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生产办要合并,那他也得有新的去处,从周天放和生产办的人的角度看,最希望他跟着周天放一起到计经委当副主任,这样力量才足够强大——任何单位的合并,摩擦然后磨合都是必然的,才能真正在计经委真正站住脚。

不过陆政东对到计经委兴趣并不大,他在生产办做副主任实际上周天放很少指手画脚,这到了计经委当副主任,那就不一样了,那完全是周天放当家做主。“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他去计经委就没什么意思了。

何况周天放只要有孙书记和何市长的支持,在计经委打开局面那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陆政东估计自己最大的可能是去新成立的开发区。

原因很简单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他都全程参与,对开发区的事务很熟悉,这方面的能力得到领导的认可。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争论最激烈的时候,立场坚定的站在孙书记一边,在开发区发展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这也只是陆政东的猜测,在人事任命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任何可能都存在,不管怎样,他在这一回的人事调整肯定能受益,有这么一个前提,他也不能主动去找领导汇报思想,那样做显得有邀功请赏之嫌,也说明他太沉不住气,太不成熟了。

陆政东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在外人眼中,陆政东这个生产办的副主任却是越发的沉稳了,打交道的各局行、以及下面区县里的头头们大都记住了他的官职,忘记了他的年龄,纷纷与其称兄道弟。

几天之后,陆政东接到市委办的通知,说是市委书记孙伟阳要找他谈话。

这让陆政东有点兴奋,其实一个副处级干部的调整,市委组织部或者分管领导找他谈谈话就差不多了,市委书记亲自找他谈话,说明他颇受看重。

陆政东到市里工作也有快一年时间了,单独见孙书记这还是第一次。

陆政东敲门进了孙书记的办公室。

孙书记坐在沙发上,背靠着沙发,整个人显得很放松的样子,神情之中看着也有一丝疲惫,显然这段时间肯定也是如同拧满了发条的机器一般在运行。

“小陆,你调到市生产办也快一年的时间了,感觉如何?”

陆政东也不知道孙书记问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只好中规中矩的说道:“我在生产办学到了不少东西,很受锻炼……”

孙书记点点头:

“你在生产办干得不错,特别是在开发区的问题上,下足了功夫,这一回我们长滩终于走在了其他地市的前面,现在其他地市才回过神来……”

孙书记说起开发区脸上的那一丝倦色也不见了:“对于开发区今后的发展,你有什么想法?”

陆政东心里一跳,看来孙书记真是有意将他放到开发区去。

陆政东组织了一下语言,从几个方面对开发区的后续发展进行了汇报,一是在吸引外来资金的政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二是开发区的定位问题;三是招商引资的事情,尽量吸引一些污染小,效益好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企业;四是开发区的规模还是要尽量扩大,不然到时候全国一哄而上,不少开发区由于规模小,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差,而不得不面临关停的命运……

前两点实际上陆政东在不同的场合已经向市里的领导都汇报过,他的重点在后两点上,孙伟阳听完之后沉吟了一下道:“看来你还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你讲的开发区的规模问题,这太小了确实是个问题,但大了哪来那么多企业入驻,接下来开发区最难的工作也许就是招商引资,如果在这方面再增加一些限制,如何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开发区?如何又把开发区做大做强?”

长滩地处内陆,地理位置无优势,政策相比沿海也没法比,观念上就更不用说,所以招商很难,内地不少地方对于企业的渴望,就如军中老兵一般,当兵几年年,母猪赛貂蝉,只要是个母的就会眼冒绿光。

所以内地不少地方只要有人愿意来投资,不管企业的性质、行业等等,为了政绩、为了“GDP”,只要肯来就举双手双腿欢迎,所以引进的企业是什么样都有。

陆政东见孙伟阳也没有意识到污染企业的危害性,想了一下说道:“孙书记,污染企业的破坏性实在太大,虽然是取得了一时发展,但是将来治理的成本太高,贻害无穷,代价太大……”

孙书记对开发区是非常上心的,对污染的危害也不是一无所知,一听他这话反问道:“那些污染小的效益好的企业凭什么愿意到长滩来?”

陆政东想了一下说道:

“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发展方向,至于如何吸引这样的企业,除了硬环境,还有在软环境上必须下功夫,不管对于那类企业,盈利是其目的,但谁也希望在盈利的过程中当地的政府不能能够为他们解决一些后顾之忧,尽量少些麻烦事……,目前有一家港商正在大举进入内地投资,这位港商来过长滩,我和他一直有联系,正在积极争取他能到我们长滩再走一走看一看……”

孙伟阳认真的听着陆政东的汇报,对于陆政东对开发区的发展思路总体还是认同的,听到港商还来过长滩,不由问道:“哦,他来过长滩,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孙伟阳显然有些惊讶,于是陆政东就把桂云寺开光那档子事情讲了一讲。孙伟阳听他讲完,不由笑道:“小陆,这曾先生被你卖了还帮着你数钱!你能一直保留着这条线,看来真是有心人,着工作只要有心,就能有意外的收获,若是你能拉来这个港商在长滩投资,你就立了一功。”

孙伟阳说着又微微一笑道:

“市里有意把你调到开发区管委会去主持开发区的工作,你有什么想法?”

“我服从组织安排,开发区凝聚了孙书记无数心血,我一定努力做好工作,不辜负孙书记和组织上对我的信任……”

对于这样的安排陆政东自然是非常乐意,开发区照惯例肯定会由一位副市长兼任主任,副主任主持工作。

主持工作实际上就是独立主政一方,就比去计经委当副主任,或者在领导眼皮子底下做点宏观协调统筹的工作容易出实绩容易得多。孙伟阳点点头,开发区确实是他非常重视的,也是他在市里翻身之后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扛鼎之作,对于开发区主持工作的干部人选也是非常慎重的,让陆政东去开发区主持工作,并非就是陆政东今天这一席话打动了他。

实际上从陆政东调进市生产办,他一直都关注着陆政东的表现。

陆政东到生产办很快就让生产办良好运转起来,这虽然有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但是也看出其具备独当一面的潜质,陆政东有能力有锐气,对开发区的事情门清,还有年轻人身上很难见到的处理复杂问题的手段和稳成,优点很明显,但缺点就是资历太浅,毕竟是独当一面,怕难以服众,孙伟阳想了一下,觉得资历浅这方面的短处也不是不可克服的问题,只要好好安排一下就行,既然要改革开放,首先就要在用人上要能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他几经权衡,最终决定让陆政东去开发区的……

第48章强大的上任

市委书记孙伟阳的动作确实够快,和他谈话没几天,孙伟阳主持市委召开常委会讨论人事问题和机构微调以及开发区的问题。

然后正式明确开发区主任、党组书记由常务副市长何子东兼任,随后组织部一纸调令,陆政东就从生产办的副主任变成了开发区管委会的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虽然这仅仅是平级调动,比起周天放终于从享受正处级待遇到正式成为实权派的正处不可相提并论,但是在市里还是比较瞩目——谁都知道现在的开发区是市里最受重视的地方。

开发区管委会实际上就是由最初的搬迁项目基建指挥部逐渐演变而来的,在春节前已经由指挥部搭起了一个草台班子,主要就是负责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对于主持工作的副主任陆政东的到来,开发区管委会现任的领导也不得不重视。

得知明天组织部就要送陆政东来上任,两个副主任罗豫章和姜文明合计一番,虽然办公楼是租用的,条件不怎么样,还是还是决定在下午集中管委会的全部人员,把办公楼的清洁卫生好好做了一番。

第二天陆政东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刘的陪同下到管委会去上任。

九点半的时候,陆政东随着老刘就到了管委会办公楼的门口,管委会的两位副主任罗豫章、姜文明和中层干部全部站在门外迎接。

开发区的几个领导之前陆政东负责居中协调也没少和他们打交道,都是老熟人,罗豫章与组织部的副部长老刘握着手说了一会话。这才面对陆政东,热情的道:“陆主任到了管委会,我们心里就有底气了。”

陆政东也很热情的道:

“希望两位主任以后多多支持我的工作,一起把开发区的工作搞上去,不负事市委市政府的重托……”

陆政东心里其实也想着,虽然熟人是熟人,但是原来他主要是协调监督,地位比较超然,现在却是要在一个锅里吃饭了,那情形就不一样了,特别是罗豫章,原来是从东柳区副区长调到开发区的,也属于市里比较有经济头脑的干部,原来负责开发区的筹备具体工作,虽然没有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名头,却是实际干的主持工作的事。

陆政东也清楚,罗豫章之前也还是在市里活动了一番的,希望能真正成为管委会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但是市里一直没有同意,想来是因为孙伟阳一直属意于他的缘故。

现在他的到来,罗豫章心里若是一点失落感都没,一点想法都没,那肯定也是不可能的,但陆政东知道罗豫章肯定不是杨振功那样的愣头青,肯定不会像杨振功那么鲁莽轻率,不会像杨振功那么好对付,但陆政东还是希望罗豫章能知道轻重,不要欺他年轻,行事过分,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既然大家都是熟人,互相之间都比较熟悉,组织部的老刘也就不用多费口舌,在会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