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丫鬟-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朦朦胧胧间,有人声从房外传来,接着,云默一跳而起,摇起云舒的胳膊:“娘,师父在敲门”

    云舒披着衣服坐起,应了一声之后急忙穿好衣服,头发也来不及梳,把墨清迎了进来。

    外面天色还没有亮,但是园子里纷乱的脚步声让云舒心里有些紧张。

    “墨大哥,发生什么事了?”

    墨清脸色有点沉重,却不慌张,“马邑出现动乱了,有人杀了马邑县令,将他的头颅挂在城门上。里面的百姓都叫喊着要逃,但是城门却被封的死死的,城楼上满是士兵和火把,情况很乱。我已经派人去打听,看看是谁人所为。”

    听了这个话,云舒反倒冷静下来。

    那定然是聂翁把一个死囚犯的头颅挂上去,冒充县令头颅的,为的就是yin*匈奴大军。

    “只怕不到明天,匈奴人就到雁门关外了,咱们把人聚拢,守住这个田庄,免得战事一起,有流寇逃窜。”

    墨清见她镇定下来,联想起之前在长安,她特地被招进宫,对战事的安排了解一些,现在想必是心里有数,就按照她的吩咐做了。

    果然到晚上,就传来消息,说匈奴人出现在了雁门关外,正得意忘形的准备冲杀进关内,谁知突然出现数万汉军,把匈奴大军前后左右包抄起来。

    激战一夜,有一万多匈奴残兵逃出包围,躲入三十里外的山中,汉军正连夜追赶搜查。

    有人说匈奴的军臣单于被射杀身亡,有人说他并没有亲自前来,各种说法不一。

    一条条消息传来,云舒却没有找到她想听的信息。

    军臣单于是死是活,她不想知道;哪位将军带兵杀了多少匈奴人她也不想知道;马邑县令死而复生,重新出现在官衙里调度城防,她更不关心……

    她想知道的,只是大公子的下落……

    “公子他,依然没有一点消息吗?”

    墨清摇了摇头。

    前去诱敌的聂壹,整个商队全身而退,在雁门关前和汉军汇合,被护送进城。聂壹虽然劳累奔波,却安然回家。

    他们都安然归来了,可跟他们一起离开马邑的大公子,却全无音讯

    想到这些,云舒捏着筷子的手有些发抖。

    她“啪”的放下筷子,站到廊下向外面的天空看去。

    明媚的夏日已不再,天空黑压压的,不知是乌云还是战乱引起的烟尘。

    云舒只觉得沉闷,可不得不一遍遍的安慰自己,等到聂壹来见她,她就会知道大公子的下落了

    战争依然进行着,回过神来的匈奴军队开始在夜间、凌晨进行偷袭。

    善于马背作战和长途奔袭的匈奴人让汉军十分头疼,灭不干净,也防不胜防

    七月下了一场大雨,将天空的灰色洗刷掉了一些。云舒看着地上滚滚流过的泥水,有些出神。

    云默知道她心情不好,一直乖乖的待在她身边,此时正伏在他的膝盖上,指着院门外的小径。

    “娘,师父带人进来了。”

    云舒抬头望去,一下子站了起来,激动的走下门廊,赢了上去。

    墨清见她走到了雨中,脚下的布鞋瞬间被泥水浸湿,裙摆上也沾了泥水,便大步走上前,替她撑上油伞。

    “聂翁来了。”

    一年不见,聂翁仿佛比去年更加精神,虽然白发多了一些,可是胜在精神抖擞。

    云舒冲聂翁敛衽,说:“经年不见,聂翁身体可还好?”

    聂翁满脸的喜气,拱手说:“老夫一切都好,云姑娘长途跋涉来此,不知住的可还习惯?”

    “习惯、习惯。”云舒匆忙将他迎进屋中,她有很多话想问,有很多事想知道,她可不是为了这些客套话而忍耐这么久。

    云默被墨清带了出去,云舒迫不及待的问道:“聂翁,听说桑侍中跟你一起去匈奴诱敌,怎的不见他回来?”

    聂壹见她紧张至此,便说:“莫急莫急,桑大人过不了几日就回来了”

    听到这个话,云舒心中轻松了不少,可依然追问道:“到底怎么回事,聂翁快跟我说说”

    外面的雨下的急,噼里啪啦如同金豆砸在地上。聂翁絮絮叨叨的跟云舒将了经过,这才让她的一颗心渐渐放下。

    大公子奉刘彻之命前去解救几年前嫁给匈奴和亲的南宫公主,他虽然跟聂壹一同从马邑出发,走了一段之后就分开了。他们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任务不同,后来自然也不同路了。

    聂翁说:“为了防止打草惊蛇,桑大人一直要等着开战的消息传回匈奴的前一刻,才能带南宫公主逃走,不然走早了,诱敌深入的计谋就败露了,走晚了,只怕又逃不脱。算算日子,再有个三五日,他就迎公主回来了”

    云舒听着这个安排,觉得十分危险,便追问道:“桑公子带了哪些人去?多少人?够用吗?万一被匈奴人发现,交起手来怎么办?”

    聂翁呵呵笑道:“放心,皇上对公主十分紧张,派的都是身边的能干人前去,不会出差错的。”

    知道了前因后果,云舒便不再乱猜,跟聂翁说起了前面的战事。

    ‘

正文 221、军营

    221、军营

    夏天的骤雨下了停,停了又下,乌云来的快,去的也快。

    仿若匈奴的骑兵突袭一般,让汉军捕风捉影,却怎么也不能全部歼灭。

    马邑的埋伏战打的很精彩,至少歼灭匈奴军队三万余人,可是剩下一万多匈奴骑兵,凭借他们驰骋草原的技艺,和与生俱来的野外求生本领,硬生生的逃脱了汉军的围捕,现在反倒主动骚扰起雁门关、马邑一带的小村落。

    半夜里,经常会有急报传到马邑县府,云舒这里也得到一些消息,不是这个边村被偷袭,就是哪处被劫掠,等汉军赶到时,匈奴人早已跑远了,真正是让汉军头痛非常。

    云舒和墨清并肩站在廊下,看着云默一招一式的打着拳。

    纵使今天天气不错,云舒也能感觉到墨清的心情很不好。想来也是,墨清身为墨家矩子,虽然常年守护在云舒身边,但是他是个心系天下的人。当初匈奴人冒犯边关时,他就带着几十名弟子自发守护城门,奋战沙场。如今他身在战场边缘,不断听到人民受苦的消息,却什么也做不了,心情自然觉得郁闷。

    云舒不由得想到,墨清没有采取行动,是因为要守护她吗?不放心她一个人?怕把她卷入战场?

    “墨大哥,你在想些什么?”云舒尝试着询问。

    他一双眼睛盯着云默的拳脚,可是注意力分明不在云默身上。

    墨清楞了一下,想到云舒慧眼如炬,肯定看出他的心事,便说:“匈奴残兵杀之不绝,他们为了报复,一直滋扰百姓,让我心中很是气闷。”

    云舒点点头说:“防卫大军虽然驻扎在此,但是调动起来不如匈奴骑兵灵活,不知墨大哥可有办法应对此事?”

    墨清想了想说:“要防止匈奴人骚扰,有两个办法。一是通过侦查,判断匈奴残兵的踪迹,他们不管如何灵活,这么些人住在野外,总要生活,会留下一定的痕迹,通过判断,我们防范于未然。第二个办法,就是釜底抽薪”

    云舒眼底一亮,问道:“如何釜底抽薪?”

    墨清分析道:“军臣单于此次中计,折损了三万大军,在近些年中的战争中属于非常严重的败仗。匈奴王庭内部各派一向不和,肯定有人会对他的领导提出抗议,若能引发匈奴王庭内部的变动,匈奴人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劫掠我们?肯定是早早的收兵回家,抢夺王位和地盘去了”

    听他说的有理,云舒连连称赞,说:“果然是好计策”

    墨清有些颓丧的摇头说:“想的容易,做起来却难。一来我们在草原上不如匈奴人熟悉,根本不知他们的动向。二来战事已起,匈奴人对我们防备严密,很难打听到匈奴王庭的消息,即使想从中作梗,也无处下手。不过……”

    “不过什么?”

    “北地狼烟已传出千里,各个地方的墨侠儿纷纷积聚到此,已有五百余人,他们听说边关受到滋扰,纷纷表示要去守护边关,驻扎到边村中去帮百姓御敌。我因怕他们行事不周,坏了朝廷的计划,或者误被朝廷当成匪类追杀,一直拘束着他们,不许他们行动。这几日,把他们急坏了。”

    云舒很惊讶,五百名身怀武艺的墨侠,这可是股不小的势力呀若这么闲置,真是太浪费了。

    思索了一下,云舒说:“我在军中还算认得一些人,不如我托人去问问,看能否配合军队一起行动,这样的话,或许更有成效”

    墨清没想到她会这样说,有些担忧的说:“若是如此,必定是我带领他们前去抗敌,那你怎么办?”

    云舒倒不好意思了,说:“我躲在这里能有什么危险?遇上这样的事情,不说帮不上什么忙,竟然还拖累了你们。你尽管去,大不了我躲到聂翁家里等你们回来就是。”

    兵荒马乱的,墨清心中着实放不下,但是想到边关战事纷乱,又十分想伸手帮忙。来回思量,墨清忽然想起桑弘羊快要回来了,到时等他回来,将云舒交给他,应该就不用担心了。

    云舒打听知道,马邑领兵的大将军是李广,另有韩安国、公孙贺等将军在此,云舒虽然跟这些人在皇宫里打过照面,但是论交情,倒没什么实在的交情,唯有李广将军曾在殿上为她辩护,似是对她有欣赏之意。

    想到这位豪爽而威武的老将军,云舒就跟墨清两人进入马邑城找聂翁,希望他能够从中介绍,让云舒跟李广将军见一面。

    当初云舒虽然献计有功,但后来并没有参与计划的事实,现在她也不是朝廷的人,倒比不上聂翁这个深度参与之人的重要。

    聂翁为诱敌之事跟李广将军打过多次交道,听说云舒有事要见李广,马上带着她和墨清,往城外山中的军营赶去。

    军营重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