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贾宝玉新传-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遣豢赡艿模馕抟苫崾姑骶ツ勘甓绲难≡癯吠耍庋臀薹ㄊ迪侄喽蚓〖呙骶哪勘辍R虼耍跞挤治龆喽蚨ザ嗷嵫≡窠杌龀牵鹨幻鹈骶钠疲囊还募悍降氖科

而让王燃横下一条心、没有连夜派出援军支援京城,而是集中火力先对付山西援军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不仅是因为天黑路远可能赶不及,在王燃看来,即便是多尔衮选择了出逃也不要紧……在这样的天气里,入主北京没多长时间的多尔衮能跑到哪儿去?况且他要跑也不可能自己单独跑,带着老婆孩子能有多快?

事实证明王燃的判断是准确的,多尔衮确实选择了出战而不是出逃。据说当时龚鼎孽也曾苦劝过多尔衮出逃,“与豫亲王会合,方可保无忧”,但多尔衮对这种言论显然不屑一顾,“逃跑?我就不认得这两个字!”

另一方面。事实也证明了八旗子第的战斗力不是吹出来的,在困守两个多月,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受到了极大摧残的八旗精锐在出战之后还是展现了他们强大的战斗力。

王燃与庄子固率军亲征夏国相,负责留守的是在北伐战中开始崭露头角的堵胤锡,据堵胤锡事后说,虽然他也判断多尔衮不会出逃。但却不敢冒这个险,于是便把连珠铳全部集中到了南门方向。而多尔衮选择出击的是却是北门,以马刀对刺刀,结果完全不用猜。

多尔衮的计划是沿京城各门划一个圈,横扫一遍。不过刚扫荡了一遍北门,多尔衮就不得不提前收兵回城……堵胤锡这家伙确有几分军事天分。为防多尔衮趁乱出城,堵胤锡一方面严守南门,另一方面则下令其余各门的明军对京城发起攻击,牵制清守军。这与王燃拟定地先发制人的招数倒颇有些类似,当然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除了北门的明军失去了战斗力外,东、西方向的明军均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虽然没有真的攻占城门,却也逼得多尔衮提前结束了这次扫荡。

而其后。堵胤锡不仅继续保持了过去小股小股部队不间断袭扰地战术,更间或采用大部队攻城的方式,经常给清军来几个惊喜,吸引住了多尔衮地全部注意,气得多尔衮大骂王燃变态,其实这跟王燃有什么关系?全都是堵胤锡的主意……从理论上推算,在这种天气发动攻城显然对攻方不利,很多时候,就是城上的守军不管,攻城的人想要架起云梯都很有难度,更别说往上爬了。就是架好了云梯开始往上爬,不用守军射你,爬到一定高度,都有可能被风刮下去。这无疑会造成攻城部队更大程度上地伤亡……但据事后计算,这种伤亡比起让多尔衮出城扫荡要好得多,毕竟这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里,况且这也杜绝了多尔衮的逃亡之路。

而堵胤锡忽略损伤、发动这种有些“自残”性质攻击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城下明军攻的辛苦,城上守军同样也不轻松……有人攻,当然就得有人守。而站在城楼上对风雨的感受自然更加强烈,弯弓射箭自然是没什么准头,狂风暴雨下,很多士兵连手里地枪都拿要不住。而且面对堵胤锡不时带给他们的惊喜,多尔衮不得不将手中的士兵全都派上了用场。

经过一夜的拼搏,攻守双方都达到了极限,堵胤锡这一方损失颇重,有近三千的将士血洒疆场,余下的人也都疲惫不堪,躺在城外的地上动也不动。此时如果城上的部队来组织一个六千人次的突袭,一个照面下来,恐怕就能消灭起码一半的明军,不过多尔衮部显然已经集体提前跨入了四十多岁男人的行列,“最近有些心有余力不足了……”,但大家手里却也没有象“x力神”这样的补药,只能目光呆滞地看着敌人就在那近在咫尺的地方休息……别说拉弓,能举起弓的人都很少。

王燃率部赶到时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场景,而这时已距堵胤锡发动最后一次攻击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双方都已无力再战,再处于共同的休整当中。

王燃所部赶了一天的路,虽然也累得不行,但出于对多尔衮的防范,还是一边安营扎寨,一边救助战友,另一边则派出了一支五百人的人队接替着堵胤锡的部队发动了一次与平常无异的小规模袭扰战……王燃并没有想着凭自己这一万余人强行攻下北京城,只要控制住局势,待庄子固大兵赶到之时便是北京城破之日!

一炷香的功夫后,在众人目瞪口呆中,这支五百人的小队全部登上了城楼!不单是城下正在扎帐篷的人,城上的守军,包括攻上城去的五百人小队也都全部怔住了。

有许多爬上城的战士面对就坐在自己面前的清军,竟然都忘了拿枪指着,而是看看清军、再看看城下、揉揉眼再看看清军、再看看城下……清军也是一样,坐在地上,看着突然站在自己面前的明军,怔怔地回不过神来……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北伐战士以一种连自己都有些怀疑的语气,看了看自己的同伴后,试探地问了面前的清军一句:“举起手来,缴枪不杀?”

大明历弘光元年的十月十五无疑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改变了王燃的既定计划,使他提前了十天攻占了北京城……那五百个幸运儿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当不可置信的王燃带着同样不可置信的部下进占并控制了北京城时,庄子固正引领着大军往北京城挺进……阎应元正与姜瓖一起忙于整编队伍……负责镇守山海关的北伐将士仍在坚守,他们在这个夜晚是比较轻松的,与平常没有什么两样,因为他们那里根本就没有下雨,关外的数万清军至今也未能越雷池一步……满清豫亲王多铎部已经撤了徐州之围正向北京赶,一路上虽然没有遇到大规模的正面抵抗,但零星的骚扰不断,虽然没能拖住清军,但也迟缓了他们的进军速度……扼守徐州的李岩,在短暂的休整后,除留下少量兵马守城外,调集大部兵马正在回援金陵的路上……至于黄得功与左梦庚现在仍相持于金陵城,王燃拿下北京城的时候,左梦庚也刚刚结束了一次攻击,造成了自己三千人的损伤,也废掉了黄得功部的五百人。事实上,双方损失都在不断地增加,金陵每天都处于危险之中。不过,由于皇帝、诸位大臣,包括以贾府为首的四大家族都留在了金陵城,金陵军民的心并没有乱。

“二爷,前面就是紫禁城了!”茗烟赶到王燃的马前,难掩一脸的兴奋说道:“燕团长刚才差人来报,已经控制住了整座皇宫!”

紫禁城,自元朝建都以来,便成为了权力的象征。紫禁城一词,是历代皇宫的别称,古代皇帝称自己的皇宫为大内,古代官员称皇宫为禁中。而紫禁一词的出现则是加入了星相学的观念。依据古代的星相说,上天有一座紫微星垣,是天帝的宫殿,而人间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当然就要与之相对应……紫禁一词就是用紫微和禁中拼接出来的,唐朝诗人在诗作中经常用“紫禁”来称谓皇宫,这倒不是因为诗人们迷信星相,而是“紫禁”比“禁中”更显得风雅一些。

眺望着那组金碧辉煌的建筑群,殿宇重重、楼阁层层、千门万户、巍峨庄严,不由王燃不心生几分感慨……在原本的时空里,王燃也曾以一个“半普通”游客的身份浏览过故宫,说“半普通”,倒不是指王燃可凭军官证买到半价的门票,而是当时正好在故宫做一个研究项目,公私兼顾,转了许多“游客止步”的地方。当时王燃已经觉得自己很有些享受特权的意思了,但跟现在简直没法比……骑在马上逛故宫,这感觉……在古代,“紫禁城跑马”那可是一项极难得的殊荣,非有大功不得赐。

当然,以王燃目前的功劳倒也配得上“紫禁城跑马”,虽然还没有达到王燃当初拟定的北伐目标。

正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王燃的“总体战略”也是一波三折。

最开始,王燃是准备借清军忙于对付李自成之机,由李岩部负责牵制河南一线的清军。庄子固兵团由海路进攻直接夺取北京城,谢启光的山东军团同时挺进,彻底打通金陵至北京一线,然后趁清军回援地空当,夺取山西固一线的内长城与山海关一线的外长城,将清军隔离在外。并视情况进一步向西方控制住太原、大同一线,将关内清军的主力封锁住。截断他与关外清军及蒙古的联系,造成多铎部“孤军深入”之势……清军毕竟入关时间尚短,在中原一带并无根基,明军完全可以挟北伐胜利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最好的作战效果……清除了这一支最强力量的清军主力,关外诸军就好说了。

王燃地这个构想在他决定第一次南巡之前就已经成形。因此他才投入了极大的物力、财力、精力筹建东海舰队,并不惜代价练兵东瀛。在王燃原本的计划中,练兵的地方不只有东瀛,还包括朝鲜。拿下了朝鲜。便等于在满清地背腹插了一把刀,必要时足可形成两面夹击之势,至少也可以起到牵制关外清军的目的。

只可惜,王燃的这个构想刚刚启了个头,就不得不重新做出部署……山东谢启光部在当时激进的清流胁迫下提前发动了北伐,不仅是打草惊了蛇。引起了清军的注意、使得清军加强了这一线地防范,还断送了整个山东军团,使王燃原本就紧张的兵力变得更紧张,同时更在山东一线失去了主动权。同时,堵胤锡、黄得功搞出的宁国府一案,更使得王燃有一种内忧外困之势。

不过在王燃上演了一出连环的“疑兵之计”后,不仅成功转移了清军的注意力,更整合了南明最大的一支军阀力量,将黄得功部纳入了整体计划之中,调整后地“北伐计划”重新得以实施……李岩部仍旧担负着牵制陕西清军主力的任务,庄子固部仍旧从海路直抵北京城下。不同的是,最初的计划是准备直接夺取京城,而现在由于山东清军的存在,虽然夺取京城的目的不变,但中间的过程却调整为了先围点打援,敲掉山东、山海关一线清军后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