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手空拳到亿万富豪(修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赤手空拳到亿万富豪(修改版)-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91年分获南疆市“劳模”的称号;1990年南疆市“优秀厂长(经理)”、 1992年“杰出青年企业家”;1993年南疆市“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这许多光环一度使区志刚成了当地风光一时的人物。不过,好景不长。到了1995年,由于受到社会上各方面原因的影响,该厂生产的“金田”牌摩托车一直以来营销路子不畅,造成资金链的异常紧张,终于使整个企业陷入了负债生产和无法经营的泥潭之中,开始逐渐走了下坡路。如今,除了退休职工之外,在职的半数职工已无活可干而下岗整顿学习,工厂已处在半停产的状态。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重振往日的雄风,身为该企业领导人区志刚的未来宏伟计划是有意向小型货运汽车行业转产,但这需要企业能够注入一笔巨额资金作为前提的远景构想。这也正是区志刚昨晚宴请毕自强,两人在饭桌上私下谈论的主要内容。

  “如果我们这次能够与市机械厂联合成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我个人认为,这无疑是给我们中天集团的创造了一个扩张业务的好机会。所以,今天下午把大家召集来开这么个会,主要是想听听大家对此都会有些什么不同的意见。”毕自强一番简要的开场白了说明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接着说道:“机械厂是我市一家中型的国有企业,目前的境况已经十分不妙,处于即将倒闭的边缘上。如果在这个时候,该厂能够注入一笔资金和转产的话,或许这个企业还能缓过一口气而生存下去。该厂现任的区厂长就是我当年做学徒时的钳工师傅。或许你们都不十分清楚,就我本人来说,对这个厂子还是有一些感情的。在我办公室的桌面上,至今还摆放着我当学徒工时亲手制造的三个零部件呢。”

  从毕自强的内心深处来说,这次中天集团有意与市机械厂进行合作的选择,完全不排除他想给师傅区志刚帮个忙的情感因素在里面。不过,如果此次在商业上的运作能够成功的话,中天集团从中获取的应有利益也是可以看得见的。

  “具体方案的设想是什么?”陈佳林点燃了一支烟,问道。

  “我初步考虑过了,”毕自强停顿了一下,瞟了陈佳林一眼,又望了望郑雪娇,说道:“让郑女士的香港郑氏投资有限公司、陈总负责的对外贸易公司和市机械厂三方共同出资参与,成立一个挂着中外合资企业头衔的‘南疆市三鑫汽配股份有限公司’,由香港方面绝对控股。郑雪娇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区志刚出任该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佳林出任该公司的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去年,自从郑雪娇投入廖明超的怀抱之后,她便成为廖明超和毕自强两人之间那种官商勾结关系得以更加紧密相联的桥梁。廖明超为情爱而心甘情愿地埋单,替情人郑雪娇在湖畔高级住宅区里购置了一套四房两厅,让她在本地安居乐业了下来。与此同时,毕自强借给了郑雪娇十万港币的现金,让她返回了香港一趟,并在当地办理注册了一家名为“香港郑氏投资有限公司”的“三无公司”(注:即无办公场所、无资金、无工作人员)。这样,郑雪娇在内地便堂而皇之地使用港商身份,被人称之为来自“香港的女老板”。在南疆市的社会上,她开始频繁露脸和出席一些的活动,以便寻找合适的商机进行所谓“空手套白狼”的商业运作。

  “我刚接手财务这一块不久,虽然还不算太熟悉,但对集团公司整个资金链运作的基本状态也有所了解,”会议上,白薇薇见众人皆默不作声,便打破沉闷地问道:“有很一个关键的问题,在这个计划中新成立公司需马上要投入一个亿的资金。如果要拿到绝对控股权,我方公司和香港方面至少要投进去五千万元以上。毕总,让我不太明白的是,这笔钱究竟从哪儿来?目前,据我所知,集团公司账上的流动资金不足三千万元。”


()好看的txt电子书
  白薇薇对所谓“香港郑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雪娇的底牌那是十分清楚的,知道那不过就是挂着一个空壳而已。不过,想要成立一个中外合资性质的公司,自然少不了要有外方的参与。她只是想不通毕自强究竟有什么变魔术的本领,又将如何解决资金渠道来源的这个问题。

  “不单是我们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来,市机械厂目前的状态也根本没有散闲资金投入,更别说要各自都投入五千万元了。”坐在会议桌主位上的毕自强不由地站了起来,似乎胸有成竹地说道:“至于要想方设法融资到这一个亿的资金,这也就是我们成立一个中外合资公司的主要目的。我们初步的设想是,主要还是由‘香港郑氏投资有限公司’出面牵头。首先,这样能够保证取得一些在国家政策上允许的投资优惠条件。其次,再通过取得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打通各个关节之后,拟用市机械厂的不动产抵押给有关方面,然后想方设法从国内的三大商业银行里融资这一亿元的资金。当然,这本身是一个非常冒险的投资计划。”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三十八章 暗度陈仓(四)
在中天集团的内部里,几个老总之间是有明确分工的。毕自强主要是负责制定整个集团公司的战略计划。由他亲自出面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们直接交往和打交道。除他本人之除,严禁集团公司任何人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发生接触。这样的做法使所有的信息沟通都是通畅和不被扭曲的、也不会出任何纰漏,而可以保证其在进行商业运作上明显地具有高效率。陈佳林坐在总经理的位置上,主要负责和各种企业性质的主要领导打交道,同时兼管和处理整个公司内部的日常事务。副总经理韦富贵,主要负责具体地管理和经营实业运作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至于田志雄,几乎成了一个挂着虚名的副总经理。除了来参加集团公司的重大会议之外,他平时都待在夜总会那自己的地盘上。

  “毕总,与机械厂区厂长商谈合资公司的几个要点,我都记住了。”作为初上商场博弈利益的新人,郑雪娇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和害怕缠绕在一起,表现出大战来临前那种跃跃欲试的强烈情绪。此时,她的脸上流露出一份相当有自信地神态,问道:“只是,我们什么时候和对方开始谈?”

  田志雄对会议的内容丝毫提不起一点兴趣,坐在椅子上觉得有些脑袋沉重,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这次由你和陈总一起去与对方谈判,至于什么时间去进行,就由你们俩自己去商定好了。”毕自强发现韦富贵默默地坐在那儿低头抽烟,整个下午一言不发,似乎不太符合他作为集团公司“智多星”式人物的性格,便笑着问道:“老韦,你有什么想法?说说。”

  “嘿嘿,暂时没有。”韦富贵咧嘴一笑,也不再说什么了。

  对毕自强提出的这个兼并国营企业的整个计划,韦富贵的心里另有一番自己的看法。不过,他没有在这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提出任何异议。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只是投反对票的时机未成熟罢了。在他看来,这整个计划的前几个步骤:如成立一个新的中外合资公司,然后再凭借机械厂的不动产向银行方面融资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不能确定的外在因素太多而已,但似乎仍然可以进行试验性的操作,以便了解河水的深浅。而整个计划的预想是融资到手一个亿,最后结果不管从银行里能够套出或多或少的资金,假若到此而划上了句号,在银行紧缩银根的时期还能疏通融资渠道,韦富贵认为这将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超级计划。不过,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最后的投资点上。如果真的拿到了这一亿元或者是只有五千万元,诸如毕自强所说的那样,真把这批资金全部投入到国有企业转产汽车配件的生产上去,使整个合资计划的最终目的得以实现——就是要救活这个机械厂。对此,韦富贵是持非常怀疑的态度的。故而,现在他提出反对意见还为时过早,也只有等到毕自强把这笔资金弄到手时,才是他提出反对意见、力主调整投资方向的时机。

  这些年来,韦富贵不论是在陈佳林手下经营管理旅馆、饭店,还是在毕自强手下经营管理商场超市、做商品贸易,一直以来,他的工作都是在干实业部分的这一块上,因而对诸如经营南疆市机械厂这样的中型企业做出一个未来前景的初步判断,已具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和敏锐的眼光。以韦富贵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认识水平来看,单就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而言,内部生产的组织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其外部渠道的销售产品又是另一个重要方面。而这必须在有着诸多不明确因素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可以保证这两方面始终能够长时间地处于动荡式的平衡之中,才有可能赋予这个企业一定的生存空间和活力。而作为任何一个企业领导人,要想一劳永逸地解决这样棘手的生存问题简直比登天还难。区志刚作为机械厂厂长踏踏实实地干了五、六年,也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但他如今所面临的企业危机本来就不是可以凭借有限的个人能力去扭转乾坤的事情,这已经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了。而在中天集团内部里,甚至包括毕自强本人在内,并没有一个能够取代该企业现任领导人地位的超级能人。区志刚现在唯一的稻草就是寄希望于引进合资企业来摆脱困境,而毕自强如果最后真的用投资来全力支持机械厂去转产,韦富贵认为此举无疑是跳进无底的泥潭里捉鱼,十有*会遭受没顶之灾。

  星期一的上午,郑雪娇和陈佳林各乘一辆轿车,两人一起来到了市机械厂。他们开始与厂长区志刚正式地进入了成立合资公司而洽谈条件的阶段。

  为郑雪娇开车的是陈少平。不久前,他刚进入中天集团工作,任职为专车司机。为了在南疆市把郑雪娇“香港女老板”的身份抬起来,毕自强那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