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妻盈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富妻盈门-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是猜中了几道考题,可那文章却是学生自己做的,并没有找人捉刀,也没有作弊,所以,学生的举人功名完全是靠他的真才实学考中的。
少年,也就是谢向荣,听了先生的话,没有说什么,只是恭敬的提起铜壶,给王承的杯盏中倒了七八分满的热水。
与沸腾的热水遭遇,嫩嫩的茶叶慢慢的舒展开蜷曲的身体,缓缓漂浮上来,而一股绿茶特有的清香慢慢飘散开来,整个车厢里都是淡淡的茶香。
谢穆青,也就是那美妇,笑着看师生两个无声的交流着,清艳的脸庞上荡漾着满足的微笑——五年了,她嫁给表兄已经五年了,这一千八百多个日子,竟是她生平最快乐、最幸福、最充足的时光。
这段时间里,她有心意相投的夫君,有可依可靠的家人,有乖巧听话的学生……太康的种种早已淡忘,仿若是上辈子的事。哦,对了,还有那个与她‘臭气相投’的小丫头。
想到那个小丫头,谢穆青唇边的笑纹加深,道:“两年不见,也不知道妙善怎么样了,向来定以出落得愈发美丽可人了吧!”
提到心爱的妹妹,谢向荣也满是怀念的说道:“是呀,妙善原就长得好,现在定然愈发好看。”到底是个青涩少年,夸起女子来,哪怕这个女子是他的亲妹妹,他也不好意思用一些华丽的辞藻。
王承却一脸坏笑,冲着爱徒挤了挤眼睛,为老不尊的说:“你小子不止在想念妹妹吧,嗯?”
最后一个字尾音上扬,调侃意味十足。
谢向荣不知道是真没听出来,还是故意装傻,竟直接点头,“那是自然。我离家两载,时刻不忘家中亲人,像我曾祖母啦,姑祖母啦,父亲啦,小弟啦,哦,还有大伯母、二妹……”
掰着手指将家里的亲人数了个遍,甚至连不受他待见的万华堂都点到了,就是没有说出王承暗指的那个人。
王承瘪瘪嘴,心中再次默默吐槽:这个臭小子,真不可爱,竟然学会跟老师我装傻了。
谢穆青看得好笑,摇头道:“你们两个——”一个为老不尊,一个顽皮促狭,真是对天打雷劈的好师徒呢。
不过话题扯到了周安然,谢穆青也语带感慨的说道:“先太子去后,圣人一番大病,足足几个月,京中颇有些乱象。幸好圣人终于熬了过来,但任谁也没想到,他老人家病愈后颁布的第一道诏书,竟然是要册封皇太孙。唉,这道诏书一出,不止多少皇子暗恨扼腕呢。”
王承接过妻子的话头,笑道:“册封皇太孙也好,他毕竟是正子嫡孙,也是件喜事哪。”
谢穆青不自禁的瞥了谢向荣一眼,接着说:“是喜事,普天同庆呀,所以才会大赦天下。”
而那年因为国库案被抄家流放的勋贵们也都获得了赦免,虽然没能发还爵位,但好歹不是戴罪之身了。
其中就包括襄阳侯周家。
周家刚刚被赦免的时候,谢嘉树做主,王承做冰人,将周安然说给了谢向荣正好满一年。
随后,周家知道了这个消息,对谢家很是感激,襄阳老侯爷亲自写信,表示认可了这门亲事,还言明,待他们从西北回京时,会路过扬州,届时,他会亲自主持谢向荣和周安然的婚事。
只是后来周家的老夫人在西北染了重病,不好立刻上路,正好周世子欲投军效力,想立些功劳,一家人就又在西北停留些日子。
直到两个月前,谢家才接到周家的来信,说是他们已经启程,约莫八月份能到扬州。
谢嘉树一接到亲家的信,立刻给云游的王承一行人写信,催促他们快些回家。
原本王承三个想一直玩到年底,接到谢嘉树的信,知道婚事要紧,这才草草打包了行李,快马加鞭的赶回扬州。
好吧,看着他们一行慢悠悠的样子,实在不像是‘快马加鞭’,但王承是个有算计的人,嘴上虽总是拿学生开玩笑,但心里却早就盘算好了路程,断不会耽误了学生的大事。
相较于王承他们的‘优哉游哉’,有一支人马才是真正的快马加鞭的朝扬州城进发……
ps:一更,谢谢依依selina、☆灬唐◎瑶瓷丶、苹果59亲的小粉红,谢谢依依selina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和支持,谢谢!

☆、第002章 长大了二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时近八月,阳光晴好,天香院里的那株木犀树再次盛开了花朵,串串金色的花蕾掩在葱翠的枝叶间,浓郁的桂子花香飘散开来,不止天香院花香四溢,就是整个谢家大宅,也笼罩在一股浓郁的香气之中。
在一片浓郁的桂花香里,还隐隐的带着些其他的花香。倘或有人细细观察便会发现,在天香院里,还建了一处极雅致的牡丹花房。
牡丹耐寒又耐旱,不喜积水,所以在南方潮热的地区不宜生长。
谢向晚为了能养出极好的牡丹,命人去洛阳寻了几个专门侍弄牡丹的花匠,仿着北地的气候和土壤,在院子里单独辟了个花房。
幸好她有钱,手里又有人,砸了不知多少银钱后,还真让她养成了,不但普通的牡丹养活了,还培育出了几种极名贵的品种。
每到暮春时分,天香院里都会飘荡着淡淡的牡丹花香,大朵大朵的花朵,或红、或粉、或黄、或碧的开成一片,让人瞧了,无不惊叹。
当时谢穆青就曾经戏称,“这哪里还是天香院啊,干脆改名叫富贵院得了。”
虽是戏言,但也由此可以看出,谢向晚的牡丹花房繁茂到了怎样的程度。
不过,谢向晚并不满足,近两年,她又开始跟花匠商量,能不能培育出秋冬也能盛开的牡丹。
古有“武后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的传说,谢向晚有谢离的记忆,知道那不过是坊间胡说,但有了这个‘典故’,谢向晚还是想看一看,武后不能做到的事儿。自己能不能做到。
面对这样的主人,被高薪聘请来的花匠只能摸摸鼻子,什么也不敢辩驳的下去乖乖做实验去。
还别说,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验。花匠还真鼓捣出了些门道,这不,天气刚刚转凉,花房里的牡丹便又有吐蕾的迹象。
谢向晚见了很是高兴,她受谢离的影响很深,对牡丹有种近乎痴迷的喜爱。小时候还不显,随着年岁的渐长,她越来越喜欢这种花朵硕大、花香浓郁、颜色绚烂、冠压群芳,堪称百花之王的牡丹花。
看到花房里的点点花苞,谢向晚兴奋的想。或许等到中秋兄长成亲的时候,这些花儿便能盛开呢,如此,还真是个好兆头啊。
去花房溜达了一圈,谢向晚回到正间准备处理事务。
五年前。小洪氏的事儿败露,被谢嘉树送到了上善庵静养。对外则宣称“二太太病了,需要静养”。
至于为毛不送到庄子或是别院,而偏偏送去以严苛为名的上善庵,谢家也有说辞,“老神仙说了,二太太的八字奇异。需要在福泽绵长的地方才能休养得好。”而天下还有哪里比寺庙庵堂这样受佛祖庇佑的地方更有福泽?
玄明老道虽然被谢嘉树悄悄干掉了,但他的一些大神通在扬州市井间颇为流传,所以,谢家拿他来说事儿,倒也哄住了一些人。
是呀,人家谢家是盐商。商贾最讲究运道、福泽,八成是洪氏二太太的八字太硬,妨碍了谢家的运道,这才被送到上善庵呢。
而且据上善庵的尼姑们传出的消息说,人家谢家把人送过去的时候。还一车车的送去了许多衣裳、吃食和器具,又捐了一大笔香油钱烦请庵堂的庵主给小洪氏单独辟了个小院子,还留了两个贴身丫鬟服侍小洪氏,那架势,真心不像是小洪氏犯了错而被流放。
所以,不管真实情况到底如何,至少在表面上,大家都信了谢家的说辞。
打发走了小洪氏,东苑便又没有了当家主母。
再加上小洪氏不是死也不是被休弃,谢嘉树不可能再娶个新太太回来。
考虑到谢向荣已经订了亲,未来娘子还是侯府小姐,管家什么的根本不在话下,谢嘉树跟谢向晚商量了一番,决定重新将管家权交给洪兴家的等几个妈妈,而周安然和谢向晚负责监督管理这几个妈妈。
当时周安然还有些推辞,但后来,圣人册封皇太孙,大赦天下,周家也脱了罪,她这才半推半就的接下了东苑的一半管家权。
而谢向晚呢,她的注意力从来不在内院之中,见周安然管家管得极好,她便渐渐将自己分管的差事交给了未来大嫂。
除了自己的天香院,东苑的事务她全都交了出去,没了庶务缠身,谢向晚便能更好的继续忙她的生意、教养弟弟,以及‘复原’各种古籍。
“大小姐,京里的陈夫人来信了,您瞧瞧。”
青罗手里拿着一封书信走到近前,双手捧给谢向晚。
谢向晚接过,撕开信封,抽出信纸,抖开,细细的读了起来。
青罗一脸关切,她知道,大小姐经营的所有生意中,与陈夫人合作的生意是最挣钱的。现在不是对账,也不是每月月底通信的日子,陈夫人却忽然来了封信,青罗不禁担心,可能是京中的铺子出了问题。
果然,她正想着,谢向晚已经将信读完,长长吐了口气,将信扣在了炕桌上,缓缓的说:“陈夫人说京里又开了家专卖西洋货的铺子,且身后的靠山极硬,今年朝廷使节团下西洋的时候,那铺子竟也组织了船队,跟着使团出海了。”
从古至今,但凡是想借朝廷的力量做生意,那都需要极强的人脉关系。
谢向晚的船队能混入使节团,是成国公背后发的力。
可京城的权贵多如狗,前几年圣人虽将一些勋贵、权臣清洗了不少,但留下来的还是绝大多数。
仅存的国公府就有三个,侯府十几个,还有那些伯府,宗室,以及皇子们,不管是谁,能在大清洗中幸存下来,那都不是简单人物。
之前朝局不稳、前途不明,他们也没有闲心去关注什么生意。随着皇太孙的册立。和紧跟其后的大赦天下,京城也渐渐平静下来。
不管这平静的表面下是怎样的波涛汹涌,但表面上,京城似是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热闹。
而那些在大清洗中幸存下来的权贵们。也开始重新投入到奢靡、浮华的享乐当中——大家也瞧出来了,圣人属意皇太孙即位,可一干皇子也不是吃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