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功高权重-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谁也没想到这次偶遇竟然闹出很大的动静来。
    (这两章只是铺垫,马上就会进入**。新的一周来了,请各位收藏推荐,谢谢)!~!

第六十七章 军工厂
    因为这个时代车辆极少,这条深山里的马路上跑的车辆更有限,偶尔经过的几辆车基本是军工厂的车,所以这些司机开车都很牛,行车时一般都是走路的中间。毕竟山区的路转弯的多,走中间的话可以快一些。
    郭知言笑道:“没事,不要急。正好坐久了,活动活动筋骨。”但最后还是问了一句,“大约什么时候能修好?”话里的意思就是:如果修的太久就有事了。
    一个正在站在身边埋头修车的人闷声闷气地说道:“快了。半个小时吧。”
    通信员小王见那人的态度不好,有意大声地对曾处长说道:“曾处长,你好。这是我们县委书记郭书记上任后的第一次下乡调研,时间有点紧,只要不是耽误太久就没问题。”
    曾处长惊讶地看着郭知言,问道:“郭书记,你什么时候担任县委书记了?前几天你不是说刚当上政法书记吗?”
    郭知言微笑道:“上周任命的。组织上信任我,我就只能勉为其难了。”说着,他对通信员小王道,“小王啊,你的性子真是急。等一等有什么关系。军工厂的同志也很忙嘛。”
    显然这话是郭知言也是有意为之,其用意大家都知道。
    曾处长装着不好意思的语气说道:“郭书记,真是对不起,地方上的文件我还没有看到。这样吧,今天既然我们碰巧遇见了,又到了吃饭时间,我请地上上的同志一起吃一个饭。郭书记,你可要给我这个面子,对我们刚才的失礼表示道歉。”
    郭知言笑道:“有什么道歉的?曾处长太客气了。既然这样,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不会给你添麻烦吧?”
    曾处长说道:“有什么麻烦的?你是领导,领导前来视察工作,我们当下属的能嫌麻烦吗?哈哈。正好,这个时间回去,厂长他们应该在那里。”
    虽然厂长、厂党委书记属于地师级,比县委书记高整整两级,但人家上门就是客人,他们怎么说也要客气地接待一下。
    地师级是在部队有用,如果转业到地方,能当上县委书记一把手的很少。最好的是在地区行署当一个排名靠后的副专员,大部分还是副县级职位。因此厂里的领导,再不鸟地方官也得表面过得去,见面必须保持一团和气,谁知道什么时候有求于他们?
    很多时候军工厂的领导转业到地方政府任职,还没有地方企业领导调动到地方政府吃得开。因为地方企业的领导在企业的时候就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紧密,出来后不容易受地方政府的排斥。而军队的却不同,关系一般都得从零开始,常常感到被欺凌感到憋屈。
    前世郭拙诚就是从一个县团级工厂交流到地方政府当上副县长的,当时只降了半级使用。如果有后台、有关系,甚至能保持原来的级别直接从企业进入地方政府里当领导。
    至于边进入地方政府边升级的,那是上帝的宠儿,不在本书阐述之列。
    双方将人员做了介绍,曾处长还握着郭拙诚的手,笑着问道:“小伙子,读初中了没有?你跟你爸的相貌真是像啊。”
    郭拙诚笑了笑,喊了一声曾处长,然后回答道:“我上星期高中毕业,正在等待招工。”
    曾处长又是大吃一惊,将郭拙诚上下打量一番,说道:“你身高还是够了,差不多一米六了吧?可看你样子年纪不大啊。……,还是北方种长的高,郭书记,你老家是不是东北的?你孩子这么小,你就舍得让他参加工作?”
    最后的话是对郭知言说的。
    郭知言笑着说道:“这小兔崽子仗着自己成绩好,私自找校长要跳级,我也没办法。跳就跳,就是有点担心他变成无所事事的小混混。”
    曾处长哈哈大笑,说道:“确实太早了点,再过二三年就好了。”
    现在发蒙读书的年龄乱七八糟,有的人家家里没有人带,当时这种偏远地方又没有幼儿园,有点孩子只有四五岁就扔进了学校。而有的家里经济困难,小孩很小就要做事。有的甚至要带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他们很晚才发蒙读书,有的到了**岁才开始读书的。
    如果加上留级的,一个班上的同学年龄相差可达六七岁。等高中毕业的时候,小的年龄只有十三十四岁,而大的年龄则可能达到十八十九岁。
    当时的小学五年、初中高中各两年,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读完一般是九年。
    所以郭拙诚比那些小的孩子还小二三岁,实在小了点。但也不是不可理喻。历史上78年第一届高考录取的时候就有年龄不到十二岁的大学生。而同年录取年龄最大的大学生达到了三十七岁。主要是因为高考中断了十年,一共十一届的学生同时参加高考,年龄差别自然大。很多班级年龄最大的学生的孩子比同班同学的年纪还大。
    将尚未修好的吉普车推到路边后,曾处长和另外一个工厂副总工挤到郭知言的吉普车上,前往六一七厂吃饭。
    在路上的交谈中,郭拙诚知道曾处长他们是从另外一家工厂协调配套产品回来。
    车还没有进厂门,一尊高大的伟人石膏像就出现在他们眼里。有了曾处长在车上,守门的士兵没有过于严格地检查,只看了司机的工作证就放行了。
    郭拙诚虽然没有来过这里,但他知道这只是到门口,要进核心厂区还得走很远的一段路,还要经过至少一道严格的岗哨。
    闻着空气中弥漫的机油味,看着穿着军绿色制服的工人,郭拙诚又有一种回到前世的感觉。他突然说道:“曾处长,能不能让我到工厂转转?这几天我正在看《机械原理》书,想近距离接触一下机床什么的,也好有一个直观感受。”
    曾处长又是惊讶地看着郭拙诚,他惊讶的不是郭拙诚提出的这个要求,而是惊讶郭拙诚说他在看《机械原理》,还说出什么“近距离接触”、“直观感受”的话,这是一个孩子说的话吗?好像是大知识分子才说的!
    他双眼看着郭知言,似乎在等待他的解释。
    (新的一周又来了,敬请各位推荐,收藏!感谢aman2511的再次打赏,感谢六小天魔打赏支持,谢谢!)
    !~!

第六十八章 大难题
    他双眼看着郭知言,似乎在等待他的解释。
    车里的那个军工厂的副总工也是一副吃惊的样子。至于司机小张因为是小学没毕业,反正听不懂郭拙诚说的是什么,反而没有什么惊讶,只是专心开车。
    郭知言心里很自豪,也多少有点平衡,要知道他与儿子谈正事的时候,一直是惊心动魄的:堂堂做老子的竟然说不过自己十来岁的儿子,真是欲哭无泪啊。今天总算有人有同样的体会了,呵呵。
    即使是县委书记也不能免俗,看到自己的孩子聪明,心里美滋滋的。他故着谦虚地说道:“我这孩子就是仗着一点小聪明,不知天高地厚。……,如果曾处长不为难的话,就让他到车间转转吧。”
    那个副总工也说道:“曾处长,要不我带他去参观参观。”
    曾处长很夸张地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说道:“幸亏我心脏好,要不我真会吓一大跳。”说着,他喊道,“师傅,停一下车。”
    等吉普车停稳后,曾处长对副总工说道:“黄总工,你就带他到附近几个车间看看。如果小郭有兴趣,可以让老师傅给他讲解讲解。我带郭书记到戴书记、王厂长那里去。”
    黄副总工连忙说道:“好的。”接着对郭知言道,“郭书记请放心,我一定完璧归赵。”
    郭知言客气地说道:“那就麻烦黄总工了。如果他耍小孩脾气,你帮我好好教育教育。……,拙诚,你可要听话。”
    最后这句话其实并不是说给儿子听的,而是说过别人听的。因为郭知言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样的人。
    郭拙诚笑着说道:“我会的听话的,保证不乱来。”
    所谓在附近车间转转,郭拙诚知道曾处长的意思就是让黄副总工带他到几个不需要保密的车间转,让他看看热闹就行。
    确实,郭拙诚还真是只想看看热闹而已,在里面体会一下前世的那种氛围。前世郭拙诚在一家机床厂工作过多年,当过技术员、设计员、厂领导,对工厂有一种很深的感情。
    因为不是保密车间,现在又不是战争时期,加上又有黄副总工带着,郭拙诚很顺利地进了一个机加工车间,无人盘问更无人阻拦。
    进了车间,郭拙诚心情真有一点小激动,看着里面一台台车床、铣床、钻床等等设备,情不自禁地走过去,一边抚摸着一边嗅着那股熟悉的机油味。
    黄副总工在旁边看得有点奇怪,但也没有想什么,只是笑着跟着他。
    车间里的这些主要设备明显用了好多年头了,而且大部分都是苏联的产品。
    前世很多没有进过大工厂的人无法体会当年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一边倒地接近苏联,如果他们看到工厂里所有好一点的机床百分之**十都是苏联的产品,也许就会多少理解当年国家领导人的难处,也许会理解为什么采取那种似乎很傻的外交政策:
    一个一穷二白的大国不拿出一点诚意,而是按照那些只在网络上无比“聪明”的网友的说法,在国与国之间大搞左右逢源,有可能得到另外一个大国的大力帮助吗?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领导是傻子,绝对不可能无私地帮助另一个大国崛起!
    直到郭拙诚重生的时候,西方国家对中国还是歧视的,还有很多领域对中国设立了禁区,很多机密机床都是禁止向中国出口。
    为什么西方国家还不平等地对待中国?原因一个,就是中国太大、中国人太精明、太勤劳、太能吃苦耐劳、太有进取心、……,一旦让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技术水平相近甚至超越,西方国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