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线大量地充当运输大队长的功劳。而书里的1936年,日本人比历史上同期更弱,东北工业还在建设中,而对手更强,即使有欧美的支持,侵华实力也要大打折扣)

徐州战役结束后,学乖了的日本人开始收缩兵力,巩固占领的河北和山东地盘。此时的解放军哪里会让他们舒服地积蓄兵力和消化地盘。

在山东战场上,解放军不断地以师、旅为单位发动短促突击,不求每战歼灭日军一个师团,但求消灭一个团,一个营即可。

日军主力不是不想打大决战,但中共方面根本不给他们打大决战的机会。日军主力一集结,其占领区内大片被红军占领的农村根据地就全面出击在后方大量作乱大搞破坏拔钉子。揪着团、营为单位的小股日军猛咬。和历史上的红军不同,这个时代的解放军攻坚能力增强了很多,无论是山东还是河北方向,需要的话,甚至可以得到空军的支援。

为了达到让日军首尾难顾的战略目的,红军在取得徐州战役大胜后,收复了江苏失地,对山东的地盘,却是有意地放弃了全部的大城市丢给日军,甚至连前线的临沂,都有意地放弃。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日军主力被迫分得更散。在战略方面一塌糊涂,政治严重影响军事的日本来说,此时的日本军方哪有主动弃土的魄力?

太少的兵力,占了太多城市的后果,就是造成分散开来的以团,营为单位的日军,在来自四面八方根据地武装的围攻下,加上空军时不时地空袭,往往支撑不到主力来援就被歼灭。除非日军能忍痛放弃那些城市周边的据点。但放弃了这些据点,就意味着日军就只能靠着占着不能产出的城市去补给,而城市又能榨出多少油水?而一旦分散主力去支援这些分散的据点,那么原先设想的集中主力和红军决战的战略意图,也就不战而亡了。

而如果集中主力,对河北山东控制区里的农村根据地进行扫荡围剿,那么正面战场的解放军就会全线猛攻,逼得他们又不得不掉头。

进不得,退不得,集中不得,分散不得,消化还是不得。

到1936年六月,日本在山东河北已投入了接近二十二个师团兵力(扣除损失后的),国内的军工动员能力已达到极限,但是面对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双重压力,竟是狼狈到了想要发动主力决战都很困难的地步。

位于河北的日军首脑冈村宁次如是说:

“山东和河北的战局,就象是吞了一块石头,卡在喉咙中间,吞吞不下,吐吐不出,就算吞下去也消化不了。”

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日本陆军曾有人提出在福建开辟新的战场,却被上层一口回绝。吃过浦东登陆战苦头的陆军和海军,现在一提起登陆作战就惧怕不已。

在持续了数月之后,日军清点家底,盘算损失时,发现自己在几个月“零敲碎打”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烂仗”中,一不小心又损失了六万余人。损失并不是单一的师团,而是在前线或后方,和对手有接触的每一支前线部队,在无数次的“小仗”和“烂仗”中,一点一点地被对手啃掉,耗掉的。虽然在这过程中,解放军也付出了十五万人更大的损失。但是,以精兵路线为主的日军,比对手更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此时日本军部上层,已经开始后悔发动这场侵华战争了。到了七月甚至暗中派出特使想和中共上层谈判,讨论双方原地停战的问题,却被中共直接回绝。

到了1936年八月一日,当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召开时,河北和山东前线的解放军同时发动反击,这也被称为“奥运会”攻势。

经过和日本人八个月的战争,解放军也熟悉了日军的作战方式,磨练了作战意志,逐渐地拉小了双方在单兵素质上的差距。

山西前线阎锡山的地盘,虽然军队战力差,但军工生产能力,却是民国时仅次于东北做得最好的,甚至比占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南京政府做得还好。收编了阎锡山的部队,得阎锡山经营多年的兵工厂后,解放军的战力再度得到提升。经过和河北日军连续不断的小规模拉锯战的锻炼,被收编和扩充后的第七路军作战面貌也登时一变。

在这段时间里,后方位于武汉的兵工厂不断地加大军工生产,小心地积蓄作战物资,到八月份时,发动夏末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时间,从河北到山东,日军全线告急。

从临沂到泰安,邯郸,邢台,石家庄,涞源,张家口,每个方向都在告急,每个方向都是红军攻击的重点。

在超过两千公里长的正面战线上,再度扩军后的解放军一气投入了超过一百五十万人的庞大军力,而位于日本人后方的二十几万游击队也在同一时间一起“作乱”。

面对着海潮般狂涌而来的解放军,打了半年弊屈烂泥仗的日军首尾难顾,根本无力抵挡,节节败退,大量城市丢失。

到了九月份奥运会结束的时候,山东河北两省的日军已重新被压缩回沿海一带。河北方向的日军,仅仅只能拼死保住北平,天津,唐山一线。而山东方向的日军,更是被驱逐到山东半岛淮坊到青岛东北方这一小块的半岛突出地区。而这时日军驻华的三十余个师团接近七十万人的兵力,在这一个月的攻势战争中损耗了三十余万人。

此时就算是瞎子也已看出,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作战,已经全面失败了。

仗打到这个地步,日本也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从一九三五年六月红军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后,日本的工业产品已彻底从南中国被踢了出去。起初靠着英日对华干涉作战带来的军事订单,倒是有了一个假繁荣,但是这种侵略战争带来的“假繁荣”,要想变成真繁荣,前提是要在中国掠夺到大量的财富。

然而前线的战争打了一年多,收获的只是无数的失败,什么都没有抢到不说,反而要付出天文数字般的军费,更背负了无数的战争外债。此时的日本,其国内的黄金储备,更在这一年的战争中被耗尽。这一年的战争,已经让日本国内的经济形式,恶化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

这时候的日本,无论如何再也打不下去了,在1936年最后七个月里,日本国内连换了三任内阁,但什么局面都没有改变。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经过和中共上秘密谈判后,1936年日本本年度的“最后”一任阿部信内阁在倒台前一个月,干了一回“脏活”,下令山东日军通过海路撤出中国,而京津方向的侵略军也撤到长城之外。

作为交换条件,中共方面则释放在上海被扣押了一年多的日侨,以及大量被俘的飞行员和陆军战俘。

在这一年多的战争期间,输急了的日本人也曾经使用过毒气弹,但是已有准备的林汉早就从德国运来了一批毒气弹,以牙还牙。日本人最初用的是光气,而林汉用来报复的却是更加“高大上”的芥子气!而在台儿庄围歼战的最后阶段,林汉甚至命人在台儿庄上投掷了杀伤力惊人的VX神经毒气。徐州战役结束时所以俘虏那么少,除了日本人死战不降外,扔在台儿庄的VX神经毒气则是重要原因,战后那个地区的日本兵几乎全部死绝。对于此事,提供VX神经毒气的德国人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得到了珍贵的第一手实战报告。

在遭到红军更为猛烈的毒气弹报复后,日本人才悻悻地放弃了这种疯狂的作法。

当中日战争告一段落时,李华梅在日本人的身上已完成她的第281个击坠,这是一个令人望而怯步的数值。而双方终战之时,李华梅驾驶的战斗机,已更换成了德国最新式的He112,使用900马力的尤莫液冷式发动机,而她原先驾驶的两架HE51F型,因为使用过度,磨损严重,早已被宣布报废。不过意识到这两架飞机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及可以作为未来长期信仰饭票的来源,经林汉提意,这两架飞机都被封存了起来,建国后更送进军事博物馆。

到了一九三十七年新年时候,中日之间的战争暂时平息了——当然,这只是的暂时的,在收复东北、台湾的失地之前,中日之间根本就没有和平可言。

而在1937年一月一日,李润石主席在站收复了的北平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林汉这个历史粉碎者,让新中国比历史上提前了十二年诞生。

第205章复兴的德国,崛起的中国

1937年2月1日,德国威廉港人声鼎沸,彩旗飘扬,众多德国高官云集此地。德国一战后建造的吨位最大的军舰,齐柏林号航空母舰将在今天下水。

在汉娜为德国海军制定的发展大纲中,被砍掉的除了她的“前世”格拉芙·斯佩号袖珍舰外,一并倒霉的是所有的重巡洋舰。二战时德国海军中,以欧根亲王号为代表的数艘重巡洋舰简直是最搞笑的存在:这批重巡的造价甚至比英国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还贵,堪称是性价比最低的武器。这些被砍掉的海军预算,全部被挪用去建造小型舰只和潜艇去了。

齐柏林号航母是1935年,《英德海军条约》签定后,德国建造的第一艘正式的航空母舰——在此之前,在1935年时,德国人用一艘一万六千吨的旧货轮改造成了航母以用于海军训练使用,该航母于1936年1月下水服役。不过由于其只是训练用航母,载机量最大只有三十架,最大速度不过二十二节,只能用于训练。今天下水的航母,才是真正意义的航空母舰。

由于德国没有任何建造航空母舰的经验,出于“保守”思想考虑,该舰设计吨位只有两万四千吨左右,今天下水时,全舰已完工百分八十八,余下的收尾工程还需要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为了加快齐柏林号的建造速度,威廉船厂的工人很早就开始两班倒作业。

作为一艘非战时建造的航母,齐格林号在一九三五年五月铺下第一根龙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下水,按计划二十七月就进入海军服役,这在当时是很快的建造速度。

航母和战列舰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