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其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善其身-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干儿子,但是方灵毕竟是他的亲生父亲,他的亲事自然还是要方灵出面才行。
  本来方灵就像沈青衣和碗公提过好儿和方从的婚事,碗公对方从也很满意,加上好儿和方从也都不反对,但是沈从心觉得他们年纪还小,本来想等他们大一些再定下来,现在形势所逼,只好先对外公布了。
  方家公布后,三合镇一片哗然,不少人家捶胸顿足的后悔没有早点儿去沈家提亲。
  经历了提亲风潮后,好儿和方从的婚事算是定下来了,但是两个人本来就是对欢喜冤家,虽然是定了亲,可是吵架的劲头谁都没有少点儿,不过一来是大人们已经习惯了,二来是新添的几个小家伙也是天天吵吵闹闹的,这两个人也就没这么明显了。
  此事告一段落后就是秋收农忙的季节了,这几个孩子都没有正正经经的种过地,又加上知道沈家的农庄里种了不少以前没有的新鲜玩意,一个个的跑到沈青衣这里来磨,想跟着他一起去农庄看看。
  沈青衣想着一年多来家里事情不断,几个孩子上学不说,还一个个都额外学了些东西。
  沈星跟着方灵学习打理生意就不说了、沈月自从打定主意跟沈星在一起之后,也有模有样的学习管家、管账来,因为方从继承了他父亲的天资,对于做生意很有天分,也在沈家新开的一家布庄学习,好儿一向不甘落于人后的,因此也跟着沈月一起学着管家、管账什么的,就连最小的宝儿也因为机缘之下获得异能的原因不得不学习如何控制和运用它,虽然也经常跟着沈青衣夫妇去农庄,但一来他要学习,二来没有玩伴,还真是没有怎么好好出去玩过。
  因此沈青衣决定,这次秋收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去见识见识,也好让他们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
  沈从心为了继续试验空间里的作物种子是否在空间转移中受到损害,因此农庄除了常规的黄豆、绿豆各种1亩,黑、白芝麻各半亩,棉花3亩之外,其他上种的都是这块大陆目前还没有开始大面积人工种植的物种,包括之前已经他们自己小范围试种过的玉米,这次又增加了红薯、土豆、棉花、花生等作物。分别是玉米4亩半,红薯2亩,土豆半亩,花生5亩,另外还在地头种了不少的南瓜、冬瓜什么的。
  本来还想种几亩水稻,但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低洼水田而作罢,只好等下一年再说了。而种的果木树形还没长成,要挂果还要等一两年。
  由于沈从心带来的都是绝对的良种,加上有沈青衣这位再世农神帮忙,因此庄稼的长势一片大好,不单单沈青衣自己有些不敢相信,就是雇来帮忙照看庄稼的几个农户都啧啧称奇。
  俗话说秋收不等人,时间一到,农庄上下都忙了起来,几个孩子也兴致勃勃的来帮忙,虽然主要还是雇来的人帮忙收的,不过几个孩子帮忙烧水送饭,有时还拾些柴火,在地头现烤个红薯什么的,因此也干的非(提供下载…)常开心。
  沈家本来地也不多,加上雇的这几个人也确实比较能干,天公又作美,一直是万里无云的大晴天。因此从开始到最后庄稼全部收完进仓,前后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
  收之前所有人都已经预计到这次是个大丰收了,但是最后收完不仅是让人吃惊了,简直有点儿惊吓了。先不说庄家成色如何,单产量就把人吓坏了。
  这里黄豆亩产200斤左右就算是高产了,沈家这一亩收了足足720斤。
  绿豆这里种的人不多,就是因为产量低,一般亩产100斤左右,沈家这一亩也收了足足660斤。
  这里棉花产量还相当的低,每亩还不到100斤,而沈从心家的棉花亩产平均近1000斤。
  芝麻这里几乎没有人种,因为它的产量和棉花差不多,但是却没有棉花实用,因此只有一些大富之家才会种上一些芝麻自家用。
  其余几种新作物因为之前没有人种植,无法对比,但是:
  玉米亩产平均1650斤,花生亩产平均1400斤。
  红薯亩产平均近10000斤,半亩土豆也收了5000斤左右。南瓜、冬瓜也是丰收。
  这些数字让几位种了大半辈子地的农户惊得天天拿崇拜的眼神看着沈家夫妇,随后就是脸上了开了花,基本上属于晚上睡觉都合不拢嘴的程度了。
  因为沈从心雇她们的时候契约上写着:收成的三成归农户,作为酬劳。这里一般的规矩是收获的两成作为酬劳的,青衣和从心两个人既然不缺这点粮食,加上雇来的几家都是比较穷苦的人家,因此就多给了一成。
  这样一来,除了棉花不能吃,其他几样的酬劳几个人分了之后,足够她们一家人的生活了,这简直比她们自己家那几亩地全部的收成还多,也难怪她们一个个喜笑颜开了。
  因为这次主要是试验和推广,因此收获后除了自家吃,付给几家佃户的酬劳后,另留了一部分给云来居之外,其他的都打算在自己的粮店里做推广。
  不过雇的这几个人发现沈家中的这几样东西味道也相当好,而且产量实在是比她们以前种的
  的东西高的太多了,因此恳求能不能留一些种子给她们。沈家夫妇本来就是想有机会的话造福农家的,因此很爽快的就答应了,而且还告诉她们如果种植中有什么疑问,可以趁他们夫妇在的时候过来农庄问,几个人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沈家地里的东西收完以后,沈家农庄附近的孩子多了个好玩的游戏,就是溜地,就是孩子们成群结队的在已经收获过的地里找漏网的作物。尤其是沈家的种红薯和土豆的那两块地,收完以后,附近农户家的孩子又溜出不少漏网的。
  这倒不是因为雇的几个人活儿干的不好,收的不干净,因为沈从心以前跟着博士的时候。博士有时候看古时候的书籍,总是羡慕以前的农民,最稀罕的就是有些书中描写的孩子们一起去溜地的情景,总是唉叹自己没有赶上好时候,不能过溜地的瘾。
  因此沈从心在看到他们收完第一茬之后又要一而,再而三的去捡漏的时候就阻止了她们,说是留给孩子们玩吧。沈家今年丰收了,也让住近的孩子们乐一乐。
  要说跟着两个人来的几个孩子最大的乐趣无疑就是来自于这最后的溜地运动了,随着这项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几个孩子不仅和附近农家的孩子成了好朋友,还彻底的体验了一把野炊的乐趣。每天吃完早饭就跑出去,溜红薯、溜土豆、溜花生,完了捡点儿柴火就近挖坑烧熟了,几个人天天吃的不亦乐乎。
  五行兄弟离开城镇,来到这天宽地阔之处更是发了疯一样跟着几个孩子四处撒欢,在村子里迅速积累的大量人气,也算是解释了为什么沈家地里怎么打了那么多的粮食这个重大疑难问题——人家有神仙庇佑,那地还能种不好?多大点儿粮食算什么啊,说不定哪天人家地里种出来金子呢!
  这样一来,除了原来帮忙的那及个农户之外,临近的农家也纷纷来沈家求取良种,好在这也是沈家夫妇的本意,而且也免了他们想办法推广的精力了。
  这边东西收完进仓,下一步就是播种了,这个时节可以播种那个的作物比较少,以冬小麦为主,另外种了一些油菜,还种了1亩地的白菜,白菜年前差不多就可以收了,剩下几个月就让地歇一歇,开春再耕。
  暂时沈从心还没有开发反季节蔬菜的打算,因为根本上来说,每样作物既然有他固定的生长期,那就说明这个时段是最适合他生长的,而且也是这个时段最适合人们吃的也是这些作物,无谓硬生生打乱他们,当然,这又是从修兹博士那里听来的。
  当然所有的种子播种前,都经过沈青衣的特别照料,完全可以预计到明年开春一定又是一次大丰收。
  经过这段时间,几个孩子都玩疯了,农忙结束后拖了好几天才跟着沈家夫妇回到三合镇。
  虽说是农忙季过去了,但是依旧还有不少东西要忙,第一件就是这次收获的作物,除了黄豆、绿豆之外,其他东西很多人都不认得,加上土豆和红薯又收了那么多,虽然分出去三成,又被村子上的人拿了一些留种,但是剩下的还是有不少,单是沈家这几个人吃无疑是吃不完的,如何处理也是个问题。
  不过沈从心早前已经和沈青衣商量过,这次收的东西主要是留种,因此收获后就和雇的几个农户商量了,开春之后想要把这些东西推广到临近村镇播种,到时候请她们几个帮忙指导指导其他人怎么种,几个人都是老庄稼了,再清楚不过高产作物对于农家的意义,因此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还请同村的人向各自的其他地方住的亲戚朋友传播这个信息。
  因此农忙过后不断的有人通过各种渠道来沈家求取良种,沈从心夫妇商量过后一率经过沈家粮店低价提供,并承诺提供技术支持,到十二月的时候,不知不觉竟然卖出去了六七成,剩下的也就够几家人自己吃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多多赚钱是我心之所向,在文里面允许我YY一下,至于前后帐是否对得上,放过我吧,我的数学一直没有好过,而最不想接触的工作是财务‘‘‘‘‘
收藏又有所增加~谢谢各位,辛苦啦~~
总的来说,今天看到的都是好消息,收藏又增加了~点击增加的也比较快了~依然在首页啦~只是——评论啊、评论,为何你总是一笑而过。。。。。




☆、成亲,算账

作者有话要说:筒子们!!我犯了错误,严重地错误——,之前漏更了一章,刚才发现不上了。
第'24'章是新增的,对不起大家了——————
——————————————————————————————————————
多多赚钱是我心之所向,在文里面允许我YY一下,至于前后帐是否对得上,放过我吧,我的数学一直没有好过,最不想接触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