域里遨游。 

4、26晴 
我的写作 
记得我曾经写了一篇关于泰戈尔散文诗的见解,老师给了很高的评价,并说“从这些可以看出杨昊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并要我在全班朗读。现在想起,心中还有些安慰:我还是没有白读那么多课外的文学书籍呀! 

我的写作一直到初三才顺畅起来。分析一下自己的写作,我的文章优点主要在于想象丰富,思想深刻。弱点在于遣词造句火候不够,文章的优美和准确性还有待于提高。总的说来,就是文字功底还不到位。这跟我读书有关,人一般读书时,爱研读其思想内涵,而对表达方法却置之不理。我看一本书或读一篇文章,如果有兴趣,在了解其思想内涵的同时,重点研究一下其结构,从总体看到每一句话,像老师分析课文一样把它剖析一遍,看看它结构的要点到底在什么地方。这样时间一长,对自己的写作一直很有帮助。但对于一些句子怎么用得准确、形象、生动,也就是怎么恰如其分地遣词造句,往往不怎么在意。 

哇,十一点了,得赶快睡觉,不能写了! 
5、13睛 
不靠父母 
只靠自己 
今天晚上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讲牛群的故事。 
牛群对自己的儿子管教很严,曾对儿子说:“不管你考到哪儿,就算是普通中学,你也上。我一点也不会帮助你。”最后,牛群的儿子考上了全北京最好的中学,得到通知后,牛群的儿子趴到地上,哭着喊:“我考上了,我考上了。”听完后,我有些震惊,我的疲倦不知跑到了哪里,仿佛一下明白了一个成功的道理:一切成就都是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得到的,不能依赖任何人!像我现在就不能吃老本——家里生活的老本,爸爸妈妈的老本,过去成果的老本。时时去用功,学习自己缺少的,不能抓着已有的成果不放。更不能自卑,当你把困难看得高大时,你怎么也跨不过去;当你把困难看得渺小时,你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