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神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神话- 第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本就是大唐官吏,现在正是立功的时候,兰陵王说了,只要今天晚上天策军杀过来的时候,我们立下功劳,前罪全都可免,还可以让我等管理南诏之地,若是有人像杨子芬那样,一心忠于阁逻凤和南诏,执迷不悟,全家老小一个不留……”

    南诏小将段铭艺回到家里,随后,他的两位叔父段全葛,段俭魏(他的后代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也先后找个机会回了趟家,三人来到一间密室。

    段铭艺这才激动道:“……这次我们南诏一定守不住的,天策军太厉害了,他们的强弩可以在一百多步射裂我们的盾牌再杀死我们;

    他们的盔甲又轻便又坚固,我做过试验,五十步内,我们的弓箭根本射不穿他们的盔甲,近身的时候,用刀剑也不能伤他们丝毫,只有长矛冲刺才最后破甲一寸,这也杀不死人。

    我听他们的人讲,这样一套盔甲足足价值六百贯,每名士兵的装备超过千贯。天策军是真有钱啊,所以装备才这好。

    除此外他们还有轻便的,三人就能推走,就能操作的八牛弩和投石车,还有昨日那种猛火油,他们的士兵一个个也非常强壮且力气大,两人放对,我竟然打不赢一个!”

    段全葛和段俭魏对视一眼,内心也都充满了震惊,他们之前就对天策军优良的装备眼红不已,而且还下过定义,说天策军是用钱砸出来的。

    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在兵器优劣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对面的智力又不弱于己方,甚至胜过己方,现在南诏水师全军覆没,南诏也再也地利可言,想要打赢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那兰陵王,他可是神仙弟子,力大无穷,且身上带有仙家至宝。他有一口九石的宝弓,能射四百多步远,我们走的时候,他一箭就把洱海东岸的一水边的一块大石头给射爆了,几百上千斤的石头啊,竟然被射成了无数的碎片;他还说他曾经一箭就射塌了木鹿的城门楼。”

    “九石强弓,一箭射爆上千斤石头,一箭射塌城门楼……神仙弟子,怎么可能?”

    段铭艺赌咒发誓表示是自己亲眼所见,那块大石头绝对超过四百步远,确实是大石头,被射得粉碎了。然后又开始讲萧去病的威胁,不投降去杀吐蕃兵或者不拿南诏兵人头来换活命,他就杀光我们,连家人老小也不放过,一百贯一个人,买我们的人头。

    段全葛、段俭魏额头开始冒汗了,这时候段铭艺又抛出了更劲爆的消息:“兰陵王还偷偷对我说,只要我们大理段氏投降归顺大唐。并替大唐攻打吐蕃,可让我们大理段氏为南诏之主,更换国号。建立以白蛮为主的全新附属国,镇守南境!”

    在六诏之前,这里的人分为乌蛮和白蛮,白蛮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科技水平更为先进,乌蛮更为原始,或者更为野蛮,但在相互的争斗和兼并中。白蛮却一直处于下风,以致六诏的时候,白蛮便基本为乌蛮统治。

    六诏都是乌蛮。段氏则是白蛮土著大姓,虽然在南诏国内段氏十分兴盛,除却阁罗凤、风伽异父子之外,南诏第一大将和第二大将都是段氏。但白蛮在南诏地位却非常低下。

    南诏是奴隶制国家。虽然白蛮人比乌蛮人更聪明,种田、制陶、酿酒等各种手艺,都远胜过野蛮的乌蛮,但近八成的白蛮都是奴隶,剩下的也大多数是靠手艺吃饭的平民,像段氏这样的军事大族,在南诏也只此一家。

    而乌蛮则大多都是奴隶主贵族和士兵,可以说。在南诏就是白蛮负责生产,养活乌蛮。乌蛮负责打仗,四处征战。

    段氏虽然因为文化素养高,会打仗而被重用,但其实一直乌蛮的贵族压制和排挤,如果不借助外力,白蛮几乎不可能翻身做主人,段氏也几乎不可能称王,因为白蛮打不过乌蛮啊。

    现在无疑是个极好的机会,只要段铭艺所说是真,只要兰陵王真的能打败南诏和吐蕃的联军,那段氏取代蒙氏(南诏又称蒙舍诏,阁罗凤其实姓蒙),白蛮取代乌蛮统治(治理)这里,也不是没有可能!

    段全葛激动道:“兰陵王真的这么说?还有,大理段氏是什么意思?”

    段铭艺挠了挠头,嘟囔道:“鬼知道那兰陵王和天策军脑子有什么毛病,我都跟他们说了,我们不是大理段氏,但他们就一口咬定我们是大理段氏,还问我会不会一阳指和六脉神剑……”

    段俭魏愣了愣,虽然也觉得这个兰陵王有些莫名其妙,但莫名的他也觉得大理这个名字不错,他也是极聪明之人,自然能看得出萧去病这个提议对他们来说简直太好了。

    南诏乌蛮兵杀了二十万唐军,兰陵王此来就是要让南诏灭国的,但他不可能一直呆在这里,肯定还要找代理人,看意思是找到了自己两兄弟。

    他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极其认真的地对段全葛说道:“二哥,此次若兰陵王和天策军真的能推枯拉朽攻入南诏腹地,我们便乘机投了兰陵王吧,活捉那阁逻凤献给兰陵王,立功表现。

    以后我们就叫大理段氏,若兰陵王果真能说话算话,以后我们建立的国家,就叫大理国,可好?”

    同一时间,名叫名叫傍罗皮的前施浪诏遗民,找到他的族中长老,讲诉了兰陵王要杀光南诏士兵的决心,还有用人头换性命的条件。

    没过多久,英明神武,机敏万分的南诏一代英主也察觉出了些许不对,这个时候那四十一人带回来的消息已经在很大的范围内传播开来了。

    南诏内部,并不是没有矛盾,皮逻阁和阁逻凤父子都是世间英杰,短短时间内一统六诏,后来又攻灭爨氏,由一个小小的部落,发展壮大到现在这个规模,南诏内部真正属于蒙舍诏的本部兵马其实并不多,这次两万水军全军覆没,一万罗苴子又死了六千,本部兵马就更少了。

    之前因为阁逻凤英明神武,有手段,会团结人,会演戏,会煽情,所以被他们兼并的其他五诏遗民自然是一心跟着阁逻凤了。可是现在阁逻凤吃了一个这么大的败仗,这些五诏遗民自然是人心思动,想什么的有。

    阁逻凤这时虽然察觉出了不对,却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而且一时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因为毕竟蒙舍诏的亲信一直以来都是少数,万一应对过激,很容易将其他五诏遗民和白蛮逼反;可是不做应对,未知的危险又最让人害怕,而且人心不齐,想坚守到吐蕃援军又更加困难。

    正在阁逻凤感到无比头痛,心里寻思着要做点什么提振士气,让所有的南诏人同仇敌忾起来的时候,萧去病带着两千水军就杀了过来。

    三天多的时间,随军来的工匠和士兵。加班加点,组装出了五艘长九丈六尺,宽两丈七尺的三桅战舰出来。以此为主力,其他的则是上百艘小木船和竹筏,浩浩荡荡渡过洱海杀将过来。

    唐军水师是绕了一个小圈子到太和城以北靠近西岸的,然后一路顺流而下,期间登陆三次,烧毁五个村镇,击败三支第一时间赶到的队伍。以未死一人的代价,杀死南诏士兵士兵三千余人,附近村镇成年男丁两千余人。在后续军队越来越多的时候,唐军放火阻断道路,然后从容退回船上,扬长而去。

    阁逻凤带着精锐骑兵队伍赶到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情景。气得他直骂娘,但是没有办法啊,谁叫自己这边水师的船全被烧了。

    最让他郁闷的是,这两天唐军水师并没驶远,而是靠近岸边顺流而下,一路向南往太和城和龙尾城方向而去。

    那里可是南诏的人口密集区域,没有办法,阁逻凤只好率领这支南诏仅有的三千人的骑兵队伍在岸上跟着。

    而且还不敢跟他太近。那年轻的唐军统帅竟然还是天下无双的射雕手,一口宝弓能射四百多步远。箭无虚发。简直像是故意表演一样,一路上被他射死的南诏军民已经过百,更可气的是,有时候实在射不到人,他还射岸边的牛羊。

    近五百步远啊,至少是九石宝弓,他竟然射了一百箭还有力气继续射,岸上这些在后面跟着目睹全部过程的南诏骑兵全都被吓的愣住了。

    这还是人吗?这简直是天神啊,要不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力气,还不会累?

    除此之外,五艘三桅战舰上装备着几百架八牛弩,凡是靠近射程内的房子,庄稼等,都会被攻击,用的便是那种可以在水上燃烧的油,漂流一路,就放了一路的火。

    没过多久,两千唐军水师便行驶到太和城以南八里,距离龙尾城不到七里的地方,差不多也是洱海最南端,因为南诏军的严防死守,他们找不到机会,只好悻悻而回。

    不过成功守住这一次南诏军却没有一人觉得高兴,虽然阁逻凤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但效果并不好,自己这边光挨打了,没有还手之力,一个个心里都觉得非常沮丧。

    另一边,那些在暗中听到消息说大唐兰陵王是神仙弟子,南诏这次一定守不住的人,经过这一次,就越发地对南诏能否守住失去信心,并且越发笃定大唐兰陵王就是神仙弟子!

    如果不是神仙弟子,又怎么能做出如此匪夷所思,超出普通人力的事情来?有人可是数过了,一百五十箭,箭箭超过四百步,箭箭射中目标。

    人心更乱了,恐慌和悲观的情绪正在到处蔓延,这一次,就连阁逻凤对能否守住南诏腹地,坚持到吐蕃援军的到来失去了信心,开始考虑要不要壮士断腕,就像之前被自己父亲攻击的其他五诏那样,带着亲信和族人迁徙到别处暂避锋芒。

    可他有是极有雄心的人,祖辈几代人的经营,父子两人二十年的呕心沥血,机关算尽,才有现在的成就,又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

    便在他左右犹豫,想的头皮都疼的时候,他的亲卫侍从又来报告:“启禀大王,三千天策军太和城东北十二里处登陆,八牛弩和强弩杀溃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