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神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神话-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去病的优势却是天纵奇才,机谋无双,除了在圣宠上比不过安禄山以外,其他地方与这个死胖子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两相比较,如何取舍,真的让人好生……好生,不用犹疑。这一刻,严庄微不可察地在嘴角漾出一抹笑意,然后又迅速做出很气愤的表情。

    这个时候,文武百官还各国使节也都小声议论开了。之前他们谈论的内容还是河中之战,还有丹凤门广场上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现在却都不由自主转移到蛇牙、高仙芝密折、皇帝的态度、萧去病和安禄山的交锋上面。

    “真是让人震惊!你说着蛇牙的幕后到底是不是东平王?”

    “小声些!这也是你可以议论的?谁知道这附近有没有被蛇牙收买的大臣。不过还真是多亏了萧将军,要不多吓人啊。”

    “可不是?他们连高开府都敢派人劫杀!”

    “今天真是看了一出好戏,你看那杂种胡跟死了全家一样的表情,真是太解气了。”离得近的大臣大多小声谨言,离得稍远的小官员却没这么多顾忌,交头接耳间,什么难听的话都骂了出来。

    “你是说,蛇牙背后真的是那幽州胡?”

    “那还能有错,我早听人说过,此胡必反,必定祸乱天下。天幸老天降下梁国公这个仙家弟子,等着看吧,到时候这杂种胡若反,定是梁国公扶危定难。”

    “我看也是,今天这杂种胡可算在梁国公面前吃了两个瘪了。被他指着鼻子骂杂种胡,骂猪狗不如,听着真解气,现在又阴了他一把,两万匹战马,五百万緡钱财呢!”

    他们虽然交头接耳,小声说话,但如何又能逃得过萧去病的听力,听到三人如此痛恨安禄山和推崇自己,萧去病忍不住看过去,想记住三人的样子,能拉拢就拉拢。

    “……晁师,你给我们讲讲阿史那承庆突厥胡,还有康神奴等六州胡是怎么回事?”

    在三人不远处,萧去病突然注意道一个语调非常奇怪的声音,萧去病连忙也看了过去,却是在一张小案后面坐着三男一女。

    三男当中有一名老者,身穿紫袍,大概五十多岁的样子;另两位却非常年轻,二十多岁,服装与大唐服饰完全不同。但最显眼的还是两人的头发,剃掉了外围很大一圈,中间的头发扎成一根大拇指粗细,三四寸长的发髻。

    那个女的大约十七八岁年纪,穿着一身类似曲裾的衣服,个子矮矮的。虽然其他三人也不高,目测不超过一米六,但这女的大概不超过一米五。倒是挺端庄娴静的,看上去特别温顺。

    倭国人?

    萧去病脑中一下闪出这个念头,看了他们不到两秒,转过身来,开始仔细听他们的谈话。

第八十三章 猿飞晋三的野望

    “猿飞,你怎么突然对这些事情感兴趣?这些事说来可就话长了。”

    说话的老者名叫晁衡,日本名字阿倍仲麻吕,在开元初期年轻的时候,就作为遣唐使被派到大唐。

    因为聪敏好学,恩准进入长安的太学进修。没想到他学习几年之后,竟然一下就通过了大唐最难考的科举进士第,成为一名进士。

    后来阿倍仲麻吕改名晁衡,一路晋升,深得李隆基的宠信,竟然做到秘书监和卫尉卿的高位。到现在所有倭国被派到大唐的遣唐使都是先来找他,以他为师。

    “晁师,你就长话短说嘛,我就是很好奇,听人议论,说这两胡早就反叛多次,我就奇怪,大唐朝廷为何还会容许他们继续居于腹心之地,还委以重任呢?”名叫猿飞晋三的青年不解道。

    名叫晁衡的大唐高官笑了笑,一脸的仰慕和赞美:“这就是大唐的兼容天下的胸怀了,所谓有容乃大,大唐正是因为这样的胸怀和气度,才变得像今天这么强大,这么令人敬仰!”

    两男一女三为年轻人,似懂非懂,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位老人。

    晁衡文人学者出身,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学习大唐文化典籍,又一直在秘书监工作,对于突厥,六州胡的来龙去脉再清楚不过。

    他娓娓讲道:“那阿史那承庆原是东|突厥王族,早在一百二十多年,东|突厥与大唐为敌,被太宗皇帝消灭,突厥上百万部族投降内附大唐。

    当时河北之地人口稀少,太宗皇帝仁慈,采信中书令温彦博的建议,将这百万突厥部族安置在河北之地和河东道北部长城地区。……

    后来吐蕃作乱,大唐吃了两场败仗,实力大损,这些被大唐恩养几十年的一百多万突厥部族于是趁机起兵反唐,劫掠财物人口,到处屠城,祸乱大唐边境数十年。

    当今天子登基以来,后突厥开始势微,内部各种叛乱暴乱,互相攻伐不止。

    那阿史那承庆所在部落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突厥内部的敌人打败,驱赶,无处容身,惶惶如丧家之犬,于是举族投降大唐,被安置在营州附近。

    后来他们又两次叛唐,劫掠边境逃回后突厥继续参与争斗,但不久又斗争失败,再次内附大唐。

    直到在九年前,大唐不世出名将一举灭亡后突厥,阿史那承庆所在突厥部落这才安分守己了上十年,没想到背地里竟然还是反心不死,密谋作乱许久。”

    晁衡的儿子安倍晴明道:“大唐对这些突厥胡太过宽容了,想反则反,想降者降。父亲一直教导孩儿做错事就要付出代价,可这些突厥胡的反叛却不需要一丝代价!”

    晁衡愕然。

    猿飞晋三道:“晁师,那六州胡又是怎么回事?”

    晁衡道:“六州胡却是昭武九国的粟特胡,早在八十多年前,河中昭武九国被白衣大食压迫,被迫东迁。

    后来后突厥造反,称霸草原,于是这些昭武九国粟特胡就依附后突厥,受到优待,自成一部,世代相传为首领。

    后来因为同样的原因,突厥内部发生叛乱,四相攻伐,他们生存不下去,于是投降内附唐朝,被安置在黄河河套内外的鲁、丽、舍、塞、依、契六州,被称为六州胡。

    与突厥胡一样,在三十年前,这群粟特胡也联合当地突厥胡,党项胡起兵叛唐。

    但他们过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并不像突厥胡那样劫掠一番就跑,而是占据大唐州县,劫掠的同时还屠城,将长泉县的数万汉民几乎屠杀殆尽。

    后来唐将王晙率兵三千平乱,只一战就杀败他们一万五千大军,生擒其首领康待宾,押送至长安腰斩。

    其余五万多六州胡当即投降,因为作恶太过,这次大唐没有轻易饶恕他们,将他们迁徙到中原和江淮诸地。

    他们过惯了游牧,迁徙无定的生活,不习惯当地农耕生活,于是每年都向大唐皇帝乞怜,哀求返回六州。

    于是在开元二十六年,也就是十三年前,大唐在原来六州之地,设一新州(原来六州是县,这个新州是郡),名曰宥州,准许这些六州胡重新迁回故地。

    宥者,赦宥其罪也,取名宥州正是表示大唐对他们的宽宥之意。

    只可惜,这群中山狼并没能体会大唐的深意,感念大唐的恩德,狼子野心,死性不改,竟然一直都在密谋谋反作乱!”

    猿飞晋三道:“晁师,你说这次大唐还会宽恕他们的罪责么?”

    晁衡想了想没说话,安倍晴明又道:“父亲,我觉得大唐这个政策很有问题!”

    “什么问题?”

    “大唐这是太过兼容了,对这些草原胡太好了,只宽容,不教化。而且反叛没有风险,这样即使再过一百年,两百年,这些草原蛮胡也依然如在草原那样,叛附不定。

    这样的兼容又有什么意义呢?对这些草原胡再好,他们也会一直想着反叛,而不会知道感恩!”

    猿飞晋三愤愤不平道:“说的就说!他们这些草原蛮夷,不习教化,反叛成性,却依然可以居于河北膏腴之地,优哉游哉。

    我日本国无论文化,礼仪,还是制度无不向大唐学习,却只能局促在那个满是火山,地震频繁狭长的小岛上。这何其的不公平!为什么我们不能……”

    晁衡恶狠狠瞪了他一眼,额头上一下冒出汗来,年轻人口无遮拦,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还好声音极小,周围其他人各自小声议论,没人注意这边。若是被人听了去,指不定心里会产生什么误会。

    他当然不会想到,他们的话早已被萧去病一字不漏全听了去,这群倭国人也是死脑筋,用倭国话不就行了。

    萧去病笑了笑,这个晁衡和他儿子貌似心思还不错,特别是他儿子,感恩两个字简直有如醍醐灌顶,给自己提了一个醒。

    倒是这个叫猿飞的,心思阴鸷,竟然是这种心思。既然大唐对别人这么好,我们这么恭敬,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突厥胡和六州胡那样的待遇?

    他竟然因为大唐太过宽容而生出觊觎大唐的河北之地的想法!

    好得很!这个种心态,这种野心和偏执当真是几千年来一直没变,好得很!

    等到萧去病吃了八分饱的时候,柏欣已经带着几十名押着康黑奴、孙散曹、何铁头、石慕容四名长安城蛇牙头目来到丹凤楼。

    柏欣以降,三十多名飞龙军将士,衣甲斑斑,俱是血迹,虽然满面含笑,但那股由内而外发出的煞气,却一下将丹凤楼上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节震慑得鸦雀无声,愕然而望。

    “启禀陛下,臣等经过苦战,已将长安蛇牙四名头目康黑奴、孙散曹、何铁头、石慕容全部生擒活捉,其余飞龙禁军正在追剿残敌,清点财货。

    这群蛇牙当真狼子野心,豢养都是亡命的江湖高手,据点内部机关重重,强弓硬弩无数。

    幸得萧将军谋划周全,又有楼观道士和波斯胡寺高手相助,这才一举将其攻破。臣等不敢耽搁,第一时间带着四名头目,还有据点内搜查到的账目,来往信件,先来向陛下缴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