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第5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国外建立“卡利斯坦流亡政府”。他们之间也有很深的矛盾,但要求独立的大目标是一致的。他们主张锡克人成立卡利斯坦国,但根据宪法,锡克教隶属印度教,法律不承认它为独立宗教,其教徒被称为“带胡子的印度教徒”,因而独立的要求未能实现。

这是原时空的历史,在林汉看来,如果未来印度脱离英国独立建国之后,善战的锡克人也脱离印度独立建国,那个被再次削弱的所谓“印度”王国,战斗力就更渣了。更不要说阿尔托利娅现在正在南印度借着“印共游击队”之手进行的“土改”,以及所谓的“荣誉不列塔尼亚人”制度,这也是在未来割碎印度的一个手段。

“我知道你正千万百计地想把英国的核心迁到澳大利亚来,作为交换条件,我会借助我的影响力,让中国方面尽可能地少在印度惹事。而且,有件事……”

那件事林汉没有说出来,但此时的他身体正和阿尔托利娅紧密地接触着,不用说阿尔托利娅立刻就知道了那是什么事。

阿尔托利娅道:“那个人,真是可怕,他居然会想到用这种方法延续他的意志和理想。”

“你的姐姐,以她的声望,只要稍加培养,确实是有这个资格的。而且相对于我,他更信任身上几乎没有缺点的她。而我,他曾公开地评价我,说我骨子里仍然是个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者,他把我看得很透。”

“有这个承诺,我就放心了。”

两人的谈判交流,就此结束,然后就是更加深入的另一种交流。

最终在1948年年底,中英印三方经过漫长的谈判,三家最后在新加坡签定协议,英国同意放弃这两个城邦,允许其加入印北共和国。作为代价,而印北共和国则宣布不再往印度的其他地方“渗透”输出革命——当然,就印共这种战五渣,要不是中国在背后输血,英国人分分秒秒教育他们重新作人。

新加坡协议签定后,这两个城邦的领主和上层疯狂地出逃,也给印度其他地区带来了这两地“赤化后”的“恐怖真相”。这一情况让印度内部蠢蠢欲动的分离主义势力又老实了几年。

由于林汉一家人的恶意干涉,亚非拉独立大潮,一直拖到1955年后,才重新掀起。而到了1960年,英国人终于控制不住印度,被迫放弃整个南亚次大陆时。这时的甘地早已病死,他的继任者尼赫鲁也垂垂老朽。而尼赫鲁费尽力气建立起来的印度,和原时空相比,更是缺失了好几个大块:

东北边的“东北七姐妹”,变成了印北共和国就不必多说了。旁遮普邦和整个克什米尔地区都失去了,变成了由锡克人控制的“卡利斯坦国”。

而在印度最南端的十一个邦(相当于中国的省),更被阿尔托利娅搞“荣誉不列颠人”硬生生地印度身上挖走。而且这些荣誉不列颠人在宗主国英国的支持下,起兵举事,赶走原有的高种姓和旧土邦领主,而后自己建立了一个叫“南印共和国”的国家。二十年的不断洗脑下来,阿尔托利娅成功在这些“荣誉不列颠人”中培养出了一大批亲英国,且利益和英国绑在一起的团体。由于他们出身多是底层,所以这个新成立的南印共和国对尼赫鲁建立的“高种姓印度”极度仇恨。未来的几十年里,双方因为领土纠纷等原因也是边境冲突不断。

由于林汉一家人的暗中作鬼,整个南亚次大陆,就象是一块被用力摔在地上的盘子,碎成了永远也拼不起来的多个碎块,最妙的是,这些碎块间彼此还矛盾重重,时不时地发生领土冲突而爆发规模不小的战争。

在这过程中,英国、德国甚至包括苏联以及中国,都通过向南亚次大陆交战各国出售军火,发了不少战争财。表面上各国各支持一方,但在暗地里,私下勾通好的“林汉一家人”,在背后达成的见不得人的协议是:大家出售军火时,都先别卖高级的,而是从旧货开始卖。

于是,一大堆二十年前生产的旧军火,比如苏联的KV和T34坦克,德国的三号坦克,英国的慧星坦克,加上老式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皆在“垂垂老朽”之际,在南亚次大陆找到了第二春。

等这些二十年前的旧军火在战争中消耗得差不多时,各国才不紧不慢地帮这些国家的武器库进行“升级换代”。

而类似的情况,同样也在中东地区上演着。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战争,阿拉伯人和以色人的战争。

比起印度人,中东这边由于建国时间要早了十年,所以他们也更早地享受到“新五大流氓”的军火招待。

所谓的“新五大流氓”,是指为了“协调战争”,欧亚大陆拥有神使的五个国家,中国,苏联、德国、英国,以及赤化后的日本,相约成立了一个名为“大欧亚问题协调委员会”,共同讨论解决欧亚问题和矛盾。所谓的“大”有两重意思,一是指这个委员会权力很大,另一层意思则是指大洋洲的大。

至于更加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联合国”,由于美国被早早地踢回了美洲缩回去舔伤口,一直到1960年后,才有人小心翼翼地提起过,却被林汉一家人暗中操纵各国政府,联手抵制,最终还是流产。

而未来的十几年里,被旧大陆孤立的美国政府,这时也不甘寂寞地联合美洲的一些国家,搞了个所谓的新大陆共同体,玩起了新大陆和旧大陆对抗的把戏。

第525章中东格局

在1948年,还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大事以色列开始筹划建国,另一件大事则是,德国人将菲律宾的巴拉望岛,“赠送”给了兰芳共和国。

巴拉望岛原属菲律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本夺走,而后在日本和德国签订的领土换军火的协定中被“卖”给了德国。但这片土地是为了实现林汉想把南海变成中国的内湖的设想,汉娜帮林汉要的。而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太平洋战争期间,李华梅化身的大和抚子故意指使驻菲律宾日军,将全菲律宾的华人都赶到这个面积超过一万一千平方公里的岛上。而日本人放弃该岛前,当时日本驻军在这儿大肆抓当地的土著青年男性送进矿厂做苦工。

双管齐下后,巴拉望岛的人口成份,一下子变成华人为主。

德国佬当然不是善财童子,汉娜这么做更是另有私心。1947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结束,美国国内的生产开始转型,其海量的生产力转向消费品市场,汉娜已可预计到,新一轮的经济风暴,即将在全世界上演。

德国需要中国这个大市场以帮助躲过这场风暴危机,继续增进“中德之间”的“传统友谊”显得无比重要。巴拉望岛离德国本土太远,殖民成本太高而收益小,基本算是得不偿失。现在德国殖民的重点是放在新得到的非洲尼日利亚。巴拉望岛在德国人眼里根本就是鸡肋,从一开始时德国人花钱从日本人手里用军火换来,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做为“增进中德友好”的筹码。

1947年中国政府换届之后,德国方面主动向中国方面提出愿意将巴拉望岛和周边的一些岛屿无偿送给中国。

面对着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大礼,中方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过巴拉望岛在菲律宾手中控制多年,要套上“自古以来”实在有些勉强,直接吃下,这个吃相实在太难看了。

而兰芳共和国这个“灰手套”的作用,这时就显示出来了。中国不好意思吃,林汉这“土地狂热者”才不管这些。于是兰芳共和国出面,直接玩了一把左手交右手的游戏,就从德国人手里接收了巴拉望岛和周边的一些小岛。而后兰芳政府再和中方签定了一份领土协议,将巴拉望岛周边的一些小岛交给中国变成中国领土——这是为了未来兰芳自身的安全,借此将其和新中国紧紧地绑在一起。至于巴拉望岛主岛,本身还是属于兰芳,只是岛上的驻军全是新中国派去的。

此时的兰芳共和国,在西方国家眼里,根本就是中国的一个省,这种玩法,也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但是身为地球上新五大流氓之一,这块遮羞布还是要的。而这个时期,在林汉的干涉影响下,“红色帝国主义”之说,在国际上已是十分流行,甚至到了深入人心的地步。原因就是几个“自称”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无论是苏联、德国,日本甚至是中国,在全世界圈地时,吃相也同样地难看。

而舰灵英灵的出现,对这些红色国家的影响之一,就是让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愈发高涨,而“国际主义”倾向则受到了更大的压制,那些“天真”的国际主义者,在有英灵撑腰的民族主义的“大义”前,很多时候甚至连发言权都没有。

德国人送出了巴拉望岛,这份大礼不可谓不大,在此之后,中德间的关系更加友好,同时中国国内的亲苏派势力也更受到了更大的压制。汉娜如此做法,另一个想法也是借机继续离间中苏关系——对比德国随手送出的一个上万平方公里大岛的大礼,苏联人分割蒙古,侵吞一百六十万方前清时领土不肯归还中国的作法,就显得极为刺眼了。

对于中德愈发友好的关系,斯大林当然是头痛异常,却也更加不敢在苏德边境开启战端。而德国在借机改善了自己的战略环境之余,也方便加大和中国的贸易往来。

这个时候,林汉已经将目光悄悄地盯上了兰方北面的英属东马来西亚了,不过这时无论是新中国还是兰芳,身上的肌肉还不够强,暂时还是只能隐忍着。私下里,林汉直白地对阿尔托利娅说,加里曼丹岛,是属于他的地盘,无论如何他都要得到直面南海的“窗口”以及文莱这个油田,为此甚至不惜和英国在这里打上一仗,要她早点作好放弃这儿的准备。

这几年里,无论是中国苏联或者德国,都还在调理国家的内政与工业,正处于“长肌肉”阶段,暂时不会在国际上给英国人找事。但英国人的好日子不会持续很久。

英国人在中东的势力和对东南亚的水道控制,都挡住了中苏德三家的路,无论哪一家,都不想看到英国人继续在这儿吃独食。尤其是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