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桃花江-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郑小萌抓紧与众人告别后,随李东而去。 





二、入住兰轩


当晚,李东把周郑小萌安排到南楼住宿。南楼是公司单身中层管理人员居住的寓所,每人一大间住房,足有三十平方米,配有厨房、卫生间,沙发,写字台,微机,电视机。装潢又比较规整,大气,住起来比较方便,舒适。
李东直接把周郑小萌带进了三楼的八号房间,介绍说:“这间房,窗户直接对着长江,白天可以观赏江水沙滩,数十里柳行,点点江鸥。晚上可看一弯瘦月照江流,航船南来北往,灯火如织。”
周郑小萌随手拉开了窗帘,长江的幽幽波光离窗口不过百米,月下柳影稀疏,江面上的灯火,或顺水而下,或溯游向上,时而汽笛悠悠长鸣。她对李东说:“长江的夜晚真美啊!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长江,气势如此磅礴,而让人觉得十分亲切。”
李东对周郑小萌说:“你先清点一下行李,看看少了没有?”
周郑小萌扫了一眼行李,说:“哦,把我的行李都拿来啦!没少,没少!谢谢,谢谢!李经理,你真周到!”
李东说:“别这么客气,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接着她又说,“周郑助理,你可能累了,休息吧。”
“不累,不累!”周郑小萌一边拉着李东在沙发上坐下来,一边说,“我们坐一会,你陪我说说话。”
李东说:“好,如果不打搅的话,我就陪您聊会天。”
周郑小萌打开一只包,取出一盒速溶咖啡,为李东和自己各冲了一杯。二人一边喝咖啡,一边说话。
周郑小萌说:“李经理,您虽然年轻,但是很有工作能力和经验。冒昧地问一声,你今年多大啦?”
李东说:“二十五岁。”
周郑小萌又问:“几月生日?”
李东答着说:“五月。”
周郑小萌接着问:“五月几号?”
李东答道:“十五号。”
周郑小萌轻轻地拍着手,激动万分地说:“真巧,真巧,这可真巧了!”
李东问:“巧在哪里了?”
周郑小萌说:“我们同年,同月,同日生,你说巧不巧!”
李东惊异地说:“难怪我们一见面,我就觉得我们很有缘分。”
周郑小萌对李东说:“既然这样,我们今后彼此就不要客套了,就相互直呼其名吧!”
李东心想,你真以为你是多大官呀,而嘴上却说:“那我怎么好意思啊?你职务高,是公司的领导,你文化又高,是大专家。你的名字我哪敢喊呐!”
周郑小萌率真地说:“哎呀,人与人相处,只要真心相待,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就行啦!我觉得我们很投缘,互相喊名字有什么敢不敢的!”
李东觉得周郑小萌的话说得很真诚,几乎是一步到底了,她确实不好再说什么,只得笑着点点头。
周郑小萌说:“李东,你给我讲一讲江南的故事。我从小就向往江南,它在我的心中充满了美丽的传奇色彩。没想到我现在到江南来工作啦!看样子,我的缘分就在江南呐!”
李东听了,打了一个寒噤。你的缘分可千万不要搅合了我的缘分呀。她为了掩饰自己的内心,赶紧拿起杯子喝咖啡。
二人喝着咖啡,李东说:“其实我们也不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我们的家原来在江北农村,为了尽量靠近交通和信息都比较发达的城市,就把家和工厂一起迁移过来了。至今才十几年。”
“那也比我早多啦!”周郑小萌接过李东的话说,“我刚刚到此,才尝了一点点江南的风,还不知其味呢!你就随便说说吧。”
“那我就东扯葫芦,西扯瓢啦!”李东抿了一口咖啡,说:“江南太大了,故事也太多,从那里说起呢?我就先说说吃的吧。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江南出大米,所以家家户户都吃大米饭,早点有油炸米饺子,很好吃,还有米面,类似昆明的过桥米线,只不过不是细的,是宽带式的,也是用老母鸡汤下的,稍放一点香葱,那味道真是世上少有。我们今天晚上吃的凉拌香椿头是重要的特色菜之一,不仅可以凉拌,也可以炒鸡蛋。江南人有个很诗意的说法,把吃香椿头叫做吃春。竹笋有冬笋、春笋两大类,春节前后吃的叫冬笋,现在吃的叫春笋。竹笋可以炒,可以红烧,可以打汤,吃法很多。还有芦蒿,芦蒿的嫩茎干可以清炒,可以炒豆腐干,可以炒肉。江南的山河或是溪水里,有一种鱼叫做黄鲴子,大的也不到半两重,肉乎乎的,刺很少,味道鲜美,我一顿就吃过十五条。我们当地有一种烧饼特别好吃,它不是江南所有的地方都有,仅仅是我们桃花江市的后山区的小镇上才有,这种烧饼比茶杯盖还小一些,不到半公分厚,是用小麦面、玉米面、黄豆面三合一做成的,金黄的颜色上撒着稀稀落落的黑芝麻,烤得又酥,又香,可以保存一个多月。这是全世界的烧饼都不能比的,比什么比萨饼、印度甩饼强八百倍。”
周郑小萌一边听着,一边想,这李东还真有学问,这么随随便便地就说出了江南一大堆好吃的,几乎要让人流口水。仅凭这一点,她就是三泰当之无愧的女能人。
周郑小萌忽然觉得李东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节奏拉得不成调了,发现她一边说着话,一边在打瞌睡。这人一定很忙,既管事务,又管财务,每天上班一定闲不了。周郑小萌来到三泰的一切大小事情,都是这个女能人给办的,直到这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陪着扯山海经。
周郑小萌赶紧说:“李东,你好辛苦呀,有点睏啦,我们休息吧!”
李东疲乏地笑笑,揉揉眼睛说:“不好意思,出洋相了,只好休息啦,等有空再陪你好好地聊。”
李东说着就告辞了,心想,我们干具体事的,像你们书呆子读死书那么轻松吗?
周郑小萌关好门,洗了澡就睡了。
第二天,李河柳一起床,就叫李欧阳陪她去看周郑小萌,李欧阳说不知道周郑小萌住在哪里,李河柳说,不就住在兰轩吗?李欧阳说昨晚吃过饭,李东就送她到别的地方住去了,没有住兰轩。
李河柳说:“你把李东喊来,我问问,是怎么回事?”
“好,我去――”李欧阳说着就去了。其实她没有直接去喊李东,她知道李东戏文多,没必要当面去碰她。而是走到房子外面给李东打了个手机,说妈妈叫她。
李东心里知道妈妈找她是什么事,她把一切能想到的托词都准备了一遍,不慌不忙地去见妈妈。
离妈妈的房间还远,李东就亲热地叫着:“妈妈,您叫我啊!”她一路小跑来到了李河柳面前,故意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说,乖乖地站在李河柳面前。
李河柳问李东:“周郑小萌住哪里去啦?”
“她不是住在南楼吗!”李东回答。
“为什么让她住南楼?”李河柳问。
“您让她住南楼的啊!”李东回答。
“嗯!”李河柳想了想,又问,“是我让她住的,我什么时候说让她南楼啦?”
李东看了看妈妈的神色,觉得妈妈有点疑惑,就很沉着地说:“您昨天下午散会时交代我的呀!”
李河柳脸色微微一沉,说:“你想搞什么名堂呀,我不是交代你让她住兰轩吗?”
“哦,妈妈。”李东不慌不忙地说,“您说的是南楼,我记得很清楚。”李东有意跟妈妈搅合,想尽最大的努力让周郑小萌就住在南楼,尽量让她与兰轩少一些瓜葛,这样别人就多一分安全。
而李河柳说:“你这个死丫头,你记得很清楚,我想了好几天的事,我自己就记得不清楚吗?”
李东赶快说:“哦,妈妈,我不是这个意思,也许是我听错了。”
“你不想一想。”李河柳接着说,“人家一个姑娘家,我请她来工作,她住哪里,我能不想好吗?我能叫她住南楼吗?我能不考虑她的安全吗?”
李河柳一连几问,让李东有些心慌了,忙说:“那一定是我听错了。妈妈不是知道我有好听错话的毛病吗?”
“那你上午就安排周郑小萌住到兰轩来。”李河柳说着,又补充了一句,“这一次不许又听错了。”
“我马上就亲自去办!”李东似乎是表态似地回答着。
却说周郑小萌刚吃好早饭,正准备到办公室去,李东却来了。她还带来了两个工人。
李东见面就说:“周郑助理,请你换过地方去住吧!”
周郑小萌说:“昨晚刚说好的,直呼其名,你又叫什么助理不助理的呀!”
“我现在没空与你理论。”李东急急忙忙地说,“你现在就走,换个地方去住。”说着就让工人们搬东西。
“到底怎么回事呀?”周郑小萌既莫明其妙,又有些着急地问,“为什么要搬?往哪里搬呀?”
“是这么回事。”李东一边帮着搬东西,一边说:“昨晚我想起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既清雅,又安全,你不去下午就被人占去了。”
周郑小萌仍坚持说:“我不去,那里是皇宫啊!”
“看你出息!”李东打趣说:“皇宫算什么?皇宫有空调吗?皇宫有电视吗?”
说话间,周郑小萌的聊聊几件东西被搬得一干二净,李东把她的胳膊一夹,二人就出了门。
李东转过身,又顺手锁上了门。
当她们来到楼下的时候,工人们已开着装好东西的小皮卡走了。李东指挥起这一类事来,总是得心应手,工人们好比她的应声虫,什么事情只要李东一说,就一定能办好。
李东对周郑小萌说:“你的新住处离此地很近,我们走一小段路就到了。”
周郑小萌朝李东点了点头。
 
 
二人走了不到一华里,只见轻盈的桃花溪飘动在眼前,溪的北岸有一片档次较高的平房,散落在山水和花草树木之间,那个地方就叫兰轩。离兰轩稍远处的山坡背后,是一座具有明显江南特色的莽莽城池。 
李东向周郑小萌介绍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高楼群就是我们桃江市的主城区。” 
周郑小萌说:“我们眼前的这条河叫桃花溪,市名叫桃江,这是缘何而来?” 
“哦,是这样的。”李东解释说,“桃花溪,又叫桃花江,相对与长江来说,它又叫小江,长江因此也叫做大江。我们的市名取的是桃花江的名字,所以就叫桃花江市。” 
周郑小萌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