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却东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游却东行- 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九灵元圣见孙猴子不说话,笑道:“懂了吧。”
“之后呢?”孙猴子问道。
“之后?”九灵元圣说道:“妖族元气大伤,你这带头儿闹事儿的又不在,没多久就偃旗息鼓,休养生息了。我就在这竹节山生根了,我性子懒散,虽有野心,却懒得去斗、去争什么,于是收养了一群狮象,悉心培养之后,再外放为妖王。”
孙猴子道:“你这倒是好算盘,不过那黄狮精真个是你培养出来的,未免太弱了吧。”
九灵元圣摇了摇手,说道:“他不是,只是他与我当年幼时几乎一模一样,于是难免溺爱了些。”
“好吧,我道歉。如果不是他偷了我的兵器,我也不会打杀了他。”孙猴子道。
九灵元圣说道:“你这猴子,就连道歉也带着股肆无忌惮的无赖。”
孙猴子说道:“难不成你还真要杀了我替他偿命?”
“有何不可?”九灵元圣点头道。
“凭我们这么久的交情?”
“交情是一码事,报仇是另一码事。”
“哎,真对你无语。非得干一架?”
“便来也无妨。”
“算了,自狮驼山与三哥战了一场之后,我就很不想与你们打。”孙猴子摇头道。
“不打,你可救不出你的师父。”九灵元圣说道。
孙猴子道:“这可不一定,我不是说过了么,我有法子治你。”
九灵元圣笑道:“我拭目以待。”
孙猴子忽然说道:“你可还记得你的主人青华帝君?”
“当然。”
“那你为何不去看他?”
“如何有脸去见他。昔年他交待的事情并未完成,又算是背叛过尊主,实是无颜见他。”
孙猴子道:“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究竟九灵元圣的尊主能否来到现场,让我们倒数五个数。”
没等开始数呢,青华帝君便内流满面的走了出来,唤道:“元圣儿,你可还记得我?”
九灵元圣身心俱震,怔愣半天,才缓缓跪了下来,磕头道:“不肖门人元圣儿见过尊主。”
“好好好,你认我就好。”青华帝君连忙上前扶起九灵元圣。
九灵元圣看着青华帝君如此苍老衰弱的不成样子,伤怀道:“尊主,您如何苍老成了这副模样?”
青华帝君呵呵笑了起来,说道:“不提也罢。随我回家去吧,可好?”
听到回家二字,九灵元圣顿时掩面痛泣起来。五百多年前,他意气风发地下了蓬莱山,发誓要立下不世功业,让尊主与有荣焉。只是蹉跎五百年光阴之后,他只敢窝山洞中,不敢回蓬莱,无脸见尊主。
如今昔日尊主道一声回家,他如何不哭。(未完待续。。)


 453、定往事,夜宿慈云寺。

(二更)
九灵元圣随青华帝君回了蓬莱岛,却交待孙猴子要好好对待他的徒子徒孙。他清楚孙猴子的性格,如果他不交待一下,估计孙猴子就会直接把那些狮象全宰了。
看了一场久别相逢的大戏,孙猴子也没有什么杀心了,只救了师父师弟们,以及玉华王父子,其他的百姓就交给玉华王底下的官去救了。
回到城中,玉华王就大开筳席,感谢孙猴子的搭救之恩,其实在心里更是感谢孙猴子保了他玉家在玉华州万世基业。
玉华王取出一大盘的金银,晃得猪八戒两眼发昏。
孙猴子看着这东西就烦,骂道:“快拿走,别晃俺老孙的眼睛。”
“猴哥,你若不要,老猪我可就收下了。”猪八戒却想伸手却接,孙猴子一筷子敲在他的手上,骂道:“再伸手,剁了当做红烧猪脚。”
猪八戒只得悻悻地缩回了手,然后对着桌上的食物,胡吃海喝起来。
玉华王见孙猴子不收金银,只得尴尬地看着唐三藏。
唐三藏笑了笑,把托盘推开,却伸手不露痕迹地拿了一锭,揣进兜里说道:“我们出家人,视钱财如无物。”
小沙弥翻了个白银,有本事你别藏啊,以为我没看见啊。
猪八戒见拿钱不成,只好说道:“金银不敢受用,不过我的衣服都被那些狮精子扯破了,劳驾给我制几件换洗衣服。总可以吧?”
唐三藏点了点头,华王即命裁缝过来听令,量了几位圣僧的尺码。立即交付赶制。
次日上路的时候,衣服便送来了,都是一人三件僧袍,量身定制的。除了猪八戒立即换上了新衣之外,其他的都同沙和尚叠好一起放进行李中。
又是一番千恩万谢,孙猴子懒得搭理这些人,只是埋头向前赶路。
猪八戒接了一路吃食。乐得差点忘了要起程。
其实赶路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一日日的除却山便是水,除却水便是城。似乎是永无止境的重复着。
风景再好,天天看着,也没什么感觉。
唐三藏师徒,一路上风景看过无数。自东土出发到这里。也有十数年了。
历经无数磨难,至如今,分明已经感觉到了西天的临近。
说不定欣喜,但内心里的那股子的雀跃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多的不是对修成正果的憧憬,反而是庆幸对漫长旅途的解脱。
比如唐三藏,他就很想卸下身上这副自东土临时挑上的重担,然后和小沙弥继续过他的小日子;
比如孙猴子就很想现在就到西天。然后解了头上的金箍,恢复他所失去的一切;
比如猪八戒就很想有一个新的身份。然后去了结他昔年种下的因果;
比如沙和尚就很想到达西天,然后见证金蝉子回归的时刻;
比如小沙弥,一段如此漫长的旅程,十数年了,他像红孩儿一样,不曾成长过,一直何持那副孩童的样子。虽然他从不说什么,不意味着他没有去思考过。他现在想知道的是自己究竟是谁。
不论你兴奋或迷茫,生活一如既往。
唐三藏师徒离了玉华城,一路平稳,再没遇到什么妖怪,倒是碰上几桩山村奇事,却只能博人一笑,不值一指。
又走了几天,前头城池耸立。
孙猴子笑道:“每次看到城池,我总会想他们的国王会出了什么问题呢?”
唐三藏哈哈一笑,说道:“谁知道呢。”
猪八戒也奇怪道:“好像我们进的每座城的国主都会出问题,为什么?”
孙猴子道:“谁知道呢。”
唐三藏看了一会儿,问孙猴子道:“去看看是什么城。”
孙猴子却道:“反正不远,一起过去得了。”
走了一会儿,却发现不是城池,而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院前颇为繁华,座落着茶坊酒肆,甚至于妓院都有,俨然一座小城池。
院前的道上时不时有几个无事闲游的浪荡子,凑过来打量唐三藏师徒的行李,不过当猪八戒露了半张脸给他们看的时候,便再也没有人敢过来偷看了。
走了约有小半刻,终于走到山门前,看着门楼上挂着“慈云寺”三个金字,唐三藏下了马,说道:“既是寺院,那我们进去歇歇马,打个斋如何?”
猪八戒应道:“好好好,这个好。”
过了门楼,却见数幢珍楼耸立,壮丽峥嵘,想来造价不菲,可堪一座宫殿。
碧树成畸,两侧直立,俨然侍者垂立欢迎。
又有各式浮屠僧房,错落分布。
前方香火鼎盛,参拜礼佛之人络绎不绝。
正走着,忽然远处高楼上传来金钟长鸣之声。
不多时廊下走来一个眉清目秀的和尚,见了唐三藏等人,便上前作礼道:“小僧是这一方小院的院主,敢问老师何来?”
唐三藏道:“弟子自中华唐朝而来。”
那院主倒身便拜,唐三藏弄不清这是什么节奏,连忙扶起来,说道:“这是何意?”
那院主合掌说道:“中华距此不下万里之遥,老师既然到此,必是个一心向佛的得道高僧。”
唐三藏推辞道:“弟子惶恐,当不得如此谬赞。”
“我这里之人,看经念佛者,多有指望修到你中华之地托一的。才见老师丰采衣完,果然是前生修得的。”那院主见了唐三藏很是心喜,赞叹不绝。
唐三藏有些吃不住这股热情劲儿,只能一味“惶恐”了。
那院主说道:“既然老师远来,那便在这里闲养自在些日子,恰好不日我这里会有观灯礼佛的盛全,老师便作个嘉宾如何?”
唐三藏感觉没有自己推托的余地,只得答应了下来。
那院主领着唐三藏进了正殿,拜了众多佛像。
唐三藏这才问起怎么安置几个弟子来,那院主原来一直只记着和唐三藏说话,根本就忽略了孙猴子等人,这会儿只得一个劲儿的自责起来。
到底是大寺院主,那院主见了孙猴子等人倒也不害怕,只是惊叹道:“到底是中华圣地,方能孕育出如此神人。”
好嘛,他把孙猴子等人当作经籍中记载的中华异人了。不过这样也好,免得唐三藏又得跟人解释“我这弟子们虽丑但有用”之类的废话。
这边厢介绍完徒弟了,那院主也请出了几个和尚与唐三藏师徒见面。
这些人居然也不害怕孙猴子等人的样貌,这令猪八戒很困扰,以前是怕吓到别人,现在是郁闷为什么吓不到这群和尚。这几个和尚好奇心太强了,都忍不住上手摸了猪八戒好几下了。
那些和尚激动的感慨道:“原来中华人物,也是有俊的有丑的,俊的如唐长老,似个画中人物。丑的却也有一番味道,像是经书里的韦陀。”
你们特么的全家都是韦陀。孙猴子等人都在心里暗骂不已。
不多时,唐朝高僧到了慈云寺的消息,便在寺内寺外传遍了。
于是唐三藏师徒就好像是降价了的名妓,迫不得已地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客人。看过之后的客人,总也要说一句中华人物果然名不虚传。
等众多僧纲斋主都见完了,唐三藏师徒才有空歇息下来,喝口好茶。
喝茶的时候,唐三藏问道:“贵处是何地名?”
那院主答道:“这里是天竺国外郡,叫金平府。”
唐三藏心道:怎么还是外郡啊,而且上一个是玉华州,这个就是金平府,下一个是不是什么铜啊铁啊的。
“那灵灵册还有多远路程?”唐三藏问道。
那院主想了想,估计是在心算,然后说道:“此间到都城还有二千里。再西去灵山,我等不曾走过,不敢乱说。”
这些和尚太实诚了,你没走过也该听过啊,随便估计一下也好啊。非得这么死板么。唐三藏欲哭无泪啊。(未完待续。。)


 454、夜金平,元宵观灯景。

(这章写得有些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