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功高权重-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时所有人包括他的家人都认为他和很多遇害的人一样被洪水吞没了,连尸身都找不到。可是,第三天却从下游的一个县传来这个孩子安然无恙的消息:他抱着棺材盖漂浮在河中,最后被一艘渔船救起。
    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著名的大学,大学毕业后到国外留学,算是出人头地。那个公社干部丢下了父亲的棺材,也丢下了自己的孩子逃跑,结果逃跑的时候摔了一跤,最后成了瘸子,官自然做不成了,灰溜溜地回家种田。
    (恳求没有收藏的书友收藏一下,顺便投几张推荐票,谢谢!)
    !~!

第八十章 合理但不合法(求收藏,求推荐
    民间的传言自然是说这个获救的小孩有孝心,为了保护爷爷的棺木而舍身入水,所以有好报。而他的父亲也就是那个公社干部却因为贪生怕死而遭到了惩罚。
    这个情节很符合人们因果报应的简单思维,因此这个故事流传得很广,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了家长教育小孩的必选“教材”。
    以至于很多人把这个故事加以神化,特别是那个留学生归国在南方特区圳口市投资建立企业成功并衣锦还乡、给爷爷修了一座宏伟的衣冠冢后,这个故事更是越发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就连远在鲁河省工作的他,也听他的母亲唠叨过。
    这个“孝顺”的小孩叫荀中海,那个“贪生怕死”的父亲叫荀有才。因为这个故事,郭拙诚对这两个人的名字记忆非常深刻。
    “如果能找到这个荀有才,询问他父亲有没有死,不就可以判断攀甸水库出事的时间了吗?”郭拙诚心里暗暗地想着,接着自问道,“我现在是不是就去调查?”
    过了一会,他抬头对夏国荣问道:“这里有没有电话?”
    夏国荣回答道:“这个上坳大队没有,但我们公社有,攀甸水库那里也有。这个攀甸水库管委会是县团级单位,除了能打电话,还能发传真电报。他们有专门的电话局,我们大队的电话就是从他们这里接过去的。打到我们县里还要经过两次转接。”
    夏国荣明显有点炫耀的意味,将他所知道的都说了出来,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想起刚才大坝一片宁静的样子,郭拙诚稍微犹豫了一下,继续朝上坳大队走去。
    在接近上坳大队的地方,郭拙诚他们终于看到了县委书记郭知言一行,他们正穿行在稻田的田埂上。
    他们一行六个人,郭拙诚的父亲和他的通信员、最近被降职到山河公社担任副书记洪杰、上坳大队的大队支书,还有两个是“专家调研组”的右派,一个年轻约三十来岁,一个年纪大一点约四十多岁,戴着一副眼镜。
    在不远处还有几个本地农民,他们远远地看着,一边抽着烟一边谈论着是什么。
    看到郭拙诚过来,郭知言抬头问了一句:“怎么到这里来了?六一七厂怎么样?”
    郭拙诚自信地笑了笑,没有急于回答,而是朝其他人打着招呼。
    所有人都认出或猜出郭拙诚是郭知言的儿子,都很热情地朝郭拙诚打招呼,降职的洪杰心里似乎没有什么不平衡,笑着说道:“小郭。放暑假了下来参加农村调研?”
    郭拙诚笑了笑,说道:“我不会调研,觉得这里好漂亮,我就跟着爸爸下来看看。”
    之后,郭拙诚三人就跟在最后面,随着他们慢慢地朝前走。走完田埂,他们爬上了一道土堤。
    土堤不宽也不高,它的左边是烟波浩淼的水库湖面,它的右边是正在灌浆的水稻苗。它的作用就是保护右边的稻田,将水库的水隔绝在外。
    可是,现在的它作用并没有显现出来:右边的稻田里看上去也是白茫茫的一片。
    可能是因为水库水位太高,加上这段时间雨水多内涝厉害,所以稻田里的积水很深,不少位置低的稻田已经完全被淹没,而大部分稻田也只余留三四寸的苗尖尖露在水面上。
    当风吹过时,波浪将摇晃的禾苗碾倒在水里,好久才重新钻出来。让人看了心悬得老高老高,不由得不抬头看看阴郁的天空:“老天,你可千万不要下雨了。再下,这禾苗就真的完蛋了。”
    大队支书弯腰将一兜禾苗扶起,很心痛地说道:“郭书记,这禾苗眼看就要灌浆成稻谷了。如果县里能帮我们一把把积水排出,我们大队可以上交一部分粮食给国家。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啊。”
    郭知言看了洪杰手里的禾苗一眼,说道:“姜支书,你的意思我理解。可县的难处你也应该清楚。我们帮你们把土堤建起来?这叫合理不合法。这里早已经划为了淹没区,这一片就是水域面积,应该归水库管委会管理。我们将这里围起来,又把这里面的水抽干,就是破坏了上级的政策,就是在我们县里与水库管委会之间制造矛盾。”
    洪杰心里一阵冷笑:说话婆婆妈妈的,真不像当县委书记的样子。这还用劝吗?骂一顿,撤了他的职,看谁还敢说什么。自己犯了错,违法围垦土地,难道让上级来背黑锅?
    姜支书装着不好意思的样子,说道:“郭书记,下不为例。你也知道,我们是农民,看见土地荒芜,心里不是滋味啊。谁知道今年的雨水这么大?”
    郭知言说道:“什么下不为例?你这是在赌!赌明年没有这么大的雨。如果明年又是这么大的雨,你怎么办?”
    姜支书讪讪地笑了笑,继续说道:“郭书记,我真的不是骗你,水库修起来这么多年,也只有今年的水位再高。你看看我们走的这条土堤,都是五年前修的,水位从来都没有到过这个位置。以前最高的水位至少比现在低半米。”
    那个戴眼睛的调研组人员——也就是右派——显然见不得禾苗被淹,忍不住劝道:“郭书记,我在这里调查了好几天,今年的雨水确实最大。我也去水库询问了,他们说今年的平均水位超过历年平均水位一米多。现在已经超过警戒水位一点一三米了。也许抽了这次水,明年就不用再抽,这么多稻田得打多少粮食……”
    洪杰虽然鄙视郭知言对大队干部过于宽容,但他巴不得郭知言多惹点麻烦,加上他现在又是山河公社的副书记,所以很自然地说道:“是啊,郭书记。看见这么肥沃的耕地荒芜谁不心痛?我们就试一次吧,悄悄地发动群众把土堤加高加固,把积水排出去。这也是造福农民的好事。我相信做好了这事,大家一定会感激县委的。水库的人总不能挖开它吧?”
    郭知言见大家都这么说,他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时,郭拙诚在后面大声说道:“不行!我们不能这么做!”
    !~!

第八十一章 两全其美的办法
    大家都吃惊地看着郭拙诚:大人说话孩子怎么能插言?这也太没礼貌了吧?
    郭知言也是一脸的惭愧,心道:儿子,你想表现也不能这样啊。这若传出去,别人会怎么说我?群众会怎么说我?
    他叱责道:“拙诚,你喊什么?小孩子家家不要乱说话,有什么话等下跟我说。”
    这话明里听是在呵斥郭拙诚不懂事,暗里则是提醒这些大人:一个孩子做什么事都是可以原谅的。
    当然,郭知言的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询问郭拙诚是不是有办法了。
    郭拙诚明白父亲的意思,他更知道刚才父亲无论怎么答复都容易陷入困境:答复可以围起来排出积水吧?违反上级政策,将来政敌很可能利用这一点来攻击他目无组织纪律。答复不能围起来,只能让这些禾苗自生自灭吧?那些人又会说你县委书记太冷酷无情,看着绿油油的禾苗就这么淹没;那么模棱两可不表态是不是可以呢?人家照样会说你县委书记没有担当,一件这样的事都无法摆平。
    反正父亲怎么说都不行。所以郭拙诚只好出言打断父亲的思考,阻止父亲说话。
    见大家的目光都投在自己身上,郭拙诚知道自己成功地转移了众人的视线,就不慌不忙地说道:“各位领导,对不起。刚才听了你们的话,我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因为太高兴了,所以大声说了出来,显得很不礼貌。”
    见他说话突然变得文质彬彬,大家默默地点了点头,心目中的坏印象一下减轻了不少。
    只有洪杰讥讽地说道:“两全其美的办法?你一个小孩子能想出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来?哼,说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那个戴眼睛的人也说道:“是啊,这禾苗只有排出积水才能成活。我们要么抽水让它们活,要么不抽水,让它们死,二者必居其一,世上哪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个右派倒不是故意与郭拙诚为难,更没有逼郭知言表态的意思,这人就是书呆子一个,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实事求是不掩饰自己的观点。
    郭拙诚心里早有措辞,他自信地说道:“有啊。只要让水库马上泄洪,把水位降下来不就可以不用排水又能保住这些禾苗吗?这个办法难道不是两全其美?”
    “哈哈,小郭,你真逗。”洪杰很夸张地笑道,“你以为水库是归我们县管吗?你以为你爸爸,郭书记一声令下,他们就乖乖地听命泄洪?他们可是县处级单位,直接听命于省水利厅。连我们地区行署想要他们放水也不能直接命令,必须经过水利厅的签字同意。”
    上坳大队的姜支书点头道:“是啊,这个管委会很牛,我们去找他们,他们理都不理。”
    郭知言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会无的放矢,就说道:“拙诚,你认为现在水库水位高,他们就会泄洪?”
    看到郭知言认真的样子,不像一个父亲对小孩的态度,大家又是一惊,有点玩味地看着他们父子。
    郭拙诚摇头道:“我不知道水库的管理制度如何。以我的理解,水位超过警戒水位之后,他们应该加大泄洪量。就算他们不准备加大泄洪量,只要我们找他们做做思想工作,或者请上级领导出面打一下招呼,他们也许就会泄洪。不管怎么说,水位高对水坝的安全可是一个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