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功高权重- 第8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熊慧忠没有欣赏关应杰又当什么又立牌坊的话,笑着说道:“这件事就这么办吧。到时候我真想看看他是一副什么表情,一分钱都没有,一分钱都不留给他!”
    关应杰接着又出招道:“老熊,你知道1911年上半年发生的事不?”
    熊慧忠对此一无所知,他更不明白关应杰在讨论如何对付郭拙诚的时候,却突然说起七十多年前的旧事。他老实地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我只知道那时候还是清朝政府,武昌起义还是那一年十月十日发生的呢。你怎么说起过去的事?”
    关应杰叹了一口气,说道:“唐代魏征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告诉你,1911年川昌省就爆发了著名的保路运动。当时腐朽的清政府要将好几个省的铁路修筑权交给外国列强,结果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各地掀起了‘拒债’、‘集股’为中心的保路热潮,纷纷抗议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到处举行集会,坚决要求拒外债、保路权。”
    熊慧忠大惊,问道:“难道这种让外国人修建高速公路、铁路还是卖国行为?这……这……怎么能这样?你是不是搞错了?”
    关应杰慢条斯理地说道:“是不是卖国我现在不清楚。你想想,连你我都不是很清楚,我们是不是让老百姓也知道一下,让他们去评判,却断定?”
    熊慧忠担忧地问道:“这样的话会不会让领导知道我们……”
    关应杰打断他的话说道:“你怎么就这么死板?让人民群众去判断不好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再说,我们完全可以在党报上发表纪念保路运动的文章啊,文字里完全不与现实挂钩,只赞扬那些为了民族利益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谁能抓我们的把柄?难道纪念革命先烈还错了?”
    熊慧忠还是心有余悸,问道:“关主任,这让外资修路到底是不是出卖了国家利益?”
    关应杰想不到熊慧忠如此迂腐,如此钻牛角尖,不由皱眉道:“老熊,你有必要弄得如此清楚吗?”
    熊慧忠却坚持道:“当然。如果他引进的项目真的损害了国家利益,我就敢向上级报告,请求上级处分他,撤他的职。”
    关应杰冷笑道:“这种问题你还需要问我?想一想上级批准同意了就知道。熊书记,我们还是务实一点吧,干什么事都急不来的。”
    听了关应杰的话,熊慧忠一下如泄了气的皮球,有点无奈地说道:“是呀,省里都同意了,怎么会卖国呢。……,好吧,我们就慢慢来。我总觉得这个小子不是干正经事的人,如果我们不努力,还不知道他将琼海岛带到哪里去,到时候琼海岛会成为什么样子。”
    ……
    郭拙诚将书写报告的事交给了从省建设厅、省财政厅撬过来的几个人之后,他就乘车回到琼海岛,因为这里还有很多事情等待他处理,那里只剩下一点扫尾工作,只剩下提交给有关部门,这些完全可以由那些新招聘来的人做,对他们也是一种考验。
    坐了一天的车,到了公署后,郭拙诚立即将自己在省城抽时间写的汇报材料交给了秘书卞凉,要求他将这些材料打印出来,他将在公署常委会上向常委汇报有关招商引资的情况,汇报招聘人才的计划,同时布置项目动工的工作。
    等秘书去忙打印的事去,郭拙诚又打电话将公署办公室主任叶樟喊到了办公室。
    未等叶樟进来后汇报近期公署里的事情,郭拙诚就劈头问道:“叶主任,请问有关刺绣的事情你办得怎么样?”
    叶樟连忙将手里的资料交给郭拙诚,说道:“郭主任你看,这是澄海县县志办的同志写的有关刺绣的资料,包括刺绣的来历、发展历史、传说等等。这里是我们和孟薇同志和她母亲一起写的有关刺绣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绣品等级的区别等等。”
    郭拙诚对刺绣不是很懂,但他知道看刺绣的来历、发展历史是否悠久,知道看整理出来的民间传说是否吸引人。同时他也知道看刺绣方法是不是有一般人难以学会的技巧:如果刺绣方法太简单,就很可能被人呲之以鼻,如果太复杂,人们看了又引不起兴趣。
    他拿着这些资料看了一会,觉得内容还不错,虽然里面因为政治立场问题,编写者过于强调人民群众的智慧,对一些民间传说明显进行了处理,去掉了里面一些因果报应和封建迷信的东西,但读起来还是不乏趣味性,从这些文字里能体会到少数民族妇女勤劳、质朴的品格以及她们幸福而美丽的追求。

第985章 精美的录像
    叶樟看到郭拙诚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又说道:“主任,那个叫潘丽丽的女同志还用摄像机摄下了孟薇和她母亲刺绣的场面,也由她妈妈解释了有关刺绣的方法,你要不要看一下?我看很好的。 ”
    郭拙诚一愣,问道:“怎么看?放电影吗?”
    叶樟说道:“不是,是录像机。只要把录像带放进录像机里,然后它就把图像从电视机里放出来。这套设备还是潘丽丽同志带过来的,说是美国最新生产的高档货。”
    潘丽丽拿的是香港证件,用网络游戏集团公司管理人员的名义,加上她又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粤语更是非常娴熟,以至于叶樟认为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潘丽丽自然不解释说自己是越南人,那样的话很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数的麻烦。
    郭拙诚没想到现在琼海岛就有录像机了。对于磁带录像机,郭拙诚还是清楚的,因为滇南开发区就引进录像机技术的事情,郭拙诚的父亲郭知言曾经打电话征询过郭拙诚的意见。郭拙诚当时回答说让私营企业引进可以,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至少还有十几年的辉煌时期,但它远远比不上电脑的前途,滇南开发区不能因为它而影响了电脑的开发、生产。
    后来确实有私营企业与美国接触商讨技术转让的问题,但目前应该只是处于商讨阶段,远未到达生产的程度。郭拙诚为此想提前开发出光盘、光驱。以比前世更快的速度取代磁带、录像机。只是因为他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暂时也没时间研究这些问题。也就没有动手,等将来自己的工作稳定下来,有空余时间后再向有关科研部门提出相关技术建议。
    郭拙诚还知道磁带录像机是1928年10月一位名叫芬奇巴耶特的英国人申请的专利,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广播公司制成了一种电子录像机。它具有两个大磁带盘,磁带以每秒5米的惊人速度通过一个静止的录像磁头,但因为形体和结构十分笨拙而不实用。
    1956年4月,美国的安潘克斯公司研制的第一台录像机价值7。5万美元。体积却比一辆小汽车还要大。直到1969年录像机才开始真正进入实用阶段。这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尼克松与当时的苏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曾经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美国的技术人员利用结构小巧的录像机录像了两大巨头唇枪舌剑的场面,并在电视台播放。
    不过因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此时的录像机一时还没有进入商用,没有进入普通家庭,直到最近几年大规模集成电路被广泛使用后。录像机的价格才降下来,体积也减少了,西方那些富裕家庭才开始购买,市场越来越大,前景似乎一片光明,直到被光驱以及vcd、dvd等彻底驱逐。
    “现在的录像机是什么样子?”郭拙诚心里一边想着。一边跟着叶樟走到了他的办公室。在叶樟的办公桌上,他看到了一个两尺长,足有半尺高的机器,旁边连接着一台黑白电视机。
    郭拙诚差点失笑:好笨重的玩意,呵呵。
    叶樟对录像机显然不太熟悉。他有点笨拙又很小心地将一盒录像带塞进机匣,双手将其轻轻地推进去之后。再谨慎地按下了播放键,然后再慌乱地将电视机旋钮打开。
    一阵雪花点之后,黑白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漂亮的孟薇和一个与孟薇相貌相似的女人,两人坐在一起正在专心致志地绣花。
    接着,以学徒身份出镜的孟薇询问母亲有关刺绣的问题,同时一边按照母亲的指点不停着绣着。整个情景很温馨,很和谐,两个漂亮的女人加上漂亮的刺绣,给人一种恬美的感觉,看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显然,为了拍摄这段录像,潘丽丽和叶樟等人做了不少准备,用来刺绣的底布明显是进口来的高级货,绣线也很高档,甚至连周围的家具什么的都做了精心的调整,虽然不奢华但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家所能拥有的,极富有民族特色。
    画面上不时出现周围的幽幽的群山、茂密的森林、机灵的小鸟……,甚至还出现了两头长臂猿。它们伸出修长的双臂在森林人戏玩着、追逐着,随手摘下一支香蕉扔进嘴里……
    郭拙诚一边看一边欣喜地说道:“叶主任,这录像录制的真不错啊。是你导演的吗?”
    叶樟显然对“导演”这个词还不是很熟悉,但明白是什么意思,连忙说道:“我哪有这个本事?让我写写画画可以,拍摄这个还真不在行。这都是潘丽丽和她带来的一个人搞的,我们都是配合她们。里面孟薇她们说的话有一些台词是我写的,她们背下来再说出来。想不到孟薇这小姑娘记性很好,上千字的台词念几次就会了。你看,她比她妈妈可自然多了。”
    在话里,叶樟也为自己表了一下功。
    在叶樟看来,这是郭拙诚到琼海岛工作以来唯一做的好事,也是唯一一件可靠的事,还是一件可以出政绩的事。只要这件事做成功了,只要有绣品能出口,就可以为老百姓真正带来好处。什么修高速公路啊,什么成倍提高干部职工工资收入啊,都是一些没谱的事,只能引来众人的议论,暂时吸引大家的目光,但无法持久地为郭拙诚带来好处。
    郭拙诚不知道叶樟在想什么,他看着屏幕说道:“孟薇她妈妈演的也不错啊,虽然有点生涩,但这样才好,让人知道她不是演员,知道她是真正的绣女,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