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丫鬟-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公子又派人去葛铁匠那里取了订制的马鞍,并去马六的马场复查订下的马匹,终于在二月初六正式启程。

    冬末时节,天一直阴沉着,不见雨雪,但也不见太阳。

    一大早天刚亮,沈柯备好了马车和马夫在营地门口等着,等了一会儿才见大公子和云舒等人从房中出来。

    顾清、丹秋等人开始把大公子的行李物品往马车上装,云舒则跟在大公子身后半步,叮嘱他路上注意保暖,不要着急赶路而误了投店歇息的时间等事。

    沈柯走过去,对云舒说:“好了,该叮嘱的话你已经反复说了两天,大表弟又不是小孩子,哪里还要你担心这些。”

    云舒只好闭嘴,但心中却觉得无语,十四岁的大公子在她眼里,可不就是孩子嘛!

    大公子认真的看了云舒两眼,说:“我这就走了,你不要担心我,等我回到长安,就让人来报平安,你小心照顾好自己。”

    云舒点了点头,又帮着清点物品,见没什么遗漏的,才送大公子上马车,依依不舍的跟他挥别。

    因汾河上游冰封,大公子先是乘马车而行,待到太原才换船走水路。但有的河段或浅水、或冰封,不时需要上岸换行,导致他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回到长安。

    紧赶慢赶,大公子好在赶上了桑招弟和韩嫣定于三月的婚礼。

    待云舒收到大公子报平安的书信时,已是五月时节。

    云舒穿着杏黄的春衫在窗前的榻上看着信,脚上忽然传来一阵瘙痒,回头一看,是虎妞和小虎两个正在玩着她的脚丫。

    她缩回脚,起身抱起虎妞往外走,小虎扑腾的跟在她脚边,一起来到墨清和大平住的房间。

    云舒探头进去,看到大平正在墨清的指点下,在房里拿着木棍比划着招式。她冲他们招招手,说道:“大平,来帮我照顾一下虎妞和小虎,我要出去一会儿。”

    大平眨着眼睛看看虎妞,再看看地上的小虎,只好勉为其难的点点头。

    自从云舒收养虎妞之后,虎妞犯下的罪行数不胜数,不是把衣服撕烂了,就是把谁的手咬了,或是把谁的脸给抓花了。

    丹秋如今见到虎妞,直接绕行,云舒知道丹秋不喜欢虎妞,只好拜托大平来照顾她。大平很喜欢小虎,看在小虎的面子上,他尚能勉强接受虎妞。

    云舒见他把一岁多只会爬行的虎妞放到床上,而后抱起小虎一起在床上玩之后,这才去马棚牵马。

    墨清从房里出来,直接跟着云舒来到马棚备马,说:“姑娘要下山吗?我随你一起去吧。”

    云舒知道墨清也怕孩子吵闹,便笑着应了。

    他们两人骑马来到娄烦的马场之后,正好见到马六和马场的帮工在河边放马。

    马六见云舒来了,就迎上前去,说:“姑娘来啦!”

    云舒见马儿们在河边喝水、吃草,一切都很好的样子,满意的对马六说道:“长安取马的人这两天就要到了,你让人把马棚好好收拾一下,并准备好待客的东西,别出什么纰漏。”

    这是第一笔大生意,马六很重视,听说取马的人马上就来了,自然也激动起来。

    “云姑娘,第二批马这两天也要到了,也是匈奴的良马,长安的贵客来了之后,不如让他们一并把新货一起看了吧!”

    云舒只管投资和销售渠道,其他的她不太懂,全权交给马六在打理,她便说:“新货到了之后,你要先验一验,若马匹没什么问题,给他们一并挑选,也可以。”

    墨清这是第一次来云舒的马场,他看着远处的马,问:“你跟匈奴人做生意?”

   

正文 110、旧人归来

    110、旧人归来

    云舒听出墨清语气中的难以置信。淡然一笑道:“嗯,这些马都是从匈奴人手中弄来的,我给他们粮食,他们给我马。”

    墨清瞪大了眼睛,饱含愤怒和吃惊的看向云舒。

    云舒见他如此神情,缓缓的说道:“匈奴人没了粮草,会直接入关来抢,不如我和他们做生意,各取所需。得了良马,配出良种,我们的马才能跟匈奴的马一样肥壮,这样就能追上他们狠狠的打,不是吗?”

    墨清被他说的语塞,隐约觉得云舒说的有道理,但他心中的民族大义又让他觉得不能接受。

    云舒对这种事情早有预料,往小处说,她这是边关走私,往大处说,她这是趁着战乱投机倒把、发战争财。之前大公子没有跟她细究,她已觉得难得,像墨清会觉得不能理解。更是情理之中的事。

    她也没打算强行扭转墨清的想法,只是笑着冲他说:“放心啦,我是不会让匈奴人从我这里捞到好处的!”

    墨清心中虽然觉得不舒坦,但是贩马这事毕竟是云舒生意上的事,他在保护云舒之前就保证过不干涉、不泄露她的事情,又听云舒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只好把心中的想法压了下来。

    他忽而想到一件放在心底很久的事,于是难得主动开口对云舒说:“云姑娘,大平想跟着我习武,这件事情你拿个主意吧。”

    大平的爹娘不在身边,他跟着云舒学财会,云舒算他半个师傅,他的事情,墨清自然要来问她。

    “哦?大平喜欢习武?”云舒诧异的问道,再想到他平时总是拿着树枝乱比划,心中已有了计较。

    大平除了学习,其他时间一直跟着墨清,多多少少受了些感染,云舒觉得男孩子学些功夫,强身健体也好,便欣然同意了。

    从长安来领马匹的人次日来了,是一小队官兵。许是大公子提前安排好了,那些人看了马之后,并未多说什么,结清了余下的款项。

    跟官方的人做生意没风险,马六看他们给钱这么干脆,欢喜的嘴都何不拢。硬是伺候着他们多等了两日,另看了一批新到的马匹。

    娄烦的一切都很顺利,玉石场的开采量节节高升,马场生意的也蒸蒸日上,云舒一门心思的赚钱,日子过的康泰而又平顺。

    可长安城中的诸人却没这般清福可享……

    建元三年春。上林苑动土开工。

    同年,桑招弟嫁入韩家,帝后亲临婚宴,堪称长安一大盛事。

    建元四年,上林苑扩建完毕,刘彻建期门军,领军入上林练兵。

    建元五年,桑家的玉石金店在长安开张。

    建元六年,窦太后病死,刘彻正式执政,朝廷风云突变,各诸侯王也蠢蠢欲动……

    次年,刘彻改年号元光。

    元光元年的春天,已经长成大男孩的大平,踏着木桩跳进云顶山的小营地,对账房中的云舒喊道:“云姐姐。长安来信了!”

    云舒这几年生意做的顺畅,人也养的很好,以前枯黄的头发如今漆黑如墨,皮肤也变的白净如脂。她坐在账房的书案前,长长的头发铺在地上,衬在红色的春衫上,格外的醒目。

    “咦?这个月的信这么早就到了?”

    大公子每月会给她写一封信,每月收信的日子几乎是固定的,不想这个月的来的这么早。

    大平将装着竹简的密封竹筒递给云舒,说:“不是大公子的人送来的,是洛阳桑老爷送来的信!”

    “哦?”云舒抬起白净的脸惊诧道:“老爷怎么会给我写信?”

    娄烦跟洛阳的书信往来,一般都是商务来往,即使有信,也应该是送给沈大当家的。

    云舒用小刀划开腊封的竹筒,取出里面的书简仔细看起来。

    大平跟着墨清学了几年的武艺,各方面长进非常大,云舒几不可闻的叹息声也逃不过他的耳朵。

    “云舒姐,出什么事了?”

    云舒笑着望向他,说:“你离家好几年,想爹娘了吗?”

    大平惊讶的看向云舒,却听云舒带着笑意说:“出门在外好几年,我们是时候该回长安了……”

    “真的?”

    云舒晃着手中的竹简,说:“大老爷派来的调遣令,哪能有假?”

    大平欢喜的原地翻了一个跟斗,马上跑出去找丹秋等人说这个消息去了。

    云舒靠到身后的锦枕上,突然觉得有些不真切。

    她在娄烦这个偏远的地方,一待就是五年,她熟悉了这里的人和事,甚至熟悉了这边的寒冷天气。

    这里更有她独霸一方的贩马生意。这里有她用惯了的人,突然之间要走,她还真得好好筹划筹划……

    长安桑府的竹松园中,春笋在春雨过后破土而出,大公子看着小丫鬟们在院内挖竹笋,忽而说道:“已经到春天了,河运应该开通了吧?”

    正在给他回禀事情的两名管事一愣,停下正在禀告的事情,说:“回大公子,河运已开,太原郡林场中的木料已沿河运送过来了。”

    大公子点点头,收下他们禀事的竹简后,挥手让他们下去。

    这几年来,大公子在长安的各种事务中,历练的越发沉稳。只不过脸上除了挂着客气、梳理、习惯性的淡笑外,极少浮现出真正的笑容,可就是今天,在一旁伺候的顾清竟然看着大公子对着窗外的春意,莫名其妙的笑了起来!

    顾清好歹是大公子跟前这么多年的心腹之人,大公子的心事,他仔细一想就能猜到,便凑上前去说:“老爷的调派令只怕已经送到了娄烦,云舒快回来了吧?”

    大公子脸上的喜色更甚。对顾清点头道:“应该就是这两个月的事情了。上次见面,竟然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也不知她如今怎样……”

    他每月雷打不动要给娄烦发一次信函;但凡有太原郡的人进长安禀事,不管跟娄烦有没有关系,他总会把人叫到面前亲自过问;朝廷每当要购马,第一个就是派人去娄烦的马场挑选。

    这一切的一切,顾清都看在眼里,想到让大公子如此牵肠挂肚的人,他问道:“公子,云舒回来之后,是住在府里还是府外?”

    云舒如今是账房管事。不是丫鬟,她这次回长安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