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加到每亩七斗。

    不怪农民要跟天国闹,天国定都以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国库就是圣库,全交给他们家,要不然他怎么弄那么大的皇宫,88个媳妇,靠什么养活?那么多王,还有王的美人拿什么养活?那些历来为人们歌颂的天国制度和口号不可信,〃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给你地还不收粮,不收粮他吃什么,而且还得比你吃得好,满朝文武靠什么养?无非是让太平军领导,让农民成为战时打仗,平时劳作的工具,农民除了自己的口粮,其他一切都要上缴国库,尽最大可能地剥夺底层劳动人民的成果。洪秀全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如果要建立,就是原始社会,那是开历史的倒车,中国要是这么实现了,麻烦了,就回到中世纪了。

    不管是地皮刮下来,还是粮食,财宝,都进了大小王爷和地方官的腰包,太平军的各个领袖都是财大气粗,到处都是大兴土木,讲究排场,奢侈糜烂,有人曾经记录下在太平天国王府的见闻,那些人的吃穿用度远非农民可以想象,据说筷子、叉、匙羹均用银制,刀子为英国制品,酒杯为银质镶金的。〃忠王有一顶真金的王冠。以余观之,此真极美精品也。冠身为极薄金片,镂成虎形,虎身及虎尾长可绕冠前冠后;两旁各有一小禽,当中则有凤凰屹立冠顶。冠之上下前后复镶以珠宝,余曾戴之头上,其重约三磅。忠王又有一金如意,上面嵌有许多宝玉及珍珠凡各器物可用银者皆用银制,刀鞘及带均是银的,伞柄是银的,扇子、鞭子、蚊拍其柄全是银的,而王弟之手上则金镯银镯累累也。〃短短时间内,太平天国的〃王爷〃们个个富可敌国。

    家家都关门

    太平天国干的事现今依旧无法想象。太平军所到之处,没别的,孔庙、岳王庙、关帝庙、佛寺一扫无余。尤其是洪秀全倾尽全城之力营造天王府,几乎将六朝以来的古建筑拆光,举世闻名的南京大报恩寺塔,是被炸掉的,明代故宫被拆毁得只剩一座破城门。好多名家藏书楼藏书全给毁了,书不是烧了,就是浇了,或者扔粪坑里,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册扫荡殆尽。中国文化彻底给连根刨,多少名家藏书楼藏书毁于一旦。洪秀全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完全是仇视的。除了极少数他所需要的,其余不分良莠一概加以扫荡。洪秀全扫荡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不要文化,而是要用自己的一套取而代之。而洪天王推崇的一套就是自己的那套《天条书》、《天父诗》,如此之流。洪天王大量地造字,造词,采用了很多的方言俚语,而且洪天王一直有一个宏愿便是自己出题考别人。

    难怪曾文正公讲,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只要你还认字的,还坐得下去吗?坐在书斋里的,都该起来跟这帮邪教徒干一场。打着革命的旗号,干着卑鄙龌龊的勾当。你想反清,你想号召汉族人来反清,曾国藩比他棋高一着。我不谈民族,我保卫的是中国文化。要把文化毁掉,就是把中国连根刨掉。

    可惜大清军队八旗绿营全是无用之兵,英法联军打不过,人家洋枪洋炮咱不说。这农民钉耙锄头粪叉子也干不过,朝廷每年数百万有用之饷,养此数十万无用之兵,正规军靠不上。朝廷号召各地办团练,曾文正公毁家纾难,组建湘军,去跟他们作战。

    湘军本是地方团练,咸丰初年,各地暴乱,官兵不仅不能打仗,连乡下的土匪都不能对付,朝廷知道官兵无力承担剿匪的重任,只得奖励团练。曾国藩的湘军,强调军队素质,他招人的时候,不要地痞流氓,都是些健壮朴实之人,保持着我国农民固有的勇敢和诚实;在编制上,比较科学,有自己的营制;而且曾国藩尤其注重湘军的精神教育,维护名教伦常是曾国藩对于湘军的要求;曾国藩的营官都是任用了一些儒生,这种我不知战,但知无走,平生久要,临难不苟的精神纠正了绿营的习气;曾国藩的军饷高出绿营一倍,每次出征,曾国藩的补给都很充足;湘军多是湖南人,曾国藩利用宗族观念和乡土观念,加强队伍的团结。曾国藩的治兵之道,令整个清朝的队伍为之一新。

    自有降魔人

    出兵前,曾文正公发表《讨粤匪檄》,大意是说:从唐虞三代以来,历代圣人,都重名教和伦常,君臣父子关系,上下尊卑,秩序井然,如同帽子和鞋不能倒置一样。但是太平天国的那帮人,盗来外夷那套,自称崇尚天主教,自立君主,自封臣相,从君相到兵卒奴役都以兄弟相称,除了把天称为父以外,其他都以兄弟姊妹互称。而且不能自己耕作不缴纳赋税,谓之都是天王的田;商人不能自己做买卖留下余钱,谓之货也是天王的;士不能读诵孔子之经,因为有别于耶稣的新约;中国数千年的人伦礼仪,《诗》、《书》典籍,都扫荡殆尽。这不是我大清以来的变数,是名教开辟以来前所未有的事。孔孟在九泉之下痛哭,凡是读书识字的人,怎么可以袖手旁观,不思有为呢?自古以来,王道治明,神道治幽,虽然有乱臣贼子,穷凶极恶,也往往敬畏鬼神。李自成到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到梓潼,也祭文昌。粤匪焚烧所到之处,都是先毁庙宇,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人,也将安放供奉他们的地方玷污,让他们的身像残缺;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烧,无像不灭;这些行径,神鬼共愤,希望此次出征能够雪此之耻。

    本来,洪秀全起事的时候,西方人特别高兴,罗马教廷特别派了主教到中国来考察。这玩意要成功了,世界上一下子增加四亿基督徒,多好啊。谁知,主教一到这儿就气死了,这哪叫基督教,上帝弄一个二儿子,这是什么事呀,简直是侮辱我们的宗教信仰!主教说教皇要是能管得着洪秀全,早把他绑在火刑柱上烧死了!

    太平天国带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灾难。仅苏、浙、皖、赣、闽五省,人口过量死亡就多达7000万。中国当时最富庶的地区,经济受到极惨重的打击。太平军所到之处,文化受到无法弥补的破坏。沙皇俄国趁清朝政府与太平军作你死我活的搏斗,东北与华北兵力空虚,侵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清政府因为顾及到太平天国内战,无心与外敌对抗,英、法联军轻易地攻占天津、北京,大肆抢掠,火烧圆明园。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是太平天国,其次才是一战、二战。太平天国使中国的人口由原来的4亿减到了2。4亿。

    4。潮人看世界

    开眼第一人

    导演谢晋在90年代拍过一个鸦片战争题材的电影,纪念鸦片战争155周年,电影末尾,林则徐充军伊犁。实际上朝廷几年之后就把他召了回来,林则徐历任山西布政使、河南巡抚,最后死于剿灭太平军途中。林则徐被认为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广东设立驿馆,组织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为了对抗西方战舰,林则徐提议建设新式海军。可惜这些都没有付诸实践。

    林则徐去世时,咸丰皇帝刚刚继位,咸丰帝很看重他,对于他的离世无比悲痛,亲题挽联,把他比作诸葛亮,谥号文忠。影片中,林则徐被充军时,亲朋好友去送行,路遇力主同英国人签约的琦善。琦善因为同英军签约,回头也没落得个好下场,被定为卖国贼,也被充军。林则徐上前跟琦善打招呼,琦善见到林则徐就放声大哭,说你看少穆,你充军落一个民族英雄,你看我弄一个汉奸的名声,我哪说理去,都是为皇帝尽忠啊。林则徐就安慰他,说我这一去就再没有机会见到皇上了(他后来做地方官确实就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皇上),但是因为你是宗室觉罗,你还有见皇上的机会。如果你再次见到皇上的话,林则徐说着就从自个儿车上抱出一个地球仪,交给琦善,说麻烦你把这个交给皇上,告诉皇上当今世界群雄并立,不能再做类似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了。所以林则徐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认识到中国当时在很多地方,已经落后。

    在鸦片战争不久后的1865年,西方铁路之父麦克唐纳·斯蒂芬在金碧辉煌的皇宫琉璃瓦下,向龙椅上的同治小皇帝提出一个发展中国铁路的宏大计划:以扬子流域的华中商业中心…汉口为出发点,修建一条东通上海,西至四川、云南等省,直达印度的铁路。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斯蒂芬特意在宣武门建造了一条一里长的小铁路,试验了一列火车。当这个怪物鸣响汽笛,京华震动。而当下皇帝龙颜大怒,因火车震动了山川鬼神,不利于庙堂社稷,深感不安,没收了〃怪龙〃。斯蒂芬失望地离开了中国,临行前,斯蒂芬感慨,中国的火车时代尚未到来。天国从自我沉睡的美梦中醒来,终非易事。

    花在墙外香

    林则徐编了书给了他的朋友魏源,魏源根据《四洲志》编写《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着。魏源写了这本书,因为科举不考它,在中国基本上无人问津,没什么人看,为什么没什么人看?科举不考你看它干吗,高考不考历史,谁还学它?据说十年也没卖多少本,结果被日本人拿到日本之后,翻译成日文,一年就卖了6000册,为明治维新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思想基础,所以《海国图志》可谓蜚声东邻。

    《海国图志》内容非常庞杂,有点百科全书的意思。从政治到经济、地理、情报、军事、天文都有涵盖。对于鸦片战争,魏源从议守、议战、论款三方面,总结鸦片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