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瓷-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六佰六”的经营利润能够有多少?它本身要赚钱,还要支付远远超过市场正常价格的租金,它做得到吗?当时好像没有人算过这笔账,或者算过了,觉得没有风险,因为产权时间长达五十年,就当成是钱存银行得了。急于当老板的人,成了逐利的羊群。他们冲钱而去,最后落入了别人早就挖好了的陷阱。
  “六佰六”开张营业了不到一年,最后铩羽而归。等到人们醒悟过来的时候,扶桑海岸开发公司的法人代表早已几易其人。当年收到的购房款,也早已化整为零不知去向。
  最初的租金还是按时支付的,“六佰六”一撤出,就不能兑现了。原来返租租金的承诺,不是无条件的,以“六佰六”的持续经营为前提。这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隐藏在中日两种文字的合同文本艰难晦涩的表述之中。窗户纸一捅破,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被誉为营销奇迹的扶桑海岸商铺销售,说穿了不过是一场高息揽储的非法集资罢了。一时间,诉讼纷起。
  其实,最紧张的应该算是贷款银行。本来,各银行也是一层一层地拿到了抵押物的,但评估是在一、二层销售最火爆的时候做的,评估价格明显偏高。如果“六佰六”能够持续经营,生意做得起来,问题还不大。一停业,房价就跌了,贷出去的钱便不能如约收回。
  银行只好打官司。一般人都想不通,贷款银行为什么不牢牢地将一、二层商铺销售的资金控制起来。它的市场反应为什么总是要慢半拍,一些明明可以绕开的暗礁险滩,总是要被它遇上、碰上、撞上。张仲平却是见怪不怪,在有些人眼里,银行的钱就是国家的钱,国家大得很,亏得起。国家吃亏,帮国家管钱的人却不会吃亏,除非是你运气不好,东窗事发,被抓了进去。张仲平没有功夫忧国忧民为银行惋惜,得到信息赶紧跑上跑下地抓紧活动,因为银行一打官司,拍卖公司就有了做业务的机会。
  张仲平正是通过做扶桑海岸第三、四层的拍卖业务,跟健哥铁起来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有老班长的引见。老班长一来,却又指定要来这里。世界上的事情,就这么巧。
  健哥没有来陪老班长用餐。健哥说:“你们三个同学先聚一聚吧。吃完了饭,仲平再通知我上哪儿找你们。”老班长说:“刘局有事就先忙吧,你已经陪了两天了。”健哥说:“没事没事。前两天因公,今天晚上因私,算是朋友聚会。”老班长说:“那就最好不过了,我的两位同学,一个政治上要求进步,一个生意上谋求发展,都跟你有关,还得请刘局多多费心。”健哥说:“领导指示,坚决照办。丛林不错,仲平也不错,大家互相关照吧。”
  张仲平对扶桑海岸还是有感情的,因为这笔业务对于3D拍卖公司来说是一个转折。扶桑海岸第三、四层的买受人财大气粗,二层楼一装修,哗地一下成了当地最豪华的KTV城,每到夜幕降临,全城不知道有多少高档小汽车往那儿开,整整三层的地下车库根本就停不下。他们又租下了马路两边的汽车咪表车位,一百米宽的马路有时候被挤得只剩下一来一往两条公用车道,生意火爆得一下子就让人瞠目结舌。
  不过,张仲平却很少光顾这里。老板多次请他,给他派金卡,说可以免他的包厢费,他也总是婉言谢绝。关于这一点,他与健哥倒是英雄所见略同。健哥说:“各赚各的钱,一笔生意做完,就不再拉拉扯扯,大家互不亏欠,清清爽爽的,没必要粘糊。”
  张仲平很少来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初拍卖的时候,也正是一、二楼商业铺面的官司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三、四楼拍卖评估均价每平方米六千二百元,降了三次价,直到每平方米三千一百元才卖掉。想买的人有,却又怕像一、二楼那样,接了个烫手的山芋。最主要的是拍卖必须一次付款,这对于一些买家来说压力就大了,毕竟是三千来万的东西,不是随便哪个想啃就啃得动的。那个买家开始也很犹豫。张仲平一边跟别的买家谈,一边要公司招商部做了一个项目分析报告拿给他看。报告中设计了两个项目,一个是餐饮,一个就是KTV城。买家有点动心,却仍然不放心,说张总你能不能在里面占点股份,百分之五、百分之三都行,这样我心里就踏实了。张仲平当然不会干这种授人以柄的事,只得反复游说他,说法院委托拍卖的东西不会有什么纠纷,退一步讲,就是有麻烦你也不用怕。官司要到法院去打吧,法院会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现在,生意做得火起来了,老板自然高兴。老板是本地人,公安、文化、城管、税收,上上下下的关系处理得不错。这个小业主的儿子,白手起家能够做到这一步,自有他狡黠和过人的一面。他在电梯口塑的那个巨大的聚宝盆,就有些道道。很多人认为俗,说什么玩意儿,整个一个农村土财主的搞法,简直有碍观瞻。他却大大咧咧地一笑,从来都不作解释,心里却骂那些人真是懂个屁。他把张仲平当朋友,不惜向他泄露天机。他说香港那个风水大师也有局限。那些箭拨弩张的机关,避避邪可以。但是,光避邪是不够的。对面那幢楼叫什么?叫白银世界。在驱祛邪气煞气的时候,你不能跟真金白银过不去。就像倒洗澡水不能同时把澡盆里的婴儿一起倒掉一样。还有,你看下面不正好有棵樟树吗?樟同张,一招一摇,财源就滚滚而来了。张仲平记得自己当时笑了笑,未置可否。生意不顺,怨天尤人,生意一火爆,就什么都是道理了。但是,不管怎么样,从自己公司卖出去的东西,买家赚了钱,总是件好事。但世界上的事情也就这么怪。生意一好,外面却有了闲话,还涉及到了张仲平,说3D拍卖公司当初与买家之间有内幕交易。张仲平知道这纯粹是他妈的瞎扯,却也不敢掉以轻心。槌子一响,黄金万两。你轻轻松松地赚了钱,总有人不那么高兴,心里莫名其妙地直痒痒,恨不得逮着你咬上几口。张仲平很低调,尽量少来这里就是了。
  这次却是老班长要来的,他只能从命。张仲平心里没有鬼,说到哪里去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张仲平原来想订个大一点的包房就可以了。老板不同意,非得要把总统包房留给他。老板原来向他吹嘘过,说总统包房每晚的收费是八千八百八拾八元,不打折,老板说:“张总你就不用管了,你是我的贵人,今晚我请客,包厢费全免。”
  总统包房有二百多平方米,铺着厚厚的土耳其地毯。进门的右手边是一个小吧台,左手边是一溜长长的真皮沙发,对面墙上是大屏幕的等离子背投彩电,两台,一台放碟唱歌,一台与四楼的演艺厅相链接,现场直播那儿的演出实况。房间里有两个大的卫生间。一律TOTO牌高级洁具。靠窗户的一面,隔出一层阁楼,通过镀金的旋转楼梯直到那里。也是两间房,左边的一间是棋牌室,中式装修,内设一张自动麻将桌,配了四张红木太师椅。右边的一间像个小会客室。摆着一张真皮双人沙发,配着钢化玻璃的高档茶几。另外也还有一台彩电,可以唱歌,也可以切换到转播台看演艺厅的实况。楼上的房间与下面的大厅即相连接,又自成单元。临大厅的一面分别装了两扇推拉玻璃窗,需要侍应生的时候,可以推开窗户朝他打打榧子或者挥一挥手。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把窗户关上,再拉上厚厚的天鹅绒窗帘,几乎可以关住下面唱歌的声音。临街的这边也分别装有两扇窗户,玻璃是里面可以看见外面、外面看不见里面的那种。客人要是心情好,可以凭窗眺望外面的街景,看那些光怪陆离、流光溢彩的街灯、车灯、霓虹灯,还可以看劳动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和那些观赏树,那些树是从园林里或深山老林中移植来的,每一棵都价格不菲。听说早几年有些包工头都不做跟沙子、砖瓦、钢筋水泥打交道的活计了,改行跑到家乡的大山里去找树、运树,赚的钱还多得多。客人可能最想看或者最不想看的,其实是那些在广场的草地上闲坐或者散步的人。劳动广场属于劳动人民,那些或坐或散步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进入这样的总统包房。当然,来这里唱歌的人,也很少会发这种感叹,因为没有时间和那种闲功夫。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估计什么都不想看,就让墨绿色的天鹅绒窗帘一动不动地悬挂着,让它隔开里面和外面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动身之前张仲平给健哥打了电话,当他们一行被迎宾小姐引领着走进总统包房时,健哥已经先一步到了。正在二楼小房间里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听到动静赶紧下来迎接。老班长这个房间那个房间地看了一下,说:“不错。”又说:“是不是太奢侈了?”张仲平说:“哪里哪里。”健哥说:“外省不比京都,就这水平了。”只有丛林的话最不像话,他说:“房子大好呀,跟拉大坯又没有什么直接关系。”那个东北人的段子,刚才吃饭的时候说过,说男人最怕的就是两件事,一是拉大坯,一是操大B,都比较耗体力。老班长点着丛林的鼻子,笑着摇摇头。丛林不好意思了,说:“这都是从张仲平那儿学的。”张仲平说:“关我什么事?”丛林说:“有一句话不是你经常挂在嘴上吗?说男人的理想其实很简单,就是住大房子穿小鞋子。”
  不一会儿,KTV城的老板来了。他长得很有点像姜文,西装革履的。张仲平并不介绍老班长他们三个人的职业、职务,只说是我朋友。老板也不问,一个一个地派名片。他叫来的三个妈咪,也跟着一个一个地派名片。老板对她们说:“这是我最好的朋友,最珍贵的客人,把你们手下最漂亮的小姐都叫来,让客人挑,要大学生。”
  老板拍了拍张仲平的肩膀,又冲其他几位点点头,说几位好好玩儿,就走了。只过了两分多钟,便有十来个小姐鱼贯而入,在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